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历史悠久,因大禹治水而得名,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全市总面积99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联合国棉花技术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功能糖城"、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2.
去冬今春,江西省广丰县掀起了加快马家柚产业发展的热潮,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杂草丛生的荒坡,变成了一个个“地平整、路通畅、旱保墒、涝能排”的马家柚种植基地,创造了开发整理低丘山地、集中连片种植马家柚5万多亩的奇迹。金秋九月,广丰县抓住有利时机,召开动员大会,提出了今冬明春新增马家柚种植面积6万亩的目标。如今,广丰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柚香四溢,令人神怡。  相似文献   

3.
长沙,湖南省省会。下辖五区、三县和一个县级市,总人口631万人,土地总面积11819.50平方公里。全市耕地面积28.0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3.72%,人均耕地0.68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8.47%。2006年以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节地型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使得这个中部省会城市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徐州是一个开采百年以上的老煤矿区,是江苏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下沉、塌陷使耕地逐年减少,农田水利设施及公共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到2006年6月全市采煤塌陷地己超过20多万亩,其中绝产面积约11万亩,有27万多农民完全失去了土地。人地矛盾加剧,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凸显,采煤塌陷地复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与问题淮北市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市辖三区一县,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万人,总面积27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万亩,人均1.13亩(其中市郊区仅0.64亩)。淮北煤田分布面广,纵横绵延100多公里,面积114.5平方公里,素有华东的“动力之乡”之美誉,又称“百里煤城”,为我国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辖区内建有国家和地方大小生产矿井34对,年产原煤3000多万吨。自1958年开采以来,累计塌陷土地25.85万亩,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均占有耕地0.2亩以下的农民达15.32万人,30万多农民无地可种,群众生产生活得不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处鄂西北地区的宜城市,以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为契机,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全市节约用地1万多亩,新增耕地面积44960亩,盘活存量土地1500多亩,供地率达93%,注销、关闭38家不合格矿山企业。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1.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6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639元,县域经济排名居湖北省第22位。  相似文献   

7.
<正>闽北南平素有"福建粮仓"的美誉。全市耕地面积340.5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17350片,面积305.8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9.52%,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南平市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正>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耕地面积达71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一直稳定在85.5%。全市10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占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赢得了"赣中粮仓"的美誉。近几年来,宜春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总量  相似文献   

9.
咸宁市是湖北省的南大门,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活力之城,享有“香城泉都”美誉.地型地貌为“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全市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1万亩,人均耕地1.1亩.近年来,随着省级咸宁发展战略和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实施,作为湖北省国土资源“三项改革”暨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推进工作的示范区,咸宁举全市之力贯彻落实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新政策和新措施,有力推进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省台州市,土地资源非常匮乏,人均耕地仅0.4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的1/3,相当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耕地警戒线的1/2。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成为华东最大的能源基地和“长三角”南翼的制造业基地,并以私营企业占“十分天下有其九”的主导地位,产生了独特的“台州现象”,备受世人瞩目。但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孕育着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先天不足和长期以来土地的粗放利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困扰。当前,全市上下在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道命题的过程中,正在果断地作出自己…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05,(22):I0001-I0001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辖一区四县,面积22034平方公里,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石油生产基地。几年来,松原市国土资源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深入落实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强化耕地保护管理,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18个,划定保护片1227个、保护块48902个,保护面积88.69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7%;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编制完成了《松原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立了适度开发土…  相似文献   

12.
巍巍哀牢山南麓,滚滚红河水两岸,有一片忽喇喇撒开20多万亩顺山就坡而筑的梯田,半月形、三角形、环形,或几亩为一块,或千万亩成一片,几十层、几百层、上千层……仿佛一架架登天揽月的云梯,直插星宇。这就是享誉中外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当地人称"哈尼神田"。前不久,红河哈尼梯田已获准列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预备清单。不久的将来,又一处世界顶尖级的文化遗产胜地将崛起在滇南的崇山峻岭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工作,充分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工作。目前,全市可供开发补充耕地的未利用地、园地和山坡地面积共100.4万亩。2003年以来,全市先后投入资金4亿多元,开发整理补充新耕地11万多亩。  相似文献   

14.
"四个百万亩"工程是苏州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简要介绍了"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的任务、方法和成果,分析了该项工作取得的社会成效,并对"四个百万亩"的长效管理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1):I0004-I0004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工作,充分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工作。目前,全市可供开发补充耕地的未利用地、园地和山坡地面积共100.4万亩。2003年以来,全市先后投入资金4亿多元,开发整理补充新耕地11万多亩。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江都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总体情况是人多地少。一方面,108万亩耕地养活着107万人,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土地使用观念的影响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多占少用、宽打宽用、低效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改变这种“有人无地用、有地无人用”的状况,江都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破解难题,构建起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3月中旬的武汉,温度刚刚开始回升,武汉大学的樱花还未开放,校园里一片静谧与温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坐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一进学院大门,记者便在墙上看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等各类荣誉牌匾。在办公室,我见到了杜清运院长,他刚刚结束一场会议。面对这位有一串串闪亮荣誉光环、学术成就丰硕的知名教授,我们特别想听听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唐博 《地图》2012,(3):108-117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剧作家汤显祖专程来到徽州休宁县城附近的汪村,拜会神交已久的同行汪廷讷.踏进汪家宅院"坐隐园",汤显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亭台楼阁、鸟语花香,浓缩了黄山之奇、白岳之伟、水乡之灵,好一座建筑精巧、富丽堂皇的"梦中之园"!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测绘局,记者参观采访了国家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这座落成不久的现代化大楼内部人才云集,设备先进,充分代表了黑龙江测绘局雄厚的科研生产实力。国家测绘局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有关领导与记者进行座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在信息浪潮冲击下应运而生的崭新单位,在创业中与时俱进,在市场中击楫中流,在五年弹指一挥间,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屡创佳  相似文献   

20.
睢县这片水     
睢县有片美丽的水,这片水被誉为"中原明珠"。这片水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凤湖。凤湖拥有5000亩水面,其面积超过北京昆明湖1000亩,比南京的莫愁湖大3倍,是抗州西子湖的一半,相当于台湾日月潭的三分之二,在全国四大名湖中位居第三。有关资料表明,风湖水质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