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应用数量化理论对集安复兴屯矿田矿产预测变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集安复兴屯矿田1:25万矿产预测资料,采用网格单元在确定训练区和预测区的基础上,对于其中矿产预测地质变量、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对定性地质变量以0-1赋值法对其赋值,运用数量化理论Ⅲ进行计算分析,取前三个因子的标度因子得分对区内的地质控矿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从定量上为集安复兴屯矿田矿产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在K-L变换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改进的K-L变换即K-LL变换.然后利用复兴屯矿田重、磁资料对该区重、磁场,作了大量的位场转换处理,从中提取的与复兴屯矿区矿产预测有关的32个重磁变量.最后利用K-LL变换对由该区32个重磁变量进行变换压缩.以信息失小于5%为准则,选取前四个因子为组合变量形成该区矿产预测的重、磁场的有效标志空间,并对四个因子所代表的变量进行分析和确定.  相似文献   

3.
西藏班戈日阿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班戈-腾冲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已探明资源量达中型规模。最新研究和找矿成果显示矿带呈北西向展布,受燕山晚期白垩纪花岗岩类岩体侵入作用控制,矿体分布于岩体与下白垩统灰岩地层接触带及附近部位。在空间上,矿床主要分为三个矿段:主矿体分布在矿区中西部,目前在西矿段已圈定5个(条)铜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其中最大的Cu13号矿体长221 m,平均厚9 m,沿倾向已控制延深100 m以上,铜品位:0.45%~2.01%,平均0.9%。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中矿段已经圈定3条矿体,成矿元素除铜外,铅、锌、银含量也较高,为铜多金属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其中以Cu-23号矿体最大,长达300 m,矿体最宽处达110 m。矿体平均品位Cu1.48%,Pb 1.25%,Zn 2.52%,A g 32.52×1-0 6。本文在矿区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对比中、西矿段成矿条件,对矿区东段进行了预测评价,指出该矿区具有较好的铜多金属找矿前景。同时建议对已圈定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进而圈定该区铜多金属矿带或矿(化)体,为矿区深入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墨西哥西部实施的以资源发现为目的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实践表明,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开展普查找矿,地球化学勘查会获得大量指示潜在矿化系统或矿化类型的地球化学异常.对这些化探信息与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石、构造、矿化蚀变等)进行综合分析,可圈定出指向明确的找矿靶区.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工作区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Au、Ag、Pb、Zn、Cu、As、Sb、Bi、Ba、Mo、W、Sn、Co、Ni等14个成矿元素的含量,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各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异常下限值,进而编制元素地球化学图和化探综合异常图,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要素,在工作区圈定出10个重点找矿预测区.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区内地球化学异常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指出了工作区中可能存在的热液矿化系统和潜在矿化类型,这为后续找矿勘探与资源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元素测量数据中含有噪声,影响了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准确性.本文率先采用人工免疫系统(AIS)对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降噪,在此基础上确定地球化学异常,并绘制了异常等值线图.通过对西藏恒星错测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处理,验证了人工免疫系统在地球化学数据降噪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圈定的异常基本上消除了各类假异常,使主致矿异常更加突出,更加显著地反映矿化体的分布,尤其是得到的异常与恒星错王i£岩铜钼矿完全叠合,甚至映射了斑岩铜钼矿的边界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播卡深部的找矿空间及找矿方向,本文在播卡矿区钻孔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播卡金矿床的元素富集规律、元素组合、元素异常在地表及空间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播卡金矿的原生晕分带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式,提出了不同深度的原生晕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播卡金矿的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播卡金矿的深部及邻区具有寻找隐伏矿体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特征分析综合信息矿产资源评价的原理,利用现有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对香花岭地区的矿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汇水盆地为统计单元并通过应用数量化理论Ⅲ分别从26个统计单元中筛选出21个单元作为模型单元,从47个变量中筛选出41个变量,建立多矿种和单矿种特征分析定量模型4个,对该区不同的单元矿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和预测研究.定量地给出预测该区的Ⅰ级成矿远景区(中型矿区),Ⅱ级成矿远景区(小型矿区),Ⅲ级成矿远景区(矿点)的关联度和找矿标准.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基于成矿系统理论,研究其在成矿带尺度,矿集区尺度和矿田尺度上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对于发现类似巨型成矿带和寻找同类大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区域重磁资料和深反射地震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球物理标志是重磁同高的条带状异常,认为地幔流通道是形成此类巨型成矿带的根本原因.通过庐枞矿集区的深地震反射资料分析,认为深反射地震探测能有效识别Moho破裂及地幔流通道,重磁与地震结合寻找地幔流通道是发现此类成矿带的有效途径.在矿集区尺度上,重力高值带上的相对重力低地区对应金属矿床集中分布的拉分盆地.为有效筛选找矿靶区,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磁交叉梯度方法,通过模型试验,发现该方法能很好的区分不同组合的重磁异常.利用该方法,在九瑞矿集区和铜陵矿集区开展了找矿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圈定找矿靶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10)
江西省瑞昌市邓家山—东雷湾矿区位于江西九瑞矿集区西北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本次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较好地显示了本矿区以Cu、Au为代表的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本区Au-Ag-Pb-Zn异常组合、CuMo-W异常组合分布特点和格局。全区圈定了综合异常区10个,划分出最具有找矿意义的Ⅰ级异常区3个、Ⅱ级异常区3个、Ⅲ级异常区4个。其中Ⅰ级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太白地区是过去秦岭成矿带中尚未详探的地区,在系统搜集和研究陕西太白地区前人地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图,以金、铅锌矿为主要目标,兼顾铜、钼、钴等多种金属矿产.矿区地面高精度磁测结果表明,调查区磁场总体分布特征呈北西-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磁场分布特征与地层及岩体分布特征对应良好.根据磁场特征,结合地质特征,将磁异常划分为七个区(带).通过对局部磁异常特征的研究,预测一个甲类及一个乙类远景成矿区,为以后找矿提供思路分析,为该区后续找矿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某金多金属矿区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某金多金属矿区地表矿化痕迹较多,矿化体和围岩物性差异明显,为了准确查明区内矿体的空间分布以及控矿构造,在该区实施了对称四极装置的激电扫面和EH4连续电导率测深工作.激电测量获得了总体呈NE走向、与地表矿带对应的中高视电阻率(?s)及中高视极化率(?s)矿化异常带.异常带西窄东宽,矿化集中在测区327°向测线800~1350 m处;在与已知矿体对应的?s-2高极化率激电异常开展的EH4测深工作结果进一步确定了深部成矿潜力:含矿构造延深可达500 m,具有低阻异常特征,倾角近直立.激电扫面和EH4测深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该区达到了查明矿体分布规律、控矿构造的目的,是有效的多金属矿找矿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精度航磁调查在西天山东段的应用效果.在高精度航磁图上,展现出多个不同磁场背景及磁异常特征区,它们是不同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及岩性分布的综合反映.该区不仅区域磁场特征明显,而且局部异常信息也极为丰富.在最新的高精度航磁图上,已知铁矿异常特征明显,为矿区外围勘探和同类地区寻找新的铁矿提供了依据.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新发现了五十余处铁矿异常,在2007年进行了地面查证的5处异常中,有4处见矿.这些新的铁矿异常的成功发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利用高精度航磁测量在类似地区进行找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6,(8)
湖南省新化县杨家山矿区位于湘中北部涟源盆地,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次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较好地揭示了矿区W、Cu以及As、Au等10个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及异常的分布格局,由此圈定了5个综合异常区。成果显示:W、Cu异常最为发育,异常内、中、外三带发育明显,面积、规模较大,地表已发现钨、铜、金矿体。若加强对该区的地质工作,有望在该区取得良好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4.
将云南金平长安金矿V5矿体与银厂坡金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该区的控矿断裂F6为主要研究目标,以矿区各类岩性电性特征作为约束条件,在长安—银厂坡矿区开展了4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测量,以期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得到的电阻率低阻体来确定F6的空间分布形态,为该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长安金矿V5矿体的主要控矿断裂F6往深部延伸到了2000 m左右,结合对长安金矿成矿作用的认识,提出该矿区600~2000 m深处存在第二找矿空间的可能;2银厂坡金矿与长安金矿V5矿体同属F6控制,笔者推断银厂坡金矿区除目前已发现的残坡积土型氧化矿外,深部应该还存在硫化主体矿,其找矿模式可参考长安金矿V5矿体的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把核函数理论与数量化理论IV模型有机结合,提出了核数量化理论IV模型,并以高阶对称矩阵端部特征对求解的Lanczos算法为基础设计了大样本核数量化理论IV模型的算法框架.把核数量化理论IV模型应用于高光谱图像的降维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核函数模型及参数,核数量化理论IV模型能够在低维标度空间中表征原始数据的族群信息,从而取得满意的分类效果.核数量化理论IV模型为大样本地学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地区2001年以来出现的异常地震活动现象和该区矿产开采情况的相关分析和我国历史矿震资料的研究,得到了该地区出现的异常地震活动现象是由矿山开采引起的结论。对该地区的震情和震害做了预测并提出了防震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最新实测的冀西北地区高精度航空磁测数据,利用化极、解析延拓、垂向导数、水平梯度模及欧拉反褶积场源深度计算等方法,重点分析了土城子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并结合地面查证资料研究了航磁异常与成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城子航磁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应为隐伏磁铁矿引起的矿致异常.地面磁测异常、激电异常及主成矿元素异常与航磁异常均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可比性,岩(矿)体具有"强磁、低阻、高极化"的特征,赋矿地层中Pb、Zn等成矿元素相对富集,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铁多金属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典型地区放射性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浅部)作为单一矿产研究成果虽多,但对其共存特征和共生成藏机制研究较少,也缺乏对盆地深部铀富集特征研究.而对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关系、共生规律深入研究,将会促进盆地重要矿产综合预测和协同开发.以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从该区的高伽马异常入手,研究伽马异常展布特征.通过对所取33件岩心样进行放射性元素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区自然伽马异常增高是由于铀元素增加而引起,而铀元素的富集主要是由于盆地中铀的活化和聚集引起.在对放射性异常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内油、气、煤、铀4种矿产同盆共存的现实以及成藏(矿)机理研究表明,盆地内放射性铀与油、气、煤的成藏(矿)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为多种能源协同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地区构造稳定性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作者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现有的遥感图像线性构造解译成果和已有的地质、地震、重力、航磁等资料进行分析,选取二十个与该区构造稳定性有关的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数量化理论Ⅲ和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该区构造稳定性评价数学模型对该区的构造稳定性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煤层构造应力场与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裂隙分布带范围密切相关.黄陵矿区煤层中瓦斯含量较高,分布不均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基于该区地震、地质和测井数据,本文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用反演法建立了地质力学模型,并确定岩石力学参数,运用有限元理论和弹性计算力学对矿区三维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黄陵矿区2号煤层地质构造带应力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与井田宏观及微观构造信息一致.这对预测该区裂隙分布带,煤与瓦斯突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