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6月6日,张掖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一暴雨天气过程,其中张掖26.7毫米,高台26.0毫米,临泽37.1毫米,肃南30.0毫米,民乐35.0毫米,山丹21.3毫米,仅次于1974年7月30日的暴雨降水量。本文从天气动力学入手进行分析,基本上找出了形成这次大一暴雨的机制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600hPa图对河西低值系统预报能力强600hPa图对河东夏季降水的预报能力已有文章介绍,对河西降水又如何呢?我们用1990-1992年6-8月张掖区域性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川区高台、临泽、张掖、山丹至少有2站降水≥0.5mm,山区肃南、民乐至少有1站...  相似文献   

3.
黑河实验地区大气浑浊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军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4,13(3):339-345
本文利用1991年黑河实验观测期内MS-120型太阳光度表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临泽,张掖和沙漠三个观测站的大气浑浊度,进而对该地区大气浑浊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出现频数分布等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13年8月10日东部农业区出现了冰雹天气过程,大通13时16分至13时25分出现了冰雹,冰雹最大直径为14mm,乐都17时35分出现了冰雹,冰雹最大直径在45mm,互助18时38分出现了冰雹,冰雹直径达10mm。  相似文献   

5.
“4.12“强沙尘暴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2 0 0 0年春季我省的沙尘暴天气十分频繁 ,其中 4月 12日出现的强沙尘暴、黑风天气是 2 0 0 0年最强的一次。本文利用GMS -5卫星云图中的红外云图资料 ,对这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云图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得出一些有利于沙尘暴预报工作的结论。1 过程简述2 0 0 0年 4月 12日下午到夜间 ,甘肃省张掖、武威、金昌、白银等地、市 ,先后出现了7~ 10级大风、扬沙和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下午 13时 42min ,肃南出现了大风、沙尘暴 ,最大风速达 2 0m/s ,能见度 <40 0m。14~ 2 1时 ,张掖市、山丹县、景泰县、白银市等出现了大风、…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河南郑州、濮阳和商丘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加密自动站及邢台探空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日河南濮阳东部地区的强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冰雹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后部西西北气流携带冷空气东移南压过程中出现的。高空急流和中低层切变线的存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及高空冷平流共同作用,产生了这次强对流天气;强冰雹天气出现在暖低压与冷空气交汇的区域,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合适的0 ℃层和-20 ℃层高度等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强冰雹天气是在对流单体发展为超级单体时发生的。径向速度图上,当监测到中气旋、大风区和辐合系统时,为监测预警强风暴天气提供可靠依据;较大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与维持预示大冰雹出现的潜势,大冰雹落区与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大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冰雹发生概率为100%,且可降最大冰雹直径在10 mm以上,并呈增大趋势时,对出现冰雹甚至出现大冰雹有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延安市冰雹时空分布及灾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延安市2011—2020年13个国家气象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和各县区防雹作业点收集的冰雹资料,对延安市冰雹时空分布及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2011—2020年每年均有冰雹出现,年均冰雹日23.2 d;冰雹主要出现在6—8月,占总冰雹日数的75%,7月最多;15—18时为一日中出现冰雹的高峰时段;冰雹直径主要在10 mm以下,最大冰雹直径为60 mm;冰雹落区离散性强,单个冰雹日主要以影响1~2个县区为主,占总冰雹日数的63%。1日内影响范围涉及11个县区的仅有1次;冰雹日以出现1 d为主,2016年连续11 d出现冰雹天气过程,期间有10 d造成雹灾,属历史罕见。宝塔区、黄龙县、洛川县、富县、延长县、宜川县为冰雹多发地带,也是雹灾多发区。全市冰雹成灾率为50.0%;4—10月均有冰雹灾害发生,9月成灾率最高;10 a间因冰雹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30余亿元。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河南郑州、濮阳和商丘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加密自动站及邢台探空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日河南濮阳东部地区的强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冰雹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后部西西北气流携带冷空气东移南压过程中出现的。高空急流和中低层切变线的存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及高空冷平流共同作用,产生了这次强对流天气;强冰雹天气出现在暖低压与冷空气交汇的区域,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合适的0℃层和-20℃层高度等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强冰雹天气是在对流单体发展为超级单体时发生的。径向速度图上,当监测到中气旋、大风区和辐合系统时,为监测预警强风暴天气提供可靠依据;较大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与维持预示大冰雹出现的潜势,大冰雹落区与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大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冰雹发生概率为100%,且可降最大冰雹直径在10mm以上,并呈增大趋势时,对出现冰雹甚至出现大冰雹有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永水  汪超 《贵州气象》2009,33(6):9-11
利用贵州省1971--2007年观测站有记录的实测冰雹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贵州省冰雹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冰雹主要分布在中部以西地区,多雹中心出现在六盘水市、黔西南自治州北部和安顺市西部。贵州省冰雹出现季节和月份以及时间上的不均,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秋季冰雹最少,同时春季还是大冰雹多发的季节;月份变化上4月冰雹最多而9月冰雹最少;发生时间变化上则是17-19时最多而05—07时最少。通过以10a为周期对最近30a的冰雹频数研究还发现,贵州的冰雹发生频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建国  汪应琼 《湖北气象》2008,27(3):268-272
使用2003-2005年4—8月发生在宜昌境内17次冰雹个例资料和相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产品资料,采用雷达产品特征分析和参量相关分析方法,对反射率产品、速度产品、回波顶高以及其他主要导出产品对冰雹预警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出现前侧V型槽口时,上升气流强烈,出现冰雹的可能性大。(2)降雹一般发生在正负风暴平均相对径向速度(SRM)对出现且其辐合最强时。(3)回波顶高达到9km以上可作为冰雹发生的参考条件。(4)当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tL)密度超过4g·m^-3,出现直径超过2cm大冰雹的可能性极大。(5)冰雹指数(HI)对冰雹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中气旋(M)出现可发布雷雨、冰雹、大风等强天气警报;龙卷涡旋特征(TVS)出现,可考虑发布冰雹和大风的强天气警报,但需参照反射率和速度产品进行具体定位。  相似文献   

11.
1977年4月22日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地区发生一次特大黑风过程,黑风自敦煌开始至山丹结束历时11小时07分,黑风区面积东西跨700公里,南北40余公里,瞬间最大风速中心在玉门镇为40米/秒,次中心在张掖为38米/秒。这次黑风为建国以来罕见的一次最强过程,据目测者反映黑风来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8,(4):44-44
1977年4月22日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地区出现一次特大黑风过程,黑风自敦煌开始至山丹结束历时11小时07分,黑风区面积东西跨700公里,南北40余公里,瞬间最大风速中心在玉门镇为40米/秒,次中心在张掖为38米/秒。这次黑风为建国以来罕见的一次最强过程,据目测者反映黑风来势凶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沙尘暴引起浓沙滚滚,能见度降低到零米。由于黑风的侵袭,使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受到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饶县1959—2008年发生的67次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饶县的冰雹次数年均为1.3天,最多达4天,主要集中在4—10月份,以5—6月份最为集中。其中小清河以北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小清河以南地区。从历年逐时冰雹发生的频次最高的时间来看,主要出现在每天的13—21时。造成广饶县出现冰雹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冷涡横槽。  相似文献   

14.
运用1960—2010年的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吉林省冰雹天气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并针对2008—2010年间的冰雹天气过程中16个探空物理量的特征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雹天气多在春、夏季出现,并多集中在午后13—19时,冰雹在山区出现平均次数大于平原地区;适合的0℃层和一20℃层的高度、水汽条件、较好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都对冰雹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春季天气特点本季内天气多变。可谓“阳春二月少雨雪,四月陇原寒流频,五月前雨后多雹”。3~5月气温距平除甘南州4月,酒泉、张掖两地区5月比常年偏高1度外,其它均正常或稍偏低。3—5月降水量:酒泉、张掖两地区除肃南29毫米,民乐31毫米外,其余不足10毫米。武威地区10—60毫米,定西地区45—140毫米,天水、武都88—182毫米,平凉、庆阳85—166毫米,临夏、甘南州为70—180毫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预报实践和个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预报铜川冰雹天气的经验指标,得出:应用08时高空指标和本地要素,预报当日铜川冰雹天气效果较好;冰雹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尤其是5月下旬-7月中旬、9月中旬为冰雹的多发期,日降雹时间主要在11-20时。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21年中国气象局灾情直报、地面观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伊犁河谷冰雹时空分布及雹云雷达回波:(1)5—8月是冰雹高发期,其中6月出现冰雹次数最多且雹暴发展最为旺盛;其日变化峰值在16—19时,19时出现最多。(2)冰雹易出现在河谷喇叭口地形的南北两侧,昭苏县的冰雹占伊犁河谷冰雹总数的一半以上且多为普通单体和多单体风暴,线风暴和超级单体风暴多发在霍城县。(3)统计32个雹云雷达回波初步凝练出预警指标:当反射率因子大于50 dBZ,回波顶高大于8 km,VIL出现跃增时,应警惕冰雹的发生;当回波顶高发展到11 km以上,出现冰雹的概率较大;(4)4类雹暴分别具有如下特征:普通单体多为高悬的质心;多单体风暴生命史较长,会反复影响同一地区;线风暴组织性较差,结构松散,低层常出现钩状回波;超级单体风暴基本具备所有典型回波特征,但有些个例中气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掖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北侧,伏旱发生的频率较高。虽然从总体上讲,该区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十分明显,但较严重的伏旱对川区的秋田和山丹、民乐两县旱地小麦、油菜的生长影响较大。伏旱的轻重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位置有一定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7月中旬至8月中旬河西中部伏旱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31日20时40分至21时15分,兵团农六师芳新垦区出现了一次局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为0.5~0.8cm,但冰雹密度大,致使芳草湖农场353hm2棉花受灾。本文应用雷达的二次产品及回波特征对局地冰雹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对发展迅速的局地冰雹云的雷达识别和准确预报冰雹落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2日下午5时前后,阳泉市遭受严重的冰雹、暴雨袭击,造成部分乡镇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在3 000万元以上。为此我们以这次大冰雹天气过程为例,应用《阳泉市冰雹短期预报系统》、FY2C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方法,初步探索大冰雹天气的成因,以及在大冰雹出现前冰雹云的一些特殊结构特征,为今后的预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有指示意义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