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几十年来,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短波)辐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表短波辐射在大面积区域逐渐减弱。在欧洲,这种所谓的"变暗"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变亮"开始,地表短波辐射再次增加。在中国,"变暗"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平稳,但直到2005年才转为"变亮"。云层和气溶胶的变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潜在原因,但科学界尚未就不同潜在强迫因子的相对作用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的人口大国,素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说。但从历史上看,中国在周、秦到明清之际的2000余年历史长河中,人口数量曾长期摆动在1000-6000万。直到清代中国人口方进入急剧的增长时代。18世纪中叶即清代乾隆盛世时代,中国人口数量才突然增到1亿以上。而在其后迄今不过200多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竟激增到11亿以上。  相似文献   

3.
1.引论近百年来,在大气中 CO_2的浓度一直在增加[国家研究委员会(NRC),1983]。虽然 CO_2在动物呼吸和光合作用方面的作用自18世纪以来就已为人们所知了,但是直到20世纪,CO_2在其它方面的作用才逐步引起重视。现时的科学分析指出:现在记录  相似文献   

4.
唤雨的人     
自人类开始农业活动以来,干旱就是一种主要的灾害。大旱之年,人们试图用各种方式引来雨水:用歌舞祈祷、用牲畜供奉、念咒祈祷。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多少世纪以来.不同时期的人类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要能够呼风唤雨该有多好啊!现代,人类已经探明了雨水形成的奥秘,但直到1946年,才有人成功地掌握了“造雨”的方法。这个人就是美国科学家文森特·杰·谢菲尔。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省以蔬菜日光温室栽培为主的保护地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截至1995年底,全省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已达24666ha,据省政府有关计划,“九五”末将发展到66666ha。人工增施CO2气肥是保护地蔬菜栽培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温室中人工增施CO2,例挪威75%,荷兰有65%的温室施用,丹麦、美国等也相当普遍。在我国温棚农业中实际应用的规模仍十分有限。本文收集整理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CO。气肥施用技术方法,供使用者参考。1蔬菜日光温室CO。施肥技术原理CO。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温室蔬…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的人口大国,素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说,但从历史上看,中国在周、秦到明清之际的2000余年历史长河中、人口数量曾长期摆动在1000~6000万。直到清代中国人口方进人急剧的增长时代。18世纪中叶即清代乾隆盛世时代,中国人口数量才突然增到1亿以上。而在其后迄今不过200多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竟激增到11亿以上。统计材料表明:中国在南宋之前(公元1187年)极盛时期,人口曾多次达到5000万以上。西汉平带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为59694978人;唐玄宗十四年(公元1187年)人口为69016875人,但大多时期,人口均达不…  相似文献   

7.
前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思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了共识。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说:“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我们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李鹏总理在1994年3月25H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阐述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温的年代际振荡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用1851~2000年中国年气温资料,讨论了它的变化及其未来趋势。指出:①我国气温有3次全国性的跃变,分别在1920、1955和1978年,每个阶段平均持续期为30年,这和北半球气温跃变点是基本一致的;②我国气温从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增温的气候阶段,直到目前全国年平均气温比上一气候阶段增加了0.3l℃,增暖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冬季增暖比夏季明显,1998年是我国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③最近一次增温开始于1978年,至2000年持续了23年,估计这个增温阶段至少还能持续10年,但未来10年主要的增温地区有可能南移,长江流域将比现在暖,夏季气温37℃以上的日数要比现阶段增多。  相似文献   

9.
气象与航空     
航空是人类从事在大气层内飞行的一种活动.航空用的飞行器(航空器)有飞艇、滑翔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人类很早就有了航空的理想.直到20世纪初,飞艇、飞机才被广泛用于民用航空和军用航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式飞机成为航空的主要工具,使航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于是研究与航空有关的气象问题的学科——航空气象学应运而生.凡影响飞机航行的气象条件及其发生和演变都属航空气象学研究的范围.下面介绍一下气象条件对航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预报系统的设计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鸿祥  杨金政 《气象》1994,20(8):17-21
自70年代起,利用高新技术,研制以监测预报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为目标的业务化系统,已成为一个重要领域,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80年代内,武汉中心气象台从引进美国数字化天气雷达系统开始,直到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预报系统>>长江中游片的完成,基本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预报业务系统。作者从系统工程学角度出发,介绍其设计思想,技术策略和系统结构。MYTRONS的成功标志我国气象业  相似文献   

11.
胡东明  胡胜  刘强 《气象》2006,32(8):118-120
从2002年8月1日开始,广州CINRAD/SA雷达发射机系统平均每个月发生一次大面积烧坏控制信号平衡发送/接收芯片的故障,造成发射机加不上高压或没有发射功率,极大地妨碍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直到2003年6月15日才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根源是调制器真空开关(3A12A10)漏气,真空度下降,造成高压打火,更换该器件后故障方得以彻底解决。本文从基本原理入手,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供正在使用和即将建设CINRAD/SA雷达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开平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2006年度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我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已获通过。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从何年算起21世纪即将来临。但从何年算起,对这个问题曾争论不下,21世纪是从2000年开始,还是始自2001年?其争论的焦点是“世纪”与“年代”的关系。“世纪”一词源自西方,在英语中作“百年”解。其内涵一是指“世纪”的时间间隔为100年,二是...  相似文献   

14.
地球有46亿年历史,但是直到5.4亿年前发生"生命大爆炸"才有了多种多样的生命。所以人们把5.4亿年之前称为隐生宙,之后称为显生宙。显生宙分3个代,由远及近为古生代(距今5.4亿~2.5亿年)、中生代(距今2.5亿~6500万年)、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以来)。古生代由"生命大爆炸"开始,中生代的特征是爬行动物与裸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大冻土深度变化及初步解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年最大冻土深度数据集,分析了我国最大冻土深度的空间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我国最大冻土深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减小,90年代显著减小。冻土深度减小的事实,反映了我国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升高与我国年平均日较差显著变小的趋势。冻土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气象科技》2007,35(B12):23-28
气象数据库系统作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构建这样的共享平台将涉及众多的技术,其中商用数据库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商用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成熟,商用数据库系统在气象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结合实践,阐述了分区、视图、物化视图、XML DB等数据库技术的功能、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技术在气象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1961-2006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 REOF, 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季风区冬季气温异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增温明显, 近46年增温率为0.39 ℃/10a, 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 黄河南部气温的稳定性高于北部, 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的南部, 川东和云南局部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冬季气温异常细分为南、中、北部区3个分区, 各区气温异常变化存在准5年和22年周期,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转为上升, 普遍在1986-1987年发生了突变, 在21世纪初气温开始回落。异常偏暖年大部分出现在199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日光温室内外土壤温度的实测资料,计算了温室内外土壤热量垂直通量的平均日变化;利用热量平衡方程探讨了温室内土壤的增温效应,为推广和应用温室蔬菜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水泥预制大棚,冬季采取覆盖无滴膜使其增温夏季采取种植攀缘丝瓜使其藤蔓掩棚遮阳的方法进行"反季"蔬菜栽培,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同时这种种植模式也为成功地进行大棚冬季增温、夏季遮阳"反季"蔬菜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进入20世纪的第五个地震活跃期,特别是从1995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第五个地震活跃的高潮期,可能出现7级以上大震连发的地震灾害,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艰巨。按国办发[1996]2号文件,江西南部闽赣交界地区和南昌市被列入了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城市,要求在“九五”期间达到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江西防震减灾对策的建议:1.完善江西地震监测网络,改变目前仅有三个专业地震台站状况,由国家地震局和我省共同筹资,组建由8一周个号台组成的江西地震遥测台网,提高我省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