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地表用塑料薄膜覆盖俗称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的地段,土表水分蒸发大为减小,土壤水分得到了保存,且地表长波辐射减弱,地膜覆盖起到了保湿保温的作用。我区农业部门于1987年开始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及推广。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八年靖西县农业站主持的大田地膜覆盖栽培春玉米试验结果,地膜覆盖比露地对照分别增产64.5%和60.2%,效果很显著。可见,在春旱频繁,  相似文献   

2.
引种草莓是湖口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1992年秋,全县共引进日本“宝交早生”草莓种苗8万株,种植面积10亩,均系地膜覆盖栽培.试种取得了初步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农业气象问题,影响了我县草莓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并提  相似文献   

3.
许存平  王海玲 《气象》1993,19(8):50-52
通过在青海省高寒农业区(海拔2700—3000m)的马铃薯地膜覆盖丰产栽培试验,着重分析了高寒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等。并阐述了高寒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推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马荣田  田珏 《山西气象》1999,(1):28-28,41
地膜覆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它从1996年在我区试验、示范以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至今仍方兴未艾。地膜覆盖由平川到山区,由蔬菜到粮食作物,覆盖面积逐年扩大,到1997年,我区覆盖栽培面积已达到1153万亩。较1986年增加了34倍,其...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最早的国家,1948年开始研究,1956年应用于生产,1965年以后使用而积迅速扩大。欧美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比日本晚10年。我国自1978年起,覆盖面积和应用的作物种类发展十分迅速,到1987年,全国覆盖面积超过3000万亩,跃居世界第一位。地膜覆盖技术已在蔬菜、粮食、棉花、油料、果  相似文献   

6.
玉林冬季免耕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及优质高产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林市主栽的马铃薯品种黑龙江K 3紫花,采用稻草免耕、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三种栽培措施分五次播种进行试验,表明,稻草免耕技术不但对地面温度、土壤湿度有很好调节功能,而且与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播期为11月30日的产量最高,播期为12月10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栽培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特别是土壤小气候环境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但是,随着地膜玉米栽培的迅速发展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却又出现了地膜涨价问题。为了降低薄膜投入,又能促进玉米早播,早出苗,壮苗早发,早成熟,我们进行了坑膜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气象效应的试验。本文是1989年的试验结果。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县气象站,属中等肥力砂壤。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技术在蔬菜生产中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利用。为了较完整地考查它在黄瓜等蔬菜移栽以后生育期的增温保墒效应,以及生育期和产量上的差异,1987年我们在天水市北道区对黄瓜地进行了覆膜对比观测。参试品种为齐黄瓜,试验区占地234.4m~2,植株密度为4338株/亩,采用育苗起垅移栽,行向南北,普通透明超薄型地膜覆盖。对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油菜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市有适宜油菜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在海拔高度、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本文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精细化空间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油菜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较丰油菜栽培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一般油菜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较丰油菜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一般油菜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较丰油菜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一般油菜栽培区和气候冷凉阴湿零星栽培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重庆地区的油菜种植提供客观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彭飞 《气象》1980,6(2):19-19
(一) 1979年9月9—12日,我们参观了日本水稻专家在我国吉林公主岭地区办的一个示范农场。 从涿县出发时,我们这里的水稻刚刚开花,而当我们第二天到达示范农场时,那里的水稻已经一片金黄! 日本稻作技术交流团团长田中稔和我国水稻专家吴鸿元等正在田间交谈,他们一致估计今年栽培的三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讨论了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麦田土壤温度、土壤有效水分含量以及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 ,可使春小麦生育期提前 ,产量提高 ,并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率。吐鲁番市地膜春麦最佳栽培方案应采用“膜下条播、3月初播种、525万株/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12.
黄桔梅 《贵州气象》2001,25(5):19-23,31
通过对9个草莓品种采用露地和地膜覆盖两种栽培方式,得出:(1)草莓-水稻熟制在贵阳地区露地栽培宜选早,中熟草莓品种。如用地膜覆盖早,中,晚熟品种均适应;(2)通过分析得出全省凡≥10℃的积温在3500℃以上(但冬季委需有低于5℃气温10d以上),天数在190d以上的地区均能发展草莓-水稻熟制,但也应因制宜,根据地区生产实际和经济水平来发展;(3)提出了草莓-水稻熟制的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烤烟、玉米等春播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旬邑的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地膜均是一次性利用。为了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作用,1987、1988年度我们在旬邑原区开展了冬前覆盖回茬小麦,后春覆盖烤烟、玉米等作物的一膜两用试验及示范。一、试验、示范概况及气候特征 1987-1988年度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甘肃农科院粮作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后获得的一项促使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的突破性技术。覆膜后,小麦生长发育所处的农田小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小麦的生育进程和产量。为了研究地膜小麦栽培的小气候特点,1997~1...  相似文献   

15.
无色透明地膜覆盖栽培作物,以其明显的增产效益而倍受重视,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而在聚乙稀树脂中加入色母料,可制得各种不同颜色的有色地膜。由于不同颜色的彩膜对光谱的吸收与反射规律不同,对杂草、病虫害、作物生长、地温变化等均可产生特殊的影响。 1990年,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了“彩色地膜的光质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农作物用彩膜种植,其产量和品质比用无色透明膜种植均有一定的提高。在1990年的田间试验期间,沙湾县电视台两次派人到试验地拍摄录像。1990年10月底,彩膜录像先后在沙湾电视台、新疆电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茶叶的主产国。我国人民饮茶历史悠久,茶叶的作用如解毒、提神、健身、品评、见面茶礼等在今天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茶叶栽培、加工、饮茶习俗已传向亚洲和世界各地,日本、朝鲜、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等栽培面积较大.日本盛行茶道,英国人早茶习俗均源于我国,出口茶叶不但可创汇还可向世界弘扬中国的茶文化。因此,发展茶叶对我国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在商业、外贸、创汇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6,(4):32-33
[说明]日本前气象厅长官高桥浩一郎于1975年第4期日本《天气》月刊上发表一篇题为《季节预报的评论》的文章,对日本的长期天气预报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人们所以希望知道未来较长时期的天气气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的影响甚大.在日本的天气谚语中有许多是有关农业收成好坏与前期气象条件关系方面的,而且在反映经验规律的天气谚语中有  相似文献   

18.
海拔2800m的山区地膜春小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海拔2800m以上的和田县喀什塔什乡科克阿依村进行地膜穴播春小麦与露地春小麦栽培对比试验。地膜覆盖技术改善了小麦生物性状,分蘖数和成穗率大大提高,千粒重也有所增加。除4月15日播种的外,株高、结实小穗数、穗粒数都比露地播种小麦增加,A、B、C三处理比对照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5.5%、82.0%和52.3%,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能有效解决低温半干旱山区春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粗、旱、冻等突出问题,具有较好的保墒蓄水、增温保温效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是小麦生产再上台阶的一项有力措施,值得在南疆海拔2800m以上的山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7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看,在西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高压脊强盛,大西洋上的低槽明显。在中纬度地区,欧洲和日本等地气温偏高,但没有与此相对应的正距平区。 1.日本西部、中国东部沿海高温日本7月份气温普遍偏高,尤其在日本西部达到了创记录的高温、各地的月平均气温极值许多被刷新,如鹿尔岛偏高1.6℃,月平均气温达28.8℃。这一高温区扩展到中国东部沿海,在上海,7月4日以后连续出现了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日子。另外,从日本本洲到琉球群岛及中国东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在日本,缺水问题变得突出了。 2.东西伯利亚南部高温鄂霍茨克海沿岸和堪察加半岛等地气温  相似文献   

20.
玉米覆膜栽培是80年代我国旱粮生产的一项突破性农业气象技术工程,是继山区玉米育苗移栽和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被列为高寒山区“温饱工程”之一,为了给山区玉米地膜栽培上升到适当高度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首先了解玉米地膜覆盖的气候生态效应。1资料来源试验采用对比设计,二个重复,每个试验区用地0.22ha,供试品种为户单1号、中单2号、白鸽43,管理措施为当地传统管理措施。增温效应资料为1988~1989年2a在留坝农场进行的膜内和膜外实际观测地温资料,生育期、生长性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