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主要对海洋信息通信网中MPLS VPN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海洋信息通信网网络现状、MPLS VPN技术在海洋信息通信网中的架构设计,以及RD值与RT值在VPN实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验的方式,对不同VPN实例的Import RT和Export RT匹配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作者引入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 ,研究其性质。利用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定义I(L)值完全诱导空间 ,给出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拓扑基的表达形式 ,证得两个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映射是连续映射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建立了乘积空间的 I(L)值完全诱导空间与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乘积空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计算在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情况 )下 1 7O(p,α) 1 4N与 1 7O(p,γ) 1 8F两反应道分支比。在 (2~ 3)× 10 7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 R约为 5 .4× 10 - 8。这表明在 CN O循环中 ,核反应 1 7O(p,α) 1 4N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东、黄海SST与850hPa气温季节变化关系的SV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8~2004年的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SST)数据以及美国NO-AA/NCEP再分析产品的850 hPa气温数据,采用EOF分析方法,分析了850 hPa气温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运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方法对东、黄海SST与850 hPa气温季节内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对850 hPa气温季节内变化的EOF分析结果表明,EOF分析获得的前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51%,其中EOF的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44.49%,其空间模态呈现出明显的东南海域为正值、西北海域为负值的反相分布特征,这一模态的显著变化周期为6.6周(约46 d)和2.8周(约19 d)。SVD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模态的协方差解释率为83.6%,基本上能体现出SST温度场与850 hPa气温场季节变化的特征,其空间分布型表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近岸等海区SST季节变化与30°N以南的东海海区850 hPa气温的季节振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VD第一对模态空间分布型时间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29。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毒性对刺参幼参SOD活性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外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Hg2+和Zn<2+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内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暴露时间的延长,幼参SOD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009~0.046 mg/L的Hg2+对SOD活性的影响在24 h和48 h时表现为诱导效应,96 h的SOD值达到最大,144 h的SOD值下降.0.195~0.976 mg/L的Zn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48 h表现为诱导效应,96 h和144 h的SOD活性下降.Hg2+和Zn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随暴露时间延长,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0.214~1.069 mg/L的Cd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48 h表现为抑制效应,96 h和144 h表现为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Folk-Ward图解法(GM)、Friedman-Johnson矩值法(MMFr)和McManus矩值法(MMMc)公式,分别计算了杭州湾顶-钱塘江河口中高潮滩短柱状样395个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比较分析发现,除平均粒径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外,随着矩值法阶矩数的增加,彼此关系变得越复杂而无法直接相互替代。MMMc矩值法未采用传统统计学法计算偏态和峰度值,目前二者的物理意义尚不清楚,其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两种矩值法计算的粒度参数差别较大,鉴于目前MMFr矩值法应用更广泛且物理意义明确,建议统一使用MMFr公式以便于对比研究。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特征差异明显,沉积物组分分析(反演)进一步表明,二者由各自特征的粗、细组分构成,与各自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相符合。由此认为,取样时选相同或单一动力沉积单元进行粒度分析是重要的。运用正态分布函数二组分叠置法(正演)较好地模拟出矩值法与图解法偏态与峰度的复杂关系,其中主次组分的百分含量和众数差值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细组分(次组分)含量的减少,矩值法偏态和峰度值都相应增加,细微地反映了粒度分布的整体变化趋势。但图解法偏态和峰度值发生先增加,到达某一拐点后再减小,这与其只采取有限的若干特征值进行统计和忽略尾部(5%部分)特征有关。与图解法峰度计算公式比较,偏态计算公式多了一项对(16~84)部分的描述,可能是偏态拐点出现的位置在细组分百分含量为35%的原因。图解法与矩值法各具优势,但图解法对于次组分和尾部特征的表述具有不一致性,而矩值法在此方面具有趋同性,更适合于建立统一标准,开展粒度参数的物理意义解释。  相似文献   

7.
真鲷仔稚鱼微粒饲料中DHA与EPA最佳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制备4种n-3HUFA含量相同,DHA和EPA含量比[m(DHA):m(EPA)]分别为1.70:1,2.00:1,2.30:1和2.60:1的微粒饲料,探讨DHA与EPA的配比对真鲷(Pagrus major)仔稚鱼生长、存活和体内相关成分的影响。3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m(DHA):m(EPA)≥2.30:1的2种微粒饲料与m(DHA):m(EPA)≤2.00:1的2种微粒饲料相比,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该比例即m(DHA):m(EPA)≥2.30:1应是真鲷微粒饲料中DHA与EPA的最佳配比。养殖试验结束后,对仔稚鱼体内相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仔稚鱼体内DHA的含量随微粒饲料中DH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伯劳特湾的表层海水中,239Pu的浓度为13.0±2.8μBq/dm3,与巴芬湾和拉布拉道海表层海水中的浓度基本相同。其中溶解239Pu的浓度为6.93±1.8μBq/dm3,占海水中239Pu总浓度的53×10-2;悬浮物中239Pu的浓度为6.07±3.3μBq/dm3,占总浓度的47×10-2。底层海水中239Pu的浓度为31.7±4.7μBq/dm3,238Pu的浓度为0.78±0.70μBq/dm3,238Pu/239Pu的比值为0.024,这可能是表层沉积物重悬浮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海洋中胶体粒子和痕量金属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1~4]。这种作用 ,使得痕量金属结合在胶态物质上 ,从而影响着痕量金属的化学存在形态 ,降低了痕量金属如铅、铜等对海洋生物的毒性 ,并且还通过胶体粒子的絮凝作用将痕量金属从海洋中除去 ,从而影响着痕量金属的循环和变化。海洋中天然胶体组成多样 ,结构复杂。Duker,D.等1995年、Hunter,K.A.等1988年Fox,L.E.等1988年的研究表明 ,水合氢氧化铁胶体是海洋中胶体粒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痕量金属铜是生物生长的必要的营养元素 ,但过量的铜对生物有毒害…  相似文献   

10.
苯并(a)对大弹涂鱼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苯苯并并((aa))芘芘((BBaaPP))是是一一种种具具强强致致癌癌性性的的多多环环芳芳烃烃,,广广泛泛存存在在于于受受污污染染的的海海洋洋环环境境中中。。早早期期对对苯苯并并((aa))芘芘的的研研究究主主要要集集中中于于苯苯并并((aa))芘芘暴暴露露与与终终反反应应—————癌癌变变的的发发生生或或肿肿瘤瘤的的形形成成之之间间的的相相关关性性研研究究。。近近年年来来,,通通过过对对苯苯并并((aa))芘芘在在动动物物体体内内的的代代谢谢过过程程及及其其致致毒毒机机理理的的研研究究,,发发现现苯苯…  相似文献   

11.
1996年 9~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水柱中溶解态(DTh)、颗粒态~(234)Th(PTh)和溶解态~238U,获得了~234Th的时空分布图象。研究海域水柱中DTh、PTh和总~234Th(TTh)的放射性比度分别在0.80~3.95山/m~3、1,93~5.65Bq/ m~3和 3.47~9. 18Bq/m~3之间,整个水柱中 DTh、PTh和TTh均与~(238)U呈不平衡,其特征是~(234)Th亏损,且亏损程度明显大于大洋水体。颗粒态~(234)Th和总悬浮颗粒物(TSM)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当一致,非生物过程可能对近岸海域水体中~(234)Th的分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nge of TCO2, △PCO2 and SST, current, upwelling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during El Nin(~)o event in the subtropical Pacific, the responses of TCO2 and △PCO2 in surface water in the subtropical Pacific during El Nin(~)o and La Nina have been simul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 carbon cycle model with biota pump.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CO2 in sea water increases with reducing of SST during mature phase of El Nin(~)o in the subtropical West Pacific . At the same period , the Kuroshio in this region was weakened , the zonal currents were divergence , the upwelling carried the wat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O2 to the sea surface , so both of TCO2 and △PCO2 in surface water were increased . But TCO2 and △pCO2 were decreased during La Nina period. These simulated results confirmed the observations in 1982/1983 , 1986/1987 ,1991/1995 and 1997/1998 El Nin(~)o events .  相似文献   

13.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我国运用已久,但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相对于陆上油田开发,海洋油田的开发具有投资大、风险高、钻井少、资料数据相对有限的特点。通过多年利用包括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在内的多种油藏工程方法进行海上油(气)田整体开发方案研究、开发方案调整研究、动态跟踪研究、剩余油(气)分布研究以及参与储量计算、储量评价、三维地质建模等工作,客观评价和归纳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多年来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234 Th was utilized as a tracer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export 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SCS)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at four stations during a spring cruise.Depth profiles of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234 Th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in the upper 60 m,showing a significant deficit relative to 238 U over the investigated stations.A stratified structure of 234 Th-238 U disequilibrium was in general observed in the upper 60 m water column,indicating that the euphotic zone of t...  相似文献   

15.
By utilizing multiple datasets from various sources available for the last 100 years, the existence for the interdecadal change of the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variability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KE) region is investigated. And its linkage with the Aleutian Low(AL) activity changes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find that the KE SST variability exhibits the significant ~6 a and ~10 a oscillations with obvious interdecadal change. The ~6 a oscillation is mainly detected during 1930–1950, which is largely impacted by the anomalous surface heat flux forcing and Ekman heat transport associated with the AL intensity variation. The ~10 a oscillation is most evident after the 1980s, which is predominantly triggered by the AL north-south shift through the bridge of oceanic Rossby waves.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观察苯并(a)芘、芘及其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Mugil so-iuy)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d的暴露中,苯并(a)芘、芘对肝脏GST活性的影响主要为诱导效应,芘对GST活性的诱导比苯并(a)芘强。混合物在15d的暴露中未观察到GST活性的诱导,而是在暴露的后期出现GST活性的抑制。实验表明,肝脏GST活性的诱导指示受到PAHs污染胁迫,而GST活性抑制则是受到较长时间或较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伯劳特湾中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在0.13~0.33cm /a 之间,平均值为0.23cm /a。事故释放的239Pu 在各个站位中的垂直分布在次表层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值出现在5~7cm 深处。在最大值之前239Pu 的比活度随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到本底水平。事故释放的239Pu 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与沉积速率和生物的混合速率有关,并且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81年7月至1982年8月在福建东山湾进行周年综合调查所获样品及有关资料,分析报道湾内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动识别系统的海缆保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秋亮 《海岸工程》2008,27(2):47-51
针对海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锚损现象,通过对自动识别系统(AIS)功能和海缆保护要求的分析,重点利用AIS广播信息中包含船舶经纬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AIS进行六点布控的海缆保护监测方法。六点布拉法可以弥补一般人工监测和摄像机监测等方法的不足,真正实现海缆的实时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