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样品中亚硒酸盐Se(Ⅳ)和硒酸盐Se(Ⅵ)的形态分析中,提取剂的选择和检测方法是技术的关键。以往的提取剂容易导致硒形态发生转变或无法同时提取Se(Ⅳ)和Se(Ⅵ),常用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无法直接测定Se(Ⅵ),而是通过差减法得出Se(Ⅵ)含量。本文对比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确定使用0.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提取剂,在55℃超声萃取土壤样品30 min,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建立了土壤中Se(Ⅳ)和Se(Ⅵ)的形态分析方法。采用Hamilton PRP X-100色谱柱,以6 mmol/L柠檬酸为流动相,pH=5. 5,在8 min内可完全分离Se(Ⅳ)和Se(Ⅵ),两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 15μg/L、0. 16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9。以土壤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Se(Ⅳ)和Se(Ⅵ)的回收率在84. 2%~95.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 4%~5. 3%(n=6)。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土壤中无机硒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薛超群  郭敏 《岩矿测试》2012,31(6):980-98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HG - AFS)测定土壤样品中Se(Ⅳ)和Se(Ⅵ)时,提取剂的选择是技术的关键.以往的提取剂种类多且不具有针对性,本文对比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确定使用KH2PO4 - K2HPO4溶液(pH=8.5)为实验用提取剂,以6 mol/L HCl作为还原剂,沸水浴30 min后HG - AFS测定Se总量,不加热直接测定Se(Ⅳ)含量,以差减法得出Se(Ⅵ)含量.在本实验酸度条件下,加入三价铁盐,可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方法回收率为90.0% ~ 112.5%,线性范围为0.00 ~6.00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5.0% ~ 12.6% (n=11),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347 μg/L.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实验证实此方法提取效果好,是测定土壤样品中硒不同价态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异金属络合物在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钪-钼-偶氮肿Ⅲ三元络合物测定矿石(物)中微量钪范蔚全(云南省地质局实室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钪—钼—偶氮胂Ⅲ异金属三元络合物有较高的灵敏度(ε=4.46×10~4,灵敏度指数0.00101μg/cm~2)。在醋酸介质中有十七种金属元素共存时可直接测定钪。  相似文献   

4.
硒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明  谭德灿  王静  曾理 《地学前缘》2015,22(5):102-114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 ICPMS)与氢化物发生系统(HG)在线联机自动测样的实现,极大提高了硒(Se)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和效率,推进了Se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Se稳定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地质与环境中的应用。自然界中Se同位素(δ82/76Se)的变化范围可达-12.40‰~11.37‰。其同位素分馏主要取决于硒氧阴离子团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地表水体与氧化海洋环境中的硒同位素分馏极可能与铁氧化物吸附、浮游生物的吸收有关,均可引起约1‰的分馏,且在吸附/吸收相中均倾向富集Se的轻同位素。黑色岩系中Se同位素尚未明确对古海洋还原环境的指示,但近地表中Se同位素存在的强烈分馏,指示大陆地表发生的氧化还原事件极可能导致Se同位素的明显分馏,使河流相倾向富集Se的重同位素。因此,Se同位素有可能成为了解局域至区域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古海洋化学演化的潜在指标。随着其分馏机制的进一步阐明,Se同位素有可能在地球、环境与生命科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双毛细管雾化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Se和Te的方法。测定Se、Te的灵敏度分别为0.012μg/ml和0.0088μg/ml(1%吸收);对含1.6ppm Se与0.42ppm Te的样品测定,其RSD(n=6)分别为3.3%和5.5%。方法简单、灵敏、实用。用GSS及GSD系列部分标样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可以测定一般地质样品中0.0001%以上的Se和0.0000x%以上的Te。  相似文献   

6.
杜斌  魏琴 《矿物岩石》1992,12(2):99-102
本文研究了铁(Ⅰ)与硫氰酸盐-吐温-40的显色反应。在pH1.7—3.3的盐酸-乙酸钠介质中显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84 nm,摩尔吸收系数为2.13×10~4L·mol~(-1)·cm~(-1),铁量在0—200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方法适用于矿石中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硒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如何准确评估其生物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采集了60套农作物及其根系土样品,分析其Se含量和理化性质。同时基于梯度扩散膜技术对土壤有效Se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土壤有效Se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含量为0.15~2.42 mg/kg,均值为0.48 mg/kg,不同类型土壤Se含量差异明显,石灰土(1.06 mg/kg)>黄壤(0.78 mg/kg)>紫色土(0.28 mg/kg)>水稻土(0.27 mg/kg)。石灰土和黄壤有机质含量和总铁(TFe2O3)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土壤。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土壤的DGT-Se明显不同,与土壤Se含量分布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DGT-Se与Se含量、TFe2O3含量、S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Al2O3含量显著相关,受理化性质影响导致不同类型土壤中DGT-Se的差异。水稻根系土壤DGT-Se与水稻籽实Se含量显著正相关,用DGT可以较好地表达水稻-根系土系统中土壤Se的生物有效性。基于DGT技术评估预测区域尺度农业土壤有效Se含量时,需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小热泉子矿床是中-大型富铜、锌(硒)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电子探针较系统地分析了该矿床不同矿体中的不同容矿岩石的各种硫化物(241件)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硫化物明显富硒,硫化物中w(Se)平均为0.045%,S/Se比值平均为829。经初步计算,该矿床硒资源量为813吨,已达大型规模。首次发现硫化物中方铅矿含硒最高,w(Se)最高可达11%,为硒方铅矿;其他硫化物黄铜矿、闪锌矿、铜蓝、黄铁矿中平均w(Se)分别为0.048%、0.041%、0.034%、0.054%;S/Se平均值分别为717、803、955、976。毒砂含硒最低,w(Se)均小于0.001%。不同矿体、不同容矿岩中硫化物的含硒量也有明显差别。Ⅰ号矿床硫化物的硒含量明显高于Ⅲ号矿床,二者硒平均含量分别为0.076%与0.013%,S/Se平均值分别是495和2802。不同容矿岩中凝灰质碎屑岩、绿泥石岩、石英脉中的硫化物w(Se)平均分别是0.056%、0.047%、0.018%;S/Se平均值分别为635、495、2102。这些数据表明该矿床的硫化物形成于较高温度,具岩浆热液作用的特征;Ⅰ、Ⅲ号矿床具不同的成矿环境及成矿多期性的特点,它对该矿床的成因及硒的赋存状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环境中Se的氧化还原行为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本文采用氢化物发生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元素Se与H_2O_2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H_2O_2可将元素Se快速氧化,形成Se~(4+)和Se~(6+)的混合产物。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元素Se被氧化为Se~(4+),而后是Se~(4+)转化为Se~(6+)。H_2O_2氧化元素Se的过程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速率常数为0.0659m L·μg~(-1)·h~(-1)。推测H_2O_2分子在元素Se表层的吸附是H_2O_2氧化元素Se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0.
富硒土地开发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果,然而西藏地区目前尚无报道有关富硒的土地或作物。本文以西藏白朗县重点耕地区为研究对象,讨论土壤、作物中的硒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支撑服务西藏高原地区的富硒土地开发及利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含量范围为(0.05~0.76)×10-6,高于西藏土壤背景值0.15×10-6;研究区76.83%土地面积为足硒,根据碱性土壤Se标准阈值(w(Se)≥0.3×10-6)划定,Se含量高于0.3×10-6的土地面积45.43 km2。进一步研究显示,富硒土壤分布区域青稞籽粒中Se含量范围为(0.017~0.17)×10-6,平均含量为0.063×10-6,油菜籽籽粒中Se含量范围为(0.043~0.14)×10-6,平均含量为0.078×10-6。富硒土壤区域根系土结果表明,涅如组地层控制着土壤中Se的来源,土壤Se和有效Se含量与N、P、碱解氮、速效磷等...  相似文献   

11.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铜矿中微量硒和碲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李刚  李文莉 《岩矿测试》2002,21(3):223-226
采用Fe3 + 盐和 1 ,1 0 -二氮杂菲作干扰抑制剂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铜矿中微量硒和碲。H2 SO4和HClO4的存在对硒、碲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方法检出限分别为LD(Se) =0 .1 5 μg/L ,LD(Te) =0 .2 0 μg/L。方法适用于w(Cu) <2 5 %的铜矿和其它岩石样品中硒和碲的测定 ,经标样分析验证 ,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1 2次测定的RSD分别为RSD(Se) =4.2 2 % ,RSD(Te) =6.3 1 %。  相似文献   

12.
甘肃花牛山铅锌银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的甘肃北山地区。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鉴定的基础上,将花牛山铅锌银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石英-毒砂-黄铁矿(第Ⅰ成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第Ⅱ成矿阶段)两个阶段;进一步将黄铁矿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第一种类型的胶状黄铁矿(Py0)、第二种类型的热液叠加交代特征的黄铁矿(Py Ⅰ)及第三种类型的热液黄铁矿(PyⅡ)。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原位硫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从早到晚硫化物δ~(34)S值呈递增的规律,具有逐渐向岩浆硫演化的趋势;胶状黄铁矿δ~(34)S值为-9.37‰~-8.10‰,具有沉积(生物成因)硫的特征;成矿第Ⅰ阶段硫化物δ~(34)S值为-9.03‰~-7.03‰,成矿第Ⅱ阶段硫化物δ~(34)S值为-5.77‰~-4.88‰,成矿阶段具有沉积硫与岩浆硫混合来源的特征。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原位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期硫化物的~(206)Pb/~(204) Pb值、~(207)Pb/~(204) Pb值、~(208) Pb/~(204) Pb值以及μ、ω等铅同位素特征值组成范围较窄,铅源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幔混合来源,且与壳幔混合来源的晚三叠世花岗岩中长石铅及其控制的矽卡岩型金矿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类似。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胶状黄铁矿(Py0) Co/Ni和S/Se 比值分别为0.004~0.34和3.43 × 10~4~34.84 × 10~4,Se含量为1.558 × 10~(-6)~15.82 × 10~(-6),表现为沉积成因黄铁矿的特征。具有热液叠加交代特征Py Ⅰ的Co/Ni和S/Se 比值分别为0.05~3.38、0.05 ×10~4~5.38 ×10~4,Se含量为10.09 × 10~(-6)~1070 × 10~(-6),数值分布范围广,总体上有别于沉积成因黄铁矿,类似于热液成因黄铁矿的特征。热液黄铁矿(Py Ⅱ)的Co/Ni和S/Se 比值分别为0.60-68.88、1.46 × 10~4~9.15 × 10~4,Se含量为5.938 × 10~(-6)-35.91 × 10~(-6),表现为热液成因的特征。综上研究,认为花牛山矿床经历了南华纪-震旦纪沉积胶状黄铁矿形成期和晚三叠世岩浆热液成矿期,胶状黄铁矿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硫,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晚三叠世岩浆成矿热液,并认为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在0.4N氢氟酸和3N硝酸介质中,用三异辛胺(TIOA)-苯萃取钽,使铌、锗、钨、锑、钛、锡、钼等十三个元素不被萃取。钽可用1%酒石酸钠(pH8—9)溶液从有机相中反萃取出来。 苯芴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酒石酸和钽形成多元络合物,此络合物ε=1.38×10~5;方法灵敏度可达0.025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14.
文显金 《岩矿测试》1987,(3):204-207
本文研究了砷铋钼蓝光度法的显色条件,并拟定了岩石矿样中砷的测定方法。络合物在725和850nm处有吸收峰,其络合物组成为As:Mo:Bi=1:12:2,ε_(725)=1.27×10~4l·mol~(-1),ε_(850)=1.5×10~4l·mol~(-1)·cm~(-1)。砷在0—20μg/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5.
硒是一种典型的“双功能”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硒的生物活性不仅取决于硒含量,还与硒的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因此对食品中不同硒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分析研究了市售西兰花中硒酸根[Se(Ⅵ)]、亚硒酸根[Se(Ⅳ)]、硒代胱氨酸(SeCys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 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以蛋白酶XIV和Tris-HCl缓冲溶液超声提取西兰花中硒形态,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10mmol/L柠檬酸和5mmol/L己烷磺酸钠(pH=4.0,含1%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8min内可实现硒形态的有效分离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3~1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Se(Ⅵ)、Se(Ⅳ)、MeSeCys、SeMet的检出限在1.2~6.0μg/kg(以Se计)范围内。对西兰花样品进行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81.9%~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采用本方法分析欧盟有证标准物质——小麦粉(ER...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在0.4N氢氟酸和3N硝酸介质中.用三异辛胺(TIOA)-苯萃取钽,使铌、锗、钨、锑、钛、锡、钼等十三个元素不被萃取。钽可用1%酒石酸钠(pH8—9)溶液从有机相中反萃取出来。苯芴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酒石酸和钽形成多元络合物,此络合物ε=1.38×10~5;方法灵敏度可达0.025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17.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和醋酸混合底液(pH5.0)中,钍与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形成电活性络合物,在单扫描极谱仪上于-0.60V(vs.SCE)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其二阶导数峰高与钍的浓度在3.0×10-8~3.0×10-6mol/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8mol/L。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该络合物的摩尔比为nTh(Ⅳ)∶nALC=1∶1,并探讨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方法用于矿石和粘土中痕量钍的测定,RSD(n=5)<4%,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101.5%~103.2%。  相似文献   

18.
张正奇  丁义平 《岩矿测试》1990,9(3):169-172
本文研究了钴(Ⅱ)-5-Br-PADNm络合物的光度性质。在pH5.0缓冲溶液中,有TritonX-100存在时,Co~(2 )与5-Br-PADNm形成1:2红色络合物,λ_(max)为547nm,ε为1.35×10~5l·mol~(-1)·cm~(-1)。所提出的方法用于矿石及茶叶中Co的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安康西部县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基础上,研究了紫阳、汉阴两县农田土壤Se含量及赋存形态、主要农作物富Se能力特征。研究区农作物根系土Se平均含量为1.24×10~(-6)~2.27×10~(-6),高于天然富硒土地划定标准(DD-2019-10)2.1~4.7倍。土壤中Se各形态含量占全量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残渣态(0.891×10~(-6))腐殖酸结合态(0.255×10~(-6))强有机结合态(0.217×10~(-6))水溶态(0.015×10~(-6))≥碳酸盐结合态(0.015×10~(-6))离子交换态(0.012×10~(-6))铁锰氧化态(0.008×10~(-6))。8种农作物可食部位Se含量均达到或超过富硒农产品标准,农作物Se富集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油菜(1.03)水稻(0.47)大蒜(0.36)茶叶(0.20)玉米(0.13)红薯(0.11)、魔芋(0.10)土豆(0.08)。建议当地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土壤的Se资源,按照作物富Se能力大小合理规划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0.
浙江火山岩区金矿床黄铁矿的找矿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给出了中国浙江火山岩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形态和物理性质找矿标型特征.例如.(在许多)浙江火山岩区重要金-银矿床中黄铁矿相对富含铅、锌、钼、锡、砷、锑、铋而贫钴,镍、硒、碲:并且S/Se、Ag/Au、Pb/Ni、Se/Te、(As+sb+Bi)/(Se+Te)比值较高,Co/Nj、Ag/Pb、Ag/Zn、Cu/Zn和(Co+Ni)/(Pb+Zn)比值较低,再如含金黄铁矿比不含金黄铁矿的反射率低.总之,黄铁矿的标型性研究对于寻找金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