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数字地球的诠释,结合与地相学的本质联系,论述了二者的形成与发展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数字地球是地相学的“量化”;地相学是数字地球的理论支撑与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数字地球的学科定位“解”。进而,阐明数字时空的实现是数字地球更宽泛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家对地观测体系,构筑"数字地球"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论述了“数字地球”的特征与重要意义,指出对地观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中国不失时机地组织建设国家对地观测体系。该体系可在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3个层面上构建,并提出近期中国对地观测应优先发展的领域,以持续地为“数字地球”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琦  杨超伟  易善桢 《遥感学报》1999,3(4):254-258
根据我们一年来对“数字地球”的研究,从地理信息与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地球”涉及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比较客观地阐明了“数字地球”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真实地球的三维表法。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如何实施本国的“数字地球”战略,力争在当今科技制高点上台据一席这地。在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时,作为地球表面人口,资源,环境,信息最密集的地区,城市必然成为主要切入点之一。“数字城市”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数字地球”不同,“数字城市”是在城市数字化基础上建议的一个能够实现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的,虚拟的,具有开发放性的城市模型。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球"及其实施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地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最迫切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数字地球”工作是保护我国根本利益的积极有效措施,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数字地球”技术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属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制高点和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能够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须的信息资源。本文概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背影  相似文献   

6.
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的“2007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论坛”于2007年11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吸引了来自60个单位的300名嘉宾和代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略地阐述了“数字地球”的定义和所包含的内容,论述了“数字地球”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论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给航空摄影带来的影响及航空摄影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我国航空摄影发展战略的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从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地球”对中国的挑战以及“数字地球”本身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CH20002087 试论“数字地球”的构建[汇,中]/张家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院四十周年论文集.—1999.—191~197在阐述“数字地球”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勾画了“数字地球”的基本框架和若干技术特征,认为“数字地球”的建设应当符合中国的国情,首先由政府着手建立中国的“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参24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球"周年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一年来国内外的主要进展,对有关“数字地球”的主要观战进行了综述,并涉及到有关“数字地球”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洪立波  陈倬 《北京测绘》1999,(4):2-5,36
“数字地球”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关系;实施“数字首都”发展战略的意义,加速首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迎接“数字地球”挑战,为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1 测绘业未来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普及到几乎所有领域和行业,数字化信息数据已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超远程传输和共享,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数字地球”概念在提出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但得到了世界各国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同,而且相应地也有了对于实现“数字地球”的技术和方法的国际或区域研究机构,制订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方案。“数字地球”的建立将为解决地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诸多全球问题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而地理信息数据在“数字地球”信息总资源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的测绘业应该是朝着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方向发展或者说发展作为其中的中心部分,在计算机和信息时代,它将不能只限于测绘领域本身,还将体现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球与数字河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数字地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讨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了“数字河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数字河南”建设的战略方针和近期及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承担的环保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应用系统水环境遥感分系统”项目最终验收评审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5.
从“数字地球”工程的引入开始,通过介绍GPS在“数字地球”工程几个领域中的应用,说明了GPS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就“Geomatics”的中文译名,目前基本上倾向于两种,即“地理信息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本文根据作者的一些分析,提出把“Geomatics”译成“地相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地球"战略及其制高点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陈述彭 《遥感学报》1999,3(4):247-253
科学技术本来就是双刃剑。“数字地球”战略可能有助于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全球化经济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与安全。中国既要积极参与,更要独立自主。实现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基础;应付“数字地球”的挑战是对策,不能混淆,不能等同。各国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及时占据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张燕燕 《北京测绘》2000,(1):45-47,39
文章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和推进“数字地球”问题的国际会议——’99数字地球国际会议的目的和讨论议题 ,并提供了大会特邀报告题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方案的提出,大家都开始关注“数字城市”的建设,“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在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无处不在的“系统”,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数字镇江”的建设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也谈“Geomatics”的中译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Geomatics”的中文译名,目前基本上倾向两种,即“地理信息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本文根据作者的一些分析,提出把“Geomatics”译成地相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