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山东煤田地质局数字测井站近期成功研制一套声波扫描成像测井处理软件包。该软件包具有图像显示和打印成不同比例尺的井周剖面图、井壁立体图、钻孔某一位置的横切面图、井径尺寸及深度方位,是一种使用灵活、功能较齐全的图像处理及成像软件。声波扫描成像资料处理软件包研制成功$山东煤田地质局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包(GEOVECTEURPLUS)及其应用效果马国东,刘家瑾(中煤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涿州072750)GEOVECTEURPILUS是法国CGG公司最新推出的地震资料处理综合软件包。其方法先进、全面,并专门针对矢量运算编程,属运算...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的进步,诸如高精度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属性体解释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阳煤集团新元矿井西翼首采区为例,利用精细处理与解释技术,对该区以前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了二次处理解释。二次解释只确认了原解释的2条断层、6个陷落柱,否定了11条断层、2个陷落柱,新解释又增加了19个陷落柱。分析认为造成原有解释误差的原因一是存在多解性,二是对资料的认知失误,三是处理细致程度及处理技术水平所限。该实例表明精细处理技术,可使三维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提高,保证资料解释成果更加真实地反映煤矿地下的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碳氧比规范化处理,将碳氧比值限制在广义动态范围之内解决零值漂移问题,使用通用解释模型处理碳氧比资料。利用试验数据分析了碳氧比能谱测井零值漂移与产额的关系。建立了高精度碳氧比能谱精细解释标准。在精细研究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储层,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该方法实际处理了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多口井,效果表明,该解释方法的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混合语言编程技术,设计编制了频率域电磁测深资料处理程序包,描述了程序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功能,给出了利用该软件包对实际数据处理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上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贵生 《矿产与地质》2006,20(4):543-547
依据瞬变电磁感应理论及运用该方法技术在金属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实践,对该方法技术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水平、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一种适用于现场实时处理的钻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1)利用行运算(Row-Ation)技术,使得层析处理在仅有640K容量的DOS环境下也能运行自如;(2)反演过程中,采用直方图增强技术对灰度图进行后处理,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改善了图像的质量。所设计的层析处理软件包在模型反演和野外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矿床数学—经济模型及其在元江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燕永锋  秦德先 《矿物学报》2001,21(4):619-624
利用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编制出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它作为一种储量计算和矿床经济评价方法。介绍了该软件包各模块的功能,并以元江金矿应用为例,展示了该软件包的功能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工作站是80—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并在能源勘探中逐渐应用及开发完善。它集地质、测井、地震甚至包括重磁资料于一身,兼有处理及解释、绘图能力。既适用于指导勘探阶段,又适用于指导开发阶段。近年来,国外许多地球物理公司竞相开发软件包,包括二维、三维,交互式地震处理、交互式地震解释、综合解释、综合绘图等都具有很强的功能以及开放式结构。 本文以近期推出的各具特色的新软件ZAP、DLPS、REZULTSC 以及RISC系统等为例,介绍工作站的组成、功能、作用和软硬件环境,以求读者能够对工作站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多相流动测井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井曲线平滑处理和深度校正,对生产测井资料进行了预处理。采用VisualC++及与其兼容的C语言开发的可视化程序实现了生产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功能,并且多相流动测井数据预处理的软件化为以后的解释工作提供了方便。实际测井资料解释试验表明,该方法应用于产液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在爆破地震测深工作中,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特征,往往在某些关键地区布置非纵观测系统,与广角反射相配合,实现对测区的地壳结构在三维空间上的控制。然而,对于爆破地震测深中非纵资料的处理及解释,就目前来说,尚无一个成熟且完善的方法。本文从一般化的情形入手,即目标界面为倾斜的平界面,而且目标界面可以存在错动,对目标界面反射波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对非纵资料的处理及解释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非纵数据处理及解释工作中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 平台的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是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子库之一。该库底层数据库为Access 97,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应用MO、 DAO及API技术,使用VB、 VC语言实现了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该库具有对原始数据进行添加、删除、编辑、备份、浏览、查询、显示和维护等功能,并且开发了常规的数据解释软件包,还可对原始数据进行一些常规处理,同时任意输出各种数据报表和图件等。另外,还开发有中英文双语言界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坑开挖与边坡支护受力分析软件包。该软件包可计算多层土中的剪力与弯矩而不进行任何简化处理,并能采用弹塑性有限元预测分析支挡结构的位移。该软件包还可用于各类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力与位移分析,如加筋土边坡挡土墙的稳定性预测等。该软件包在Window95环境下运行,全中文菜单,使用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三维重力异常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宁 《青海地质》1996,5(2):33-42
小波变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它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本文探讨了小波变换在分解重力异常中的应用。同时,利用计算机对重力资料的三维定量解释,进行了初步试算。通过东昆仑地区实际资料处理,认为这二种方法在重力资料处理解释中,具有快速,简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系统是在Xwindow、Motif环境下用C语言实现的,其关键技术是数据管理,用户界面友好,以及满足测井解释人员要求的图形交互技术。该系统在大庆某些地区的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相干体与方差体技术在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相干体与方差体技术是研究三维数据体中的不连续性特征及相邻道地震信号之间相似性的解释性处理技术,有利于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之前,了解研究区内断层的展布情况,缩短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周期,提高解释效率和精度。该技术充分利用了三维资料中每个CDP点的信息,避免了因常规抽线解释而遗漏小断层。该项技术在全三维地震解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效果明显。本文介绍了方法原理和基于相干体与方差体技术的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思路,展示了相干体与方差体技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了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测井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背景、设计思路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测井软件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岩性识别模块、孔隙度预测模块、伽玛测井解释模块、测斜数据处理模块、成果输出模块等六大模块的主要功能。测井系统开发完成后,在多个铀矿地质勘查项目测井工作中进行了推广使用,其解释结果准确、资料美观且解释速度快,取得了皇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BP人工神经网络柑模型在测井资料岩性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将神经网络模型引入测井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以油田,煤田的实例资料作油层,煤层和其它岩性的自动识别,并以识别结果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上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瞬变电磁感应理论及运用该方法技术在金属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实践,对该方法技术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水平、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是地质精细解释的前提,不仅能提高测井资料的准确性,并且能保障测井解释精度。本文采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在进行第一次标准化处理时,由于研究区内新老井应用多种测井系列测量,出现了由测井系列差异引起的异常点。因此,将测井系列校正纳入标准化处理流程,即当工区开发历时较久、范围较大、测井系列较多时,在测井资料标准化之前必须先进行测井系列校正;提出了测井系列校正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测井资料校正后,再进行第二次标准化处理。其结果检验表明,处理后的测井信息更加符合区域地质规律,证明该思路符合实际需求,能更加准确地完成区块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可以推广至全区及其它类似工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