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展手机气象短信服务已有10年的历程。广东手机气象短信传输平台不仅为公众提供天气信息服务,近几年在公共事件应急、重大天气预警服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结气象短信在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的特点、社会效益和气象短信采编技巧,有利于进一步做好手机气象短信服务,推动新业务服务的发展。结果得出在重大天气以及公共突发事件中,短信发送平台提速是关键,是实现更大范围公众服务的基础。指出气象短信提醒语的采编只要抓住公众之所求,给公众意想不到的温馨提醒和人文关怀,就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就能做到超价值服务。手机气象短信不但为公众提供了气象保障,在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间接地发挥着重大作用。手机气象短信业务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很大的服务空间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为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气象局举办了“2008年国内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中旬~3月中旬,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发生特大雪灾冻害,尽管此次灾害是在全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背景下发生的,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局地性特征突出。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雪灾冻害预测预报及防御工作,作者对此次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成因及防灾减灾效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冻害的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危害和损失之重均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少有;2007年8月~2008年5月的拉尼娜事件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地面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南支槽异常活跃是石渠发生特大雪灾冻害的重要原因,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是雪灾冻害的又一个客观因素;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气象服务和相关部门同步开展的防灾救灾工作对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中旬~3月中旬,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发生特大雪灾冻害,尽管此次灾害是在全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背景下发生的,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局地性特征突出。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雪灾冻害预测预报及防御工作,作者对此次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成因及防灾减灾效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冻害的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危害和损失之重均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少有;2007年8月~2008年5月的拉尼娜事件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地面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南支槽异常活跃是石渠发生特大雪灾冻害的重要原因,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是雪灾冻害的又一个客观因素;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气象服务和相关部门同步开展的防灾救灾工作对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影响天气事件公众关注度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罗慧  张雅斌  刘璐  李彩莲  姚东升  宁海文 《气象》2007,33(10):15-22
天气气候异常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开展气象风险评估迫在眉睫。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把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气象风险源,综合应用12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拨打次数的信息,计算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概率,以及社会公众对不同高影响天气事件关注度风险水平和关注人数。以西安市为例,分类分析2004—2006三年期间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7类高影响天气事件:高温、热浪、桑拿、小雨、中雨、大到暴雨和雷暴,以此为风险源因子,挑选对应天气当日的12121信息电话拨打次数为统计样本,计算得出各类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的超越概率和风险关注度,计算出社会公众不同等级的关注度风险水平,这对提高社会公众对各种气象风险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判断公共气象服务影响力有指导意义。最后还给出了各类风险源的原始数据统计值与应用公式计算值的拟合对比,验证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建国50多年来,我省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7.
以2010—2013年深圳市气象局门户网站"业务咨询"板块公众咨询信息和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为基础,从咨询量的时间变化规律、与多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等角度,对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揭示公众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在时间和要素上存在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1)汛期是一年中市民最为关注天气的时段,周三和周五是一周内公众气象信息需求最大的时段;汛期市民最关注的天气是台风,秋、冬季节市民更为关注气候预测信息。2)市民高度关注降水,其精细化和个性化预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相对湿度的关注,主要源于对"回南天"等潮湿天气的关注;日照时数与公众咨询密切相关,但主要通过降水间接影响;市民较少咨询气温,但在炎热、寒冷天气下,气温与市民咨询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天气气候事件评选作为气象科普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导公众关注气象工作、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宁波为例,介绍了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年度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好天气""最天气"评选案例,浅谈县域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使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这也给气象服务带来了挑战。为此,我区气象部门借助手机短信及时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扩大了气象信息的覆盖面,让广大公众能在  相似文献   

10.
喀什地区开展气象短信服务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短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获得气象信息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气象短信用户受天气、季节、营销的变化而波动,大力加强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短信宣传和营销,是推广、增加气象短信用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世界气象组织(WMO)各区域气候中心、国家气象和水文局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更好地应用空基数据开展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WMO执行委员会(EC)于2017年在EC-69会议上决定资助空基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示范项目(SEMDP)。  相似文献   

12.
气象部门运营的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紧扣天气气候,但一些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表达可读性不强。面对需求和竞争,建议天气类app和气象微信公众号在遵照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及时准确提供核心天气信息前提下,开发天气与其他行业的服务产品,创造“天气+”的服务价值,并将这些个性化信息精准送到用户;同时要提升信息的编排技巧,将专业的气象信息通俗化表达;而在日常运作中,要巧借台风、降温等重大天气过程进行市场化运作,才能聚合更多用户,实现气象信息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从气候的角度看,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这一年我国气候形势复杂,气候异常很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重大气象灾害频现。全国年平均气温创下近70年来历史新高,北方地区降水量居历史第二多,南、北方气象干旱并发.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0-11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体系研讨会"暨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重点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会在江苏扬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气象》2004,30(3):3-6
196 1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 (WMO)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 ,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关注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2 0 0 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水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与天气、气候关系密切 ,信息时代为高速度收集和传递气象信息 ,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监测预测 ,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和水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潜在气象风险源的公众支付意愿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慧  苏德斌  丁德平  李彩莲  朱海利 《气象》2008,34(12):79-83
以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潜在气象风险源,综合应用12121气象电话拨打数据和气象信息,结合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评估社会公众对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时的支付意愿(WTP).以西安市为例,分类分析2004-2007年、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高温、热浪、"桑拿天"、小雨、中雨、大到暴雨、雷暴、雪、雾(霾)和连阴雨等10类高影响天气事件,评估其风险超越概率、公众风险关注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当降水类、高温类、雷暴和雾(霾)等潜在气象风险源发生时,西安老百姓意愿支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年平均值分别约为4973.394万元/年、1174.854万元/年、311.269万元/年和471.637万元/年.结论有利于定量判断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受到全球变暖影响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对社会与经济和公众生活与生命的影响很大,因此受到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极犬关注。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是否会受到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近些年使用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气候模式对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模拟效果,其次是利用CMIP5气候模式评估观洲到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变化是否是由全球变暖造成的,最后是利用CMIP5气候模式考  相似文献   

18.
1气候变化要求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热点问题。气候变暖使得我国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可能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开展广西气候可行性论证发展与对策研究,对进一步促进广西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高效、快速地发展,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气候可行性论证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象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评估气候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并正在逐步规范起来的一项技术咨询工作。广西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的特殊性、复杂性,属暴雨洪涝、大风、雷暴等气象灾害的多发区,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广西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大工程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灾害性气象因子是影响工程安全性设计、投资成本和运营效益的关键因子。部分城市规划、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区域开发项目等在规划和建设之初因没有充分考虑气候影响,当面临不利的天气或气候考验时极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以深圳2022年5月10—14日强降雨过程为例,通过总结分析强降雨过程中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情况及效益,研究“31631”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策略。结果表明:一是要通过多渠道发布信息做到让市民“收得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期间,“深圳天气”融媒体矩阵依托多类自有渠道开展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并积极拓宽辐射范围,联动政府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共同对公众发布天气信息,政务“和声团”同步转发、社会媒体“整点播报”、公众预警短信及行业靶向发布,实现更大社会覆盖率和更高传达效率的气象信息发布。二是开展递进式公众气象服务让市民“看得懂”“用得上”;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需紧跟“31631”决策服务节奏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不同阶段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宣传;同时在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恰当地加密服务频次,让公众气象服务信息成为暴雨预警信号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