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食用小竹生长发育的物候观测和同期的气象条件、土壤特性进行等同覆盖时间、覆盖厚度的平行观测,研究气象等环境条件与小竹出笋时间的关系,采取何种小气候措施来人工调节小竹的出笋时间,从而制订控制出笋的设施栽培措施,提高市场开发效益,以促进全县效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温室小气候数据和西瓜膨大期裂果数据,考虑了适宜西瓜生长的气象条件,选取了与温度和湿度相关的10个气候因子,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法筛选与裂果数量相关性较高的主导气候因子,分析山东省昌乐县温室西瓜膨大期裂果与室内小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西瓜裂果数量与夜间最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夜间小时最大湿度差呈正相关,温室西瓜膨大期裂果气候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达到0.404,验证样本模拟裂果数量与实际裂果数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6.8个,表明利用温室大棚夜间最低气温和夜间小时最大湿度差可以较好地模拟温室西瓜膨大期裂果灾情。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橡胶园是由“防护林—橡胶林(或间种热带作物)—地面人工或天然覆盖”多层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太阳能量丰富(净辐射量大),胶林净生产力高。胶林的净收入热量,主要消耗于蒸散耗热,其次是湍流热交换;胶林内得到的净辐射量较小,湍流交换微弱,土壤热通量也不大。林内温度变化和缓、湿润、静风,橡胶人工林生态群落具有森林小气候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其小气候效应类似于热带季雨林(次生林)。   相似文献   

4.
北方温室花卉栽培气象条件诊断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卉产业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在明确温室花卉栽培小气候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温室花卉栽培气象条件分析系统,用VB语言编制了系统软件。该系统由气候生态指标库、小气候要素模式库、小气候调控知识库、室内小气候诊断分析系统及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该系统输入温室类型、花卉品种、季节、天气要素实况或预报值后,自动给出温室内部小气候要素值,判断适宜与否,提供调控技术措施。文章对该系统的不足及下一步的改进方向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气象条件对西瓜生产影响,提出了早熟栽培西瓜的措施,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早熟栽培的气象效应,认为早熟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大棚栽培台湾西瓜的气象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台湾西瓜与当地品种进行对比观测 ,提出当地大棚栽培西瓜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最低气温预报及冻害防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棚蔬菜低温冻害防御中,通过搭建拱棚加盖不同层塑料内膜的大棚温度调控模式应用广泛。通过对不同层塑料内膜覆盖的大棚小气候环境温度观测,分析了棚内外日最低气温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棚内小气候环境日最低气温的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应用气象台天气预报中的日最低气温预报开展了大棚小气候环境的日最低气温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和蔬菜冻害指标,确定大棚增温防冻需要加盖塑料内膜的层数,提出大棚蔬菜内膜覆盖方式的冻害防御对策,为设施农业提供安全生产保障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稻田栽培食用菌的气象条件,认为在水稻分蘖后期稻田内形成的小气候具有栽培食用菌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合理进行水稻田间管理,合理安排食用菌生产环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玉米采取6种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不同的栽培方式下田间小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适合贵州的合理的栽培方式,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贵州省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竹林地面覆盖增温保湿小气候效应,总结了早出笋生产的高产高效气象技术,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经过柑桔生产实践证明:因气温低柑桔易受冻害的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预防柑桔冻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这里介绍南郑县一个利用有利地形小气候条件,成功的栽培和发展柑桔生产的实例,说明在汉中盆地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小气候,便可发展经济效益潜力很大的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西瓜早熟栽培的气象条件和技术。并在总结试验和大田生产的基础上阐阴了我省各地早熟级西瓜的适宜定植期和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农业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覆盖麦田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田进行秸杆覆盖后 ,由于地表热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变化 ,使近地层水热状况发生改变 .1 997年 3月份小气候观测表明 :覆盖后白天能提高近地层的空气温度 ,减小近地层空气湿度 ,明显降低地温 ;覆盖后麦田乱流交换系数增大 ,显热通量增大 ,潜热通量减小 ,亦即用于土壤蒸发的能量减小 ,使土壤蒸发减小 ,从而从能量平衡角度解释了覆盖的保墒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中,高山蔬菜、山地瓜果的发展,已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农民致富的一条路子。海岛具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开发“一优两高”的海岛农业,是一项兴岛、利民发展海岛经济的重要措施。海岛生产西瓜,经济效益远低于渔业,所以无人问津栽培,历来靠大陆供应。本试验就是在海岛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探索海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海岛具有丰富的气候资源。引种西瓜,关键是气候是否适应,水土条件是否利于种植?而气候因素中尤以早期台风灾害是栽培的成败关键。西瓜试验旨在探索合理的栽培季节,趋利避害,争取早播、早熟、早市。本文对西瓜种植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复播油葵不同栽培方式及小气候特征的试验研究,得出起垄沟播较对照发育期进程、生长量、地温、节水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花期调控是优质商品花卉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遵循花卉开花的光、温生理生态学原理 ,概述了温室花卉栽培通过控制温度、光照等小气候要素实现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车尔臣河下游生态恢复的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且末1958--2005年的降水、气温、径流量、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了车尔臣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成因。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山区冰川融解加快,车尔臣河径流量增加有利于车尔臣河下游生态恢复;人类活动的增加如修防渗渠、人工造林、人工增雨、围湖育苇、人工输水等活动改变了小气候,改善了绿洲生态环境,是车尔臣河下游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成都市蔬菜生产春淡的气候原因及塑料大棚内小气候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六种补淡蔬菜,利用平行比较法和模糊聚类法,讨论了棚内的栽培季节,为缓解成都蔬菜生产春淡的可行性作科学论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生长分析法与农田小气候方法相结合的途径,研究了小麦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转换效率随生育期的变化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用光能利用效率定量分析栽培措施产量效应机理的实例。文中对现在通用的只使用理想数值计算小麦光能利用率的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试验表明:小麦群体的光能利用率随生育期变化的曲线呈双峰型,抽穗期出现极小值;同样的经济产量所相应的光能利用率,南方的大于北方的;施肥措施的产量效益是群体的能量转换效率、反射率和农田植被覆盖度三个因子在施肥措施的作用下对光能利用率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引言太谷西瓜栽培历史悠久。但是,西瓜属于严格轮作倒茬作物(轮作周期10年以上),而现有耕地又有限,这就严重制约了西瓜的逐年种植面积。为解决西瓜不能连茬种植及传统直播西瓜上市迟、产量低的问题,1995年在太谷范村镇西曲河村试验成功了西瓜换根早熟栽培技术,1-7亩瓜田产瓜达8000kg,6月14日开始上市,收入1-5万元(套种玉米收入不计)。经过三年的示范、推广,太谷县发展到1998年的5022亩,亩产最高达6000kg,一般亩产也在4000kg以上,单瓜重4~8-5kg,最早在6月12日上市,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