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体-熔体强相互作用的成矿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床学家早就清楚地认识到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含矿流体有关,因而含矿流体成为矿床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矿床学家也深刻认识到内生金属矿床与火成岩密切相关。因此,流体和火成岩都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然而,矿床学家继承了岩石学家的错误,以为含矿流体是岩浆分异的产物;也继承了  相似文献   

2.
一定类型和一定成分的火成岩与一定类型矿床的成因联系——成矿专属性的问题,是矿床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五十年代,闻广等曾首先提出成矿专属性这个术语,并指出火成岩的酸度是确定其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专属性的重要标志,这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它反映了地球化学总的演化规律,但是它还不能指示与火成岩有关的气化-热液成矿的可能性,以及成岩与成矿的内在联系。大量地质资料及分析数据表明,火成岩的碱度(a值或Na_2O、  相似文献   

3.
阮道源 《地质论评》1958,18(1):1-10
一、前言湘、赣、粤间南岭地区,火成岩分布广泛。对这些火成岩的研究,目前作为配合普查和勘探各种金属矿床来说,甚为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火成岩在研究上富有学术上的意义又是毫无疑问的。我国地质学者对这些地区的火成岩研究也有不少贡献,如徐克勤、丁毅调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研究,在充分整理和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选取典型矿床进行重点解剖研究,尝试应用成矿系列的理论来认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矿动力学演化规律,以内生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本文主要以东天山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进一步划分为5个成矿亚系列。按照时代顺序,对于每一个成矿系列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简要论述;基于对成矿系列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规律与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古生代俯冲-增生和中生代后碰撞演化导致了该地区独居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指出东天山作为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经历了完整的俯冲-增生、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演化阶段,而每一个构造演化阶段都伴随有一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堆积。  相似文献   

5.
1977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内生金属矿床地质构造会议。会议确定了内生金属矿田、矿床构造领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 1.结合深部构造和地壳的发育,研究内生金属矿床形成和赋存的构造条件。 2.研究矿田、矿床的分类体系,揭示限定大型矿床产生的一整套构造—地质要素。 3.研究不同深度水准上成矿构造条件、流体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腾冲地区燕山晚期—喜山期与锡多金属矿床有关的火成岩系列和成矿系列。火成岩系列的多级分异演化导致矿质和有益于成矿的元素聚集于晚阶段岩体的隆起部位。成矿系列表现为以岩隆为核心,空间上有铌、钽、钨、锡→锡、铁→锡的元素分带性,时间上有多阶段的规律性。最后提出了区内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型及锡成矿三要素说。  相似文献   

7.
陈本济 《地质论评》1960,20(2):58-63
本文所述地区是一小型钨铜矿区(以下简称本矿区)。如所周知,江西南部,本以钨矿著称于世,该区火成岩——南岭花岗岩的活动最为广泛,并与金属矿床有成矿上的关系,素为许多地质学家所注意。仅就本矿区的情形来看,这里的火成岩种类亦颇复杂。1958年笔者有机会在此矿区作勘探工作,曾对本区火成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富碱火成岩(如钾玄岩和碱性斑岩)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研究富碱火成岩可以重建研究区的构造背景,也因为近年来发现很多金属矿床与这类岩石有关[1~3].其中,一些世界上规模最大、以火山岩和侵入岩容矿的铜、金矿床都与富碱火成岩关系密切[2].据统计,环太平洋区约20%的大型金矿床都产在这套岩石中或其附近,而这套岩石的体积最多不超过该区域火成岩总体积的3%[3].正是由于有关矿床的巨大的经济意义,驱使人们近年来对富碱火成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1~9].但是,也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如产金与产铜富碱火成岩的异同以及含金与含铜成矿流体的的成因和差异等.  相似文献   

9.
对于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组份分布不均匀或极不均匀的金属矿床,查明有无特高品位存在,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涉及到高品位样品值算不算特高品位因而是否需要进行处理的问题。以往,内生金属矿床中有无特高品位,通常都是利用经验数字(即高品位样品的品位值  相似文献   

10.
内生金属矿床具有强烈而广泛的围岩蚀变,而围岩蚀变的典型特征是含流体(主要为H2O,下同)矿物取代无流体矿物,这种观察结果的普遍性早就为矿床学家所认识.因此,近矿围岩蚀变及流体的成分和P-T条件成为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矿床学家也发现矿区经常产出有某种或几种火成岩,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结合含矿流体的研究结果(如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岩浆挥发分含量的估算值,多数学者认为含矿流体来自岩浆的分异作用.这就是流行岩浆热液成矿理论的由来.随着观察实例的增加和从不同角度考察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流行理论的结构性缺陷逐渐显露出来(罗照华等,2011).因此,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理论模型,试图用于取代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其中包括小岩体成大矿理论.  相似文献   

11.
毛景文 《地质科学》1988,(4):342-352
本文讨论了腾冲地区燕山晚期-喜山期与锡多金属矿床有关的火成岩系列和成矿系列。火成岩系列的多级分异演化导致矿质和有益于成矿的元素聚集于晚阶段岩体的隆起部位。成矿系列表现为以岩隆为核心,空间上有铌、钽、钨、锡→锡、铁→锡的元素分带性,时间上有多阶段的规律性。最后提出了区内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型及锡成矿三要素说。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天山是我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并且具有良好的进一步找矿潜力。本文在对东天山成矿地质背景和古生代大量内生金属矿床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划分出7种内生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阐明了该区晚古生代地壳经历了拉张、挤压、碰撞、碰撞后弛张、剪切走滑和局部伸展的发展阶段,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属于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个旧锡矿是世界著名的锡多金属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其复杂的成矿地质特征备受地质学家关注,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其成因仍然存在争议。矿区内发育的火成岩主要有印支晚期变碱性玄武岩和燕山晚期花岗岩,由于这两套火成岩都发育有不同程度的锡矿化,引发了研究人员对成矿母岩的探讨,形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火成岩对找矿有极大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寻找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以及稀有金屬。这些金屬矿床和火成岩有一定的共生規律,如鎢、錫、钼、铜、鉛等矿产和酸性或中性火成岩有关,鉻、鑠、鉑等矿产和超基性火成岩有关。研究火成岩的侵入时代也有很大意义,因为大多数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屬矿床,和年青的浸入体关系比较密切。在这里研究的个是火成岩和矿床的关系,而是怎样来判断火成岩的先后生成次序。这样虽然不是直接研究火成岩的侵入时代,但将区域內所有的火成岩生成順序研究清楚,也就间接地帮助。判断火成岩的侵入时代,然后再深入一步研究火成岩和矿床的关  相似文献   

15.
夏嘉生 《江苏地质》1995,19(1):5-11
江苏溧水火山岩盆地内生金属矿床定位模式及找矿思路夏嘉生(江苏地矿局信息所,南京,210018)关键词:火山岩盆地,铜矿、金矿,内生金属矿床,江苏。LocationModelandProspectingModelofEndogeneticMetalli...  相似文献   

16.
多数研究人员目前都承认这样一点,即火成岩是内生成矿过程中矿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岩石与矿石之间确定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在另一些情况下则认为二者是以矿源的共同性相联系的.由于矿石通常只占分散并埋藏于火成岩中的物质的万分之一,所以,要想对内生矿石的岩浆来源问题得出一致的答案,其难度是很大的.如果能对下面两个基本问题作出回答,那末内生成矿的矿质来源问题就会得到顺利的解决.这两个问题是:潜在含矿的岩浆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统计分析了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与重磁场特征及其推断岩体或隐伏岩体、深部构造的关系.指出重磁场零值线、岩体外接触带、结晶基底隆起区、莫氏面变异区及局部构造幔凸或幔凹区、北东向深大断裂带或其交汇部位是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质异常单元金矿找矿有利地段圈定与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赵鹏大  陈永清 《地球科学》1999,24(5):443-448
许多大型,超大型内生金属矿床通常位于壳昨杂的区域,如不同类型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等,从而形成一些诸如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等全球规模的成矿域,对一些内生热液金属矿床就位的地质条件的统计分析表明:几乎所有被调查的主要工业矿床的矿田地质结构与其周围地区相比都是具有显著差异,而表现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振杰  左仁广 《岩石学报》2015,31(1):217-229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燕山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研究提出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晋宁期VMS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联合陆块拉张裂解形成的政和-大埔海底双峰式火山盆地环境,海西-印支期岩浆热液-斑岩型金属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过程中,而燕山期成矿(亚)系列则形成于太平洋构造域时期的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刘凤山  王登红 《地质通报》2000,19(4):434-439
根据 2 0世纪 90年代铂族金属矿床勘查的新发现 ,提出铂族金属矿床成因分类 ,探讨中国铂族金属找矿方向 ,提出“以绿找铂”、“以黄找铂”和“以黑找铂”的找矿原则 ,即在蛇绿混杂岩或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区寻找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型、岩浆热液型铂族金属矿以及与之有关的砂铂矿床 ,在金矿田中寻找伴生铂族金属矿床 ,在黑色页岩分布区寻找黑色页岩型铂族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