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起伏破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多发而且强度大,黄土、红层、千枚岩和炭质板岩等易滑地层分布广泛,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低,短历时暴雨频发。使得甘肃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异常发育,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给甘肃省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威胁,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东川区是云南省也是我国泥石流暴发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突出特点是沟谷数量多、密度大、活动频繁、破坏损失严重、防治困难,严重威胁东川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论文详细分析了城区后山5条泥石流沟的暴发成因和特征。其泥石流以稀性泥石流为主,重度1.5~2.0 kN/m3之间。该区泥石流之所以如此发育,主要是地质地理环境起控制作用。东川区地质构造发育、地震频繁、山体失稳、地形高差悬殊和雨量集中且暴雨强度大等,是导致本区泥石流频繁而猛烈的根本原因。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则对本区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加剧、恶化作用。论文的分析不仅对决策机构制定防治措施具有借鉴意义,且对东川城区后山“五沟”泥石流的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尚瑾瑜  杨争  王保磊 《地下水》2018,(6):137-140
会宁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是我国受新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充分研究该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会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区划项目野外调查资料,明确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共计30处,其中不稳定斜坡23处,集中分布于祖厉河岸两侧阶地前缘斜坡地带;泥石流沟7条,主要分布于县城周边,分别为县城北侧的鸭掌沟、教场沟、陆家岔沟,县城南侧燕家岔沟、史家岔沟、步龙岔沟和范家大湾沟。同时对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地形地貌、地层结构、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地形地貌是斜坡变形发生破坏的先决条件,降雨是导致不稳定斜坡发育的诱发因素,而人类工程活动是造成祖厉河右岸边坡变形产生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铜川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川市是陕西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大规模地开发煤炭资源及频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使该市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程度大。目前,已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严重地制约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中分析了该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总结了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认为该市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共同怍用的结果。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人为因素已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导诱发因素。据统计,全市约有70%的地质灾害是由不规范的工程经济活动所诱发。由此进一步提出了该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力求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为河南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市之一,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人类活动已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由于该地区特殊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文条件.使得泥石流灾害尤为严重.本文论述了该县泥石流发育特征、形成因素、活动特征、灾害特征,并对该县泥石流灾害治理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山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新构造活动频繁,人为活动剧烈,泥石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威胁,如何利用泥石流发生前的物理特征进行预警,是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以泥石流沟物源区土体的临界土壤含水率为短临预警的理论依据,然后以北京山区密云、门头沟、房山3个区县25条泥石流沟安装的土壤含水率仪为实例,详细阐述了土壤含水率预警系统建设的关键步骤,包括:监测沟谷的选择、土壤含水率仪的选型、仪器的安装及标定以及野外含水率数据的传输。预警研究成果,为首都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米脂县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点数量多,规模小,活动频繁,危害程度大,已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中分析了米脂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总结了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认为该县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水和人类不规范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人为因素已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导诱发因素。为此,文中提出米脂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突出“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同时要不断规范人类工程经济行为,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建立和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安培浚  李栎  张志强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0):1116-1124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往往伴随地震、高强度降雨等发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财产积累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近年来,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对所在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泥石流研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研...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程度大,严重的制约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总结了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认为该地区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倪红升  徐玉琳 《江苏地质》2008,32(4):271-274
绵竹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其发育分布与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江河流域的分布及气候、人类工程活动密不可分。汶川“5·12”地震发生后,使震区本身脆弱的地质环境雪上加霜,地质灾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汉台区地处秦巴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地质灾害分布极不均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陕南山洪后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行详细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的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汉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滑坡以小型残坡积层滑坡为主、崩塌以中型岩质崩塌为主、泥石流主要由采矿弃渣引发;北部中低山区的河东店镇、武乡镇、汉王镇地质灾害发育,南部平原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渚镇位于地质灾害高频发地区—陇南山地的北部。2010年8月12日,黄渚镇一带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形成暴洪灾害,并诱发泥石流、滑坡、矿坑突水、道路岸坡坍塌等次生灾害,给当地群众及厂坝铅锌矿作业区造成重大灾害与损失。通过对本次暴洪泥石流灾害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得出:百年不遇的暴雨是灾害形成的直接原因,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加重了灾害的危害程度,同时当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条件也是灾害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扩张进程中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青海省突发性、局地性地质灾害事件频发。为积极应对地质灾害严峻形势,保障人民生活生产安全、巩固防灾减灾成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文章以1990—2019年青海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研究了30年间青海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及主要引发因素。结果表明:①灾害规模多为小型,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②时间上,多发生在5—10月;空间上,主要发生在地形复杂的青东地区西宁市和海东市。③降雨和开挖边坡是主要引发因素。④近年来,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增加趋势明显。研究结果对于今后一段时期青海省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非常复杂,地质灾害非常严重,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汛期的关系密切,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对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有探讨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目的旨在对城市的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威宁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基于2011年实际调查数据,从地质环境条件、人为工程活动特征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威宁县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类型、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威宁县进行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岛崂山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地质灾害及隐患,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更是加剧了改造环境的人类工程地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崂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存在,而且增强了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更是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有些已经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区内开展地质灾害研究,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青岛崂山区为实证,针对旅游背景条件下地质灾害隐患存在区域已经建立的灾害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和气候因素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强降雨仍然是灾害引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与隐患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本文为崂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地质灾害变形方面的参考资料,并为旅游地区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质灾害研究拓宽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泥石流灾害以其数量大,爆发集中,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山区灾害之一。本文依据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统计数据,对危害较重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阐明了泥石流灾害与自然背景地质环境以及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加剧,加之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导致中国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增加,严重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2000—2019年我国地质灾害数据,本文对4类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的变化特征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防治项目与投资金额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间,强降雨引发的滑坡占比达68. 2%,是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四类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划分成两个阶段: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两个阶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主要发生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防治项目数和投资金额亦可划分成两个阶段,且二者在2010—2017年比2000—2009年均增加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罗区是福建省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采空区地面塌陷六种。其中滑坡、岩溶地面塌陷是区内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类型,灾害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稳定性差的特点。野外调查表明,新罗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新罗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因素;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动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20年6月26日晚21时左右,彝海镇大马乌村和大堡子村爆发大型山洪泥石流,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灾后通过收集当地基础资料,结合现场调访及野外勘察等手段分析泥石流成因:此次泥石流是由于前期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导致该流域松散固体物质丰富且未及时疏通治理;流域中上游坡体坡度较大,地势陡峭,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月26日晚上突降特大暴雨,超出降雨阈值,造成安宁河洪水泛滥,冲毁堤坝,引发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灾害给我们以重大警示:应加强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指导当地居民选择合理场地进行工程活动并及时疏通河道,加强山地灾害监测预警,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