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雌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两种世代角叉菜卡拉胶的季节变化。不论雌配子体还是四分孢子体角叉菜,其卡拉胶的产率都是夏、秋季高,冬季低。四分孢子体卡拉胶不凝固,雌配子体卡拉胶的凝胶强度是7和12两月的较高,其凝固点没有季节性变化。四分孢子体卡拉胶的粘度在秋、冬季较高,雌配子体的粘度无季节变化。雌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卡拉胶的3,6-AG含量都是夏、秋季较高,冬季较低。硫酸基含量都是秋季的稍高。 上述结果证明,世代是决定角叉菜卡拉胶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最主要的因素,当世代相同时,季节对所含卡拉胶的产率、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龙须菜四分孢子体和雌配子体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岛野生龙须菜四分孢子体和雌配子体中多糖的化学特性和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热水提取法从四分孢子体和雌配子体中获得2种多糖(分别用TP和FGP表示),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并根据红外光谱和13C-NMR光谱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结果表明:两者的主要单糖组分均为半乳糖和3,6-内醚半乳糖,其中FGP含有较多的硫酸根和较少的3,6-内醚半乳糖;二者的粘均分子量分别为83 400和130 575;结构分析表明二者结构极为相似,都是主要由1,3连接的-βD-半乳糖与1,4连接的-αL-3,6-内醚半乳糖组成的二糖重复单位构成的多糖,含有少量琼脂糖前体。  相似文献   

3.
江蓠的生活史为同形的单倍雌、雄配子体和双倍果孢子体,以及双倍四分孢子体相互交替(Kim,1970),属于典型的多管藻型(Oga-ta,1972)。其中,除果孢子体寄生在雌配子体上外,雌、雄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都是独立  相似文献   

4.
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生活史中有三个世代,即孢子体、配子体和果孢子体(囊果)。其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均为单生、同形的多分枝藻体,果孢子体则附生在雌配子体上。在生殖期间,江蓠的孢子体,除基部老枝和初生的新枝不形成四分孢子囊外,藻体的各部分分枝,均可形成四分孢子囊,放散出四分孢子。雌配子体也是除基部老枝和初生新枝外,藻体的各部分分枝均可附生果孢子体(囊果)。果孢子体成熟放散出果孢子。关于江蓠四分孢子和果孢子放散方式和放散过程的研究,国内外只有零星记载。曾呈奎等1959年,在进行与江蓠幼苗培育试验时,仅记载着:“经过干燥刺激15分钟的藻体放回海水中,发现20~30分钟后,孢子就大量放出,但四分孢子囊是孢子成团冲破表皮脱离母体,  相似文献   

5.
铜对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铜来处理海带(Laminaria japomca Aresch)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中,发现:①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微量的铜是很敏感的,在铜浓度为10ppb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和发育排卵受到了明显的抑制。②.50ppb的铜可以完全抑制海带雌配子体的排卵。③在铜浓度为250ppb的情况下,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不能健康生长,而趋于死亡。④海带幼孢子体对同一浓度铜的敏感性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铜来处理海带(Laminaria japomca Aresch)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中,发现:①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微量的铜是很敏感的,在铜浓度为10ppb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和发育排卵受到了明显的抑制。②50ppb的铜可以完全抑制海带雌配子体的排卵。③在铜浓度为250ppb的情况下,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不能健康生长,而趋于死亡。④海带幼孢子体对同一浓度铜的敏感性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石花菜多分布于开放海岸的岩礁上,属于一种好浪藻类。它分为孢子体和雌、雄配子体。雌配子体成熟的果孢受精发育为囊果,放出果孢子,萌发后长成孢子体。孢子体成熟放出四分孢子,萌发后长成雌、雄配子体。因此一般说来,这  相似文献   

8.
用~(13)C-核磁共振(~(13)C-NMR)和红外(IR)光谱分析了从三种卡拉胶原藻(鹿角沙菜、角叉菜、异枝麒麟菜)分步提取的主要卡拉胶级分的化学结构。~(13)C-NMR谱图表明,所有主要级分由k-卡拉胶组成,除此之外,沙菜的冷水级分和角叉菜的40%乙醇级分中还含有少量L-卡拉胶。IR谱图也表明,在1250;850和805cm~(-1)有k-和L-卡拉胶所特有的吸收谱带。以1250,850和805cm~(-1)对2920cm~(-1)的吸收面积比值估算了硫酸基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9.
海带孤雌生殖和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野生杂种海带雌配子体为材料,对孤雌生殖和染色体的自然加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自野生杂种海带的雌配子体并非都能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孢子体大多数均能成熟.成熟的孢子体产生的孢子全部发育成雌配子体,形成雌孢子体.海带孤雌生殖的孢子体,染色体的自然加倍,主要发生在第1、2次细胞分裂时期.研究者认为,海带的孤雌生殖是遗传的,其有关基因与控制染色体自然加倍和雌性的基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
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的孢子分为四分孢子及果孢子二种:四分孢子为无性的孢子体所形成,果孢子为雌配子体的生殖细胞受精后所形成。四分孢子及果孢子多形成于藻体的中部以上的小枝上,这种小枝称为孢囊枝。石花菜的孢子即从孢囊枝上放散出来。石花菜的四分孢子及果孢子每天放散的时间与数量之间的规律,日本的须藤(1950),  相似文献   

11.
从角叉菜中提取λ-卡拉胶,利用密闭微波法进行降解,得到5种不同分子量的产品:650、240、140、15、9.3kDa。红外、紫外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卡拉胶样品具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这表明微波法不会改变多糖的组成和结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角叉菜λ-卡拉胶及其降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O2?)、有机自由基DPPH、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不同分子量的角叉菜λ-卡拉胶对多种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分子量对抗氧化活性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进行了不同雌雄比对海带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比(鲜重)为1:1及2:1,实验组出现排卵时间最早,且发育率高,实验第20天,发育率超过70%,孢子体正常。5:1,10:1,20:1实验组随着雄性比例的减少,发育率逐渐降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三个实验组均出现未受精卵及畸形孢子体,雌雄比越大,未受精卵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观察了大剂量Co~(60)γ射线对海带多细胞雌、雄配子体的致死影响。 从实验的观察和对实验所得的材料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1)12万伦的Co~(60)γ射线没有立即引起配子体在射线下死亡,而仅仅少数个体的个别细胞,色素体开始有微小的变化。受照射各组配子体的死亡均发生在照射后第2天。 (2)海带多细胞雌配子体对辐射的抗性,要比海带单细胞雌配子体强。因为单细胞雌配子体在30天里的致死X射线剂量是6,000伦左右,但是12万伦的Co~(60)γ射线却不能在30天里使多细胞配子体全部死亡。 (3)海带雄配子体要比多细胞雌配子体对辐射敏感。因为受12万伦Co~(60)γ射线照射,在照射后经过12天,雄配子体已经全部死亡,但雌配子体却仅死亡60%。雄配子体对辐射的敏感性大于雌配子体。 (4)受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海带配子体,不仅仅引起许多配子体的死亡,而且还严重地影响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这表现在:受照射各组合子和孢子体的形成很少;孢子体细胞分裂不规则等等。并且大多数的合子和几乎全部的幼孢子体均相继发生死亡。 (5)受照射组的配子体细胞、合子和幼孢子体细胞的死亡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细弱蜈蚣藻(Grateloupia tenuis Wang et Luan)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对其发育影响的研究,同时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1)在4—30°C范围内,盘状体形成与直立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C;(2)在光照强度10—200μmol范围内,盘状体形成和直立枝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3)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类型;(4)生活史由单倍体的雌、雄配子体,双倍体的果孢子体(囊果)及四分孢子体构成,四分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形态上完全相同,属于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与属模蜈蚣藻(G.filicina)一致。  相似文献   

15.
应用rDNA-ITS和线粒体cox1片段扩增序列,分析了厦门杏林湾的2株绿色未知江蓠(Gracilaria sp.;四分孢子体GR-1和雌配子体GR-2)及2株紫褐色真江蓠(G.vermiculophylla;四分孢子体PU-1和雌配子体PU-2).运用MEGA5.0估算了4个供试样本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ITS序列分析显示绿色未知江蓠GR-1、GR-2都与真江蓠聚集在一起,推断两者与真江蓠的亲缘关系非常近.cox1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绿色未知江蓠GR-1、GR-2和紫褐色真江蓠PU-1、PU-2都与索引的真江蓠聚集在相同类群.其中GR-1、GR-2与真江蓠JQ619142、JQ619143的相似度都为100%,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0~0.002,低于种群内部的遗传距离范围0.000~0.015,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绿色未知江蓠是真江蓠.联合ITS和cox1片段序列的分子标记适用于真江蓠的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16.
卡拉胶与琼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拉胶(carrageenan)与琼胶(agar)均属红藻多糖,是构成某些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卡拉胶多从麒麟菜(Euchenma)、角叉菜(Chondrus)、沙菜(Hypneaceae)中提取获得,琼胶从江蓠(Gracilaria)等海藻中提取获得。卡拉胶与琼胶均具有良好的胶凝性,由于这种特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化工方面有着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观察了紫外线对海带雌配子体的影响,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1)低剂量的紫外线对海带雌配子体就有一些致死影响,致死影响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大。距离30瓦紫外线灯管10厘米照射3分钟以上的剂量已有明显的致死影响。(2)本实验使用的各剂量紫外线对于海带孢子体的形成和生长都有一些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龙须菜是中国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主要用途是琼胶生产原料和鲍鱼饵料。目前龙须菜大规模栽培采用的是人工夹苗的方式,而其孢子采苗的生产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人工培育的由四分孢子萌发长成的一对龙须菜雌、雄配子体进行受精,测试了雌雄配子体藻枝部位、温度、硝酸盐浓度等因素对果孢子体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菜雌配子体藻枝的不同等级分枝表现出不同的生殖力,一级分枝最尖端新生细胞的成熟速度快于其它等级;温度对果孢子体形成有极显著影响(P<0.01),20℃为最适温度;硝酸盐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裙带菜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光合作用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幼孢子体光合作用效率和能力明显超过配子体,在17℃时,幼孢子体的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放氧速率分别为61.90μmol/(m2·s)和139.98μmol/(mg·h),而雌配子体分别为46.75μmol/(m2·s)和71.16μmol/(mg·h);幼孢子体所含光合色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配子体;此外,配子体77K荧光发射光谱的长波荧光发射峰在741nm处,而幼孢子体在705nm处。  相似文献   

20.
琼枝Euchcuma gelatinae是我国海南岛人工栽培的重要红藻类。琼枝的热水提取多糖是卡拉胶(carrageenan)。六十年代末,我国就开始用琼枝生产卡拉胶,但生产单位将其产品冒充为“琼脂”在市场上出售。卡拉胶不同于琼胶(亦称“琼脂”,即agar),从基本化学结构上,前者是D-半乳糖及其衍生物相连接的多糖,而后者是D-和L-半乳糖及其衍生物交替地相连接的多糖。琼枝多糖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