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雪鸡坪铜矿床产于印支晚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为一斑岩型铜矿床。矿床形成经历了多阶段热液成矿作用,主要有微细脉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细脉状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微细脉状贫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及碳、氢、氧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微细脉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 Cl子矿物三相及气液两相包裹体,与含矿的石英二长斑岩石英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高盐度Na Cl-H2O体系热液,可能主要来源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侵入体;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中主要发育含CO2三相及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Na Cl-CO2-H2O体系热液,与前者来源明显不同;贫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 Cl-H2O体系热液,推测其可能较多来自于大气降水。因此,雪鸡坪铜矿床为不同来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1矿床地质特征沙让钼矿产于一个侵入于二叠系蒙拉组(P2m)地层的复式杂岩体中。矿区构造主要表现为线性断裂构造,发育二期断裂构造,断裂带附近的热液蚀变作用发育。矿区岩浆岩活动强烈、复杂,杂岩体早期侵入的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钾长花岗岩,主期侵入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次花岗斑岩呈小岩株、岩脉形式产于早期形成的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和蒙拉组地层中,后期侵入闪长玢岩、石  相似文献   

3.
天宝山矿是我国大型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内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片麻岩,石炭系大理岩和中生代中基性到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晚期的片麻状花岗岩和石英闪长斑岩;印支期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燕山晚期辉绿岩、辉长闪长岩、安山玢岩、英安斑岩和流纹斑岩.此外,还出露有中粗粒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等燕山晚期交代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霍吉河钼矿床产于伊春-延寿花岗岩带中北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岩体内,辉钼矿呈细脉浸染状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的裂隙中,成因类型属于细脉浸染型钼矿床.赋矿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采用锆石U-Pb方法确定的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90.3±2.4 Ma.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江西李公岭花岗闪长岩的成岩时代和成矿前景,对李公岭地区的花岗闪长岩及其中发育的隐爆角砾岩筒中的花岗闪长(斑)岩角砾岩块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年结果表明,李公岭花岗闪长岩(150.6±1.1)Ma和隐爆角砾岩筒中的花岗闪长(斑)岩岩块(151.0±1.3)Ma基本为同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李公岭花岗闪长岩和李公岭角砾岩筒中的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时代与区内发育的阳储岭W-Mo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以及隐爆角砾岩筒和周围的网脉状石英脉的存在,表明李公岭地区当时可能存在一个岩浆热液活动中心,且该热液活动可能与江南古陆东北缘燕山晚期大规模W-Mo成矿作用有关,暗示李公岭岩体周围具有较大的W-Mo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论胶西北河西金矿床成因及其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胶东河西金矿床属于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并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所控制.87Sr/86Sr的初始比值表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均为壳源深熔花岗岩.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据硫、氧同位素组成判断,河西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流体活动有关,其成矿温度以中温为主,成矿压力为(1*!200~1*!400)×105 Pa.河西金矿床的花岗岩、蚀变岩和矿石的稀土与微量元素分布模式明显相似,说明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与壳熔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花岗质潜火山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含矿花岗质潜火山杂岩包括由先而后依次侵入的浅成相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超浅成或次火山相英安玢岩以及与之密切伴生的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含矿杂岩属钙碱系列,具有低Si、低碱、富Na贫K,过铝质-偏铝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弱负异常,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Nb和Ti强烈亏损,Rb、Th、K、Tb相对富集等岩石地球化学特点,成因上属造山壳幔同熔型花岗岩类。杂岩体由早到晚  相似文献   

8.
在大湖塘北区钨矿找矿勘查过程中,在总结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普查资料基础上,通过地表填图和老窿编录,发现前人认为的混合黑云母花岗岩与混合白云母花岗岩之间为截然清楚的侵入接触关系,二者之间稳定地分布着一层似伟晶岩壳;由空间关系和区域成矿规律推断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燕山期侵入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之中的成矿母岩。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成矿有利围岩,在云英岩化等蚀变过程中释放出形成白钨矿的钙离子。燕山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株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基之间的侵入接触界面是最主要的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控制了主矿体的位置、形态与产状。在研究区内首次于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中发现厚大的白钨矿工业矿体,并根据不同岩块混杂、被长英质充填物胶结等特征识别出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基于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新认识,修改了针对石英大脉型黑钨矿所做的详查设计,抓住细脉浸染型白钨矿这一主要矿床类型,及时调整了找矿目标和勘查手段,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赣北地区钨多金属找矿的重大突破。通过与石门寺矿段成矿地质条件类比,预测毗邻的苗尾矿段与太平洞矿区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商城县汤家坪大型钼矿床的赋矿岩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成岩成矿模式。研究发现汤家坪钼矿主成矿期石英包裹体,以CO2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为主,少量二相气液包裹体,主成矿期的成矿温度在260~419℃之间;包裹体盐度具有典型的双配分模式特征,其中含盐度介于32.6%~48.54%(NaCl)之间的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基本代表含水的“岩浆”。成矿物质来源于元古宙大别片麻杂岩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富钼花岗岩浆。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的初始岩浆水,中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由此建立汤家坪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为:大别片麻杂岩重熔形成岩浆源—伸展体制下岩浆侵入冷凝阶段—钾化及初始岩浆热液成矿阶段—大气降水加入的中后期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火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少斑花岗斑岩、英安斑岩和凝灰岩等。本文共进行了14件火成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中大冲石英闪长岩侵位于海西期二叠纪((256.8±2.0)Ma),糯垌岩体((152.6±1.2)Ma)和广平岩体((152.9±2.9)Ma)形成于燕山早期晚侏罗世,花岗斑岩、少斑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英安斑岩和火山角砾凝灰岩形成于燕山晚期早白垩世(约100 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14件火成岩样品的测年结果,构建该区火成岩的年代学序列,确定其侵位时代主要集中在志留纪(约440 Ma)、二叠纪末期(约256 Ma)、晚侏罗世(约152 Ma)、早白垩世晚期(约100 Ma)。根据佛子冲铅锌矿的空间展布、矿体特征以及与火成岩的关系,确定花岗斑岩为成矿地质体,进而限定其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约100 Ma)。  相似文献   

11.
花岗伟晶岩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短链羧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某些花岗伟晶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浸取液的短链送终酸(甲酸、乙酸、丙酸和草酸)和无机阴离子(氟、氯和硫酸根离子)组成,同时进行了矿物包裹体流体的氢和石英的氧同位素成分测定以及显微计温学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延庆大庄科花岗伟晶岩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浸取液中含有少量的甲酸和乙酸。花岗岩演化晚期-伟晶岩阶段的高温水热流体中可以存在短链羧酸。  相似文献   

12.
<正>金岚沟金矿位于山东省招远市金岭镇,为金岭金矿采矿权范围内一小型金矿床。本文对金岚沟金矿主成矿阶段流体进行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工作,并根据结果探讨其成矿流体性质及矿床成因。1矿区矿床地质金岚沟金矿围岩以燕山早期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矿区北部出露少量似斑状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矿区内地层为太古代胶东群变质岩,呈残留体形式分布于后期的花岗岩中。矿区内构造发  相似文献   

13.
赣南茅坪钨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南茅坪钨矿是近年来探明的一个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矿床由石英脉型矿体和云英岩化花岗岩型矿体组成.本文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该矿床含矿石英脉石英和黄玉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分析,并尝试用红外显微镜对黑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结果表明,石英和黄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液相的两相( H2O-NaCI)型水溶液包裹体,其中石英中尚有极少量的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范围较宽且均一温度分为较为明显的两个区间,石英中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的高温区间较为一致,盐度则明显低于后者,但均一方式不同.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盐度最高,黄玉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盐度较高且分布范围较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特征表明了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和流体演化的复杂性.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早期沸腾作用和晚期混合作用可能是茅坪钨矿床石英脉型黑钨矿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鲁山棚沟矿床包裹体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棚沟金矿床赋存于华北古陆块南缘前寒武纪花岗岩中,在空间上受区域韧性剪切带中的燕山末期花岗癍岩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判断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通过岩石矿物组合及包裹体组成、性质、同位素等测试,确定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在矿流体来源于变质水且有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入。通过电子探针测定的岩矿组分,计算围央城岩及变质温度,以及成矿温度、压力和深沉条件,认为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压环境中岩浆热液充填和交代蚀  相似文献   

15.
胶东型金矿是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活动和壳幔混合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床,由于成矿时所处构造位置和容矿构造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涵盖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胶东地区所有金矿床类型。玲珑花岗岩是壳源物质长期处于高温高压下且熔融形成的多物质来源层状岩体,其析出的高温碱性热液溶解金等成矿物质形成初始含矿热液。岩体抬升过程中在其边部往往容易形成拆离带,在岩体中形成脆性断裂构造,均为成矿结构面。后期壳幔混合成因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侵入于玲珑层状花岗岩中并一起隆升,使郭家岭花岗闪长岩附近区域的成矿结构面进一步扩大,矿液浓度进一步增大,当上升到特定深度时形成金矿体。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共同构成成矿地质体,重熔的玲珑层状岩体是成矿基础地质体,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加强了金矿的成矿作用。该认识对开辟胶东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靶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据此初步预测新的大型拆离带是金矿集中成矿区域,可能成为将来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矿集区。  相似文献   

16.
胶东地区与金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胶东金矿有密切关系的玲珑片麻状花岗岩、栾家河二长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上庄二长花岗岩4种类型花岗岩中矿物包裹体的发育程度、类型、大小及其特点, 以及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 反映出玲珑岩体是经历了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重熔型花岗岩, 郭家岭岩体是由高温、高粘度岩浆结晶成岩的。栾家河岩体是由一种富CO2的高温、高粘度的岩浆中结晶演化而来, 岩体的侵入深度也较浅。上庄岩体形成温度压力较低。   相似文献   

17.
卜香萍  徐旭峰 《江苏地质》2019,43(2):270-274
茂林岩体位于安徽南部江南隆起带北侧石台—泾县褶皱带,内部相为二长花岗岩,边缘相为细粒花岗闪长岩,后期有花岗闪长斑岩等脉岩侵入,岩石属于钙碱性岩系列,其中Cu、Mo、Ag丰度较高。茂林岩体与周边发现的矿床(点)均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找矿潜力较大。北东向断裂及南北向断裂构造与浅成相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株及岩脉接触部位是周边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有利部位,岩体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岩脉是寻找铜、铅矿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8.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辉长闪长岩。本文报道该系列侵入岩最新锆石U-Pb定年结果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南洪冲和沙滩脚花岗闪长岩、新桥头花岗闪长斑岩、缪家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8.8±1.3)Ma、(144.1±1.2)Ma、(147.2±1.5)Ma和(142.8±1.6)Ma,沙滩脚岩体和缪家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4.1±1.5)Ma、(143.2±1.3)Ma,与SHRIMP定年结果一致。一般来说,区内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其年龄大于同类无斑状结构的岩石,但狮子山矿田的南洪冲花岗闪长岩年龄比区域上其他的同类岩石偏小,可能反映了区域上此类岩浆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铜陵地区岩浆侵位的大致顺序为花岗闪长斑岩/第一次花岗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第一次辉石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第二次花岗闪长岩→第二次辉石二长闪长岩。本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侵入活动是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期间岩浆事件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东部区域构造由晚侏罗世的挤压转变为早白垩世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华龙钼矿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是一个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浸染状辉钼矿、石英-网脉状辉钼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化5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和纯液相包裹体,还有少量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2~385 ℃,盐度(w(NaCl))为8.51%~45.44%。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具有规律的演化,均一温度分别为360~390 ℃、270~350 ℃、250~260 ℃、220~230 ℃、170~190 ℃。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2~385 ℃,盐度为35.79%~45.44%,密度为1.07~1.08 g/cm3;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2~381 ℃,盐度为8.51%~23.36%,密度为0.70~0.99 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O2、H2O、N2和CH4。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二氧化碳的含矿流体在主成矿阶段发生流体包裹体的沸腾、CO2逸出、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结合氢氧同位素特征,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流体沸腾是新华龙钼矿床成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和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是其主要赋矿围岩,金成矿作用稍晚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侵入,但与区内广泛分布的煌斑岩脉的形成基本同时.目前对胶东金矿成因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从绿岩带型金矿(沈保丰,1994),到造山带型金矿(Mao等,2002;毛景文等,2003),直至最近的非造山带型金矿(翟明国等,2004).为了更好地限定金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加深理解金成矿作用的深部过程,我们对围岩花岗岩和与成矿作用同时形成的煌斑岩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胶东金矿集区是在加厚下地壳拆沉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拆沉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