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城区热岛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广州市的气温、风向、风速、云量等气象资料及相应时段的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分析了城区热岛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热岛与天气系统及气象因子的关系,最后对城区冬季热岛强度预报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州市空气质量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2—2014年常州市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3 a常州市总体空气质量特征以良为主,污染率接近40%,夏季空气质量最好,秋季次之,冬季为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2)风向对污染物的输送有重要影响,常州市常年以偏东南风向为主导风向,风带来的海上清洁空气对污染物的稀释有一定作用,当空气达重污染时,西北风分量显著增大,说明上游地区污染物的输送对常州市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风速对污染物的扩散作用明显,风速越大,空气污染率越低。3)降水对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降水量级增大时,空气质量的优良率增大。4)气温与空气质量直接关系较小,气温低时,大气层结稳定,加之人类供暖致使能耗增大,导致空气污染概率较大,气温高时,大气对流活动较多,易产生降水,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湿度与空气质量关系则较为复杂,当未形成降水时,相对较高的湿度有利于空气重污染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简析风与城市工业企业合理布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平  田琳 《山西气象》2002,(2):11-12,15
风场特征决定着污染物的输送方向,风向、风速不同,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和稀释程度也不同。布局城市工业企业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输送特征,首先是城市的风场特征,包括局地环流的影响。本文依据太原市、临汾市风的特征,分析了太原市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临汾金尧焦化项目安全边界的确定,并简要分析了局地环流及热岛以城市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大庆市区1971~2000年基本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出大庆市区的主要气象特征,并以2004年的污染气象因子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庆市空气污染的气象因子如风向、风速、逆温等进行评价,据此研究确定了有利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指标,对大庆市区大气污染潜势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市区一年以冬季、一天以夜间输送污染物的条件最差;全年及冬、春两季均以西北向(NW)方位的污染系数最大,夏季污染系数最大值出现在东南(SE)方位.  相似文献   

5.
污染系数和风玫瑰图都是和风联系在一起的,是搞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下边分别介绍它们的重要意义、计算方法以及绘图方法. 一、污染系数和污染风频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风向风速与污染的关系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风向、风速无论对哪一类大气污染问题,它都是重要因子.风向与污染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风对污染物的水平输送上,它可指示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污染物对居民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应十分注意风速风向对污染物输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用污染风玫瑰图和污染风频表两种方法来进行城市规划。下面阐述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一、污染风玫瑰图法 我们知道,常规风玫瑰图仅仅显示了各风向常年出现的频率,只能分析出不同方位上污染物的迁移运动方向机率,而没有考虑风速的大小。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空气质量与大气自净能力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珍艳  李正泉  高大伟  王阔 《气象》2017,43(3):323-332
利用最新的高时空分辨率ERA-Interim探空和地面资料,计算分析了1979—2015年浙江省大气输送和自净能力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合环保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探讨了浙江省空气质量与大气自净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自净能力在春、夏季表现出沿海地区小,内陆地区大的分布;到了秋、冬季,沿海地区大气自净能力增大,内陆地区则减小;研究时段内全省平均大气自净能力有增大趋势。表征低层输送能力的10 m风速在秋、冬季最大,夏季最小,随时间略有减小,这是浙江省空气污染加剧的可能原因之一;10 m风速的分布基本呈从东部沿海地区往西部山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秋、冬季风速略大,以偏北风为主。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冬季大气自净能力最差,盛行的偏北风又容易将北方污染物带下来,因此冬季是浙江省最易发生空气污染的时段。当风速较小,风向转为偏西北风时,污染物从北方输入并且积累,最易出现较严重的污染天气。中度及以上的空气污染主要发生在杭嘉湖、宁波、绍兴、金华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沿海地区的舟山、温州、台州由于大气输送条件好发生站次很少。丽水和衢州山区海拔高,加之本地工业经济发展较弱,空气污染发生的频次较少。  相似文献   

8.
格尔木市区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格尔木市气象台1999~2003年定时风和2005年高空特性层等资料,对年、各代表月及各代表时次的风、大气稳定度等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市常年盛行W、SW和NW风,年平均风速为2.2m/s;四季的主导风向与年主导风向一致,为W风,春季平均风速最大,秋季最小;年、月平均风速中,风向频率较高的平均风速在1.6~3.1m/s之间,有利于城市污染物的扩散;风向、风速对大气污染的综合影响表现为全年W风污染系数为最大,SE风污染系数为最小;强不稳定、不稳定大气层结在14时出现的频次较高;在大气边界层,一年四季清晨时有不同强度和厚度的辐射逆温存在,使低层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13—2017年呼和浩特市冬季空气污染数据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空气污染特征及各类气象条件下污染日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a来呼和浩特市冬季平均空气质量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程度有所减缓。空气质量未达标日数呈减少趋势,特别是轻度和中度污染日数下降趋势最显著;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冬季风速、气温、相对湿度与空气质量指数显著相关,降水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S和SSW风向时污染日数出现概率较高,易出现中到重度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沈阳空气质量时空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2000年3月至2002年4月20日沈阳市区5个大气自动监测子站的SO2、NO2和PM10资料分析了沈阳城市空气污染平均状况、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出:(1)沈阳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日值温度NO2达国家空气质量要求标准,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好范畴,而SO2和PM10超标,属于轻度污染;PM10为沈阳城市首要污染物;(2)沈阳城市空气污染冬季最重,其次是春季,夏季最轻;一天中08时和19时左右污染严重,15时和02时左右污染较轻;(3)近市中心区点(太原街,中街一带)空气污染相对重些,各区点空气污染状况差异冬季更为明显;(4)影响沈阳城市空气污染浓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风速和风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彭州边界层铁塔的风速风向观测资料,分析了彭州地区近地面各季节平均风速日变化、盛行风向及污染系数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彭州大风天气个例,对按月分类法和风速区间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除夏季10m高度盛行西风以外,其余三季各高度均盛行东北风,秋冬两季各高度东北风出现频率大于春夏两季,每个季节随着高度增加,东北风出现频率均逐渐增大,对应平均风速均逐渐增大。春夏季10m高度的最大污染系数在偏西方向,其他各高度最大污染系数均在东北方向,各层高度最小污染系数多在东南或偏南方向;秋冬季各高度污染系数均大于春夏季,最大均为东北方向,10~20m最小污染系数多在偏南或偏东南方向,60~90m最小污染系数为偏西北方向;彭州铁塔偏西和东北方向不宜布设污染源。两种风速反演方法均能对近地面风速进行较为有效的反演,风速区间法在大风区间的反演效果优于按月分类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4年莱芜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结果,莱芜市总体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由于莱芜市盛行风向的频率仅为11%,各方向风向频率较均匀,因此在工业布局时主导风原则就失去了意义,应参考污染系数和污染风频进行规划设计。研究结果认为,莱芜市的工业布局最好应设在莱芜市的NW到SW之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广州近地层风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求取与大气扩散有关的一些湍流参量及风向脉动功率谱和方差,最后分析了近地层中尺度辐合随时间的演变及对大气污染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e turbulent statistical form of the vertical vortex diffusion coefficient K, 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 and Ekman spiral wind profile, the three-dimensional diffusion equation is solved by the numeri-cal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vertical shear of both wind direction and wind speed on pollution trajectory and horizontal diffusion parameters σy are numerically analysed. The expressions of both pollution trajectory and σy, including the factor of wind shear,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shear of wind is important among all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soscale dispersion. Specifically, from neutral to stabl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vertical shear of wind makes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σy than turbulence, thus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is paper, we have compared horizontal dispersion pattern with both Pasquill's dispersion pattern considering wind direction shear, and 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at 9 different sites rang-ing from 10 to 100 k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dispersion pattern is closer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than Pasquill's results, and his correction to shear of wind direction is too large under the stabl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城市近地层风特征与污染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黑龙江省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依兰测风塔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10、50、70、100m四层测风数据,对依兰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风塔各高度风速具有一致的日变化规律,均是白天大,夜间小。随高度升高,风速变化趋势减弱,100m高度与下层显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具有高空风速的日变化特征。垂直气流速度各时刻平均值均为正值,日变化规律与水平风速基本一致,也是白天较大,夜间较小。风廓线指数n值夜间较大,且稳定,均在0.25左右,08时后,随着温度升高,上下层空气能量交换增大,a值迅速减小,12—14时最小,仅为0.11,之后又迅速增大。各高度主导风向一致,随高度增大,主导风向频率升高。各高度污染系数最大值对应的风向一致,随高度增加,污染系数较小的风向区间增加,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增加排放高度,可以有效减少城市近地面的大气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呼和浩特市每日24观测频次和每日4观测频次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频率及对应污染风频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平均风速、风向频率及主导风向污染风频方面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特征;而在最大风速、最大污染风频、静风污染风频上相差较大,差值分别达2.1 m﹒s-1、1.4%、3.0%。说明两者在定性判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专项研究和定量分析上,每日24观测频次较每日4观测频次风资料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夏季金塔绿洲与沙漠次级环流近地层风场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2004年6~8月在甘肃省酒泉金塔地区进行的“绿洲-沙漠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野外观测试验”的风场资料,分析了该地区两种不同的绿洲沙漠低层风场结构。结果表明:绿洲沙漠的温差效应可以激发绿洲和沙漠间的次级环流,在白天绿洲沙漠边缘低层是辐散气流,夜间表现为辐合气流;在大背景风场较强的情况下,在背景风场风向方向上局地环流被掩盖,而其它方向上局地环流占主导地位;大背景风场处于转换期,如西风转东风时,当西风削弱。而东风还没有产生时,绿洲地区背景风场很小,绿洲沙漠环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馨尹  张宁 《气象科学》2021,41(3):304-313
利用2015—2016年全国PM_(2.5)质量浓度站点资料及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风场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华北、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四川盆地主要城市在PM_(2.5)污染下的近地面风场及其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近地面风速与PM_(2.5)质量浓度表现为负相关,低风速有利于PM_(2.5)的积累,但是该相关关系并不完全显著,体现出"冬强夏弱"的季节性差异;(2)不同地区PM_(2.5)质量浓度对不同风向的反应不同,华北地区在偏南风主导下PM_(2.5)质量浓度较高,长三角则是在偏西风主导下PM_(2.5)质量浓度较高,而珠三角地区冬季PM_(2.5)质量浓度较高,主导风向为偏北风;(3)通过分析地面散度场发现不同地区主导的污染类型不同,华北地区、长三角以及珠三角污染类型主要为区域性污染,四川盆地主要为局地型污染。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年5月至2020年4月辽宁省大连地区9个国家气象站、2017年165个区域气象站逐10 min测风资料, 从风向、风级、月际变化、日变化、空间分布和天气影响系统等对大连地区最大、平均、最小阵风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12月平均阵风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6~1.77, 秋末冬初平均阵风系数偏大, 春夏季节偏小; 与冷空气相对应风向的平均阵风系数大于与暖空气相对应的风向; 随着风级的增大, 最大、最小阵风系数向平均阵风系数收敛; 不同风级下阵风系数的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型分布, 风级越大, 分布范围越窄。除西南风外, 其他风向的阵风系数均表现出白天大、夜间小的特点。大连地区阵风系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东南和西北部沿海区域的阵风系数比内陆和西南沿海偏小, 风向基本不影响阵风系数的空间分布。大连的大风过程多受海上气旋和高压前部双系统共同影响, 气旋、台风以及雷暴大风的平均阵风系数大于同风级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