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38-342
江浪穹隆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以发育"里伍式"富铜矿而著称。黑牛洞铜矿位于江浪穹隆南西翼,为一中型铜锌矿床。文章介绍了黑牛洞铜矿的地质特征和矿体分布特征,基于矿区补充勘查和生产探矿的钻孔数据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利用中段平面建立了两个主矿体的矿体模型。在建立块体模型后,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品位赋值。分别应用地质块段法和块体模型进行了矿体的资源储量估算,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块体模型显示铜矿化的空间分布,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
里伍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现已发现里伍、黑牛洞等中小型铜矿床7处,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中深构造层次的江浪变质核杂岩构成了矿区构造主体。通过对里伍铜矿田内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控矿构造特征等的系统研究表明,矿田中由变质核杂岩穹隆构成的构造组合及其韧性剪切滑脱带控制了铜矿体的定位、形态以及矿床的规模。变质核杂岩穹隆中的韧性剪切滑脱带是主要控矿构造。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和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川西里伍式富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江浪穹隆以发育里伍式富铜矿床而著称。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之上,详细论述了富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江浪穹隆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里伍岩群为富铜矿床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成矿物质,韧性剪切带及重力滑脱作用引起的脆、韧性变形为成矿过程提供有利的构造条件,燕山期花岗岩可能为成矿提供热动力来源和部分成矿流体。结合以往的物探、化探信息,提出江浪穹隆北部柏香林-挖金沟-中咀-笋叶林及南部黑牛洞-里伍一带的深部及边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22-224
黑牛洞铜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江浪变质核杂岩穹窿韧性剪切带内,为中型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与江浪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构造样式解析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华力西期的伸展性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和燕山期脆韧性重力滑脱的叠加是黑牛洞形成富矿的根本原因。通过对黑牛洞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等构造成矿作用分析,探讨了黑牛洞铅锌铜矿床的成矿规律,为下一步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牛洞铜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江浪变质核杂岩穹窿韧性剪切带内,为中型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与江浪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构造样式解析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华力西期的伸展性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和燕山期脆韧性重力滑脱的叠加是黑牛洞形成富矿的根本原因。通过对黑牛洞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等构造成矿作用分析,探讨了黑牛洞铅锌铜矿床的成矿规律,为下一步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0,(2):222-223
黑牛洞铜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江浪变质核杂岩穹窿韧性剪切带内,为中型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与江浪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构造样式解析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华力西期的伸展性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和燕山期脆韧性重力滑脱的叠加是黑牛洞形成富矿的根本原因。通过对黑牛洞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等构造成矿作用分析,探讨了黑牛洞铅锌铜矿床的成矿规律,为下一步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40-542
黑牛洞铜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江浪变质核杂岩穹窿韧性剪切带内,为中型铜锌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研究,认为火山-沉积作用、韧性剪切塑性流变和脆韧性滑脱作用是黑牛洞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矿体多分布在穹窿构造的转折端、早期韧性剪切带或与后期脆韧性滑脱带的叠加部位,火山-沉积作用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的形成与区域构造-岩浆热事件相对应,黑牛洞矿床属中-高温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马国桃 《地质学报》2009,83(5):671-679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铜矿床为近期新发现的一个规模在中型以上,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本文测试了黑牛洞铜矿床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36.43±0.77 Ma,说明黑牛洞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结合矿区附近李伍富铜床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年龄,表明黑牛洞铜矿床与李伍铜矿床为同一时期形成的矿床,两者成矿与松潘-甘孜造山带大规模岩浆热事件有关,这对于重新认识李伍铜矿床外围找矿潜力和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里伍铜矿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地台西缘木里—盐源推覆构造带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已先后在该穹隆中发现了里伍、挖金沟、柏香林、黑牛洞、上海底、白岩子、笋叶林等一批重要铜矿床和铜矿点,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该区铜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铜  相似文献   

10.
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伍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地台西缘木里-盐源推覆构造带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先后在该穹隆中发现了里伍、挖金沟、柏香林、黑牛洞、上海底、白岩子、笋叶林等一批重要铜矿床和铜矿点,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咀铜锌矿位于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与里伍、黑牛洞、柏香林、挖金沟及笋叶林等铜锌矿床均产出于江浪穹窿核部的新元古界里伍岩群中,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被学者统称为"里伍式"铜矿。2006-2010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先后对中咀铜锌矿进行了预测、普查工作,2011-2014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继续对其进行了详查工作。随着里伍铜矿田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江浪穹窿与"里伍式"铜矿床已引起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Yan et al.,2003;李建忠等,2012)。本文通过总结中咀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铜锌矿床为一个产于前震旦系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受穹隆内发育的环状滑脱构造系统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氢氧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成矿热液是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流体。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矿床的形成与区域构造-岩浆热事件相对应。黑牛洞矿床为中高温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正>江浪穹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北东向木里一锦屏弧形推覆构造带北西侧,穹窿分布有里伍、海底沟、黑牛洞、柏香林、挖金沟、中咀、笋叶林、白岩子等多个铜矿(化)点,共同构成里伍铜矿田,目前里伍铜矿田获得的铜资源量大大超过50万吨,已达大型铜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4.
龚智颖  高阳 《江苏地质》2014,38(2):268-272
依据河南省鲁山—宝丰韩梁地区铝土矿的地质特征,利用Surpac 6.3矿业软件建立了该矿区的地质数据库及地层、矿体、断层和地表模型,形象表达了矿区的地形地貌和矿体的产状及空间关系。推断出矿床形成的环境和成因,应用块体模型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的品位分布和资源量进行了动态估算,表明块体估算资源量的方法可靠准确,提高了储量估算的效率,为勘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形成于燕山期的黑牛洞铜矿分布在江浪变质核杂岩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内,变基性火山岩附近矿化和蚀变强烈。伸展型韧性剪切带晚期具有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叠加的构造特征。黑牛洞铜矿似属韧性剪切带型铜矿,其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矿床具有多成因的特点,而最终使其成为富铜矿的重要控矿因素则是燕山期的伸展型韧性剪切作用及其晚期的脆性断裂叠加。建议找矿在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内,有变基性火山岩发育,矿化、蚀变显示良好,晚期叠加张性或张扭性断裂的有利地段展开。  相似文献   

16.
四川黑牛洞铜矿床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黑牛洞铜矿床是近年来国内发现的富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该矿床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矿物,且与该矿床最重要的矿石矿物黄铜矿共生.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为揭示黑牛洞铜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矿相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黑牛洞不同产状磁黄铁矿进行了形貌、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矿石类型的磁黄铁矿均为六方晶系,其Fe原子含量的百分比变化范围是42.43%~45.58%.在Fe-S相图中,黑牛洞矿床的磁黄铁矿位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共生相区.据研究,黑牛洞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分、结构和矿物组合中罕见黄铁矿等信息寓示磁黄铁矿的峰期变质温度高于450℃.该矿床中磁黄铁矿至少有两种成因,即主要从流体中沉淀并受变质的磁黄铁矿和少量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的磁黄铁矿.黑牛洞矿床矿体和蚀变围岩中石墨广泛发育表明,变质过程处于强还原环境,而还原环境中S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较小且易于沉淀.矿床中黑色电气石的普遍产出表明中高温热液存在.这与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相对应.中高温流体存在、强还原环境和碳质的催化作用等为黄铁矿变质形成磁黄铁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黑牛洞铜矿床铜元素在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有利客矿空间中沉淀、再富集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川西江浪穹窿出露于青藏高原东缘、木里-盐源弧形推覆构造带、松潘-甘孜造山带与锦屏山推覆构造带边缘,是Ⅳ级Cu-Mo-Pb-Zn-Ni-Cr成矿区带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先后在该穹隆中发现了以里伍、黑牛洞、笋叶林、上海底、中咀、挖金沟、柏香林等大中型矿床组成的的铜矿田(Yan et al.,2003a,2003b;戴捷,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钒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矿体赋存于与寒武系有关的地层及断裂构造中。根据矿床以往地质勘查工程资料,应用Surpac软件建立了矿床数据库,建立了矿区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品位块体模型,模型形象直观的展现了矿区地形地貌、矿体展布位置及形态。应用普通克立格法建立的矿体品位块体模型,简洁清晰的表达了矿体品位分布位置及高低,并对部分矿体采用不同的基本块体单元估算了资源量,分析认为采用的基本块体单元越小,估算的矿体资源量越精确。将其与勘查报告中采用传统地质块段法估算的资源量进行了对比,表明采用该软件估算的矿体资源量可靠准确,计算过程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19.
高乐 《地质与勘探》2016,52(5):956-965
钦杭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丰村铅锌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南段庞西垌地区,是区内典型的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依据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结合已有的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数据等资料,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丰村铅锌矿径口矿段的地表模型、断裂模型、地层实体模型、矿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地质块段法和块体模型统计法进行了矿体的资源储量估算,并将两种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块体模型统计法比地质块段法应用范围更广,效果更精准,可以清晰表达矿体品位值变化特征,进而加深对矿体、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同时,利用多元信息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可靠性高,可视化效果好。将传统的二维地质拓展到三维空间进行定位与定量化,有助于分析矿区地质构造特点与矿床成因,是现代寻找矿床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江浪穹隆是扬子地台西缘变质核杂岩带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变质核杂岩体,具有良好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存在一
系列铜硫化物矿床而著称。中咀铜矿的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其成矿与江浪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和演化有
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应用构造解析方法, 对江浪穹隆北部的中咀铜矿进行了构造解析和成矿规律研究。通过野外构造
解析,结合相关同位素测年资料,初步确定中咀铜矿含矿岩系经历至少6 个世代的构造变形,并认为矿体主要受华力西期
顺层韧性剪切带和燕山期成穹过程中形成的重力滑脱带控制,本文从矿源、热源、成矿元素活化、增生富集和成矿空间等
方面探讨了其成矿过程和矿床成因,建立了中咀铜矿的成矿模式,对在江浪变质穹窿周缘寻找同类型矿体指出了明确的层
位和构造部位,指明了下一步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