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刘大庆  李长军  张宏  顾雨濛  刘海涛  陈姮 《地理科学》2019,39(10):1663-1671
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事关国家安全,影响世界格局。通过对地理要素的综合考量构建了地缘影响力模型,并基于博弈论建立了钓鱼岛问题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树,对中美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钓鱼岛问题4种博弈走势提出了战略应对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中国大陆主导时,各国保持合作将共赢,一旦动武,若美俄地缘战略决策指数不高,形势对中国大陆不利。②当美国地缘战略决策指数较小,俄罗斯较大时,是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战略良机。③中国台湾是中国解决钓鱼岛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要灵活把握与处理。在4种战略博弈形势下,均存在中美战略博弈的纳什均衡,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有一定概率铤而走险,要保持警惕并做好战略应对。博弈分析结果较为客观的反映了钓鱼岛问题的多种战略走向,并与当前相关大国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战略基本吻合,印证了地缘影响力模型对地理要素量化的可行性以及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回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研究的历史进程基础上,诠释了地缘政治理论与地缘政治战略,梳理了主要的中外地缘政治理论与地缘政治战略,明确指出地缘政治战略决定着大国竞争方向。中国是世界上地缘政治环境最复杂的国家,在中国周边长期存在着一个“V”字型地缘政治热点线,“V”字型地缘政治热点线贯穿中国周边的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北亚、中亚五大地缘政治战略区,构成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大棋局”。东南亚中国南海之争直接威胁到中国领土安全;目前东北亚已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关系热点中的热点;南亚存在着中印陆海长期之争;北亚俄罗斯将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中亚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将长期影响着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研究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于中国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 对下好中国的地缘政治“大棋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是“一带一路”战略破解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对遏制东北亚局部战争、确保国家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是一项世界级的大工程,投资建设的成本大,效益也大,同时风险也大。基于此,要汲取国内外世界级大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认真研究相关问题,不可急功近利草率上马。  相似文献   

3.
张毓  孙根年 《地理科学》2016,36(12):1877-1884
以“揭示规律、验证规律”为研究逻辑起点,提出“城市规模-旅游成长-城市级别”数理空间分布模型及其时空演变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为例,系统搜集1995~2014年系列基础数据,探讨城市规模与旅游成长的空间关系及其演变机理。结果表明:20 a来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旅游成长、城市级别的数理空间分布呈三段“金字塔”式结构,城市级别越高,分布数量越少; 三元空间关系在演变中,1995~2009时期内的三阶段符合演变模型的A线关系趋向,2010~2014阶段呈“核”式分布,旅游对城市规模存在倒逼效应; 依据城市4个基本象限类分布,级别高的城市分布在类区,类区与类区间存在单向转换与演变关系;对驱动因子剖析,政府政策的倾斜、城市规模效应以及旅游的快速发展共同促成三元关系的演变格局。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海坛岛青峰老红砂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测年研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测年数据,在统一的时间标尺上探讨了老红砂发育过程及其与海平面变化和东亚季风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QFS剖面沉积年龄为110~33 ka,起始发育年龄延伸到了末次间冰期。主要涵盖了MIS5c~MIS3阶段,其中存在4个快速堆积期。结合已发表的年代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前人得出的老红砂发育在末次冰期以来的结论需要得到修正。 华南老红砂发育过程与区域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在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均有发育,高海面(>-50 m)或较高海面(-50~-70 m)时期是老红砂普遍发育期。区域地壳运动叠加海平面变化造成闽南和闽东北老红砂的沉积差异:海退过程中的较高海面时期北部先发生快速堆积;海侵过程中的较高海面时期南部先发生快速堆积。LGM(海平面<-70 m)期,老红砂不发育。 老红砂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的沉积速率体现了源区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对老红砂物源输送的双重制约。  相似文献   

5.
陈世发 《地理科学》2016,36(10):1573-1580
选取1951~2013年韶关市分月降雨量数据,采用月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分析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对韶关市降雨侵蚀力的影响。研究表明: 韶关市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较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降雨侵蚀力与赤道太平洋SST距平值呈现极显著相关,降雨侵蚀力随SST距平值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ENSO冷暖事件发生时降雨侵蚀力较小,在其它土壤侵蚀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此时期的土壤侵蚀相对较轻;降雨侵蚀力与SOI存在显著相关,降雨侵蚀力随着SOI增加而减小; 降雨侵蚀力与MEI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傅春  邓俊鹏  欧阳欢蕤  付耀宗  张静 《地理科学》2022,42(11):2028-2038
基于景观生态学中“点–边”数量关系建立水系环度(α)、节点连接率(β)和网络连通度(γ)3种水系连通性评价指标,绘制出南昌市水系“节点–廊道”有向图,并以城市湖水体引流化污为切入点来优化城市水系连通性。研究表明:① 南昌市城区水系存在廊道空间分布不均匀,湖节点与其他水系节点连接的廊道较少等问题;② 优化后的城区水系相较于现在水系,其中水系环度(α)提高75%,节点连接率(β)提高14.88%,网络连接度(γ)提高14.63%。在城市水系连通性优化中,不应过分追求连通性而盲目增加湖泊廊道,应在连通性与湖泊连接的廊道数量之间保持一个平衡关系,以免水体污染物在湖泊中淤积。  相似文献   

7.
灾害范式及其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跃 《地理科学》2016,36(6):935-94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灾害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灾害范式也在不断的演进,可以归纳为:荒政范式、工程范式、行为范式、社会范式和可持续范式5种灾害范式。通过分析这些灾害范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灾害的基本观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及减灾防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得出以下结论: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灾害范式与减灾实践的发展是互动生成的;范式的产生与转变都有深刻的社会动因;一定时期,存在一定的主流灾害范式,但其他灾害范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孙斌栋  李琬 《地理科学》2016,36(3):328-334
基于2010年市域数据,定量分析市域范围的城市规模分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最优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它重要的生产要素后,单中心规模分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随着规模由小变大,具有最优经济绩效的城市规模分布形式存在单中心-多中心-单中心的转变;没有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优城市规模分布的明确证据;西部地区城市规模单中心分布更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9.
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砾组结构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春生  吴立  杨立辉 《地理科学》2016,36(6):951-958
通过对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讨论阶地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青弋江发育的启示。结果表明:砾径以中砾和粗砾为主,砾石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强,流速基本为2 m/s左右,最大可达到3.5 m/s,特别是T3砾石层形成时期;砾向在T3和T2砾石层形成时期分别为南南西(SSW)和南西西(SWW)方向,古流向变化不大,呈自南而北的基本流向;砾态以次圆和圆为主,其总含量超过70%,较高的磨圆度暗示砾石经历了较远距离的搬运;砾性主要有石英砂岩、砂岩、脉石英和石英岩,其总含量达到90%以上,且砾石物源区变化不显著;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是典型的河流沉积,而T3砾石层可能是河流沉积和泥石流沉积叠加作用的产物,并且T3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对于分析古青弋江的发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俊  邓鸿鹄 《地理科学》2018,38(7):1118-1128
在厘清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关系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服务业系统与城镇化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87~2015年珠三角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时序演变上,珠三角服务业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两者协调度不断增强,2008年开始进入协调期。 空间演变上,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呈现以珠江口城市为核心,逐渐向外圈层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差异较大且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珠三角服务业与城镇化空间协调关系演变总体可分为均衡发展、惯性发展、反转发展3种模式,由1987年的4种失调类型演变为2015年初级协调等4种类型。 从加强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和提升服务业发展潜力、加快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发展、缩小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的空间差异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珠三角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向更高级别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国是全球政经版图的主导力量,其关系性质对区域、全球发展和经济合作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结构性变动、资源和市场高度对外依赖性引发了大国博弈新态势。在资源争夺加剧的地缘经济时代,如何平衡国家间的资源竞合关系是当今政治地理学的时代命题。以中日两国2000—2017年资源贸易为例,以库仑引力模型构建地缘经济合作强度指标,探讨中日资源贸易的地缘经济规律。研究表明:①中日两国资源贸易的地缘经济合作强度多为负值,总体上竞争大于合作,2008年后两国地缘经济关系进入矛盾与对抗新阶段;②按照竞合关系可将中日资源贸易货物分为强竞争型、波动竞合型以及合作潜力型,其中化石能源、稀有金属和农产品是影响中日两国地缘经济竞合关系的关键资源;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化是中日资源贸易关系变动的重要外因,对发展权的争夺构成两国在世界市场资源博弈的内在根源,稀有金属为中国捭阖两国关系提供了地缘政治杠杆。  相似文献   

12.
地缘政治问题是人文地理学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是,已有研究多基于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国家的地缘环境或定性讨论地缘战略,很少从双边联系角度定量刻画国家间的地缘关系;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准则理论,运用1971至2017年联合国投票数据和S分值等方法,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历史阶段、友好程度和集团归属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友好程度及其地理分布,并针对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指出了中国当前的“朋友”和“敌人”。本文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非政治双边关系及其发展水平对中国地缘政治准则的影响,论证了地理距离、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地缘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加强政治地理学的量化分析有启发作用,也能够为中国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地缘政治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缘位势视角下中美俄与伊朗的地缘关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厘清空间视角下权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地缘位势模型,刻画“9·11”事件后中美俄在伊朗的地缘位势演化特征,结合国别研究尝试解读中美俄与伊朗的地缘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在伊朗的地缘位势在负向高位区间频繁波动,俄罗斯的位势在正向中位区间小幅波动,美国和俄罗斯的波动呈现“强-强”机制,中国的位势变化则与其较为剥离,呈“S”型曲线大幅增长。2)中美俄在伊朗的地缘位势是地理位置、地缘外交、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位置是基底要素,地缘外交是决定要素,地缘经济是驱动要素,地缘文化是协作要素。3)中伊的地缘战略空间互补性重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双边经贸依赖的加深提升着地缘关系的强度和密度;美伊的地缘关系偶有缓和但总体较差,呈现出的波动性是国内政治生态和国际政治环境下的双重应答;俄伊地缘关系紧密缘于传统地理空间邻近和地缘战略考量,两国间存在着由经济利益、政治选择、安全保障等各种因素构成的稳定却复杂的地缘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基于GDELT数据,通过构建语气指数、冲突语气均衡度、冲突事件集中度、事件时维记忆性等指标,定量分析2013—2020年中亚、东盟国家在有关中国的事件上的语气态度,辨识异常时段并追踪事件,从媒体事件角度识别和判断区域风险,进而揭示对中国的地缘关系。结论如下:中亚、东盟关于中国事件的语气态度以合作为主,语气指数表现出“尖峰肥尾”和对称性等特征,两区域存在冲突语气频繁波动的相同时段;相较东盟,中亚关于我国的冲突语气更不均衡、冲突事件高集中度时段更短少;以半月为单位,两地冲突事件的前时段会对后时段产生正向影响,以季度为单位,中亚仍为正向影响,而东盟则倾向产生逆向影响;中亚主要风险为公共卫生健康、恐怖袭击和民族宗教问题;东盟主要风险有公共卫生健康、领土主权受侵、境外犯罪、边境风险、空难、项目受阻、恐怖袭击等。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对中亚、东盟的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对待中亚区域风险当以“重视阶段性”的防范方针,采取“积极平复和审慎对待”的策略,优化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待东盟当以“重视长时距”的合作布局,在法律完善、防暴防恐、打击犯罪、提升公民文明行为等方面强化地缘合作,优化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安宁  梁邦兴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1521-1532
中非合作正在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选用Endnote和Antconc等信息提取软件对国内外知名文献库中收录的有关中非合作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以“中非合作”作为模糊关键词,对Web of Science、Taylor & Francis、Elsevier和中国知网四大数据库进行搜索,得到相关中外文文献共计623篇。分析发现,中外学者对中非合作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科分析框架之下,其他学科视角相对缺乏。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来看,尽管也有部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学者对该话题进行了探讨,但并未完全脱离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且数量较少、未能体系化。因此,本文从与中非合作最为紧密的政治地理、旅游地理以及社会文化地理等三个方向提出了未来可能成为中非合作研究热点话题的基本研究框架。鉴此,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期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文地理学者投入到中非合作研究中,积极发挥中国地理学“走出国门”的大国智力责任和担当,为中非合作研究与实践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和空间策略。文章在总结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特点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并基于企业视角分析了该开发区的优劣势。结果发现:1)园区是采取“项目建设+土地抵偿”的形式进行开发的典型项目,以符合东道国国情与需要为发展定位,主要通过土地增值、为跨国企业提供厂地的方式获取收益;2)园区发展优势表现在:受到双边政府的大力支持,税收优惠力度大,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发展劣势表现在:产业链体系不完整、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大、企业在当地的根植性弱、企业间凝聚力不足、劳动力资源匮乏、劳动技能与效率尚待提高、投资汇回利润存在一定风险、市场开发尚且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布局、本地嵌入机制、经济地理影响等方面,并探讨了本案例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政策启示,即,加强政府间磋商、契合东道国发展需要,加强对本地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是保障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顺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商品贸易结构不均衡性对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德友  马颖忆  王晗  柯文前 《地理科学》2015,35(10):1238-1246
从国家对外经济联系中不同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进出口贸易视角,考察中国(① 由于数据限制,本文研究区域为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缘经济格局特征与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商品贸易的总体态势是资源产品进口对富含能源国家的高依赖及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对国际市场的强需求的不均衡特征;空间上则表现出国别、地区和方式较为单一且相对稳定,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地缘经济与其他国家关联强度有一定的倾向性。集成资源产品进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多指标显示,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的外向经济是影响中国当前地缘经济格局最主要的因素,而资源产品进口则次于工业制成品的作用,且石油和铁矿的作用高于天然气;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重点经济发达国家与其外围周边国家为重点面域,联合重点能源国家为扩展的“面-点”地缘经济格局,中国进出口贸易地区大致形成了由近及远的多圈层结构,且关联度较低的国家镶嵌其中而表现出破碎化的特征。这一格局昭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地缘局势总体稳定,但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积极开辟和寻求多元化的地缘经济空间是有效应对对外经济联系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史丽  熊理然  蒋梅英 《热带地理》2022,42(3):499-508
基于联合国难民署的动态监测数据,对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的缅孟边境罗兴亚难民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及其对区域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缅孟边境罗兴亚难民规模大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女性难民多于男性,难民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型,以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主,青壮年难民占总人口比重次之且增长快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典型的“距缅孟边境的距离衰变规律”,即难民营地向西部扩张,难民规模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2)罗兴亚难民的人口规模及结构对区域地缘政治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是深刻影响着缅甸的民主化进程;二是对缅孟边境安全形成挑战,导致缅孟关系趋于紧张;三是引发了多地缘行为体的介入与关注,进而引发了围绕难民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导致东盟内部的分化及其地缘政治的外溢效应。3)相较于部分西方国家及国际组织,中国提出的“三步走”解决方案符合缅孟两国的实际情况,在中缅孟联合工作组机制下,罗兴亚难民问题正朝着合作共商的道路积极推进解决。  相似文献   

19.
南海问题的大周边地缘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海的西沙、南沙等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如今海洋国土存在重大争议,南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紧张的水域之一,南海周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缘环境也越来越为复杂。本文以南海问题为切入点,基于南海地理区位中的要素联系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地缘环境进行探讨。结果得出:南海问题是涉及多元利益和跨国机构关联的复杂问题,南海周边是一个包含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和具有复杂组织机构关联的"大"周边,南海周边地缘环境是超出地理毗邻的"大"地缘环境,中国南海的维权维稳势必要在域内双边地缘环境、域外多边地缘环境、国际多元多边地缘环境等构成的大周边地缘环境下做出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本研究总结了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回顾了基本的地缘政治理论及其研究进展。继而在概括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论文总结了中蒙之间、中俄之间地缘政治关系发展趋势,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打破了亚太地缘力量平衡格局,中国利益受到来自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强力挑战。随后,论文以东北亚能源市场为例探讨了地缘环境变化对区域资源市场的影响。其中,对中国而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应对地缘环境危机的策略;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受到西方制裁后将眼光投向亚洲,加之中俄之间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双方的资源合作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蒙古国经济上对中国依赖很大,美国重返亚洲之后,蒙古国调整了自己的地缘战略,企图借美国力量制衡中俄在蒙古国的影响力,虽然中蒙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总体上是向好发展,但美国的介入增加了中蒙资源合作的不确定性;因日韩为美国盟友,中俄与美国的地缘利益冲突将减少其在东北亚资源市场上的份额;对朝鲜来说,因其经济总量很小,对区域资源市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