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局地强风暴天气研讨会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强对流天气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7~31日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滨海城市萨凡纳(Savannah)举行。美国各大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和业务部门的局地强风暴专家,以及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参会人员达500多名。会议代表以美国专家为主,可以说代表了美国气象界甚至是全球局地强风暴研究领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美国气候变化研究沿革,分析美国制定和实施气候变化科学计划(USCCSP)的背景,综述USCCSP的研究目标、研究领域和组织管理方式。首先重点阐述USCCSP的关键科学发现以及全球和美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科学结论,介绍USCCSP综合评估产品。然后论述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NRC)对USCCSP进展的评估,评述未来美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战略框架和领域。最后在归纳美国气候变化研究特色的基础上,阐述对我国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深化基础研究、强化模式创新、推进观测系统和资料系统建设、加强科学评估和应用服务、加快立法进程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访美见闻     
章淹 《气象》1980,6(12):24-25
去年秋季,我作为中国气象学会回访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在美国进行了为期半月余的访问。代表团有时一路,有时分作两路活动。我参加的一路,先后到达了波士顿、丹佛、波尔多、迈阿密、阿什维尔、华盛顿和纽约。参观了美国的气象学会、一些气象中心和气象业务、科研部门以及几个著名院校的气象系、大气污染专业等。在美国朋友的热情友  相似文献   

4.
国外粮食产量业务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粮食产量业务预报系统"是在Windows 9x/2000/NT平台下,应用Mierosoft Visual Basic 6.O工具研制的.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平均单产预报、种植面积估算和总产量预报等模块,利用该系统可分别对美国小麦、美国玉米、美国大豆、印度小麦、印度稻谷、巴西大豆、中国稻谷、中国小麦、中国玉米9种粮食作物进行生长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平均单产预报、种植面积估算和总产量预报.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以美国玉米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介绍.美国玉米总产量预报2001~2004年最大误差8.4%(绝对值),平均误差2.4%.平均准确率在90%以上;2005年预报正确,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18年9月2-7日,第10次国际气溶胶大会(IAC 2018)在美国圣路易斯市召开。国际气溶胶大会每4年举办一次,会议在亚洲、欧洲和美国之间轮流举办。此次大会由美国气溶胶学会(AAAR)主办,内容包括会前的气溶胶最新技术培训、会议报告、展板、研讨会等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气象工作的考察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推动江西省气象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借鉴和学习美国在气象新技术、气象业务技术体系、气象服务、气象管理、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省人民政府孙用和副省长为团长的江西省气象防灾减灾考察团于2000年6月18日至29日对美国气象部门进行了考察。1美国国家概况美国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所属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位于北美洲西北部和太平洋中部。国土面积937多万km2,居世界第4位。美国资源丰富,煤、天然气、铅、锌、银、铀储量占世界第一,石油、铜、金、钾、硫磺等储量居世界…  相似文献   

7.
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成果频出。在概述其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围绕气候变化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美国的应对之策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其突出特色是:第一,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与时俱进,转型较快;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既视野开阔,又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在研究水平上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第四,在研究体制上,形成官、学、研三位一体的联合研究体制。当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麦产量业务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综合诊断指标,研究了预测年美国小麦生长季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历史上任意一年对应气象要素的关系。根据小麦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建立了基于地面气象要素的美国小麦产量预报模型;研究分析了西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环流资料与美国小麦产量的关系,利用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建立了基于海温、环流资料的美国小麦产量预报模型。根据各预报模型的稳定性,利用加权方法建立了美国小麦产量业务预报集合模型。1995~2004年预报检验和2005~2006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集合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基本都在92%以上,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有关美国退协原因、后续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研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自主构建的美国政策评估模型,综合定性定量分析,系统评估了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可能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减缓、资金和治理"三大赤字",并据此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和建议。研究表明,考虑美国退协对后续政策的影响,美国2030年的排放将有可能达57.9(56.0~59.8)亿t CO2-eq,仅相当于在2005年的水平上下降12.1%(9.1%~15.0%),相对自主贡献目标情景将上升16.4(12.5~20.1)亿t CO2-eq,额外增加8.8%~13.4%的全球减排赤字。美国拒绝继续履行资金支持义务还将使得本不充裕的气候资金机制更加雪上加霜,绿色气候基金(GCF)的筹资缺口将增加20亿美元,而长期气候资金(LTF)的缺口每年将增加50亿美元左右。这就要求欧盟和日本对GCF的捐助至少上升40%,同时欧盟及其成员国的长期资金支持至少上浮25.2%才能填补上述资金赤字。美国是全球气候博弈的重要一方,且美国退协的影响已蔓延至全球治理的主要议事平台,期望中欧、基础四国+等模式短期内迅速填补美国退出后全球气候治理的治理赤字是不现实的,政治推动乏力的情况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始终存在。虽然国际社会对中国领导全球气候治理充满期待,但中国应有清醒认识,全面评估"接盘"美国领导力的成本、效益和可行性,并秉持"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谋定而后动。同时,中国应聚焦国内工作,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共识,做好长期战略谋划,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从合作中寻找出路应对"三大赤字"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micaps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wrf、美国三家数值预报产品的温度预报资料、自动站实况资料,对2017年11月葫芦岛地区的最低气温按天气系统分型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控制型天气,绥中低温低于连山,低温预报可根据规律对SCMOC和wrf的温度预报进行订正;高压前部型天气,绥中低温高于连山,兴城低温低于建昌,低温预报可根据规律对wrf和美国的温度预报进行订正;高压控制型天气,可根据前一天实况对wrf和美国的温度预报进行订正;高压顶部型天气,可根据规律对美国的温度预报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1.
UCAR、芝加哥植物园(Chicago Botanic Garden)等单位与美国国家物候网(USA National Phenology Network)、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网(National Ecological Observatory Network)共同组织发起了一个全美物候观测计划(BudBurst计划),资金来源于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U.S.Fishand Wildlife Service)、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前言应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邀请,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批准,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团于1993年夏季对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了考察。美国中西部的内华达州,北达科他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伊里诺依州等是美国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动地面观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自动地面观测系统陈奕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北京100081)1引言美国自动地面观测系统(ASOS)是根据美国政府部门,主要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交通部和国防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和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和...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的天气雷达美国从开始使用天气雷达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公布的资料来看,估计美国国内天气雷达的总数不下于三百部.美国的天气雷达主要采用10公分和5公分两个波长,早期曾使用过的3公分天气雷达,由于受降水衰减影响大,不能提供确切的降水和风暴的资料,已被淘汰.国家天气局系统主要使用10公分  相似文献   

15.
《巴黎协定》生效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从达约阶段转向履约阶段。但是,履约阶段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风险得到控制,反而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巴黎协定》入手,分析了《巴黎协定》自身存在的不足,重点考察了美国的履约意愿,分析了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及其影响,探讨了未来美国的气候立场。研究发现,《巴黎协定》在减排力度、气候资金及遵约条款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导致《巴黎协定》有效性仍取决于缔约方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当前美国国内政局演变导致美国联邦政府气候政策出现倒退,有可能对《巴黎协定》缔约方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但是,这种不良影响仅仅是短暂的。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变化以及美国业已成形的低碳转型,共同决定了特朗普气候政策并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巴黎协定》。长期来看,美国对全球领导力的诉求、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动力以及来自外部的道义压力这三大因素势将促使美国在未来重新回归《巴黎协定》。  相似文献   

16.
媒体扫描     
正《气候变化对美国人体健康的影响》2016年4月这份由,美国全球变化项目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美国大众的健康构成了重要威胁,报告用10个章节和5个附录,从气候变化已经和未来如何影响人类健康两个角度,全面审视了气候与健康问题,主题涉及了疾病与死亡率、空气质量影响、极端事件、病菌传播、水源相关疾病、食品安全、精神健康和人口等。  相似文献   

17.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已在意料中,但当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仍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宣布退出的考虑不难看出,尽管美国政治信誉、国际合作和长远经济均受影响,但借此特朗普既可以提高其政治影响力、同时又可向国际社会重新要价。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形势看,美国的退出不会根本逆转全球气候治理的大方向。但美国削减国内气候变化研究、多边环境基金的资金支持和援助等政策将影响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机制,以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长期目标的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受到冲击。就未来而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正向发展仍旧是主旋律,气候治理正进入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的时代,地方和民间组织层面将开展更多的技术创新务实合作,提高气候变化科学及认知的能力建设仍将是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潇云  郭艳君 《气象》2008,34(4):113-117
2007年全球气候明显偏暖,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七个最暖年.2007年8月,一次新的拉尼娜事件开始形成.年初,强寒潮和暴风雪袭击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夏季,东亚、南亚、欧洲中南部和美国等地均遭遇不同程度的高温热浪天气.年内,中国南部和美国东南部出现严重干旱,南亚地区出现洪涝,亚洲和南美洲多国暴雨频繁.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频次虽然接近常年,但具有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灾害重的特点;东太平洋热带风暴活动次数较常年同期偏少.2007年,大西洋飓风期的热带风暴活动次数接近历史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9.
美国NOAA试验平台和春季预报试验概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永光  薛明  陶祖钰 《气象》2015,41(5):598-612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从2000年开始以试验平台(Testbed)的形式逐步探索了气象科研向业务转化工作。目前,试验平台已成为美国气象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各个试验平台的概况及其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灾害天气试验平台(hazadous weather testbed,HWT)的组织、春季预报试验和取得的进展。强对流天气、定量降水、飓风和航空气象等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发展包括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和对流风暴、定量降水预报、热带气旋大风等的各种概率预报是美国天气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2003年以来的灾害天气试验平台春季试验表明,“对流可分辨”(Convection Allowing)的高分辨率集合数值预报是发展精细化概率预报业务的基础;数值模式同化技术及其预报检验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是提高强对流天气和定量降水预报概率预报的技术支撑。美国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R系列 (GOES R)资料应用试验场的工作方式和成果可作为我国风云4号 (FY 4)静止试验卫星相关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TWC)通过云服务,实现了非常高效的数据计算、存储和发布功能,每天可以处理上百亿次的数据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简单介绍了美国天气公司的云服务策略以及其云计算、云存储、云平台数据分析与云平台研发等业务的情况。美国天气公司的云服务应用经验可以为国内气象服务云服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观念、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