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康家湾隐伏铅锌金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宏观地质特征、矿石镜下特征、包裹体分析入手,结合数学地质,物理化学等方法,阐述了康家湾隐伏铅锌金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适合该类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是我国著名的水口山铅锌金银矿田内的重要矿床之一,是一处大型的隐伏铅锌伴生金银的矿床。迄今为止,据研究和勘探资料表明,地表以下1500m没有出露任何与成矿有关的岩体,致使其下一步的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3.
邵世才  李朝阳 《云南地质》1996,15(4):345-350
扬子地块西缘灯影组层控铅锌矿床是该区最重要的一类矿床。成带分布,受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后生特征。所有矿体均产在灯影组碳酸盐建造顶部,并靠近下寒武统砂页岩建造、受岩相组合(地球化学障)的控制,属多源混合后生热液成因层控矿床。根据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本区灯影组具备形成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湖南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部中段,是水口山矿田内发现较晚的大型隐伏矿床.该矿床的矿物组合及矿化特征复杂,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类型存在不同认识.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物矿相学研究发现该矿床的热液成矿阶段较多,方铅矿主要形成于早期闪锌矿与晚期闪锌矿之间,而金和银的成矿阶段分别与早期闪锌矿和方铅矿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5.
尖端山铅锌矿床与八方山铜—铅锌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控矿因素是类似的。八方山—尖端山倒转背斜的倾伏部位和较陡翼部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而其次级背斜、局部向斜部位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深部钻探资料表明尖端山背斜南翼矿体有向SW倾伏趋势,具有形成隐伏矿体的潜力。由此,推测尖端山背斜以南相邻的八方山—尖端山背斜的次级向斜部位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应该作为今后寻找隐伏矿体的主要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庐江县朱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庐江县朱岗铅锌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东部边缘,是近年实施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新发现的矿床,为一大型规模主要为铅锌矿共生少量铜矿的隐伏矿床,属火山、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斑岩型铅锌矿床。本文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不仅丰富了该区矿产勘查资料,也为今后寻找类似矿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位于湖南省常宁市松柏镇,在地表上没有任何矿化信息,是通过钻探发现的大型铅锌金银盲矿床。通过详查勘探,获得工业+远景铅锌金属储量139万t,金46t,银1600t及镉、铟、硒、碲、铊等伴生元素。开展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对研究矿床成因和指导湖南水口山铅锌金银矿田下一步地质找矿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尺度上,研究了治岭头金银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的多建造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在矿区发现了中-大型铅锌硫矿床和小型多属矿床,并对寻找隐伏金银矿提供了新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
论贵州省铅锌矿床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铅锌矿床的分类,结合贵州省铅锌矿床产出的特点,以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以成矿演化为主线,运用深部成矿理论和现代与古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理论,将铅锌矿的产出环境分为地槽、地台、造山带和陆地表浅部四种环境境类型。按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将贵州省铅锌矿床分为4大类型10种类型,其中产于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床最为重要,是贵州省主要的铅锌矿床类型,可分为3个亚类,即白云岩为容矿岩石铅锌矿床亚类、白云质灰岩为容矿岩石的铅锌矿床亚类和灰岩为容矿岩石的铅锌矿床亚类。  相似文献   

10.
康家湾铅锌矿是湖南省水口山矿田大—超大型隐伏矿床,近十多年来,矿床东部深处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查工作,矿床地质特征发生了变化,发现了第二找矿空间,新增铅锌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通过系统总结矿区地质特征,全面分析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因素,提出了“背斜+两刀”的成矿模型,升华了水口山地区铅锌矿床找矿理论,对成矿有利靶区进行预测,指明下步找矿主攻方向。研究结果认为硅化破碎角砾岩带仍然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兼顾探寻碳酸盐岩古溶洞、构造裂隙带中发育的小而富铅锌矿体,深部寻找矽卡岩型盲矿体依然潜力较大,铜等高温元素可作为今后重点勘查方向。同时,矿区东部新盟山等地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康滇地轴东缘不同时代碳酸盐地层中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其^207Pb/^204Pb与^208Pb/^204Pb呈良好线性关系,^207Pb/^206Pb和^208Pb/^206Pb为一常数。结合对本区床的稀土元素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判定不同层位铅锌矿床是在同一个成矿体系同时形成的,一次成矿,其成矿年龄为245Ma;同时说明不同矿床成矿金属有相同的来源,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硫以来自地层中  相似文献   

12.
热液改造成矿机制──四川底苏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底苏铅锌矿床是一个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改造热液中的铅锌来源于早阶段热水沉积矿石及地层岩石;矿化剂硫源自赋矿地层;介质水属于下渗大气降水。改造热液中的铅锌主要以氯、氟配合物形成迁移。在构造减压带中,铅锌配合物交代地层中的黄铁矿或被有机质还原而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3.
邵靖邦  王濮 《贵金属地质》1996,5(3):195-200
本文以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对赋矿围岩的有机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热液作用下,岩石中的Au^+,Au^3+等组分被有机质还原,有机质转变二氧化碳。未蚀变岩石,钨矿化蚀变岩石和金锑矿化蚀变岩石的有机质热解色谱变形,人机质热解参数,有机质成熟度等都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4.
河北牛圈热泉型银(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2-4,贫Na^+,Ca^2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实 《西北地质》1989,(3):22-30
本文对西秦岭铅锌成矿带中4个铅锌矿田的14个铅锌矿床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重点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做了探讨,笔者认为西秦岭铅锌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包括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再造—岩浆期后热液叠加的复杂过程,是受岩相、断裂构造、侵入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控制的多元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6.
双峰式火山岩与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福芝 《矿床地质》2001,20(4):331-338
双峰式火山岩不仅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最常见的含矿岩石组合,而且也是研究其古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收集了我国以及世界一些著名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矿带的含矿建造资料,其中包括含矿建筑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和层序、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等等。整理结果表明,双峰式火山岩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最佳含矿岩石组合;它们主要产五各个时期的造山火山岩类,产生了有利成矿组分浓集的巨大热液循环系统及适宜原(海水深度和封闭条件良好的)含矿流体集积的沉陷盆地(裂谷),从而为成群成带的VHMS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铅锌矿床的新类型——会泽型(HZT)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流体"贯入"—气液分异;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芭蕉箐铅锌矿床是云南麻栗坡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找矿潜力的铅锌矿床。本文系统介绍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及区域找矿意义。研究表明,芭蕉箐铅锌矿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控制,矿体赋存在田蓬组薄层状灰岩夹千枚岩中,受层位控制明显;芭蕉箐复合纵弯褶皱及其伴生断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隐伏花岗岩体为矿床形成提供了重要物质来源、流体及热源,同时亦为围岩中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创造了条件。属与岩浆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芭蕉箐矿床与蒙自白牛厂超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类似,其外围地区具有找到相同类型铅锌矿床的良好远景。  相似文献   

19.
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矿床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论述了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矿床及矿体形态产状与构造的关系,得出构造分级控矿的结论。并首次提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碳酸盐岩型层控矿床的形成机制,是赋存在有利的岩相岩性地带的分散元素,在后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在封闭高压环境铅锌活化迁移,在开放低压环境沉淀富集。因此在矿床生成的诸多因素中,构造是起主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地质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讨论了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形态、大小、气液比值、包裹体爆裂温度、均一化温度和盐度。认为锑矿床中辉锑矿最佳形成温度为180-220℃,盐度变黑(5-10)wt%NaCl。矿物包裹体成分变化较大,均敢相成分主要为CO2,液相成分中以Na、Ca^2+为主,K^+、Mg^2+次之;K^+/Na^+比值一般小于1,Ca^2+/Mg^2|比值一般大于1,说明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液相级全以H2O、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