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阳宝山西部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阳宝山西部铅锌银矿床,系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通过对该区银赋存状态的研究,发现该区的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存在,主要独立银矿物共有11种。论文详细阐述了各种银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嵌布特征、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在矿石中的分布以及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初步可选性试验资料,得出了该区的银易于回收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形式及银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产在燕山期花岗岩外接触带,受北西向层间滑动构造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形成规模很大的、连续性极好的、银锡铅锌均分别达到大型的复合矿体。成矿具多成因、多期、多阶段的特点。银主要呈银矿物形式存在,银矿物又主要是多阶段的银锑-银铜锑-银铅锑等硫盐矿物。银矿物粒度很细,多呈包嵌形式存在,与方铅矿关系特别密切。经矿相配合能谱系统研究,辅以部分单矿物分析,初步查明其分布、富集、相互关系及矿物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氧化矿石伴生银赋存特征的系统研究后指出,银以独立银矿物为主,少量为离子吸附银和类质同象银。银矿物组合及矿化系列、产出形态、结构、粒度及嵌布类型与原矿的成矿溶液性质和氧化程度有关。铅、锌、铁氧化物和残留的硫化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配分受矿石氧化强度、矿物组合及嵌布形式控制。这一研究成果为有效提高银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蔡劲宏 《矿产与地质》2007,21(2):196-199
研究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对矿石中银矿物的种类、成份、粒度、嵌布特征进行测定和统计,并进行了矿石中银的物相分析和银的平衡配分。根据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伴(共)生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宁 《矿产与地质》1994,8(4):233-244
通过20多个伴(共)生银矿床银的矿物及组合、银矿物的工艺性质、银的载休矿物及银在矿石中的平衡配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伴(共)生银矿床中银的重要工业矿物为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不同的矿床其银矿物组合有所变化,反映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银矿物粒度细小,多小于0.074mm,主要以包裹银产在载体矿物中。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视其伴生的主金属矿种不同而变化,因而银在不同矿床中的平衡配分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中国现行生产矿山银的选矿回收率与其理想回收率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尚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北营西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中银,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主要有银锑黝铜矿、硫铜银矿、辉银矿等,自然银很少。银矿物呈它形粒状同脉石矿物及其它金属矿物镶嵌在一起或呈显微、超显微及胶状包嵌在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等矿物中,其中与方铅矿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通过研究银的赋存状态,为选矿方法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梁冬云 《矿物学报》2001,21(3):534-536
某热液沉积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石伴生丰富的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银的赋存状态有着其独特之处,银赋存与铜矿物密切相关,银主要以较罕见的硫铜银矿矿物形式产出,嵌布于斑铜矿微裂缝中。  相似文献   

8.
湖南郴州南风坳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风坳银矿是产于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中受北北东—北东向断裂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床中银主要以银矿物存在,次为类质同像。银的载体矿物主要为方铅矿,次为铁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已查明的银矿物15种,常见的10种,主要的银矿物为银黝铜矿和黝锑银矿,它们多呈显微包体分布在载银矿物中。银在矿区中部(03-17线)980m~1036m标高范围内富集。银与铅关系密切,银在富铅矿体中富集。  相似文献   

9.
铜陵凤凰山铜矿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其综合回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艺  梁有彬 《地质与勘探》1993,29(11):29-33
该矿床的金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存在,金矿物为银金矿和自然金,银矿物有5种。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其工艺矿物学特征,提出了若干提高金银回收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桥硫铁矿是一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铜、硫、铁、铅、锌 ,并伴生有以金、银、镉为主的 13种有益组分 ,其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 ,大部分呈细粒分散状包裹嵌布于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银金矿 ,亦呈细粒分散状包裹嵌布于脉石、磁铁矿和黄铜矿中。金银在矿床中分布不均 ,在矿体走向和向深部方向局布富集有一定规律。有必要进一步圈定金、银异常区 ,进行独立金、银矿体找矿和资源预测。本矿金、银皆属难解离型 ,建议在电解粗铜中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区"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的金、银主要呈独立的矿物形式出现,矿物种类多达二十多种,常见的有银金矿、金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主要载银矿物为方铅矿.嵌布形式以"裂隙金(银)"为主.多期次活动、多期次蚀变的叠加和在火山构造之上的张或张扭性断裂,最有利于Au、Ag的富集,银矿化与深色硅化和菱锰矿化关系较密切,伴(共)生银主要富集在Zn/Pb比值小于2.4的铅锌矿床(点)矿体的上部或浅部;金矿化多富集在硅化-冰长石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黄铁矿(毒砂)化带或伊利石化-地开石化、镜(赤)铁矿化带.  相似文献   

12.
下鲍大型Ag-Pb-Zn矿床位于江西冷水坑矿田西南部。矿床地质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以分三个阶段:(Ⅰ)闪锌矿-黄铁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岩矿石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下鲍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及银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显示,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金属硫化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或呈粒间银分布于铁锰碳酸盐粒间和早期硫化物晶隙间;另有少量硫银锡矿、含银黝铜矿、淡红银矿、金银矿及深红银矿、硫砷铜银矿等银矿物,呈亚显微粒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粒间或呈固溶体分离结构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中。主要银矿物大量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表明银矿化与铁锰碳酸盐可能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光学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探针、筛析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青海省玛温根矿区产出的有代表性的氧化铅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矿石主要有价元素是Pb(2. 76%)和Ag(204. 4×10-6);矿石中铅的赋存状态较复杂,主要赋存于铅铁矾等难溶铅中,其次赋存于氧化铅、硫酸铅中,矿石中的铅矿物主要是铅矾、白铅矿、砷铅铁矾,少量方铅矿、砷铅矿等;银的赋存状态亦较为复杂,独立银矿物为硫铜银矿,含量甚微,部分银呈类质同像赋存于其他的金属硫化物中。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主要的铅矿物如铅矾、白铅矿等相互交代连生现象明显,且嵌布粒度细小,这与筛析检测结果相一致,同时矿石中As含量较高,达到了5. 43%,含砷矿物主要为毒砂、臭葱石,经X射线能谱分析,部分铅矿物与砷元素关系密切,并形成了砷铅铁矾、砷铅矿等复杂砷铅矿物。所以预测在选矿过程中,砷会随铅矿物同步富集,银的独立银矿物主要是硫铜银矿,且嵌布粒度微细,大部分银矿物以微细粒包裹态赋存于石英、褐铁矿等硅酸盐或氧化物中。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可判定该氧化铅银矿属于极难选矿石,建议采用浮选-化学选矿工艺综合回收铅、银金属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梅县玉水铜铅锌矿床中的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4):33-36
玉水铜铅锌矿床中,银呈共生,伴生状态产在富铅铅锌矿石中。银与铜呈正相关,与铅锌不相关。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在斑铜矿,辉铜矿内,尚有一部分呈粒径小于0.1μm的超显微包体,机械混入物和类质同像在硫化物中。银矿物类比较简单,主要是硫铜银矿,辉银矿,粒度细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井矿床中银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大井矿床中银矿物的类型,产出特征以及矿物命名的问题,详细描述了黝铜矿族,浓红银矿,脆银矿,自然银以及含银的铅-铋(锑)硫盐类矿物等主要银矿物的产出状态和化学成分特征,并讨论了相应的形成条件,同时指出本区银矿物主要形成于两个矿化阶段,即:早期黄铜矿-黄铁矿阶段,主要形成了黝铜矿族的含银矿物以及辉锑银矿,硫锑铜银矿等含铜的硫盐类矿物,晚期方铅矿-闪锌矿阶段,形成的银矿物种类较为繁杂,除形成黝铜矿族矿物外,多数含铅,铋的硫盐矿物以及自然银、硫化物和浓红银矿、脆银矿等无铜的简单硫盐等均是在这一阶段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十八铅锌银矿是近年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它以其矿化元素较为均匀,矿化面积大,矿石品位中贫及矿体明显受特定层位控制等特点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研究,本矿床矿石中已查明的矿物种属达63种。主要金属矿物简单、微量金属矿物繁多为该矿床矿物成分的组成特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几种主要金属矿物的特征及其嵌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相广锰银矿床具有大陆边缘型火山岩、次火山岩银矿床的典型特征,锰-银为该矿床的稳定地球化学组合。矿体的形成受一组北西-北北西向扭性裂隙控制,矿石分锰银矿石与蚀变岩银矿石两种类型。前者中的银主要呈分散状态分布于锰矿物中,次为独立银矿物;后者中银以独立银矿物为主,次为分散银。银主要来源于火山岩、次火山岩,在内生阶段形成而又在表生阶段富集。属燕山期陆相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威宁银厂坡银矿床矿石物质组分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森林 《贵州地质》2000,17(4):261-265
贵州银厂坡奶矿床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其规模近于中型,矿床产于断层破碎带中,受构造控制,本文主要对矿石的物质组分及银的赋存在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发现银在矿石中多以独立银矿物的形式存在,其粒度很细,与褐铁矿,孔雀石,白铅矿等氧化矿物关系密切,初步查明其分布,富集以及矿物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赋存形式及其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4,13(1):74-85
白牛厂银矿是近年发现探明的一大型银锡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围岩为中寒武纪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银主要呈硫盐矿物出现,共有28种,常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等。  相似文献   

20.
广东陆丰硫铁矿床为一个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脉状矿床。伴生有综合利用价值的Cu、Au、Ag、Te、Bi等元素。其中Au主要呈微细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在黄铁矿中,Ag主要呈自然银、螺状硫银矿等独立矿物充填在脉石矿物中。Te、Bi呈碲铋矿、硫盐矿物嵌布在黄铁矿或充填在黄铁矿微裂隙中。多数硫盐矿物为矿区首次发现。通过矿石物质组分的研究,查清了上述元素的赋存状态,为硫铁矿床的综合评价,有益组分的合理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