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地图分析游客对福州旅游的切身感受,反映福州旅游开发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问题:传统景观知名度高,但分异明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不均衡;游客构成对福州旅游的需求存在差异;福州旅游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不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战雄  袁书琪  陈光水 《地理科学》2012,(10):1168-1175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最重要环节。选择具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太姥山山岳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交通的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游客吸引半径增加,人均碳排放量显著增加,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虽然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亦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但人均旅行距离的增大则是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在350 km以内,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随距离增加变化不明显或略微下降;而350 km以上,两者均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增长,这与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关。从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看,350 km大致可作为中途和长途旅行划分的界线。3个景区的年碳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武夷山>太姥山>福州森林公园,平均碳排放密度则表现为武夷山>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各景区长途旅游者和乘坐飞机旅游者均占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大部分,且其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因而减少长途旅行和乘坐飞机次数是降低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重游对旅游地包括城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京城郊旅游地中开发比较成熟的珍珠泉旅游风景区为例,对比了重游游客与首游游客的行为差异,对游客行为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意在探索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内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重游游客与首游游客的背景、交通方式、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和旅游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旅游活动和餐饮满意度,游客月收入水平和年龄等,对游客重游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城郊旅游地重游率的对策,为城郊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综合质量的提升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福建昙石山遗址发掘进展及其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息,引发了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的老题新议.本文在强调古迹旅游资源是构筑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内涵和底蕴基础上,分析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开发新构想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府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评价最高,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评价基本相同,游客的评价最低.政府机构是地方非遗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应积极引领发挥其最大旅游效益;当地居民和经营者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参与者,应积极提高自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动意识;非遗地域差异明显,游客对其相对生疏,建议重点开发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非遗旅游活动,不同群体在开发利用非遗旅游资源方面各尽其用.  相似文献   

6.
以客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游客满意理论,测评客家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发现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子,探讨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结果表明,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总体满意度没有达到满意水平,不同游客群体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满意度显著影响因子。提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形象策略、市场策略、产品策略、环境策略、管理策略以提升客家文化旅游的形象价值、产品价值、环境价值和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7.
香港旅游购物市场运行机制完善,为中国内地开拓购物旅游市场提供了示范.通过分析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旅游案例,认为游客购物行为心理活动规律表现为:兴奋-疑惑-后悔-认可-满足.这种行为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与内地商品市场不完善、旅游业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内地经济水平、游客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内地购物旅游市场的培育需要从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旅游商品生产与独家代理、旅游购物市场质量保证措施的可操作性等多方面借鉴香港旅游业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上海市高校旅游资源以及高校旅游客源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上海市高校旅游存在政校企合作的开发模式、高校自主开发模式、游客自发游览模式等3种开发模式.上海市高校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形成良好的开发氛围、缺乏市场化运作、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单一.最后提出上海市高校旅游的开发对策,包括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校旅游、建立政府主导型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唐卡是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美术,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鉴赏唐卡、购买唐卡已经成为西藏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进一步发挥旅游在传承和保护唐卡中的作用,更好地借唐卡提升西藏旅游的文化艺术品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游客对唐卡的感知,对保护唐卡的措施的态度发现:一方面,游客对唐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对唐卡画面的象征意义了解不够、对唐卡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感知比较肤浅;另一方面,游客对"多元参与"的唐卡保护模式的认同度高,对提高唐卡的旅游吸引力的外在辅助措施的认同度高,对改变唐卡的传统形式的分歧大。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旅游为唐卡的"活化"提供动力;唐卡为西藏旅游增加文化艺术品味;"动态本真"是唐卡旅游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疆特色旅游产品消费行为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旅游活动日益强调休闲性、参与性与体验性,新疆具有丰富的符合旅游消费趋势的特色旅游产品,但不同背景的游客对新疆旅游产品的需求存在分异状况,这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分析国内游客对新疆特色旅游产品的消费特征及趋势,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市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