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测环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  周国华 《气象》1992,18(12):27-28
引言 地面观测环境的代表性和稳定性是获取代表性气象资料,做好业务服务工作的基础。随着经济振兴和城镇发展,使气象台站地面观测环境发生改变,对观测环境资料的代表性产生影响。观测环境的改变可对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蒸发量、日照时数,甚至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产生影响。本文以盐城市不同县站气温变化差异为例,分析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产生的影响,说明加强观测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探测环境及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高分辨陆地卫星影像结合GIS技术揭示了近25年(1987—2012)寿县县城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气象观测场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热环境的影响过程;以搬迁后新址为参考站,进一步分析了城市扩张对气温和风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改变是破坏寿县观象台探测环境代表性主要原因;2城建用地是影响和构成寿县旧址周围缓冲区较高地表温度的热环境分布主体,而植被和水体是较低地表温度的热环境分布主体;3城市化扩张造成旧址年平均气温偏高和年平均风速偏小,由于城市化的影响,寿县新旧站址风向的相符率仅为15%左右,且城市扩张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控制台站周边城建用地的规模和布局是改善台站热环境以及提高台站观测区域代表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2018年7月22日三都县城出现局地短时大风,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FNL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环境场、雷达、地形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此次过程大形势不具备形成大风的条件,是午后热对流形成的雷暴大风;在大风发生前5 d三都县城气温维持35℃以上的高温天气,气压呈现降低的趋势,大风发生前1 d三都与周围站点气压差开始增加;此次大风雷达回波生成于较高层次,在大风发生前出现了明显的反射率因子核心降低和中层径向辐合,有利于地面大风的出现,同时地形"狭管效应"与下垫面的影响使得河面上风力加大。  相似文献   

4.
分析乳源站自1964年建站以来,地理环境从20世纪60、70年代郊区到近10年来为城市中心地带,气象观测环境也从良好转为较差.从气象探测环境变化的3个阶段,分析本站建站到2006年的气象要素(温度、日照、风)的变化情况,说明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和朱日和2005年的PM10质量浓度(MPM)和相关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沙地和草地环境下MPM的分布特征,发现MPM受沙尘天气的影响较大,非沙尘日MPM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差别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气象要素对MPM有较大的影响,在选取相关气象要素参量的基础上,将各参量相乘建立了气象影响指数IPM,表示气象条件对MPM的综合作用,经检验发现锡林浩特和朱日和IPM值与MPM日均值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0,高于MPM与其他单气象要素,月均值的线性相关性更显著。对同一气候带不同下垫面条件下不同季节IPM值与MPM的对比分析发现,气象条件对近地面MPM的影响比下垫面条件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人体舒适度,它能反映人对大气环境气象要素的感受。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及时了解环境气象条件对人体影响的程度,开展南宁市人体适宜气象条件预报服务研究。根据南宁市气候特点,选择影响人体舒适的气象要素的相关气象因子,用温湿指数  相似文献   

7.
王立生 《气象》1979,5(3):24-25
研究气象要素值随时间的变化是气候学和长期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气象要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为了研究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就要求观测序列具有均匀性,即要素随时间的变化(逐年、逐月、逐旬等)仅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而不受仪器更换、观测场地迁移、观测规范改变的影响。 昌潍地区15个台站,自建站以来大都进行过观测场地的迁移,有的甚至迁移过两次。观测规范中对观测时次的规定也先后经过几次变动,致使部份气象要素的历史资料有前后不衔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  相似文献   

8.
根据潼关县气象站周边环境在1993年发生严重变化的事实,将1981—2010年分为前后两段,对气温、地温、降水、风速等主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明显且观测环境变化不大的邻站——华阴气象站的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潼关县气象站周边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影响最大的是风、气温和地温,其次是蒸发;对降水、水汽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2014年大理机场周边区域的实地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环境改变类型对气象要素的影响特征,同时基于2007—2013年大理机场与大理市气象站各种气象要素对比分析了机场飞行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城市化发展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大理机场的飞行气象条件在气温、地面风、降水和部分天气现象上有较明显的影响,预期气温升高、风向偏转、平均风速增大、降水减少、能见度趋好,雷暴、强降水等极端性天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博罗站建站以来探测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探测环境的变化对各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所造成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探测环境的严重破坏,各气象要素的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观测的记录虽然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但是并不能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因此观测记录也就失去了代表性.此外,探测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中山市地面气象要素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研究分析了中山市2004年地面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规律,发现作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的PM10浓度月变化与各地面气象要素都有很高的相关性,而日变化与气象要素相关性不高。分析了气象要素各自对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的具体影响,发现当大风、较强降水、本站气压明显偏低、高温高湿等气象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出现时,污染物浓度降低,这一结论在对环境空气质量典型日气象条件的分析中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汪清县气象局1957-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汪清站52年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汪清站气象要素差异的基本规律,从中分析环境变化对气象观测资料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并用T检验方法对气象要素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52年来,汪清县的平均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风速逐步减小,相对湿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环境气象指数与气象要素和非气象要素敏感度和依赖关系,利用天气学、气候学、统计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制了30多种实用于专项服务的环境指数,并建立了内蒙古城市环境指数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4.
飑现象的观测及与飑线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飑与飑线的定义、特征、形成条件上的区别、产生飑时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并对1999年5月6日和1999年5月26日出现在靖宇县境内的两次突发的强风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地面观测员准确掌握飑的定义及产生飑现象的气象要素的量值的变化 ,对正确判断飑至关重要 ,同时也为观测员正确取飑提供了数值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产量是由小麦品种本身的生育特性,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些因素中,品种的更新,土壤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对于产量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变化比较平缓的过程。在一般的情况下,相邻两年间产量的较大波动,主要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用正交多项式的方法,求得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要素与气象产量进行积分  相似文献   

16.
黄嘉佑 《气象》1995,21(8):53-57
第四讲气候状态变化的持续性和周期性分析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研究前期气象要素对后期的关系能反映前期外力因素及气象要素自身对后期气象要素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要素持续性。气候状态的形成是多种具有不同尺度变化的大型气候因子影响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阳春站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对观测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阳春气象站搬站前后的日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阳春市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差异的基本规律,并从中分析环境变化对气象观测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气象》2022,(1):3-6
选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81—2020年共4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使用等级分析法、累积频次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发射中心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能见度与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能见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1981—2020年呈现“W”形“一峰两谷”的变化趋势;春、夏季能见度低于秋、冬季,稳定性春、夏季较秋、冬季差;能见度白天低于夜间。(2)能见度的变化与气象要素存在一定的关联。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均对能见度有贡献,各季节影响能见度的气象要素各有差异。(3)天气现象中雾霾、沙尘、降雨、降雪、雨夹雪均对发射中心能见度有影响,其中影响频次最高的为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的广泛应用,全面实现了各气象要素的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上传的自动化功能。气象要素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是确保气象产品与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每一个数据与参数的真实可靠都直接关系到气象预报质量和服务效果。由于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器、各个要素的传感器等都有特定的误差,因此,本文拟运用误差匹配朔源方式来减小和消除各环节误差对气象要素和数据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北京城近郊区1985-1997年火警数和火灾数与湿度、大风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分季节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火警数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好于火灾数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气象条件是火警发生、火势蔓延的重要环境条件,可通过对气象条件的预测实现对城市火险等级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