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是国土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介绍了宁波市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的调查评价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红线。通过GIS等相关技术,以某县数据为例,详细介绍了对耕地后备资源实施调查评价的原则、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选取等内容,得到了准确的评价结果,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储备补充耕地项目和耕地后备资源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和专项用地调查标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国土综合利用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国家相关规程及技术要求,探讨总结了储备补充耕地项目和耕地后备资源标注工作的实施流程及标注要求.  相似文献   

4.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估是一项长期的土地评价监测工作,及时地反映当前经济建设对土地资源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耕地后备储备开发空间的影响,是该项工作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利用地理国情数据在后备资源调查评估中的应用思路和实施方法,使调查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调查过程更为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及流程的应用软件系统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是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基本前提。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是科学规划和开展耕地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能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由于不同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所具有的自然景观和土壤性质等条件不同,其评价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评价项目基础上,依据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对开垦或复垦的不同要求,对每一类耕地后备资源分别设置一套独立的权重体系,并分别划分土地适宜性等级,以期为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客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例介绍了以测绘成果资料和现代测绘技术为支撑全面调查与查清水利工程建设可垦耕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的工艺,为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苏北海滨小城,有着得天独厚、十分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近年来,大丰区充分发挥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优势,多措并举,通过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既满足了大丰经济社会发展对补充耕地指标的需求,为当地的沿海开发、项目招引、城乡统筹发展等补足了能量;又将多余的补充耕地指标异地调剂给苏南等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使用,为全市乃至全省的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丰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正在逐年弱化,其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本文围绕大丰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耕地后备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上官卉彦 《北京测绘》2021,35(2):183-187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等,以明溪县为例,通过空间分析、影像解译等,获得明溪县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成果类型及数量、分布情况、分布特点,最后分析明溪县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限制因素分析(如交通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为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开展耕地及后备资源利用保护成为战略重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地理区位特征,对耕地及后备资源现状、利用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开发利用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布局、战略重点及保障措施进行研究,以全面落实战略需求,对实现国家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估的要求,针对评估的关键环节和实施流程,构建了基于FME的评估方案。通过在实际生产项目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准性。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通讯》2014,(9):23-3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保护耕地红线,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科学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部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开展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Geoway在地理国情应用于较为广泛。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利用Geoway的平台优势,解决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实际工作中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总结经验,为土地规划、测绘等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ArcGIS软件将最新遥感影像和2015、2016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地类图斑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进行叠置分析(以江汉平原XX市数据为例),通过内业比对判读,提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疑似不符地块。结果表明,通过GIS的叠置分析,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等外部数据,能核实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图斑,保证划入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的省份。2002年底,全省人均耕地仅0.6亩,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每年建设占用耕地6到8万亩。全省可供  相似文献   

18.
在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宜耕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襄阳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和生态损益。结果表明:1襄阳市宜耕性面积为30 074.26 hm2,包括荒草地、滩涂、沙地和工矿废弃地等;2襄阳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为:先开发(23.62%)较先开发(65.30%)较后开发(7.91%)后开发(3.17%),各县(区)开发时序依次为宜城市、枣阳市、襄州区、谷城县、老河口、南漳县、襄城区、樊城区和保康县;3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前后生态服务总值由6.42亿元降为1.91亿元,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分别增加0.21亿元和0.01亿元,气候调节和废物处理价值呈现"落势",分别减少1.37亿元和1.27亿元。  相似文献   

19.
23日正式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野外调查、调绘工作是在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调研以及各类野外验证工作中的重要步骤。为了更好地开展类似的工作,一款方便易用的移动GIS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一款基于移动GIS的外业数据采集APP的设计流程、实现过程及应用效果。并以某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为例,展示APP的软件特点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