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由于不同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所具有的自然景观和土壤性质等条件不同,其评价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评价项目基础上,依据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对开垦或复垦的不同要求,对每一类耕地后备资源分别设置一套独立的权重体系,并分别划分土地适宜性等级,以期为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客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上官卉彦 《北京测绘》2021,35(2):183-187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等,以明溪县为例,通过空间分析、影像解译等,获得明溪县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成果类型及数量、分布情况、分布特点,最后分析明溪县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限制因素分析(如交通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为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估是一项长期的土地评价监测工作,及时地反映当前经济建设对土地资源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耕地后备储备开发空间的影响,是该项工作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利用地理国情数据在后备资源调查评估中的应用思路和实施方法,使调查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调查过程更为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4.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估的要求,针对评估的关键环节和实施流程,构建了基于FME的评估方案。通过在实际生产项目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开展耕地及后备资源利用保护成为战略重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地理区位特征,对耕地及后备资源现状、利用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开发利用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布局、战略重点及保障措施进行研究,以全面落实战略需求,对实现国家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杭州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实施情况,讨论了基于GIS技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内容、技术路线,研究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宜耕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襄阳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和生态损益。结果表明:1襄阳市宜耕性面积为30 074.26 hm2,包括荒草地、滩涂、沙地和工矿废弃地等;2襄阳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为:先开发(23.62%)较先开发(65.30%)较后开发(7.91%)后开发(3.17%),各县(区)开发时序依次为宜城市、枣阳市、襄州区、谷城县、老河口、南漳县、襄城区、樊城区和保康县;3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前后生态服务总值由6.42亿元降为1.91亿元,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分别增加0.21亿元和0.01亿元,气候调节和废物处理价值呈现"落势",分别减少1.37亿元和1.27亿元。  相似文献   

8.
储备补充耕地项目和耕地后备资源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和专项用地调查标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国土综合利用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国家相关规程及技术要求,探讨总结了储备补充耕地项目和耕地后备资源标注工作的实施流程及标注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某种程度上是在做耕地“减法”。土地管理如果缺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这个环节,不努力做好耕地“加法”,不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无疑会加剧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严峻国情。  相似文献   

10.
5月上旬,浙江大地,春暖花开,万物生机盎然,广大农民奔忙在田间地头,好一派春耕备耕景象。 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的浙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始终面临着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双重压力,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