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膜瘤中砂粒体矿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砂粒体矿化是脑膜瘤中常见的矿化类型,对其形成机理和矿物成分的分析可能会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辅助信息。该研究选取人脑膜瘤中的砂粒体矿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脑膜瘤中砂粒体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的初期为沉淀在胶原纤维上的矿化小球,成分为磷酸八钙;矿化小球不断生长聚集,并逐步水解为碳羟磷灰石晶体,矿化的不断发展致使胶原纤维也发生矿化。砂粒体的同心层状构造是由螺旋状排列的矿化胶原纤维及沉淀在其上的矿化颗粒组成的集合体,而不是多数研究中所述:砂粒体是以坏死细胞残骸为中心由内至外的同心层沉淀。  相似文献   

2.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化体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床类型属构造导控的高温热液型,矿化体几何形状取决于导控构造及容矿岩石的性质.该矿床容矿岩石有绢云石英片岩、石英透闪石岩、变质辉长岩、蚀变花岗岩等区内所有岩石类型.矿化是以均匀的微细脉浸染为主,矿化岩石与同类型未矿化岩石特征差别无几,矿化期交代作用十分微弱.矿石类型属于微细脉浸染及富细脉型.矿化体模型是在基本了解矿床地质特征,成控规律以及地表主要矿体形态数据基础上拟建的.理论上,矿化体是以导矿构造为骨架的简化板状矿化体,与易矿化岩层贯通所形成的似层状矿化体构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即使在高精度矿产勘查过程中也不能保证取得相对准确的数据.因此,准确识别矿化体性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红河县车古铁多金属矿为近期新发现的金矿点,通过矿区已发现的三处矿化体的综合研究,并与典型矿床进行对比,认为本区金矿化体均为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4.
山东栖霞香夼矿床深部地球化学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文姬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95-1106
山东栖霞香夼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深部铜矿化延伸至-1200m以下,但该矿化体的形态分散且品位明显偏低。本研究利用电子显微技术、ICP-MS、X射线荧光光谱、AAS、ICP-AES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矿床深部沿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上定向采集的岩石样品。研究结果表明,香夼矿床矿化具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水平方向上,由西向东以铅-锌为主过渡到以铜为主的侧向分带;在垂直方向上,从上而下表现为铅-锌矿带-铜矿带、铜(钼)矿带的正向分带。花岗斑岩体和板岩内部均存在矿化体,矿化作用主要位于构造破碎蚀变带内,其中破碎带蚀变程度与矿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矿化岩石矿物微形貌、微结构、成分及组合特征综合表明,尽管矿区板岩内部也存在大量的矿化体,但该矿床的矿化体与花岗斑岩紧密接触并呈现出密切的联系。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矿化作用的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成矿温度大致为230℃~350℃。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表现出壳幔流体相互混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吴志国 《地质与勘探》2019,55(5):1164-1172
本文论述了辽宁省抚顺棋盘山矿区的地质、物化探及、矿化体特征,指出花岗斑岩体具有良好的分带性,是低阻高极化体且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吻合。分析了Au、Mo矿化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原生晕的分带规律以及矿化体与蚀变之间的关系,指出Au矿化体多产于岩体内部的断裂带内,且与硅化、褐铁矿化、黄体矿化关系密切;而Mo矿化体呈矿化带产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与硅化关系密切;原生晕在轴向上具有Pb-Ag-Zn-Au-Mo-Cu的分带特征。根据矿区的地质、物化探异常以及蚀变,概括了可能的找矿标志,认为物化探异常地段以及岩体接触带应是今后找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金厂金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床内包裹体的研究,对比不同矿化程度岩石中包裹体特征,认识到矿化程度与岩浆-流体的演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还见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硫化物矿物,主要呈脉状、条带状及浸染状产出。矿化程度高的钻孔岩芯内,包裹体类型发育完整,流体包裹体、熔融包裹体、熔-流包裹体均有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矿化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流体的沸腾作用及流体的混合作用关系密切。分异作用使成矿物质得到富集,沸腾与混合作用使矿质进一步富集并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7.
哈金桑惹隆起上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化带是在开展1:25万江孜县幅区调工作时首次发现的。该矿化带的矿石组合具钙夕卡岩型特征。共发现两个矿化体,Ⅰ号矿化体的有益元素以铜为主,伴生银、铅锌等;Ⅱ号矿化体有益元素以铅锌为主,伴生银和铜等。该矿化带的发现对该地区的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崔雷  尹西军  宋先清 《矿床地质》2010,29(Z1):111-116
黑龙江省金厂矿区为森林覆盖区,利用单一的地表工程找矿难度大,寻找隐伏矿体是区内急需解决的难题。在金厂矿区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圈定视极化率、视电阻率异常,大致了解矿化体深部变化情况,推断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并直接投入探矿工程进行验证,通过以上工作在区内发现金矿体一条,为在该区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依据,并积累一定的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矿床花岗斑岩成矿地质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其铜钼(金)矿(化)体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紧密相伴,且主要位于花岗斑岩脉(体)的上、下盘。花岗斑岩内发育有具斑岩型矿化特征的细网脉状、浸染状矿化,其上盘的(似)斑状花岗岩和下盘的向阳组围岩内均发育有脉状、细脉状矿化,且总体表现出向接触带附近花岗斑岩倾斜的特点。(似)斑状花岗岩中的矿化脉体北倾,围岩地层中的矿化脉体南倾。花岗斑岩脉(体)上、下盘的矿化脉体表现出越靠近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蚀变矿化越强、矿化体的规模越大、出现的频率越高,而远离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则蚀变矿化越弱、矿化体的规模越小、出现的频率越低。铜钼(金)的成矿时代与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较为一致,其同位素年龄集中在34~36 Ma。花岗斑岩含有源于富集地幔的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并发育浸染状的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花岗斑岩)具有同源性,且与壳_幔岩混合作用及成分分异有关,具有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基础。因此,该区的铜钼(金)成矿与花岗斑岩有关。  相似文献   

10.
韩磊  赖月荣  管伟 《新疆地质》2011,29(1):99-102
清水铜矿是在卡拉麦里成矿带发现的首个铜矿,为进一步圈定铜矿化体位置和产状,采用激发极化联剖装置和激发极化测深相结合方法进行勘查,成功圈出高极化体3条.对极化体进行钻探验证,查明极化体内有4条铜矿化体,同时揭露多层隐伏盲矿化体,取得理想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阜山金红石矿床含矿岩体的形成变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少康 《化工矿产地质》2006,28(2):73-82,104
通过对含矿岩体结构、产状、岩石类型、化学成分、微观特征,矿体产状、矿体与各类岩石的空间关系,矿石岩性观察研究,认为含矿岩体空间形态为向北东倾的椭圆柱形,原岩为辉长岩、成岩过程中物质成分发生了充分的分异富集,分异作用主要是重力分异、次为结晶分异;成岩后又经历了“角闪岩相→榴闪岩相→绿片岩相”的变质过程,三次变质作用均有金红石形成、第二次是主要成矿作用。分异作用奠定了成矿的物质基础、是矿体产状和矿石岩性的主因,变质作用使高钛岩石变为矿体。深部有一定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山东新城金矿床的叠加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7年研究了Ⅰ号矿体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下部异常显示有深部盲矿前缘晕叠加,1994年探明的Ⅴ号矿体正好与其对应。1997年继续研究和建立了新城金矿的原生叠架晕模式,并用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吴维虎 《云南地质》2011,30(4):404-406,403
普朗岩体外接触带,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受构造裂隙控制,大脉状产出,可寻找大脉型矿体。而北部向深部寻找与斑岩有关的矿体;西南部则可寻找角岩化带矿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白云金矿区典型的Ⅰ-1号金矿体11线的地表及井下不同标高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各指标异常在空间上与金矿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弄清白云地区地表土壤次生晕与坑道原生晕的关联性,发现烃气测量法在辽宁景观条件下完全适用,总结出了本区进行找矿预测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通过对姚家岭北部地区进行烃类组分及部分微量元素异常展布特征分析,并结合异常分布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找矿潜力评价,圈定了相关找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15.
综合电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不同金属矿产生成环境不同,伴生矿物元素不一样,矿体物性差异很大,造成物探勘查的多解性;此外由于矿体受不同地质构造影响,矿体产出形状复杂,造成物探解释精度下降。综合电法勘查,可以利用多参数分析,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测量信息丰富,较好地发现确定有意义异常,减少多解性,提高地质解释精度,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文中介绍了综合电法在1个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峰市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区,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第四系浅覆盖区进行隐伏萤石矿体探测的有效性试验。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及与已知矿体的对比证明,在浅覆盖区利用X荧光分析仪勘查隐伏萤石体是有效的。该结论为便携式X荧光仪在勘查隐伏萤石矿体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瞬变电磁法探测德尔尼钴铜矿的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地电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矿体的有效性。在已知矿区进行的瞬变电磁剖面试验,发现在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体上获得异常强度大,反演计算断面低电阻率特征明显,试验方法效果好,可以用于进一步外围找矿。  相似文献   

18.
杜再飞  徐茂华  赵波  潘泽伟  唐忠 《云南地质》2013,(4):393-396,392
鹅头厂铁矿是滇中元古宙铁铜矿床的典型矿床,认为该铁矿是一个复成因矿床,矿床主体(Ⅰ1矿体)为沉积-热液改造型,次要矿体(Ⅰ2矿体)是热液脉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台金矿高村矿床11^-1矿体富矿段的富集特征及赋存状况的研究,分析了富矿段的形成与构造,重熔花岗岩,成矿热液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富矿段的成因及经济意义,同时指出与主矿体平行侧列的小矿体的探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余飞燕  王京彬 《云南地质》2014,33(3):441-445
梅岭矿区勘探程度较高,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此次研究,建立了梅岭矿区三维地质数据库,应用Micromine软件建立铜矿体三维模型及Fm1断层模型,并应用距离反比法对M1和M2号矿体矿块模型进行空间插值,获得相应的品位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勘探网度条件下的矿体三维模型及矿体品位、矿石储量等特征的变化,探讨了在M1和M2号矿体勘探范围内设计勘探网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