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维基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3):173-176,195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产于扬子板块东南缘萍乡-高安坳陷带内,赋矿围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密集裂隙带等构造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重点找矿远景区是坳陷带内两大推(滑)覆构造对冲带南侧的金矿化异常区.  相似文献   

2.
泸水市上江铜矿位于怒江大断裂带东侧,矿区内铜矿体呈脉状、似层状赋存于南北向张性断层破碎带中,上石炭统卧牛寺组(C3w)玄武岩与下石炭统香山组(C1x)灰岩、泥灰岩分别构成矿体的近矿围岩。该铜矿的生成和分布就位都与构造破碎带有关,为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普洱市芒达铜铅银矿位于思茅大平掌铜矿西侧,其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层间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侏罗系下统芒汇河组三段(J1mh3)沉火山碎屑岩,矿床成因类型属断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根据长期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本文归纳总结了赣西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赣西卡林型金矿产于扬子板块东南缘萍乡-高安坳陷带内,赋矿围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等层位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密集裂隙带等构造部位,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在金矿床上均有化探金异常.找矿标志:1/5万化探分散流Au、AS、Sb、Hg组合异常;地层标志为大冶组和长兴组地层的细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构造上应在不整合面、断裂破碎带、密集裂隙带中.重点找矿远景区是坳陷带内两大推(滑)覆构造对冲带南侧的化探金异常区.  相似文献   

5.
武金阳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14-116
锰矿体产于二叠系当冲组地层中,受走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剥离带)控制,在与高角度(或近于垂直)断裂交汇处矿体较优、较富.据此,该区寻找优质氧化锰矿的思路应顺层位找矿、沿层间构造带找优质矿.  相似文献   

6.
锰矿体产于二叠系当冲组地层中,受走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剥离带)控制,在与高角度(或近于垂直)断裂交汇处矿体较优、较富。据此,该区寻找优质氧化锰矿的思路应顺层位找矿、沿层间构造带找优质矿。  相似文献   

7.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多金属矿集区的南东部,矿区主干断裂为导矿构造,矿区内二叠系茅口组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断裂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和形态。矿体的围岩蚀变主要有褪色白云岩化、碎裂白云岩化、糖粒状粗晶白云岩化。该矿床属沿层间断裂充填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天登铜金矿区位于兰坪—思茅褶皱带之中轴断裂带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和紧闭褶皱之层间破碎带中。矿区铜金矿体近矿围岩均为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_1j)的碎屑岩。为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杨发成金矿矿体赋存于哀牢山断裂带(F_1)之次一级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沿构造破碎带分布,矿体近矿围岩为元古界小羊街组上亚组(Ptx~b)石英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沿哀牢山断裂(F_1)及其次级断裂带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安徽繁昌盆地南缘构造特征与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繁昌盆地作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提斯、太平洋两大构造体制的转换密切相关,是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盆地-岩浆-成矿内在联系和时-空关系的天然实验室.繁昌盆地南缘位于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内,具有三级构造控矿特征:①铜陵-南陵断裂带是一级控矿构造,是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②燕山期叠加褶皱是二级控矿构造,控制着成矿热液的运移和就位;③含矿地质体是三级控矿构造,是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活动为姚家岭多金属矿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就位空间:①导岩构造主要是铜陵-南陵大型断裂带;②导矿构造包括铜陵-南陵破碎带、构造透镜体间的空隙带、含矿透镜体内的褶皱岩层面、层间破碎带、平行褶皱枢纽的裂隙等;③储矿构造主要为含矿透镜体的上下边界、透镜体内的褶皱岩层面、层间破碎带、平行褶皱枢纽裂隙等.  相似文献   

11.
王春林 《地质与勘探》2018,54(2):264-273
郎都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红山复式背斜北东翼。矿体主要赋存于张性破碎带、层间破碎带、褶皱的转折端以及外接触带。矿床的形成与围岩性质、构造破碎带和围岩蚀变类型有较为直接的联系。矿床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铜矿床,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围岩为碳酸盐岩类中的灰岩类,典型的矽卡岩矿物为透辉石,其次为石榴子石,其中透辉石矽卡岩含矿性明显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根据同位素研究成果,郎都铜矿的成矿年龄大致为214.8±3.8 Ma;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属于造山带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下地壳,次为地幔,具备壳幔混合和深源-浅源混合的特征。矿床的形成是多期次交代作用叠加的结果,具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垭都—蟒洞铅锌成矿带是川滇黔矿集区内重要铅锌成矿带,近年来随着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逐渐成为地质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前期累积各类地质矿产勘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找矿勘查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区内铅锌矿体的产出特征及其就位空间,总结其铅锌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为区内铅锌地质勘探深入提供实际依据。结果表明,区内铅锌矿体产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之下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铅锌矿床(点)沿垭都—蟒洞主干断裂带成群成带分布,多数铅锌矿(化)体与主控断裂平面距离小于1 km,主干断裂(垭都—蟒洞断层F1)和前峰"冲-褶"体系及次级断裂带为铅锌富集成矿有利地段,其中"褶皱+轴向断层"构造体系、"主干断裂+同向次级断裂"体系、"层间断裂、破碎带、溶洞"等控制了铅锌矿体的产出。此外,区内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主断裂破碎带内及其下盘,受硅钙界面控制明显,主要赋存于靠碳酸盐岩一侧,而与地层层位无关,仅部分为层间断裂控矿,其中,"高碳泥质挤压蚀变带"和"铁锰碳酸盐化"是区内铅锌矿体主要的近—中近矿围岩蚀变。该区已知矿床的深部一定构造岩性组合空间内找矿潜力较大,如垭都、筲箕湾和亮岩等铅锌矿深部,以及F1南段半边街一带等。  相似文献   

13.
加仁铜矿位于羊拉-曲隆铜、铅、锌、银成矿带,该铜矿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及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脉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万庄金矿控矿构造类型及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北京万庄金矿有3种类型控矿构造:(1)层间虚脱构造控矿,矿化往往发育在中元古界厚层碳酸盐岩层之间,碳酸盐岩为有利的容矿围岩,成矿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其控制的矿体规模大,矿体延深明显大于延长,为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2)层间破碎带构造控矿,矿化不受围岩性质限制,为矿区内分布最广泛的控矿构造,一般矿化规模较小;(3)穿层断裂构造控矿,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大,安山岩为围岩时矿脉窄而富金,碳酸盐岩为围岩时矿脉宽相对贫金.NE走向F3断裂中生代强烈活动控制了三百山岩体的形成及区内金矿化.另外,查明了成矿后破矿的F18断裂为一正断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右旋平移断层.该断裂性质的确定为矿区内F18南侧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矿区F_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二叠系-三叠系(P-T)安山岩。矿床成因为安山质岩浆活动相关的构造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出现的黄铁矿化、硅化是主要的找矿标志。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克陶县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床属于台缘碳酸盐岩容矿的超低温度热液成因。矿麻赋存于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3个控矿的由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古含水层中,角砾岩、矿体均具有复杂的产状,影响矿体产出了主要因素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界面、构造、低温热液交代作用以及容矿围岩的岩性,铅锌、铜、铁矿均是统一的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锌(铅)矿围岩以碳酸盐岩为主,铜矿围岩为紫工色碎屑岩,铅矿围岩为灰白色碎屑岩,各主要矿空部及外围均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武山铜矿地处长江断裂南侧的九江—瑞昌构造带中心部位,发育于横立山—黄桥向斜的北翼。不整合面及武山岩体接触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和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带、中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体的成生与富集,而武山岩体与石炭系、二叠系灰岩、灰岩捕虏体的接触带则形成夕卡岩型矿体;在武山岩体和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则难以形成工业矿体。在研究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褶皱构造和围岩组成特征基础上,预测在标高-1 100 m之上,武山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中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在武山岩体与泥盆系、志留系巨厚碎屑砂岩的接触部位则矿化较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康家湾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区的控矿因素发现:①F22逆冲断层是康家湾矿区的主要导矿构造,而与倒转褶皱伴随产生的次级断层、裂隙、节理及层间破碎带是康家湾矿区的容矿构造;②二叠系当冲组硅质岩与栖霞组碳酸盐岩间形成的层间硅化角砾岩带、石炭系壶天群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以及侏罗系跃龙组含砾石英长石砂岩为本矿区的主含矿层位;③铅同位素、岩体中铅锌含量和人工重砂中自然金的存在均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康家湾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康家湾矿区下一步的找矿思路和方向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多旋回叠合盆地断层具有异常复杂的构造变形与成岩演变,跨学科结合的构造成岩作用研究为断层破碎带演变机制与流体-岩石作用分析提供了新思路。结合塔中Ⅰ号断裂带构造解析和地化资料分析,探讨古老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构造成岩作用的特殊性。结果表明,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台缘带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发育多类、多期构造成岩作用,明显不同于围岩。断层破碎带宽度高达2~4km,裂缝类型多样、纵横向变化大、开启程度较高。沿断裂带压实作用较弱且有差异,发现有碳酸盐岩压实变形带发育,并有后期裂缝与溶蚀作用形成的局部高渗透带。断层破碎带观测到多期压溶低角度缝合线与高角度构造缝合线,部分具有渗透性。多达4~5期不同类型胶结作用沿裂缝带发育,大气淡水胶结较多,胶结程度相对较弱。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与局部风化壳岩溶主要沿断层破碎带发育,而且埋藏溶蚀作用较强,发育大型缝洞体与溶蚀孔洞。构造成岩作用揭示塔中Ⅰ号断裂带东段上奥陶统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经历断裂萌芽期-形成期-定型期-复活扩张期-局部开启期等5期演变,不同演化期构造成岩作用有明显差异。构造成岩作用的多期差异活动是造成古老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复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孟贵华 《云南地质》2014,33(3):380-383
会泽铅锌矿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石炭统摆佐组碳酸盐岩,矿区顺层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为最佳的容矿构造.矿床经历了早期热水沉积,主期热动力叠加成矿、以及后期表生氧化淋滤改造等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