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改革和科研取得双丰收的一年。在巩固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推进业务型科研单位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强风暴实验室和数值预报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和申报的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评审。  相似文献   

2.
世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强大,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施以经济和军事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面临压力和挑战,我们要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在严酷的世界竞争中赢得主动。科技创新是事关国家兴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大事。对科技创新,应有充分的认识。为此,谈一点肤浅看法,旨在交流和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促进气象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气象部门纷纷加快了科普基地的建设步伐,大多数省局已建成气象科普基地并向公众开放,一部分设区市气象局也已经或计划建设科普基地,个别条件好的县局也建起科普基地。起步晚的地方正加紧建设,起步早、起点相对较低的地方已进行第二轮改建和扩建。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总体已呈全面开花态势。  相似文献   

4.
对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应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明确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深入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业务与科研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的研究型业务,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既懂科研又懂业务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青海气象》2007,(1):4-7
一、2006年全省气象工作回顾 ——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省政府55号文件取得实效。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气象服务工作效益显著,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邓振镛 《干旱气象》2000,18(1):49-52
没有创新 ,就没有气象科技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发展气象高新技术 ,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素质 ,尤其要大力培养年轻科技人才 ,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和重任。我省气象科研教育始终坚持为气象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主导思想 ,坚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气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作为、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和业务队伍为出发点 ,以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宗旨 ,这也是创新工程的具体体现。1 把培养年轻科技人才作为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气象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领域,以及如何利用气象科技优势,在农业,林业,水利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展开气象服务,探讨了气象信息传递方式和系统进一步扩充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气象部门从2012年开始实施"火车头计划",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增强气象科技骨干人才竞争力,创新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采取了凝练业务服务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稳定激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开拓科技骨干人才培养新途径等措施。实施2年来,科研创新成果丰硕,骨干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业务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打造了核心引擎。  相似文献   

9.
吕淑琳  张兴强  张敏 《山东气象》2004,24(Z1):44-46
本文介绍了聊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设计理念、基地结构、布局、运作方式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聊城气象科普基地的建设突出表现了设计新颖、布局巧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的设计理念,丰富的气象知识和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及科学的管理与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是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凝练,是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研究成果的一个综合反映。发表论的数量、质量以及在高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科技人才、综合研究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总结统计发表科技论情况,分析发表科技论的各类信息与反映的内在关系,对我局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与研究型业务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气象部门从2012年开始实施“火车头计划”,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增强气象科技骨干人才竞争力,创新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采取了凝练业务服务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稳定激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开拓科技骨干人才培养新途径等措施。实施2年来,科研创新成果丰硕,骨干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业务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打造了核心引擎。

  相似文献   

12.
《气象软科学》2007,(4):162-163
李禾在2007年3月30日《科技日报》撰文介绍,在全国环保科技工作会议上,吴晓青指出,今年环保科技T作重点是:为实现总量减排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环保标准体系、加强环境技术管理、推进循环经济和环境健康工作。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为控制污染总最减排、全国污染源普查等提供科技支撑。他说,针对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集中的重点区域,三湖、三河等流域的污染物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3.
气象档案资料是气象科技创新的资源宝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是制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气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原理、方法和手段,对气象档案工作进行系统控制与科学管理,建立一个门类齐全、内容丰富、集中统一、管理科学的气象档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宏中 《干旱气象》2000,18(4):39-41
引 言伴随新世纪的到来,历史已将人类社会载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将会更加迅速的发展。科学研究重在创新,没有创新,科技就不会有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落实科教兴气象战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气象科研与业务服务和经济的结合,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增强气象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实力,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作出贡献,中国气象局制定了题为《加强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中.省局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取得了7项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九五”期间湖北省气象科技服务系统化建设和科技服务产业项目系列化发展的思路,确立了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依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整体规划,系统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7.
《气象软科学》2007,(4):161-162
周可真在2007年3月30日《科学时报》撰文指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四大发明”至北宋即已齐备,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科技创新奇迹,这多少表明了宋代以后我国科技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与同时期西方科技发展相比,后者可谓是加速度地发展,前者却是减速度地发展。如此直到清末,原本堪称世界超一流的中华大帝国便逐渐地被西方赶上并且远远超过了。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强  杨兴国 《干旱气象》2003,21(4):82-88
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定位、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一个长期从事科学实践者的视角和专业气象研究所的具体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创建我国一流国家级专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些重要问题;并结合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实际,阐述了该所在创建干旱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气象》2004,30(10):F002-F002
江西气象部门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拓展气象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4月21—24日,区局乌兰局长带领局办公室、人影中心、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气候中心的主要负责人赴山西省气象局学习考察。考察期间,乌兰局长与山西省气象局张世英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学习交流。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主要探讨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及人影基地业务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在气象科技服务方面主要交流了各自气象科技服务的有关情况;在气象业务方面主要研究了短期气候业务平台建设、气象影响评价业务体系及气候应用服务领域等内容。考察结束后,乌兰局长总结本次考察学到的不少好经验和做法,并希望区局相关单位根据考察所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