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新疆巴楚的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靠近南天山西段山区的边缘部分。简单来说,这次地震仍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结果,尽管板块碰撞的边界线还在远离震区的南面近千公里处。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次地震所在的伽师地区已经发生过一系列导致伤亡的地震,包括1996年3月19日的6.7级、1997年1月21日到4月16日发生的7个6级地震、1998年3月19日6.0级、8月2日6.1级和8月27日6.4级地震,共造成4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人民币。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以每年45mm的速率持续向北运动,造成了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的雄伟山峰,并导致了整个育藏高原的隆升,地壳应力通过刚性和不变形的塔里木盆地向北传递,形成了天山山系并引发了类似这次地震的许多地震。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次地震发生在那条断裂上,但是在这一带确有许多类似的断裂存在。  相似文献   

2.
分别应用直方图法、信息扩散法和内集-外集模型评估方法,对四川的历史地震灾害进行了致灾因子风险分析.这3种方法在高风险水平区间计算所得到的风险值比较一致.分析结果认为:四川发生8.0级左右地震的超越概率大约是0.03.换言之,四川这种风险水平的地震为33~34 a一遇.根据这一结果,四川地区上次发生7.9级地震的时间是1973年,那么本次发生该风险水平的地震时间应该是2006-2007年,与实际上的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相差1~2 a.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地震资料的搜集与研判,结合历史灾害损失分析,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中地震区、滇西地震区和滇西南地震区;时间上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是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和2011年至今;人员损失每百年近万人。利用泊松统计分析地震活动频率结果表明:云南省MS6. 5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215 4,其年发生概率为19. 3%,即每5年发生一次; MS7. 0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106 1,年发生概率为9. 5%,具有每10年发生1次的特点。自1996年丽江发生MS7. 0级地震以来,云南省MS7. 0级以上地震一直处于平静期,需要加强MS7. 0级大震风险应对,以正在组建的应急管理厅为契机,加强即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装备建设、空中救援力量组建、统一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大灾救援训练、集中救援力量于滇东-滇中区域等。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世界上平均每年约发生66万次地震,其中毁灭性地震(震级大于8级)1.1次;最强烈地震(7至7.9级)18次;破坏性地震(6至6.9级)120次;中等地震(5至5.9级)1000次;弱损坏性地震(4至4.9级)6000次;有感地震49000次无;感觉微震60多万次。我国自1901年至1969年,发生的大于等于5级地震共1600多次,  相似文献   

5.
河北文安地震异常增温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38.9°N,116.3°E)发生Ms 5.1级地震,这是华北地区自1999年以来,继张北、大同、滦县5.0级地震后的第2个5级以上地震,造成震区部分房屋出现裂缝和一定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21日于田7.4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3月21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与策勒县交界处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南边,靠近西昆仑山区边缘的阿尔金地震带.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是有三个分支、向西撒开的构造,北面一支分布在硝尔库勒盆地,中间一支就分布在阿什库勒盆地,是这次地震主要的发震断裂构造;南面一支一直延伸到郭扎错盆地,限制了余震的分布范围.地震破裂是以拉张为主兼有走滑运动的倾滑破裂,是阿尔金深断裂左旋扭错的结果,和震源机制解的结果相一致.阿尔金断裂的强烈地震活动,往往伴随有青藏高原周边主要断裂带的大震活动.这次7.4级地震之后的一个多月就发生了四川汶川8级地震,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及帕米尔高原周缘地区是否会引起地震活动的进一步加强,也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谭文岳 《地理教学》1994,(2):25-25,31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遭受地震灾害的威胁,每年全球大约发生20起严重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两大“热点”。如1960年智利南部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1978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两大“热点”地区。然而,地处太平洋南端的南极大陆情况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7):50-5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瞬间,数以万计的生命被掩埋在瓦砾之中,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辽宁省慈善总会迅速作出反应,号召全省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奉献一片爱心,尽一份力量,让灾民减少一分痛苦”的热情感召下,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空前高涨,纷纷捐款捐物,献上辽宁人民的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地震目录网站获取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6级以上深源地震的震中经纬度数据,运用MapInfo软件将震中位置标注在世界地图上,并与公认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区进行比对,以验证"世界地震大多数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次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深源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数据年段内7级以上地震、6级以上深源地震分布符合上述规律,从而在案例层面实证了地震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贾国强 《极地研究》1990,2(2):81-85
1986年3月30日至12月25日为期271天的冬季地震观测中,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共记录到各种震动3000余次,其中大部分为长城湾冰层破裂产生的微震,4次为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中的浅源地震以及5月7日阿留申群岛发生的8.1级地震和4月14日南桑韦奇群岛发生的6.4级地震。冰震与构造地震具有明显的差异。1986年11月16日的地震记录为分析冰震与构造地震的区别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冰震具有初动尖锐、频率高和衰减快的特征。根据初动和波型很容易将冰震与构造地震区分开。  相似文献   

11.
川西南滇北接壤带(北纬26°—29°,东经101°—104°)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是古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据地震目录统计,自公元625年以来,其发生5级以上的中强地震43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7级以上大震4次。由于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10,(10):61-62
我们还没从青海玉树的地震中回过神来,4月17日8时58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发生5.2级地震,4月18日7时1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1级地震。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08,(6):46-46
一、土耳其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伊兹米特地区发生7.8级地震。地震造成59280人伤亡,其中死亡17890人、伤41390人,损失达200亿美元。 二、台湾集集地震  相似文献   

14.
在讲“地震”一节内容时,我这样开头;前两年,咱们运城地区发生了一敬地震,当时我正在家里备课,突然感觉桌凳摇晃,但墙壁无损,我不由得脱口而出:4级地震。约过了半个小时,地区电视台告知刚才发生了4级地震。同学们听了喷喷称奇,又感到有点儿神秘莫测。我则告诉他们,今天咱们学习了“地震”这节课后.你也能做出这种予报。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然后组织同学认真学习,当讲完后,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8,(6):1-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强烈地震的发生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而且也带来了更多心灵的创伤。作为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在为灾区人民祈福的同时,应将目光聚集于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地震灾害教育,探究地震灾害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本期特设“地震知识”专栏,介绍些许地震与地震灾害教育知识,用我们的微薄之力为抗震救灾做点滴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的8.1级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的一条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上,从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断裂。断裂沿北西西向的河谷北岸发育,是阿尔喀山的南缘断裂,断裂构造地貌非常清楚,是一条可以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裂。从运动学背景看,本次地震的主动盘为断裂的南缘,且地震破裂自西向东发展,震源深度较浅,所以位于断裂北盘和西侧的新疆且末、若羌等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地震的震感反映并不明显;而震中东侧的格尔木和南侧地区的震感反映较强。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运动学背景和现有的地震参数分析,这次东昆仑8.1级地震发生在巨大的东昆仑断裂西段,由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块体向东逃逸和旋转运动,造成断裂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唐山地震区的喷水冒砂及其与冲积砂体的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北省唐山地区先后发生了7.8级和7.1级地震。震区所在的滦河冲积扇形平原上出现了大规模的喷水冒砂,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笔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在震区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喷水冒砂与冲积砂体有着极其密切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1,(9):60-61
大范围多处断层错动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11日发生该国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最高震级地震。日本专家认为,震中区域发生连锁反应,出现大范围多处断层错动,是此次巨震成因。此次地震的能量相当于1995年里氏7.3级阪神大地震的约180倍。日本气象厅说,此次地震属逆断层型地震,在从岩手县到茨城县南北约400公里、东西约200公里的范围内出现了断层错动。  相似文献   

19.
吕浩江 《福建地理》2000,15(1):9-13,42
本文以晋江围头到漳浦深涂以东的金门东南海域内,统计了历史上发生的中强地震资料,并用其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的特征分析了这些地震活动的特征。最后指出:这个海域是一个中强地震活动区,要发生M〉7.0级地震的危险性很少,但发生的中强地震,其长周期地震波比较丰富,闽南金三角地区建设柔性结构的工程,必须严加注意。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地震与太阳活动的统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是研究活动性和地震预测中有意义的课题。作者选取云南省及周边地区1965~2006年2级以上地震为样本,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地震与太阳黑子、耀斑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中小地震为主的样本与太阳活动不相关、大地震与太阳活动存在弱相关性的结论。作者的结论与以往研究者的结论不同,原因在于以往的研究者使用大震强震为样本,样本数少,得到的结论存在不可避免的偶然性。因此在一个地方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内在条件时,关注太阳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