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近海温跃层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佳佳  陈永利  王凡 《海洋科学》2008,32(12):17-24
根据东海以及南海东北部多组资料,探讨了拟阶梯函数法和垂向梯度法在浅海区(水深〈200m)、陆架坡折海域(水深在200m左右)和深水开阔海区(水深〉200m)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温跃层在陆架坡折海域的水平衔接问题。对比分析表明:在浅海区,两种方法结果比较一致,特别对某些垂直温度梯度较弱的曲线,拟阶梯函数法和实际水文廓线符合更好。陆架坡折海域,垂向梯度法对于温度梯度相对较弱的跃层刻画不好,而拟阶梯函数法可以对较弱温跃层进行判定,与实际垂直水文结构一致。深水开阔区域,垂向梯度法所得温跃层特征量与实际符合较好,而拟阶梯函数法获得的温跃层强度偏大。因此,对本研究海域来说,当水深≤200m时,采用拟阶梯函数法,当水深〉200m时采用垂向梯度法,最小判定标准统一采用0.05℃/m,可以有效避免陆架坡折海域的水平不连续问题,与实际水文廓线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在九龙江河口水域进行的生态安全示范区综合外业调查资料,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0.77~15.89mg/m。,平均含量为3.11mg/m。;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为19.05~332.91mr,/(m。·d),平均值为103.51mg/(m。·d).叶绿素a含量均值以夏季的为最高(4.01mg/m。),其季节变化呈夏季〉春季〉秋季;初级生产力均值以春季的为最高[112.16mg/(m。·d)],季节变化呈春季〉夏季〉秋季的趋势.与本研究区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的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均值(3.11mg/m’)为1990年均值(2.24mg/m。)的1.3—1.6倍,而初级生产力均值[103.5mg/(m。·d)]则比1990年的[151.6mg/(m。·d)]降低了约32%.叶绿素a含量与初级生产力、可溶性硅酸盐含量、水温在这3个季节均显著正相关,与浮游植物密度的分布并不一致,二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高无机氮和高可溶性硅酸盐含量状态下,水温与活性磷酸盐含量对九龙江河口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0.7~53.0μm和〉53.0μm这2种悬浮颗粒物(SPM)、颗粒氮(PN)的含量.其结果表明,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水0.7~53.0μm粒级的SPM、PN平均含量分别为4.68 mg/dm3、18.50μg/dm3;而〉53.0μm粒级的SPM、PN平均含量分别为0.20 mg/dm3、2.65μg/dm3.0.7~53.0μm和〉53.0μm粒级的PN/SPM含量平均比值分别为0.78%、1.41%(m/m),后者约是前者的2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2种粒级的SPM、PN含量和PN/SPM含量比值的范围较大,但约80%的数据集中在较小范围内,即0.7~53.0μm和〉53.0μm粒级SPM含量分别集中在0.37~3.68、0.02~0.29 mg/dm3的范围内;0.7~53.0μm和〉53.0μm粒级PN含量分别集中在2.54~18.90、0.40~2.69μg/dm3的范围内;0.7~53.0μm和〉53.0μm粒级的PN/SPM含量比值分别集中在0.14%~1.00%和0.15%~1.95%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0.7~53.0μm粒级SPM、PN含量有2个高值区,分别位于近岸海区和东海东北部海区.〉53.0μm粒级SPM、PN含量的分布分为2个部分:南黄海表层水SPM、PN含量分布呈从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而东海表层水SPM、PN含量分布呈断面中间高,并分别向近岸和外海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企鹅珍珠贝主要经济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6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表明各经济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效果为软体部重(0.726)〉壳长(0.146)〉壳高(0.107)〉闭壳肌重(0.058)〉壳宽(0.049),壳长、壳高、闭壳肌重和壳宽对...  相似文献   

5.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同步观测台风引起的风场和海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最近观测的风场和海浪场,报道了超强台风玲玲(2019)过境中国近海水域期间台风浪的初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台风路径右侧风速超过14 m/s大风区的有效波高超过5 m,与理论估算一致。观测主波波长为150 - 180 m,风场为西南向,海浪向东传播。风向和浪向的偏移随台风中心距离增大,接近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夏季,在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调查了亮氨酸氨肽酶活性(LAPA)的分布,跟踪分析了上升流过程中该酶活性的变动规律,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该海区LAPA的影响及水华过程中亮氨酸氨肽酶的应对机制。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近岸区的IAPA明显高于浅滩区和陆架边缘区,推测溶解有机氮(DON)是影响LAPA的主要因素。上升流过程中,LAPA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表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总体表现为表层〉10m〉15m以深,随着水华的发展,LAPA逐渐升高,浮游植物水华后期产生的大量DON,可诱导亮氨酸氨肽酶表达至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与2015年夏季琼东上升流的年际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2014年与2015年7月琼东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对ENSO影响下琼东上升流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为强厄尔尼诺年,2015年7月低温高盐水总体上离表层较深,大约为20~30 m(24.5℃等温线和34等盐线),但在近岸处(离岸20 km以内)却相对较浅,24.5℃等温线和34等盐线在整个断面抬升15~25 m,上升流的爬升现象更为明显;受西南季风影响,表层海水离岸运动,低温高盐水沿地形爬升进行补充,是典型的风生上升流。2014年为正常年份,2014年7月,整个断面低温高盐水更接近表层(近岸例外),大约为10~20 m,同等深度低温高盐现象比2015年明显,但上升流爬升现象不明显,24.5℃等温线和34等盐线在整个断面抬升不到10 m;盛行风为东南风、向岸风,对上升流的形成起抑制作用,低温高盐水使整个断面的抬升,不符合风生上升流的特征规律,表明该年琼东上升流的形成可能与外海环流变化导致的温跃层抬升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鳖4个种群80个个体(太湖种群、日本品系种群、台湾引进种群和“清溪乌鳖”种群)肌肉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已知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TY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扩增所得的696bp序列中共有13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中华鳖体色变异种群的3个个体均在第186核苷酸位点出现相同的变异。以此设计酶切位点,选用SmaⅠ内切酶进行RFLP,结果显示80个中华鳖个体的TYR基因存在多态性。AA型基因除在中华鳖体色变异种群内未发现外,其余三个种群内的频率大小顺序为日本品系种群(60%)〉台湾引进种群(30%)〉太湖种群(20%),以省外品种为丰富;AB基因型频率大小顺序为“清溪乌鳖”种群(70%)〉台湾引进种群(50%)〉太湖种群(40%)〉日本品系种群(30%)。  相似文献   

9.
南海现代生物碳酸盐沉积的垂向分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海的现代碳酸盐质沉积,主要是生物源。据生物组分、矿物成分和主要化学元素的垂向变化,分为三带:石质生物富积带(60m以浅);镁方解石质生物富积带(60-400m);方解石质生物富积带(400-3800m)。  相似文献   

10.
通过桑沟湾周边海域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地质解译,结合典型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序列。研究表明,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上覆于基岩之上,自下而上识别出了具有层序意义的3个声学地层单元(SU2、SU1-2、SU1-1),与钻孔的3个沉积地层单元(DU2、DU1-2、DU1-1)对应性良好。桑沟湾周边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序列,形成于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期及早-中全新世高海面以来,自下而上包括低水位体系域(河流-河道充填相沉积)、海侵体系域(潮流沙脊与滨海相沉积)、高水位体系域(浅海相沉积)。研究区低水位体系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沉积厚度变化较大,介于0~15 m;海侵体系域的沉积厚度普遍介于4.5~5.5 m,分布广泛;高水位体系域由岸向海,自西南至东北沉积厚度逐渐增加,最厚处超过30 m。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井喷和管道破损等海底事故后溢油在水下环境中的输移扩散过程,文章利用自制的组合式环形水槽(周长9.7 m、宽0.45 m、深1 m),以阿曼原油与消油剂混合物和淡水(含示踪剂)为模拟污染物,初步开展静水和动水环境中海底溢油浮射流的物理模拟实验,并应用基于拉格朗日积分方法的水下溢油浮射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静水环境中,水下溢油浮射流主要沿喷口的垂直中心线向水面输移扩散;非均匀流动水环境中,横流速度越大,浮射流输移轨迹的弯曲程度越明显;数值模拟的浮射流轨迹总体上与实验观测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物理实验和数值模型的改进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围隔实验,模拟赤潮发生过程,研究了种群不同生长阶段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盐能有效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东海原甲藻围隔(M1)和自然水体围隔(M2)中浮游植物分别于第7天和第4天出现生长高峰,叶绿素a最大值分别为112.79mg/m和235.60mg/m。微型浮游植物与微微型浮游植物存在竞争,微型对微微型生长的抑制作用:M2〉M1。在营养盐丰富时,硅藻的增殖速率比东海原甲藻快,达到高峰期时间短,消亡也快。硅的减少促进硅藻水华的消亡。  相似文献   

13.
地震层析是根据多道地震数据估算速度结构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针对海上科拉拉-康坎(Kerala—Konkan)地区一条以前识别出似海底反射(BSR)的地震测线东段的多道地震数据,采用2D方法得到可能的速度场结构,并推测气体水合物,游离气的存在。层析模拟由反射相识别和不同源-接收器位置的走时拾取组成。利用这些拾取采用射线追踪技术进行正演和反演来得到2D速度场。本次模拟调查区的模型第一次显示出细微速度结构。2D模拟揭示了速度场沿地震线研究段的横向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薄层沉积物盖层(约50—60m)的速度为1770至1850m/s。在海底之下具高P波速度(1980—2100m/s)的沉积物层被解释为水合物层,水合物层的厚度在110—140m之间变化。在水合物层底部有一低速层,速度为1660—1720m/s,被解释为游离气层,厚度在50—100m之间。本次调查表明在海上科拉拉-康坎(Kerala—Konkan)局部地区水合物之下存在游离气。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分四号卫星的黄海绿潮漂移速度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静止轨道卫星高分四号(GF-4)具有高时间分辨率(20 s)和高空间分辨率(50 m)的独特优势。为了挖掘GF-4卫星在海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2016年6月25日1天4景的GF-4卫星影像,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MCC),开展了黄海绿潮漂移速度提取研究,分析了海面风场、潮汐等对绿潮漂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MCC方法可高精度自动追踪GF-4影像中绿潮的分钟级(8~9 min)位置变化,绿潮漂移速率和方向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1%和5%;当2景GF-4影像的成像时间间隔增大至小时级(如6 h)时,随着绿潮斑块形状的改变,MCC方法绿潮自动追踪的准确性下降。(2)绿潮在1天之中的漂移速率和方向可发生显著变化,当日上午9时黄海绿潮漂移速率均值为(0.36±0.13)m/s,方向以东南向为主,至15时,绿潮漂移速率显著增加至(0.69±0.12)m/s,方向变为东北偏北。(3)绿潮漂移速度与海面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74,绿潮漂移方向为风向偏右;绿潮的向岸、离岸运动与相应时刻的涨、落潮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GF-4卫星数据可为绿潮快速漂移的高精度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在NCAR气候模式CCM1(R15L12)基础上改变为用于长期数值预报的CCM1(R15L7),以1991年5月2日12时(GMT)国家气象中心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分别以巴伦支海附近海域不同的海冰边界作为下垫面极冰条件,进行了相应相应的月长期数值预报试验。以研究该海区海冰对大气环流特别是东亚天气的影响。试验〈A〉以接近于91年5月平均冰边界作为极冰边界条件,试验〈B〉和试验〈C〉分别对应  相似文献   

16.
林明森  郑淑卿  孙瀛 《台湾海峡》1997,16(4):425-433
气象预报在确定热带气旋中的大风(风速17.2~20.7m/s)半径时,由于热带海洋地区在恶劣气候下缺乏现场数据,往往过高地估计了大风半径。星载散射计在探测海面上的风矢量的同时,也探测到许多热带气旋。本文利用Seasat-A卫星上的散射计(SASS)资料反演计算海面风暴的风矢量,并利用风速等值线进行风向多解排除,计算结果表明:星载散射计能探测到大风的阈值(17~18m/s),其准确度为2m/s或±10%(取大者)。  相似文献   

17.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四种理化常数和角鲨烯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晓春  丘书院 《台湾海峡》1997,16(4):468-472
本文分析测定了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理化常数和角鲨烯含量。尖头斜齿鲨肝油的碘值特别高,说明其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很高;非皂化物含量很低,约占肝油重的38×10-3(m/m);角鲨烯含量极微,在肝油中仅占84×10-5(m/m)。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角鲨烯含量均很低,变化在(31~116)×10-5(m/m)之间。在相同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小孔沙条鲨和狭纹虎鲨肝油中没有检测到角鲨烯。  相似文献   

18.
Surface water was collected from the Jiulong Estuary for determination of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uranium isotopes in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namely, greater than 53, 10 -53, 2 - 10, 0.4 -2 μm, 10 000 u -0.4 μm and less than 10 000 u fractions by microfihration and cross-flow uhrafiltration technolog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dissolved uranium ( 〈 0.4 μm) exis- ted in the low molecular mass fraction ( 〈 10 000 u), and the colloidal uranium-238 (10 000 u -0.4 μm) only contributed less than 1% of the dissolved uranium-238. The fractions of colloidal uranium in the dissolved phas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a- linity.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uranium-238 activities and salinities was observed for the dissolved, colloidal and low molecular mass fractions, indicating a conservative behavior of uranium in the Jiulong Estuary. In the particulate phases ( 〉 0.4 μm), the partitioning of uranium isotopes among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was controlled by the partitioning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gions with salinities below 20, the partitioning of uranium-238 among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was as follows: 10 - 53 μm 〉 2 - 10 μm 〉 0.4 - 2 μm greater than above 53 μm. However, the order at the offshore station with salinities above 30 changed as follows : 0.4 - 2 μm 〉 10 - 53 μm 〉 2 - 10 μm greater than above 53 μm. The fraction of the 0.4 - 2 μm particles increased at the offshore station, suggesting the increased contribution of the authigenic uranium. The activity ratio of uranium-234 to uranium-238 in the dissolved phases, including the low molecular mass fraction and the colloidal fraction, was larger than unity, showing the occurrence of excess uranium-234. In contrast, the activity ratio of uranium-234 to uranium-238 in all size fractions of the particulate phase was close to the equilibrium value (1.0). The observed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activity ratio of uranium-234 to uranium-238 in the dissolved phase and the partic  相似文献   

19.
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全新世有孔虫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深沪湾西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和两个钻孔岩芯共30个样品的有孔虫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群分布规律明显,随着离岸向海越远,水深越大,有孔虫娄量从1倍数上升到5位数,种数为9-69种,多变度V31-44,复合分异度H(s)3.25-3.25。从钻孔岩芯中的全新世有孔虫群特征可看出,中全新世以来海面升降和海洋环境可分为2个阶段:(1)海水初到钻孔位置,有孔虫数量和种数较少,分异度不高,海相性程度较低。(2)后期(埋深1.8m和2.0m以浅),海面有所升高,变为潮间带(高潮位→中潮位→低潮位)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1年8月福建东山湾1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含量调查,探讨了它们的分布趋势、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含量变化范围在5.53~22.40 mg/kg之间,平均值为15.10 mg/kg;Pb含量变化范围在28.9~42.6 mg/kg之间,平均值为35.0 mg/kg;Zn含量变化范围在34.8~133.9 mg/kg之间,平均值为95.9 mg/kg;Cd含量变化范围在0.031~0.078 mg/kg之间,平均值为0.059 mg/kg;Cr含量变化范围在19.2~91.8 mg/kg之间,平均值为62.5 mg/kg.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呈现湾顶(3、11号站)高、湾外(7号站)低的格局;沉积物中有机质对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重金属Cu、Zn和Cr的含量随着沉积物粗颗粒组分(63~2 000μm)含量的增大而降低,成负相关关系(p〈0.05);Cr的含量随着粘土组分(〈1μm)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成正相关关系(p〈0.05).除了湾顶3号站Cr(含量为91.8 mg/kg)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各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 r大小顺序为Cd〉Pb〉Cu〉Cr〉Zn,所有站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远小于90,属低度生态风险,表明东山湾沉积环境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