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镜涵  陈勇  徐兴友  黎萍  王娟  韩云 《岩矿测试》2015,34(5):558-564
通过烃类包裹体PVT模拟可以重建捕获温度和捕获压力,气液比是影响PVT模拟结果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缺少烃类包裹体标准样品,一直未能深入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气液比测定精度的问题。本文利用人工合成包裹体技术合成了一种用于校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测定气液比的烃类包裹体标准样品,根据已知的合成烃类包裹体的油气组成、捕获温度和捕获压力计算出烃类包裹体的理论气液比,并利用LSCM测定烃类包裹体的实际气液比,通过计算实际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以分析实际测定气液比的误差,实现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误差标定。实验结果证实,高分辨率的LSCM测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的绝对误差小于0.5%,可以为包裹体PVT模拟提供精确参数。本研究肯定了LSCM测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证实了烃类包裹体的PVT模拟结果可以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2.
矿物中的气液包裹体虽然大量存在,但单个包裹体的重量和体积甚微.在气液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均采用原子吸收的常规方法来进行.因此,需要挑选纯度为98%以上的单矿物几十克,才能达到对样品重量的最低要求.要挑选几十克单矿物,用一般采样方法是困难的,对某些矿物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在选矿设备不太完善的单位更是如此.这就大大限制了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即:①  相似文献   

3.
目前激光拉曼探针直接测定抛光片中矿物单个包裹体气液相组分,所获得的是分子团相对摩尔分数,而不能获得包裹体中流体的阴、阳离子和成矿元素组分,因此群体包裹成分分析仍然是进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获得成矿流体有关信息的首选方法。矿物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除要求榈必须是纯净的单矿物(99%以上)外,还要了解样品中原生和次生包裹体的含量、特征、大小、气液比以及它们各自的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和盐度等情况,以便确定样品  相似文献   

4.
喻铁阶  罗宗端 《矿物学报》1995,15(3):338-345
本方法研制了一套“气液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与气液相成分分析联测装置”,将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装置与气相色谱仪连结起来,能在一个样品中测定出包裹体中的碳、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气相和液相成分。整套装置性能良好,主要测定项目均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并满足包裹体测定要求:①δD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3‰;②δ^18O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0.3‰;③δ^13C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0.1  相似文献   

5.
气液包裹体存在于各种成因的矿物中,它是作为成矿溶液的“样品”保存下来的.通常见到的气液包裹体,具有体积小、含量微、组分复杂等特点,硫酸根是其中的组分之一.本文研究了二苯氨基脲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气液包裹体中微量硫酸根.国内测定微量硫酸根常见的比浊法,由于灵敏度低,误差大,不适用于矿物包裹体中微量硫酸根的测定.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采用二苯氨基脲间接测定硫酸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伟晶岩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发现伟晶岩和似伟晶岩的矿物包裹体均以气液包裹体为主,不同矿化伟晶岩的包裹体不相同。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以水蒸气为主,有一定量的CH_4、N_2、O_2及CO。成矿伟晶岩包裹体的电导率较高,富Na~+、K~+而贫Ca~(2+)和Mg~(2+),阴离子成分有较大差异,这与矿化元素在成矿溶液中的不同迁移形式有关。作者还测定了包裹体溶液中成矿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这对于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和地化找矿标志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大脉型钨矿床。已有百余年的开采史。但在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作者利用红外显微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对西华山矿床不同中段样品中的黑钨矿、锡石、绿柱石、黄铁矿、闪锌矿、石英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中造岩石英只见次生气液包裹体,晶洞水晶中只有原生包裹体,而云英岩石英中原生、次生包裹体均较发育。黑钨矿中以原生气液包裹体为主,在早期结晶的黑钨矿中还有较多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而晶洞中的黑钨矿和水晶一样——只有原生气液包裹体。绿柱石中除了硅酸盐包裹体外,主要是气液包裹体(多为次生)。其它锡石、黄铁矿、闪锌矿和萤石等都只有气液包裹体(原生或次生)。研究结果表明,西华山钨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尔后才演变成单一的热水溶液,在这一过程中黑钨矿、黄铁矿、闪锌矿、萤石和石英等矿物不断晶出。矿床总的成矿温度大致为700~200℃,压力约为160~200MPa。各种气液包裹体的盐度主要为5.0%~10%Na Cleqv。文中还对这些数据的地质意义以及对脉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数据解释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黎萍  徐兴友  陈勇  王娟  韩冬梅  林晶 《岩矿测试》2016,35(2):159-165
烃类包裹体气液比的精度对PVT模拟结果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而气液相边界的判断对气液比测定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精确测量烃类包裹体体积的方法,即利用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获取烃类包裹体3D图,在透射及荧光模式下用三维坐标标定液相的边界,利用3Dfor LSM软件计算烃类包裹体液相的体积;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荧光技术对横穿气液两相的直线进行线扫描,根据扫描线上荧光强度的突变判断气相边界,多次扫描求平均值作为气相直径。本方法避免了人为判断包裹体气相边界的不可靠性,对气液边界的确定精度可达0.02μm,提高了气液比测试精度,使得利用包裹体恢复古压力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
清水沟—白柳沟矿田是北祁连西段重要的铜多金属矿田之一。采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该矿田与矿石矿物共生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清水沟—白柳沟矿田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纯液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液体CO2包裹体等3类,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以盐水为主,气相成分主要以CO2为主。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变化范围较大,具有中等密度的特征,可能为岩浆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10.
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英脉体中石英的气-液包裹体成分能反映其形成时的溶液性质.作者通过对几个有代表性石英脉型金矿床中石英气-液包裹体红外光谱特征的研究,提出包裹体中H_2O和CO_2的特征谱线强度可作为石英脉含金性的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11.
矿物中气液包裹体虽然数量很多,但含量极微.在气液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目前国内多采用原子吸收的常规方法进行,因此,需要挑选纯度为98%以上的单矿物几十克,才能达到分析下限对样品量的要求.要挑选几十克单矿物,用一般的方法困难很大,有些矿物甚至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选矿设备不太完善的单位更是如此.因而  相似文献   

12.
峨嵋玄武岩同生流体包裹体在800℃爆裂后,2.0g/L NH4Cl溶液提取流体中Pt、Pd,C-410树脂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相对误差小于25%。激光拉曼光谱与四级质谱测定包裹体的气液成分结果表明:流体中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组分,这对Pt、Pd以有机螯合态形式进入流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气液包裹体是矿物生长时被包裹在矿物的晶格缺陷或空隙中,至今尚存在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一部分成矿溶液。因此,气液包裹体应是矿物结晶过程中母液性质及其物化条件的真实反映。利用包裹体这一特征,不仅能测定成岩成矿的温度、压力、成矿溶液盐度、密度,  相似文献   

14.
李本超 《地球化学》1988,(3):248-256,i002
对贵州赤水气区碳酸盐岩储层中方解石裂隙充填物和晚期石膏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利用热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包裹体中的主要成分,和用真空球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包裹体气态烃组成。提出本区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是二叠系茅口组。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氢、氧、氮、甲烷、一氧化碳5种气体,在石油化工系统应用较多对矿物包裹体中的这几种气体的测定,国内近年刚开始,一般只对成分较为简单的石英类矿物进行若干实验. 鉴于生产急需,我们对碳酸盐、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气体成分进行了一些考查.由于设备、人员的限制,我们仅对一台较为简单的CXL-101气相色谱仪作了一些改装.实  相似文献   

16.
罗定盆地南缘的金矿脉石英和方解石中发育液相、气相和气液两相3种类型包裹体,以液相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为主。气液包裹体的气液比为5%~25%。包裹体盐度w(NaCl)为0.9%~10.6%,多数>5%,属于咸水-卤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显示,金矿有两个成矿阶段:第一阶段形成温度为172℃,第二阶段形成温度为122℃。氢氧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金矿形成于低温、浅成-超浅成环境,成矿热液可能经历了减压沸腾过程。金矿的成因类型属于浅成-超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7.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包裹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华  唐菊兴  董树义 《矿床地质》2006,25(Z3):407-410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矿物中包裹体丰富,类型多样,有晶质熔体包裹体、流熔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3大类,其中流体包裹体又有气体包裹体、液气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含金属矿物和/或石盐子晶的气液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矿床是在较浅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成矿温度主要为246~300℃;盐度w(NaCleq)最高为31.3%~42.2%,而且其矿体均产于高盐度包裹体分布的范围内;流体成分以Na+、Cl-和H2O为主。在含矿斑岩的石英中发现了流熔包裹体,它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存在的直接证据,它说明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是花岗斑岩在演化过程中分异出来的岩浆热液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粤北地区铅锌矿气液包裹体研究以凡口矿床为重点,并对大宝山、杨柳塘、一六等矿床作了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近200件包体样品的矿物气液包裹体温度、盐度、气液成分等特征,获得了一定的资料.本文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玄武岩铜矿成矿流体的特征,对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3个成矿期次铜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气液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成分研究和均一温度、盐度测定,对古石油包裹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了成分鉴定。结果表明:第1、2期次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小(一般5%~10%),w(NaCl)为8%~22%,气相为甲烷,液相为水,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为80℃~260℃;第2期次成矿流体除盆地卤水外,还有以古石油为代表的有机流体,古石油包裹体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均一温度变化大(30℃~290℃),液态烃以荧光性强的芳烃为主;第3期次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成因,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一般为5%~10%,w(NaCl)〈4%,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140℃~270℃,但以小于200℃为主。从第1期次到第3期次,成矿流体盐度逐渐降低,特别是第3期次的盐度非常低,但温度变化不明显。本区最重要的自然铜沉淀富集成矿是第2期次不同性质成矿流体混合或成矿流体与有机流体混合、有机质的还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牦牛坪稀土矿床的矿物中存在4种类型包裹体:(1)液-所耵;(2)液-气-固相;(3)纯气相;(4)固相,矿物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牦牛坪矿床成矿温度从423℃至122℃;成矿流体的盐度ω(NaCl)为11.46%-14.36%质量分数,包裹体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流体中富含CO2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并富含大量的不同成分的矿物雏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本矿床的成矿作用是由碳酸岩岩浆气液流体的沸腾、充填和交代过程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