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地质》2008,(12):41-41
辽宁省近日决定投资3亿元,在沙化严重的阜新、彰武、建平、北票、朝阳、凌源等10个县(市)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针对科尔沁沙地西端,因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草场退化、沙化、碱化,流砂危害等严重问题,为寻求有效的治理途径与技术措施,促进该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加快草原建设步伐,先后于1975年和1979年由辽宁省科委、内蒙古自治区科委下达和接转了此项研究任务。以翁牛特旗东部的乌兰敖都和白音他拉为基点,组织林业、土壤、植物、气象、微生物等学科开展了面向我国东北西部与内蒙东部风沙干旱地区的综合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冀西北坝上地区土地沙化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利用多种遥感技术手段对坝上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区的土地沙化现状及沙化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对策。通过多时相对比研究,得出了坝上西部土地沙化向轻,缓方向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比你过去采矿的效益咋样?""嘿嘿嘿,好多了。现在的城里人,都讲究养生,喜欢吃绿色食品。我就抓住人们的这个喜好,承包了这里的300亩废弃矿山土地,种了200多亩果树,树下养鸡1500余只。今年已经结果,见到回头钱了。还有这些散养的鸡,销路更好。  相似文献   

6.
太谷县是山西省重点商品粮基地,农作物灌溉以地下水为主。全县总耕地面积43.7万亩,宜井面积33万亩,已发展井灌面积29万亩,占全县水浇地的85%。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不清,不能合理开发水资源,随着开采量不断增加、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搞好农业规划,查清200—300米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和正确评价地下水资源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天台县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今后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重点,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基本农田中水田部分的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该县今年启动的两个项目已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中,总面积达1.5万亩,投资额达1800万元。街头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涉及土地1万余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现状的0.40提高到0.65。农田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5%,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3500亩,新增经济作物效益740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4万公斤,折合152万元,节水效益19.5万元。  相似文献   

8.
据悉,由宁夏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的《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规划》已具雏形。到2020年沿黄经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面积将达295.06万亩,比2009年增长29.41%,加上划定的建设用地扩展区89.12万亩,2020年建设用地可达到387万亩的利用空间,比2009年增长68.5%。  相似文献   

9.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迅速沙化,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查清其第四系沙源的沉积相和微相及其空间特征,有助于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与方法。以锡林河中游的吉尔嘎郎图平地小草原为例,首先,对典型剖面进行了分层精准观测和采样测试,把宏观沉积学研究与微观粒度参数分析相结合,在第四系栗钙土中识别出河床、堤岸和洪泛3个亚相及其所属的6个微相,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分布模型;然后,基于图解法的粒度参数计算和有约束点的动态聚类分析法,实现了面上大量栗钙土样品的沉积微相归类,从而快速有效地查明了沙化沙源为河流侵蚀成因,沙源来自下伏白垩系顶部的古河流-三角洲砂体。  相似文献   

10.
卫星遥感技术在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沙化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田淑芳  王小牛 《现代地质》2000,14(4):459-464
在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沙化现状的调查中 ,利用多波段卫星图象 ( TM)数据 ,根据多伦地区各类地物的波谱特征 ,采用了假彩色合成及比值假彩色合成等遥感图象处理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 ,对多伦地区沙化土地的空间分布和面积进行了详细的解译和测算。同时结合常规调查方法 ,对区内沙化土地的沙化程度、成因机理、发展趋势及危害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作者向多伦县地方政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各类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和其他信息 ,为多伦的土地的合理利用及沙化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顾玲 《山东地质》2009,(5):57-57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说,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陈雷说,我国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达1cm以上,  相似文献   

12.
赵成忠 《地下水》1990,12(2):113-114
寿光县位于渤海湾南岸,土地总面积2200km~2,为由南向北缓慢降低的平原区,地面高程(黄海零点)最高点49.5m,最低点1m,地质单一,均为第四系冲积层。全县耕地147.87万亩,其中宜井面积115万亩。自1956年开始打机井以来,到1989年底,机井到达23000眼,井灌面积到达105万亩,年提取地下水量2.3~2.5亿m~3,平均年亩毛灌水量219~238m~3,井灌对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全县粮食平均年亩产由1949年的67.5kg,总产1.1亿kg,提高到  相似文献   

13.
如同137Cs和210Pbex核尘埃,土壤和坝库沉积物中的孢粉也源于大气沉降,是否能用于侵蚀产沙的示踪研究?在陕北吴旗周湾水库采集了一些表层土壤和现代淤地坝、古代聚湫坝沉积泥沙的样品,尝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侵蚀产沙的孢粉示踪研究。初步研究表明:草地表土孢粉丰富,平均浓度为26077粒/g;有33个科属的花粉,孢粉组合反映了当地以蒿属为主的半干旱温带草原植被;坡耕地表土的孢粉组合和草地一致,但孢粉平均浓度远低于草地,仅5844粒/g。坝库沉积剖面中,和137Cs核素一样,孢粉也富集于每一洪水沉积旋迴的上部层位,可用于沉积旋迴的区分。现代沉积旋迴的孢粉平均浓度,远低于草地和坡耕地表土,这表明草地和坡耕地土壤不是沉积泥沙的主要来源。古代沉积物的孢粉平均浓度高于现代沉积,表明流域内300年前的植被好于现代,或300年前沟谷地的相对产沙量低于现代。古代孢粉组合中十字花科花粉比例高达36·85%,明显高于现代的0·58%含量,这表明草地退化严重,十字花科植物比例急剧降低。孢粉示踪技术在植被环境恢复,沉积旋迴区分,和泥沙来源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应建立针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侵蚀产沙研究的孢粉示踪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铜川市滑坡侵蚀灾害强度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川市是滑坡侵蚀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本项研究调查了铜川市滑坡侵蚀的形成环境,分析了滑坡侵蚀的基本规律,用现场调查得到的滑坡侵蚀量作等值线图,按照等值线将铜川市滑坡侵蚀强度分为剧烈侵蚀区、强烈侵蚀区、中度侵蚀区、轻度侵蚀区、微弱侵蚀区5个等级的分区。结果表明,中等以上侵蚀区面积5 8.2 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6%。研究区内共有滑坡12 7个,滑坡侵蚀量115 42.6万t,占重力侵蚀总量的92.9%。研究表明,铜川市滑坡侵蚀非常剧烈,必须尽快建立防灾、减灾的预警系统,加大治理对人们生命财产有威胁的滑坡侵蚀。   相似文献   

15.
衡阳市辖12个县市区,总人口730万,土地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9万亩,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然而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足0.8亩。“十一五”期间.衡阳GDP平均增速达13.7%,2010年GDP达到14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ll3.33亿元,均居湖南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1990,(4)
我国的灌区,按灌溉水源来分,利用水库、塘坝蓄水的约占31%,由河川自流引水的约占28%,利用泵站提水的约占19%,利用地下水灌溉的约占18%,其它约占4%。不少灌区还实行引、蓄,提相结合,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全年有效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共5281处,共3.11亿亩,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3%。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37处,全年引提水量约在750亿m~3左右,灌  相似文献   

17.
植被—侵蚀状态图在典型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运用植被—侵蚀动力学耦合方程组,研究了流域植被与侵蚀在人类活动特别是植树造林和工程治理影响下的演变。动力学方程组中的4个参数由实测植被侵蚀资料算出,利用这些参数发展出植被—侵蚀状态图作为分析工具,分析在停止人类干预后植被和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流域的植被—侵蚀状态有4种,即向着侵蚀模数增大和植被覆盖度降低方向发展的A区,向着侵蚀模数降低和植被完善方向发展的C区,植被和侵蚀模数都增长的B区,植被和侵蚀模数都减少的D区。将耦合方程组和植被—侵蚀状态图应用于黄土高原王家沟、安家沟流域,云南小江流域和北京西山地区,结果表明动力学方程组准确地模拟了植被和滑动侵蚀模数的演变过程。对植被侵蚀状态图的分析表明,在干旱寒冷的黄土高原增加植被对于减少侵蚀的作用显著,治理应该首先增加植被使其进入D区,再结合控制侵蚀进入C区,治理后仍应加强管理和防止人为破坏;在雨量较丰、气温较高的小江流域,减少侵蚀对改善植被的作用大,治理措施首选控制侵蚀;北京西山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8.
地球表面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各式各样的侵蚀作用,了解侵蚀过程及其速率大小有助于人们认识许多重要的地质作用和过程.本文介绍的内容是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研究工作,目的是在于定量估算长江流域及其子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更好地理解沉积物的由源到汇过程以及评价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供自然背景,分析样品来自于长江主要干流和支流的表层现代沉积.研究表明,长江干流10Be含量从金沙江流域到长江口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趋势,不同的是支流10Be含量值偏低而且比较稳定.这很可能受核素产生率和侵蚀速率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长江上游干流沉积物中10Be含量最高,随着低含量物质的不断从支流汇入,产生“西高东低”的现象.10Be侵蚀速率估算表明长江干流金沙江上游段平均侵蚀速率较低,在44.7~48.1m/Ma之间;长江中游段(枝江至彭泽)长江干流侵蚀速率数据变化较大,在65.7 ~ 175m/Ma的范围内波动;到长江口平均侵蚀速率比较稳定,在50~60m/Ma之间变化.与干流相比,长江支流侵蚀速率显著偏高.侵蚀速率最高的地区在大渡河-岷江流域,平均侵蚀速率在300m/Ma之上;侵蚀速率最低的区域发生在乌江流域,平均的侵蚀速率在10 ~ 30m/Ma之间.比较长江流域10Be和水文估算的侵蚀速率可以看出,水文估算总体上反映的侵蚀速率要普遍高于10Be反映的侵蚀速率.大渡河-岷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高主要与构造活动、地貌发育、岩石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嘉陵江、汉江等流域水文数据估算侵蚀速率明显超过10Be估算的结果,可能与地形地貌等地质因素对侵蚀作用的影响显著下降,以及人类长期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19.
崩岗集中发育在我国广东、福建等东南7省(自治区),面积约5万km2,是华南地区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崩岗是水力—重力复合侵蚀交替作用的产物,也是沟谷侵蚀发展的结果.崩岗主要发育在花岗岩厚层风化壳上,崩岗土体以高黏粒、低砾石含量的粗砂土为基本特征.崩岗崩积锥土体粒径自坡顶至坡脚由粗变细,反映出坡面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崩岗土体可蚀性强,可蚀性因子K值平均为0.26,比花岗岩红壤地区的平均K值高0.03 ~ 0.05.崩积锥坡脚K值大于坡顶,即坡脚可蚀性大于坡顶.崩岗崩壁和崩积锥土体的平均黏粒含量为10.13%,大于5%这一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崩岗流域地形陡峻,一旦遭遇强降雨,有条件转化成“泥石流”.崩岗形成的“泥石流”平均中值粒径仅为常规泥石流的1/12,砾石含量仅为1/4.因此,崩岗型泥石流(即由崩岗转化成的“泥石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泥石流,是广义泥石流大类中的一个新种——泥砂流.  相似文献   

20.
崩岗是中国花岗岩地区危害最大的一种土壤侵蚀方式,坡面防护是崩岗侵蚀治理的重要措施。为研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花岗岩崩岗侵蚀区冲刷防护中应用的可行性,以福建省崩岗最为发育的安溪县官桥镇花岗岩土质覆盖层为研究对象,进行降雨条件下微生物治理崩岗的模型试验研究。采用喷洒加固法对崩岗坡面进行处理,然后利用降雨模拟系统冲刷坡面,最后分析了MICP加固技术对泥沙产量及坡面侵蚀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固边坡相比,MICP固化边坡泥沙产量由未加固的7648.43 g下降至266.61 g,较加固之前降低了96.51%;最大侵蚀深度由未加固的60 mm下降至除个别侵蚀坑外边坡表面基本未发生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