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面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在宁陵县里诞生了一个响亮的称号——土地协管员。如今6年过去了,366个行政村都活跃着土地协管员的身影,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也出现了新的景象。那么,作为最前沿的土地守护者,有着怎样的心声,又有怎样的探索实践?请看——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区有着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 其衍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与非岩溶地区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其土地整理重点及实施对策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重庆槽上地区为例对岩溶槽谷地区独特的地质、水文背景下和人类非理性开发活动下所产生的土地资源特征、成因以及以生态重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用地整理为重点的土地整理进行了分析、总结, 提出了土地整理实施和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政府经营土地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原因,对城市土地市场化改革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都曾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历史演进,其弊端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一个制度障碍.改革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现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具体措施可包括:改革集土地管理与土地经营于一身的行政体制,把土地经营职能从土地管理部门分解出去;部分放开,逐步过渡,直至完全开放城乡土地市场;停止各级政府的土地融资行为,并对已经形成的土地金融债务进行清理;进一步规范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建立规范化的政府土地基金;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政府只有实施义务而无修改权力,促进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论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的双重属性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都有双重属性。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是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形成与变化的双重原因。近年来,一方面自然变异加剧和人类过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地质灾害严重;另一方面严重的地质灾害又会对土地资源进一步造成破坏,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自然变异是不以人类的意愿为转移的,那么,顺应自然规律,约束并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范围、消除不良行为是减轻地质灾害、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晔  马亮 《湖南地质》2010,(4):12-12
西周的土地政策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准开垦私田,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诸侯国、大夫或者卿的,其他人都只不过是土地上的奴隶。但一件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却记载了一段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张涛 《河南地质》2012,(7):55-55
又到“土地日”,我心又思叹!作为一名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更深刻的感情。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土地结构与土地演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往对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等地区土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结构是土地空间组合格局与土地演替及土地时间变化规律的观点;分析了土地质与量群聚的对比关系和
土地由一种属性转变为另一种属性的过程;用信息论中的熵函数给出了土地出现的频率和复杂度;用耗散结构理论“涨落”给出了土地自然演替(不可逆)和人为演替(可逆)两种演
替模式。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税、费、土地转让收入、信贷资金,还是其他负债、直接经营利润,所有这些收入的支出本身对于地方政府官员都是巨大的正向激励或者利益。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正向激励或者利益,城市政府有着巨大的动机压低从农民手中征地的价格,提高其出让价格。  相似文献   

9.
《湖南地质》2010,(7):39-39
对于几种重要的国土资源行政违法行为,比如非法占用土地、非法转让土地、无证采矿、越界开采等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几种行为的处罚有着针对各自情况特殊性的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0.
周昆叔 《第四纪研究》1965,4(1):118-142
若干现代的地形、水文网的变化和动植物的分布都与最近地质历史时代—全新世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目的,来研究和認識这一地质时代,是有着很大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蔡宁 《浙江地质》2011,(11):33-35
一、我国现代土地登记制度的建立和作用 土地登记是世界各国为保护该国的土地制度而普遍采取的一项国家制度,是土地产权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及其他事项记载于专门的薄册,以加强政府对土地的科学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对于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行政管理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法律行为。现代各国都实行土地登记制度,一般认为,登记的意义在于“整理地籍,确定产权,便利交易转移,保证土地税费公平负担,以及推进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地质》2014,(5):128-128
我们的职责: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开发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审核报批;组织开发区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监督检查区内土地利用情况,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调处土地纠纷;搞好区内土地资源调查登记、发证和统计工作,编制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规划,组织区内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一调)以来,社会经济、人文地理、地貌景观、土地用途、类别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虽然每年都进行土地变更调查,但由于以往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基础资料保存方法原始,特别是一些图件资料多为纸质或薄膜成图,很难保证图件资料的现实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不利于变更后作为成果资料的存储和使用,也给成果信息化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14.
“清廉,清廉,俺孩儿的宅基地县里批了,通知俺动工,孩儿他爹高兴,晚上叫大伙儿都来家喝会儿,你可来啊。”“不去了,不去了。白天大伙儿都忙,晚上有时间正好开代表会,还有几家都急等着方宅基地呢,你吃了饭正好来介绍介绍咱县新实行的宅基地‘三榜五关’政策,给大伙儿宽宽心,让大伙知道,只要符合条件的都给方宅基地,可别头脑发热犯了错。”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们这儿遍地都是石头子儿,种啥啥不长,收成不好。现在,我家承包的地一亩比过去增加了三四百斤的收成,每亩单产已经达到1000厅,收入增加了一倍。这都是政府和国土局开展土地整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呀。”这是日前笔者在焦作市中站区北朱村采访土地整理项目时,一位村民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土地登记作为一项重要的土地法律制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土地登记作为土地产权管理的核心,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其次,土地登记作为土地物权的公示方式,在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 地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空间科学、生态学和资源问题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自然科学中最早形成的一些学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另有一些则是由于当代技术发展和人类面临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需要而应运产生的新学科。所有这些学科和它们的若干分支在当代都有着蓬勃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折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现行征地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演化而来,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则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结果。这两个制度的结合,形成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现行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透支未来收益、社会分配不公等弊端日益显露。土地制度的未来走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财产权;政府最终必须退出土地直接经营活动。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部署,是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是保证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前提。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明晰与否,关系到今后土地流转是否成功、集体受益是否落实、农村是否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情日记     
盖兵 《浙江地质》2012,(1):52-55
一大早,骄阳似火,车内如同蒸笼一般。去龙湾的路要往东走,正是迎着太阳的方向。自下派以来,我每天早上都在“享受”紫外线的照耀,这对一个皮肤特别敏感的女同志来说,真是件“痛苦”又无奈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