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9月21日~22日在成都市、23日~27日在九寨沟召开,欢迎海内外学者踊跃报名(有无论文均可参加).本次会议得到中国科协的批准,主办单位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已将之列为今年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会议内容主要是:山洪、泥(土)石流、滑坡、崩塌、上壤侵蚀等山地灾害的形成条件、成灾机理、预测预报和警报、综合防治、危险区划、灾情评估、灾害制图、防灾规划、减灾决策、临灾预案、减灾工程、山区开发与减灾、环境退化与保育、新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等.组委会主席由关君蔚院士担任,台…  相似文献   

2.
晋西黄土高原环境退化及生态建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义娟  苏志珠 《山地学报》2001,19(3):278-281
晋西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退化严重地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野外调查和前人成果,讨论了该区环境退化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并对环境退化的防治和生态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天山山区公路山地灾害主要出现于海拔>3000米的现代冰缘区,遭山地灾害威胁较严重的是独山子—库车公路和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较突出的山地灾害是雪崩、风吹雪、自然积雪、泥石流与石冰川,其次是倒石堆、热融滑塌和热融掏蚀。该区公路山地灾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此外应加强灾害预报。  相似文献   

4.
雪崩灾害严重威胁亚洲高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掌握亚洲高山区雪崩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雪崩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数据整理等方式,收集了2009—2019年间亚洲高山区的雪崩灾害数据,基于雪崩灾害活跃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时空雪崩的活跃度,阐明亚洲高山区雪崩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展示:(1)10月到次年4月为亚洲高山区雪崩灾害危险期,2月下旬和3月为雪崩的危险性和活跃度的高峰期。(2)由于积雪特性和气候的差异,不同山区的雪崩活跃度和受灾程度呈现显著差异。64%的雪崩灾害事件发生在帕米尔高原和克什米尔地区为中心的天山、西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区,该区域的雪崩造成的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78%。(3)多数雪崩灾害事件是由自然因素(强降雪、温度剧增、雨夹雪、地震和风等)诱发,其中强降雪诱发的雪崩灾害最多,其次为春季快速升温诱发的雪崩。本研究可为评估在气候变化下亚洲高山区雪崩灾害未来发展趋势和应对防治策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川西滇北山区泥石流灾害,不仅使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人员伤亡惨重。1979年渡口市501电厂一次泥石流灾害,直接损失800万元,间接损失2000万元;1979年11月2日深夜,雅安市陆王沟干溪沟暴发泥石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心惶惶,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有的受灾城镇,干部和群众想弃城搬迁,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对这些山区泥石流灾害进行防治,已成为山区四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都地理研究所泥石流研究室(简称泥石流室),和所内外兄弟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地灾害研究进展与未来应关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崔鹏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145-152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认识了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山洪、泥石流、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发展了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泥石流流体应力本构关系、泥石流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计算公式、粘性泥石流起动模型,提出了山洪和泥石流规模放大效应;基于降雨和地面成灾环境要素耦合分析,发展了山地灾害气象预报方法;基于对灾害物理特性的认识,研发了一系列灾害监测预警仪器、数字流域平台与智能手机网络相结合的山洪预警系统;发展了灾害治理工程技术,形成了适合欠发达地区特点的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灾害形成、运动、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提出山地灾害学科今后面临的任务。最后,针对国家减灾需求和学科发展目标,提出灾害对生态的响应机制、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与巨灾预测、水—土耦合的细观结构力学、灾害风险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灾害形成理论的机理预报模式、灾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健全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1988年1月中国科学院批准,其下属的成都地理研究所改名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 改名目的在于,适应改革需要,突出研究特色,更好地为山区经济建设服务。山地所以山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防治,山地环境和山地合理开发利用等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制定山区开发宏观决策、山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山地环境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山地学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主办 ,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刊物之一 ,被评为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山地学报》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整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知识 ,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防治 (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 )、山区社区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9.
山地灾害与环境治理的人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角度 ,探讨山地灾害与环境治理的人文途径。认为除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手段外 ,山地灾害与环境治理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和经济手段 ,减轻人类活动对有限资源 ,特别是土地资源的依赖 ,通过社会保障手段刺激社会信息的有效增殖来实现山地灾害与环境退化的防范与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雪崩是对高寒山区房屋、设施、道路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雪崩监测预警技术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是避免或减轻雪崩对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对国际上常用雪崩防治工程进行分类,重点按作用手段分别阐述了各种防治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防治工程研究进展、适用范围、设计要求、应用情况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研究认为,目前的雪崩灾害防护工程存在修筑标准欠缺、雪崩机理不明确、工程设计参数计算不合理、试验模拟不理想、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活动等不足,并建议从工程综合配置、雪崩与防护结构相互作用、工程设计参数定量化研究、开发积雪清理技术、构建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开展先行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地学报》2011,29(4)
《山地学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系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整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等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山区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知识,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防治、山区社会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应用技术、研究和实验方法等。同时也设有学术争鸣、新书介绍和书评等不固定栏目。  相似文献   

12.
<正>《山地学报》是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山地地理、山地生态与环境、山地灾害、山地资源、环境整治、山区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开发和管理有关的多学科知识,设有山地生态与环境(水文、土壤与生态,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水土保持,生态保育,生态观测与实验等)、山地灾害(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与流域泥沙,环境变化与灾害,防治方法与技术,风险评价与管理,观测与实验及模拟等)、山区发展(资源利用、聚落与城镇化、生态产业、旅游与文化、人  相似文献   

13.
山区人地系统是地理学在山地区域的研究内核,科学认知山区人地系统对解决山区生态安全、灾害防治、经济贫困、人地矛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山地研究进程,借助CiteSpace软件和文献精读,论述了山区人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归纳总结了山区人地系统的研究重点和常用方法。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研究的学科综合趋势明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核不断凸显,尽管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但理论基础和系统性仍有待加强;研究重点包括山区承载力、山区要素空间分异、山区人地系统演化规律、山区人地系统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史志挖掘、系统评价、动态模拟转向多维图谱、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手段,未来应进一步突出研究的综合属性、空间属性、应用属性,强化数理模型基础上的人地关系机理研究、环境变化下的人类活动响应研究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创新。  相似文献   

14.
信阳市地处豫南山区淮河上游,地形复杂多样,过渡性气候明显,洪涝灾害十分严重,是淮河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正确认识信阳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把握相关影响因素,提高洪涝灾害防治对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历史灾害统计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信阳市洪涝灾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数量上,发生次数多,危害严重;时间上,发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季节分布不均;空间上,发生区域差异显著,重点区域突出。影响因素上,信阳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是区域气候降水、地貌、河流水文、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降水是导致洪涝灾害最为直接的因素,地貌与河流水文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对洪涝灾害具有放大与缩小效应。结合实际,信阳市洪涝灾害防治对策应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加强洪涝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注重非工程建设,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灾害。  相似文献   

15.
征稿简则     
《山地学报》2012,(5):584
《山地学报》是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整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等内容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知识,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防治、山区社会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应用技术、研究和实验方法等。同时设  相似文献   

16.
《山地学报》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 ,被多种文摘收录 ,曾获全国、中国科学院、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山地学报》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有关的多学科知识 ,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防治 (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 )、山区社区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应用技术、研究和实…  相似文献   

17.
征稿简则     
《山地学报》2012,(3):360
《山地学报》是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整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等内容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知识,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防治、山区社会发  相似文献   

18.
雪害及其防治与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山区灾害防治研究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与交通局、气象局、黑龙江交通局与气象局,哈尔滨和沈阳铁路局,内蒙农牧局与气象局,西藏交通局与气象局,交通部第一公路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均曾开展过雪害调查及其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最近二、三十年来,法国、瑞士、加拿大和美国等欧美国家的人口大量涌进山区,雪崩灾害日趋严重。这些国家不但具有相同的山地利用趋势,而且具有共同的雪崩遭遇。为了控制土地盲目利用,减少和消除雪崩灾害,它们采取了类似的土地管理措施,其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二次大战后的山地利用及其后果战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发生变化,山地价值受到影响。在法国,20世纪初阿尔卑斯山的山民纷纷出山寻求谋生的道路和享受较高水准的生活。结果,山区人口减少,具有防治自然灾害经验的人员外流。40年代后期,山地开始吸引大批缺乏防治自然灾害经验的山外人  相似文献   

20.
李锦育 《山地学报》2005,23(3):327-335
由于近年来人类的活动空间渐往山区发展,使得原本植生条件良好的山坡地,在不当的开发情形下,变成土石流发生的敏感地区,导致灾害不断的传出。拟就土石流之定义,及导致土石流发生机制的各项因子进行探讨,其中包括自然成因:地质、地形和水文等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对土石流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并依据土石流之各项特性整理,提出有关土石流之防治及预警系统之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