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华  戴清  朱锦萍 《湖北气象》2003,22(3):45-46
“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从1997年开通至今已有5年,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获得了社会公众与千家万户的信赖,其拔听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气象部门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必须稳定现有用户群体,不断拓宽新增用户群体,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武  陈静  李晓娜  俞宙  罗燕 《广东气象》2012,34(3):53-56
针对3G时代的通信科技发展趋势和广东省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分析了手机气象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3G时代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3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手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先进快捷的手段,但免费提供天气信息供应商的不断涌现和服务形式的多元化,也给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导致传统的手机气象短信用户量增长明显放缓,甚至下滑.在3G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应结合当前通信科技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从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尝试在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过程中投放广告、建立手机Wap气象网站、开通官方气象微博以及大力发展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等方面着手,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全方位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以确保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 1 0多年来 ,决策气象服务一直被湖北省各级气象部门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经过全省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气象决策服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防汛抗旱、工农业生产决策过程中 ,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为显著。因此这项工作已逐渐取得了当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领导部门科学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党政部门对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详尽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更好地为当地党政部门当好参谋 ,这是摆在全省气象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  相似文献   

4.
浅谈欠发达地区如何做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昭通市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为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①通过昭通全市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昭通气象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项目,涉及多个行业;②目前昭通市气象科技服务还存在服务项目不够多、内容不丰富,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能力和水平不高,不同项目的科技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提高与气象科技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突显;③通过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转变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优化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推进气象依法行政、突出重点行业和部门的科技服务工作、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干部队伍建设等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昭通市气象科技服务体系,把昭通市气象事业推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通过此分析研究,也为欠发达地区如何做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大力促进自治区气象科技创新,推动研究型业务的全面发展,内蒙古气象局决定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28日举办全区首届气象科技活动月。期间,区局将组织召开全区气象科技工作会议;编发科技管理办法及科技会议文件汇编;表彰先进科技工作者、获奖科技成果;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技学术报告会;组织区局有关专家到盟市气象局举办学术讲座;对技术力量薄弱的盟市局,确定科技专家帮扶,区局指令性下达科技创新项目,以科技项目的形式进行支持和帮助,并请盟市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带项目到区局进行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数字图书馆的构架及服务功能,从数字图书馆技术方面分析了气象科技图书馆的主要特点,同时对数字图书馆开通以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姚爱国  刘玉琴 《青海气象》2006,(4):51-51,59
1 引言 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原有的公益性服务难以满足社会的特殊要求,而且开拓了气象服务的新领域,促进了气象事业进一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就是气象科技产品应用于实际生产劳动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偿服务的具体举动。  相似文献   

8.
2020年广东省最强“龙舟水”具有暴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面上累积雨量大,短历时降水强烈的特征,广东省气象部门通过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部署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降低了暴雨灾害损失。该次过程预报“报得早、报得准”,服务“够精细、够迅速”,通过精准把握决策气象服务节奏、提供针对需求的决策气象产品、充分利用气象预报服务现代化建设成果,切实发挥气象部门的“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是一次成功的决策气象服务案例,能够为今后类似过程提供参考。同时发现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者思路需要进行转变、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智能网格预报在决策服务中的应用有待加强、预报核心科技需进一步发展等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纳卡 《贵州气象》1994,18(6):47-48,F003
本文把气象科技档案归缴为两大类,一类是气象记录档案,另一类是气象科技文献、成果、专著以及气象服务和业务技术总结及材料汇编等气象记录档案.它具有科技档案的一切属性,又具有气象科技档案的某些特殊性,此外,还就如何利用气象科技档案推动气候服务的开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证。气象科技服务要依托气象业务、科技、信息资源等优势来发展,其本质是一个科技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三气象”理念,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科技服务与基本业务、深化与发展、部门内与部门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文福 《吉林气象》2005,(1):44-44,48
1引言 气象科技服务主要是指用气象部门的气象科技产品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气象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业的不断壮大,手机的不断普及,时尚的手机短信服务已逐渐成为气象科技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服务属于公共气象服务范畴,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历程表明,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明显提升了本地区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当前,需要从认识、人才、集约化等方面破解气象科技服务服务发展中的难题,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综合水平和实力,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才能确保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落成的陕西气象大厦 ,建成了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 ,配置了高档服务器 ,开发了基于数据库的信息浏览、查询等多种产品 ,开通了电子邮件等服务。省级气象信息业务系统互联网的接入及 92 1 0工程的业务化运行 ,为综合信息网站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平台。通过近几年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特别是气象信息技术的开发人才 ,为网站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已建成的“陕西气象”、“陕西农网”、“西安气象”、“专业气象服务”等网站为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开发基础。1 设计目标将网站建设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气象科技档案提供利用的含义,对其在气象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列举了我区气象科技档案工作在提供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对气象科技档案开展提供利用可能途径与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陕西气象》2015,(2):26
<正>《陕西气象》是陕西气象行业唯一的科技型期刊,是以气象科学技术为主,融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重点刊载气象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国内外气象科技动态;交流和推介气象业务及服务的新经验;介绍气象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将更加贴近部门和行业的实际,贴近读者和作者,努力成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益友、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档案作为气象信息交流源 ,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它的性质决定了保管好气象科技档案 ,只完成了一部分工作 ,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利用和服务。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气象科技档案要生存、要发展 ,重要的一环就是大力搞好利用工作 ,使气象科技档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近几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提供的气象科技档案越来越多 ,而且在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为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档案的应有作用 ,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作为中国气象局和内蒙古…  相似文献   

17.
《气象软科学》2009,(3):75-80
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基本气象业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天津市的气象科技服务始终坚持“用户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以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服务用户的信任和赞誉,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新疆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在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交通气象服务、能源气象服务、重大工程气象服务等方面开创性地开展的各项工作,阐明了科技服务只要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以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事业的需求为引导,紧紧依托气象业务及科研,不断丰富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就能显现出博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鄂前旗气象局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了《气象服务调查问卷》,征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农牧民的意见建议和服务需求。针对农牧民的需求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气象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成立气象灾害应急保障队伍,在每个嘎查村设立了一名气象志愿者,为农牧民提供每甸、月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开通“蒙古族气象信息电话服务”终端,建立气温和雨量两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增加了鄂前旗区域天气监测网的密度,设立了“三七”高炮防雹点,大力宣传禁牧休牧轮牧的政策,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为鄂前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20.
自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气象部门开展专业有偿服务至今已10年,以专业气象有偿服务为主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逐步探索出一些市场营销经验。由于气象科技服务是一项新型事业,还缺乏系统市场营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科技服务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和效益的进一步增加。因此,系统地研究气象科技服务市场营销及其策略,对挖掘气象科技服务的潜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