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气候舒适度与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收集城市气候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数据的基础上,对30个城市气候舒适度和游客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综合舒适指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度、节假日虚拟因子,采用OLS方法建立了游客网络关注度与气候舒适度的时空相关模型,结果显示:①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主要受地理纬度的影响,按城市气候舒适指数的年内变化...  相似文献   

2.
气候条件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1981~2010年广州市气候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对广州市旅游舒适度进行评价,发现广州市1月、2月、3月、11月、12月为旅游气候舒适月份,4月为较为舒适月份,5月、6月、9月、10月为较不舒适月份,7月、8月为不舒适月份。运用2011~2015年广州市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客流量资料进行客流量分析,并与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广州市的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偏离现象,在气候舒适的1月、2月、3月客流量与气候舒适度呈现反方向变化态势。运用OLS方法对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回归模拟发现气候舒适度对客流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气候舒适度每变化一个单位,国际客流量月指数增加或减少0.377%,国内客流量月指数增加或减少0.538%。  相似文献   

3.
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丽江1954-2009年的气候资料,对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其等级和旅游适宜期年内分布;结合2006-2010年丽江海外旅游、国内旅游的客流量月指数,在对气候舒适度及特殊影响因素赋值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气候舒适度与旅游地年内客流量变化有密切关系。海外客流量年内变化分2个时段,在10月-次年4月干季,受气候舒适度影响极其显著,此外还受新年、圣诞假期的影响,海外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31%;在5-9月雨季则呈现较均匀分布状态,平均月指数为8.33%。国内游客客流量变化全年主要受气候舒适度影响,同时还受7、8月暑假及"十一"黄金周影响,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56%。  相似文献   

4.
以"天价虾"为旅游舆情样本,基于百度指数,分析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极速上升、指数式衰减、阶段性显著提升的演变轨迹;月度为加速收敛波动态势,月内分布相对差异但有均衡化趋势;周内分布为"工作日高,周末低"。(2)旅游目的地气候舒适度、媒体关注度、旅游时间对舆情网络关注度有显著影响,媒体关注度的影响在当期显著,跨期影响并不明显;假日效应、周内效应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省际差异大,强弱分布呈现空间跳跃特点;大陆关注度远高于港澳台,澳门为0关注;东中西网络关注度呈现梯度递减规律,其区域绝对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的相对差异依次递减。(4)网络发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缘网络、空间距离是影响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空间变化的显性因素,媒体关注度与教育发达程度的空间影响未能通过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气候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本文分析了五台山气候状况和气象景观 ,计算了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 ,得出了人体气候舒适度的时间分布。根据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穿衣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穿衣建议 ,从而为五台山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宝贵的生态及旅游资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以百度指数、GoogleTrends、巨量算数、热浪算数为数据基础,运用指数分析、空间可视化表达、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结果表明:2013-2022年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月际变化呈“双峰式”趋势,季节性强度指数较强。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差异明显,网络关注度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且地理集中指数为30,相对集中。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依影响强弱水平排序为经济水平、网络普及度、湿地旅游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和自然气候。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沿海沿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测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可比较和可加和等特点.运用新的模型,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26个热点城市气候舒适度,划分出适宜于旅游活动的等级和时段分布,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最适期的年内分布将其划分为3种旅游气候类型:夏适型气候以哈尔滨为代表,春秋适宜型气候以北京和南京为代表,冬适型气候以海口为代表.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南北差异来看,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具有更高的旅游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具有更高的旅游气候舒适性.调查了4个代表城市的入境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揭示了入境客流量年内变化和南北差异,划分出旅游旺季、旅游平季和旅游淡季,其中哈尔滨客流量年内变化呈"W"形,北京和南京的客流量年内变化呈"M"形,海口的客流量年内变化上"凹"弧形.在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特殊因子的数值化,采用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入境旅游客流量月指数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8.
海南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普  葛全胜 《地理研究》2009,28(4):1078-1084
气候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旅游客流的年内变化。利用海南9个气象站点自建站以来的气候资料及近5年旅游统计资料,通过特吉旺气候舒适指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海南气候舒适度及其与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月~3月是海南旅游的最适宜期;气候对海南旅游客流量有显著影响,以气温为主导的气候舒适度是海南旅游客流年内淡旺季变化及游客旅游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与海南旅游客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海口比较而言,三亚旅游业对气候更加敏感。本项研究对更好地将气候整合到旅游产品中进行宣传促销、提高产品吸引力,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规划,对提前预判游客规模尽早做出对策安排及旅游投资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测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分析计算了我国西部11个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季节分布,并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差异进行比较。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为3种类型:夏适型包括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成都等5个城市,无不舒适期,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型为南宁市,全年无不舒适期,气候舒适度呈U字形变化。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随纬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说明南方具有更长的旅游气候舒适期,这是造成我国南北旅游业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依托百度指数平台,根据其关键词叠加检索规则,获取2009年四川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数据。研究发现,在惯常环境条件下,区域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与实际旅游客流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区域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在时空上存在3个层次的波动变化特征:一是全年呈现"双峰"模式变化,四川省的"双峰"值出现于3月底至5月底、6月低至10月初;二是月内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以周为周期呈波峰状有序波动,双休日为峰谷,工作日为峰脊;三是在节假日前后呈规则变化,节前为高峰凸起,节后则是低丘缓坡。用户关注度此种变化特征与现实旅游客流的波动变化相映照。同时,四川旅游用户关注度数值变化与旅行社接待国内客流量变化,在时序维度和区域空间维度上均具有较高的耦合性,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变化较之于现实客流量具有超前性,其时间长度约为半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1.
王灵恩  韩禹文  高俊  吕宁  Chris Ryan 《地理研究》2019,38(9):2314-2329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旅游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本文基于545位入藏游客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游客对气候变化因子的认知和体验状况,探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旅游活动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入藏前游客对天气和气候状况的关注度并不高,但是在旅行中这一因素却是旅游体验的最大影响因素;② 优美的高原自然风光是游客对西藏的核心认知之一,直接影响游客的决策与体验;③ 不同地理区域的游客对高原气候因子的关注度和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视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动机类型才是显著影响这二者的重要因素。研究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气候的暖湿化趋势对提升该地区的游客体验有积极作用,但气候变化带来的优势并不能够直接转化为潜在游客的出游活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 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克服缺乏研究分析所需的各源点(旅游目的地)间旅游流的流量、流向数据,本文基于网络分析原理的数据库分析技术,对航空口岸选择变化所引起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以广州-广州,上海-上海为入出境口岸的客流联系比较发育,其次是北京-北京、上海-广州(或广州-上海),而选择北京-上海(或上海-北京),北京-广州(或广州-北京)为入出境口岸的旅游流空间场发育较为薄弱。造成这种空间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旅游资源区位供给、旅游者市场需求(如产品偏爱,旅游时间限制)、旅游交通(航空网络连接强度和紧密度)及旅行社营销等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为入境台胞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蜜月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月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旅游经营中,了解客源市场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对市场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蜜月旅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武汉市蜜月旅游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武汉市蜜月旅游者具有出游时间长、消费能力强、偏好海滨型目的地等行为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提出设计多样化产品、完善产业链、品牌化经营及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等具体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和单项因素两个层次对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安全性、东道主友好性评价最高,对东道主行为评价一般,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差。游客整体上认为到中国旅行价格便宜,对住宿、餐饮服务评价最高,基本认可旅游交通、娱乐和购物服务,对导游和通讯评价较差。在实地旅游体验的基础上,游客对到中国旅游总体较满意。然而,由于国内环境卫生状况、旅游信息解说系统不完善以及少数人的行为陋习等问题,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其后继行为,限制了对国际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香港居民本地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家庭群体是本地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因此,本地居民虽然在单次旅游消费上表现为中低水平,但旅游活动的频率次数、人数规模都相当可观,同样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消费群体的主力构成。同时,居民本地旅游活动表现出自助活动为主、意愿偏好明显等消费行为特征,由此对旅游产品开发、公共交通设施、市场宣传营销以及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都提出了不同于外地游客的要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必须在上述方面进行针对性地组织安排,才能实现对本地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发展,从而促成目的地旅游发展经济性和公平性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城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目前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流产生地,以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的39个城市为空间单元,选取18项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潜在出游力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得到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规模辐射、城市规模集聚、城市人口素质等是影响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四个主要因子;②中国城市居民潜在出游力的空间分异格局为“四、三、二、四”,即39个城市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存在北京、上海、广深三个极点,沿海与内陆两大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空间分异带,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四大游客流产地;③经过与城市居民的实际出游力进行相关分析,模型得到了充分验证。城市居民整体出游力空间分异格局的研究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磊  陶卓民  陆林  孙小龙  刘红兰 《地理研究》2021,40(11):3208-3224
气候环境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避暑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者夏季出行的重要选择。贵州省作为中国国内主要的避暑旅游目的地之一,针对避暑旅游流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避暑旅游现象长期的跟踪调查,获取2015—2019年间有效避暑旅游流线路数据2177条,运用复杂网络、GIS空间分析、QAP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避暑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避暑旅游流网络规模大、密度低,集聚特征明显,网络发育不完善,具有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城市和景区分别呈“板块”和“点轴”状分布,旅游流线路具有“基营”和“环线”式结构特征。② 交通中心城市和核心景区是避暑旅游流的集散中心,贵阳在整体网络中具有突出优势和无法替代的地位,避暑旅游城市和景区在空间上相互交织,形成“贵(阳)安(顺)-荔波-凯(里)镇(远)”的“▽”空间结构。③ 避暑旅游流空间分布受气候舒适度、空间邻近性、旅游资源禀赋、接待服务能力和交通便捷程度等因素共同影响。最后,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旅游统计数据改革、网络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对贵州省避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命题,理解游客的空间流动特征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穷游网UGC文本数据的挖掘,依托图论理论构建了一种可以同时保留旅游客流的有向性与加权性的流网络结构描述方法,并对西安市区域层面与节点层面的旅游客流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旅游的客流存在明显的网络结构特征,客流网络结构主要由区域(节点)的中心程度决定;(2)城市旅游客流结构与旅游主体功能分区高度耦合;(3)区域(节点)主体功能的时空属性也是影响旅游客流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4)通过对区域(节点)净外向程度的分析,可以得到其旅游“集”“散”功能的偏重,可为具体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