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辛存林  张亚梅  季健健  王露菡 《地质学报》2018,92(10):1985-2001
本文对产于甘肃窑街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的植物大化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甘肃窑街中侏罗世植物群由31属63种组成。其中,银杏类植物7属23种,真蕨类植物7属14种,松柏类植物7属11种,苏铁类植物5属10种,楔叶类植物4属4种,分类位置不明化石1属1种。在研究植物群组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化石埋藏类型与化石类群生态学的分析,重建了古植物群落,总结了窑街植物群的古生态特征,并划分出四个群落,即划分为近岸湿地群落、山间低地—缓坡群落、山间高地群落、旱生群落等四个群落。根据植物群的整体特征、植物类群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征分子及其古生态特征及孢粉植物群特征,推断甘肃窑街盆地中侏罗世古气候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Brachyphyllum及茨康目植物化石的存在,表明甘肃窑街中侏罗世气候环境存在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吐哈盆地中侏罗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商平  付国斌 《现代地质》1999,13(4):403-407
研究记录了新疆吐哈盆地三道岭煤田西山窑组的 4 3属 86种植物化石。该植物化石组合以真蕨和银杏类最为繁盛 ,苏铁类和松柏类较发育 ,楔叶类较少 ,另有少量苔藓类和石松类。真蕨类又以蚌壳类占优势 ,出现大量中侏罗世分子 ,属于中国北方温带植物地理区 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典型组合 ,表明其时代为中侏罗世阿连期至巴柔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甘肃窑街组古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共发现植物化石31属63种,以银杏类(36.5%)和真蕨类(22.2%)繁盛,松柏类(17.5%)和苏铁类(15.9%)占一定比例,楔叶类(6%)、不明位置的果与穗(1.9%)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群组成分子指示的时代特征,以及与国内外同期其它植物群的对比,认为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中期(Aalenian-Bajocian)。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窑街及其余11个研究较为细致的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进行对比,探讨甘肃窑街古地理归属,并对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区进行初步划分。利用分支生物地理分析法研究甘肃窑街植物群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窑街中侏罗世植物群与内蒙古高头窑植物群关系较为亲近;讨论了甘肃窑街新发现的屈囊蕨属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其分布与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的初步区划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
商平 《地质论评》1995,41(6):533-536
内蒙古平庄煤田是我国东北部主要含煤盆地之一,盆地内植物化石丰富,本文报道了平庄盆地含煤地层的植物化石25属38种,对其性质、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讨论,对平庄植物群的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做了角质层研究。该植物群主要由真蕨类、苏铁类、茨康叶类、银杏类和松柏类组成,即没有侏罗纪古老残存分子,也没有出现被子植物,以松柏类、银杏类最为丰富,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极度贫乏。该植物群与中国东北早白垩世含煤沉积及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组合可比较,与西伯利亚、北美、日本早白垩世植物群亦十分接近。根据植物群的性质和特征及结合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群进行了对比,认为平庄含煤盆地植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当时该区可能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该项研究对恢复该区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及成煤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有关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石拐盆地召沟组植物群及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石拐盆地中侏罗统召沟组植物群由18属31种组成,分属于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和松柏类。其组成特征表明,该植物群属于中国北方温带植物地理区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晚期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  相似文献   

6.
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茨康类植物化石,通过对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研究,认定为石拐茨康叶(Czekanowskia(Vachrameevia)shiguaiensis)。对比当前化石及其现存最近对应种(the nearest living equivalent species)—Ginkgo biloba L.的气孔比率,得到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为1.55×10~(-3),数值接近GEOCARBⅢ碳平衡模型的拟合曲线,表明茨康叶属植物也是恢复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的良好材料。同时,通过角质层特征进行古环境重建,结果表明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时期气候较为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7.
河北宣化煤田下花园组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宣化煤田下花园组(含煤岩系)鉴定了植物化石23属43种,其中以真蕨类与苏铁类占优势,银杏类、松柏类、有节类占次要地位。以Conioptires、Ctenis为代表的植物群时代属中侏罗世阿连期,并同京西窑坡组、辽西海房沟组、山西大同组等植物群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8.
植物化石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为研究地史时期气候变迁、古环境重建提供了依据。2018年在甘肃白银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采集到了屈囊蕨属植物叶片化石。通过对当前标本的宏观形态学特征研究,将其归于山西屈囊蕨(Gonatosorus shansiensis)。屈囊蕨属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记录较少,该属化石在甘肃宝积山盆地为首次发现。现生蚌壳蕨科植物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推测甘肃宝积山盆在中侏罗世为温暖潮湿的环境。屈囊蕨属植物在中侏罗世的分布区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中部,到早白垩世逐渐转移到东北地区,反应出逐渐向北推进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董曼  孙革 《世界地质》2011,30(4):497-507
首次报道了新疆东部沙尔湖煤田中侏罗世17 属27 种植物大化石和35 属50 种孢粉化石。该植物群以蕨类、苏铁类及本内苏铁类、银杏类为主要组成成分,时代可能为中侏罗早期。其地质古生物特征表明,该植物群生长的古环境可能为温暖潮湿并具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的湖沼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化石采自贵州南部安顺和惠水地区晚二叠世大隆组地层,共计16属21种,分别属于蕨类植物石松纲、楔叶纲、真蕨和种子蕨纲,裸子植物科达纲、银杏纲、松柏纲,另外有种子化石和分类位置不明类型匙剑叶,对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当前植物群为以松柏类为主的高地植物群落,以裸子植物为主要成分,群落组成为:高层为由以斯氏松为主的松柏类、鳞木类、科达纲、银杏类植物,中层为芦木类等,底层为低矮的真蕨、种子蕨类;对各门类植物群特征及群落分析表明,黔南地区晚二叠世时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整体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茂盛,但具短暂的干旱无雨季节,为热带-亚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气候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英芳  姜均伟 《中国地质》2010,37(2):515-524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九龙山南坡中侏罗统的下窑坡组、上窑坡组和龙门组采集植物化石22属38种。统计资料表明,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群以真蕨纲(27.6%)、苏铁纲(25%)和银杏纲(25%)为主,其中真蕨纲的Coniopteris、Cladophlebis分别出现5和17个形态种。本文通过现生近缘种类分析法和植物的生长状态分析研究古气候。研究表明,含量高的植物化石的现生近缘种类紫萁科、蚌壳蕨科和苏铁纲植物主要生长于温热潮湿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区;Cladophlebis较高的分异度,苏铁纲大型的羽状复叶,木贼目宽大的茎干等植物特征,同样指示较为湿热的气候环境。因此,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群反映一种温热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并且,化石的属种和数量自下窑坡组、上窑坡组到龙门组的降低反映研究区气候由温热潮湿向干热方向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对贺兰山地区上田组的植物化石开展研究,此次鉴定出12属14种,结合前人资料,上田组植物化石共计20属35种。其中,真蕨纲和种子蕨纲9属19种,占54%;苏铁纲4属6种,占17%;楔叶纲1属4种,占11%;松柏纲3属3种,占9%;银杏纲2属2种,占6%;分类位置不明的种子1属1种,占3%。该地区植物化石组合以中国北方型Danaeopsis-Bernoullia植物群的属种占主导地位,同时混生了中国南方型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的分子Dictyophyllum,且苏铁类占一定的比例,反映了晚三叠世末期贺兰山为半干旱的亚热带大陆型气候,且正在向湿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石拐子侏罗纪陆相含煤沉积断陷盆地的侏罗系召沟组植物化石进行系统分类、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召沟组植物群共有18属31种,分别属于真蕨纲、苏铁纲、银杏纲、茨康纲、松柏纲(Filicopsida,Cycadopsida,Ginkgopsida,Czekanoskiopsida,Coniferopsida)。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银杏纲和茨康纲化石表皮细胞的种类、形态及构造特点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研究认为,召沟组植物群是一个属于中国北方区以Coniopteris-Phoenicopsis为代表的晚期组合(即中侏罗世组合)。该植物群的发现揭示石拐子盆地中侏罗世为温暖潮湿气候环境下的湖泊沼泽沉积环境,这种沉积环境有利于该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这项工作对于区域盆地演化和其中能源矿产的成因研究及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采自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新河组的叶肢介化石,经室内鉴定为椭圆真叶肢介(Euestheria fabiformis)和靖远真叶肢介(Euestheria jingyuanensis),两者均为我国中侏罗世自流井真叶肢介(Euestheria ziliujingensis)动物群的重要分子。椭圆真叶肢介主要特征为壳瓣小,长椭圆形,腹缘呈宽弧状拱曲,生长带窄而密集,后端在壳顶之后依次与背缘明显相交,交角相对较大,生长带上具有较小的不规则的网孔状装饰。而靖远真叶肢介主要特征为壳瓣中等大小,呈不规则的卵形,生长带后端与背缘相汇于一点,靠近腹缘的生长带较窄,有线状装饰,其他部位的生长带有不规则的网孔状装饰。甘肃宝积山盆地叶肢介化石的研究,进一步补充了研究区中侏罗世叶肢介的化石记录,表明中侏罗世时期沉积环境有利于叶肢介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统延安组植物群与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统延安组为一套以河流滨湖相沉积为主的中粒中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黑色页岩、粘土岩夹煤层。其中产大量的植物化石,计20属39种。经分析认为,这个植物群是一个属于我国北方区以Coniopteris-Phoenicopsis为代表的中侏罗世早期植物群,植物群组合反映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为偏潮湿的暖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