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2年新疆气象局首次与新疆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开展了伊犁州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评估,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和对比分析法相结合,对地质灾害气象影响因素、气象服务产品、气象预警覆盖率、预警产品传递渠道以及气象服务相关指标重要性5个方面的评估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贡献率为35.6%。通过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挖掘服务需求,总结服务经验,为今后地质灾害预警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省近2年发生的5个地质灾害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面向地质灾害发生地的社会公众、基层工作人员、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国土部门专家等4类人群进行2轮问卷调查,评估分析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0%以上)被调查者能接收到气象部门发送的预警短信、对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表示满意;气象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效益为35.68%,在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贡献率为59.1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东省风电行业典型单位开展的调查,风电行业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资料和预警预报产品,为其风电评估、安全保障、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中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为风电专业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和风能资源的评估。通过与典型单位专家座谈、研讨,并进行了两轮的详细调查,得出广东省风电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2.55%,最终得出广东省风电行业2010年气象服务效益为0.1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9年和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资料,采用德尔菲法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分别为4.9%、3.1%,气象灾害出现较多的2009年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贡献率高于气象灾害出现较少的2011年;由黑龙江省3种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对比可见,贡献率依次为水稻玉米大豆;由3种农作物关键发育阶段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对比可见,玉米和大豆播种—出苗阶段的气象服务贡献率最高,而水稻苗期—旺盛生长期的气象服务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选择三门峡苹果种植有代表性的低海拔的塬区、海拔较高的浅山区和海拔最高的高山区,以德尔菲法作为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评估的形式,依据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评估模型,对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总体为6.5%,冰雹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高,其次是低温冻害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高温和连阴雨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处于中间,干旱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准确的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 %,而后依次是牧业4.20 %、林业3.93 %、农林牧渔服务业3.36 %和渔业2.90 %。同时,分析研究了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着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32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0 %-5.90 %之间,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由此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德尔菲法的江西省“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西省2012年统计年鉴和20个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县的专家测评调查结果(针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4大重点行业和电力、水利、交通3个高相关行业的调查结果),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对2010—2013年江西省"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2年江西省农业总产值气象服务贡献率稳定在4.00%—4.90%,2012年"三农"气象服务对农业总产值效益的新增贡献率为2.6%。2010—2013年"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值分别为76.04、108.14、104.36和116.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3—1:7.8,2013年3个高相关行业的产值贡献率为4.0%—5.0%。  相似文献   

8.
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专家评估法对2010年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和需求进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0.203%,效益值为1075.9万元;高敏感气象条件有降雨、降雪、风力、道路结冰、沙尘天气、雾霾、积雪深度、闪电雷暴等;高影响气象要素临界值和有效预报时段因要素和典型服务环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类型包括灾害防御措施科普产品和以基本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预警为主的精细化旅游气象专题服务产品两类,形式仍主要以文字为主,达到74%,发布途经呈手机短信、网络、专用系统、电子邮件等渠道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以龙岩市棉花滩水库作为典型单位,从发电型水库最主要敏感气象要素降水的预报服务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得出水电行业气象敏感度,气象要素最佳预报时效、临界值以及气象服务敏感度、需求度和满意度调查,以对比分析法得出典型企业2014—2016年气象服务贡献率e平均值为2.9%,德尔菲法两轮调查得出龙岩市水电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2.062 7%,2014—2016年龙岩市水电行业逐年气象服务效益值分别为1 399、1 543、3 097万元。  相似文献   

10.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及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科学、准确的对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权变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构建了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企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并运用专家评估法,由行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行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估出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模式,按照"选定气象服务敏感性行业→各敏感性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益汇总与分析"的框架,在全国范围内对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益进行了实证评估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中国目前气象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下,气象服务在各行业中产生的年平均总效益至少不低于2793亿元人民币(不舍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对象、发布渠道、发布数量等要素,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的客观化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公众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决策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基层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完整性指数,提出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并根据2020年江西省、市、县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发布渠道等信息,计算得到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为81%。农村基层单位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低于城市,网格员和气象信息员的基层服务发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信平台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琼芳  聂菊荣  冯海旭  万磊 《气象科技》2014,42(6):1019-1022
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群发功能为基础,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微信虚拟服务器,结合潜江市气象局已有的气象信息资料,组建潜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服务器向用户群发布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图文等气象预警信息,实现图文并茂信息推送、信息查询、用户管理、人机交互等功能。系统采用多进程并发命令,快速发布预警信息;设立潜江气象小助手微信用户小号,发布消息预警声音提示。系统预警发布迅速,信息畅通,内容丰富,提升了潜江市气象防灾减灾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市级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系统是市级气象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研制开发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系统实现了对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预警信息编辑、制作和发布,灾情快速评估及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应急服务等功能。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业务应用情况。为市级台站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应急服务等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键技术在江西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业务工作要求,江西省气象台开展了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山洪沟等小流域提取、小流域临界雨量确定、基于SWAN山洪版的二次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完成了业务化运行,实现了从典型区域的风险预警服务向全省所有中小河流、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的扩展,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军  顾春霞 《气象科技》2012,40(6):1061-1067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体现了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研究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对于气象部门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全国24个城市获得的9939份调查问卷,在分析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天气预报用语是否通俗易懂、天气预报准确性、天气预报内容丰富程度、灾害性突发性天气预报预警及时性5个自变量对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而个体因素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从回归系数来看,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预警及时和预报准确性.该研究结果对于气象部门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析中国公众气象服务效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彭琳玲  孙敏  潘益农 《气象科学》2012,32(4):411-417
通过对中国气象局气象效益评估研究组抽样调查得到的175958份问卷数据进行无效问卷剔除后,分析了中国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显示约74.3%的公众对气象服务表示满意或较满意。分析表明:全国公众对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关注度较高,特别是对6~72 h(3 d)的短期天气预报关注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公众(约85.5%)是通过电视媒体来获取气象信息,收视率的最高峰时间为晚上。同时研究了公众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评价与对气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结合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得到,当满意度和准确度提高后,公众的支付意愿提高,气象服务的条件价值随着满意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