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废水的矿物学处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废水的矿物学处理鲁安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废水的处理方法通常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及微生物处理,前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无机性废水处理,而后一种方法对处理有机性废水甚为有效。当前废水处理研究正朝着处理效率好、成本低、质量高、占地面积小等综...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钨矿选矿废水,通过试验确定HNJY新型高效复合絮凝剂作为混凝剂最为合适,投加量为120mg/L,经处理后废水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并能回用,废水SS约11500mg/L,处理后的出水要求为SS<10mg/L。技术经济分析,投资总费用为67.5万元,处理成本为0.60元/m3,设计工艺可靠且经济合理。本工程既防止了废水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又解决了枯水期选矿用水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温州某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进行了沉降柱试验和颗粒分析实验,研究有机絮凝剂APAM以及无机絮凝剂CaO对泥浆沉降性能和颗粒粒径的影响,着重探究了无机絮凝剂CaO的不同添加顺序对有机絮凝剂APAM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少APAM添加量(10 mL)下后添加CaO能增大泥浆的初始沉降量;先添加CaO再添加APAM,不利于APAM絮凝作用的发挥;后添加CaO的情况下,CaO对于最终的絮体粒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絮体本身的强度及搅拌强度。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3)
针对现有水利施工工程当中存在的牢固性差的问题,对施工工程进行改进,引入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以提升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钻孔取芯、冲洗、压水、灌浆、封孔5个步骤设计基于灌浆施工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流程,并在岩溶地形以及严重漏水的工程环境下实现水利施工工程。经过与传统水利施工工程的对比实验发现,传统水利施工工程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500 MPa,而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下的水利施工工程可以承受1500 MPa的压力,由此得出结论: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下的水利工程牢固性更强、质量更高、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凹凸棒石粘土处理城市废水的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继存 《江苏地质》2000,24(3):157-160
目前的城市废水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及粉末活性炭投料-活性污泥性,但两者皆存在不足之处。凹凸棒石具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吸附、脱色、净化和过滤性能。通过实验对其用于城市废水处理作了技术可行性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经济可行性分析,认为凹凸棒石粘土可替代粉末活性炭处理城市废水且成本很低。  相似文献   

6.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已成为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 ,包括我们所最近研制的三系列含水聚硅酸铝铁钠废水净化剂 ,它们的优缺点及其絮凝机理。重点阐明研制絮凝剂时通常采用共存阴离子和活性硅酸与铝盐或 /和铁盐的聚合作用 ,并探索絮凝剂中各组分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锡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废水是含有机物和重金属两类污染物废水。采用自然沉淀对锡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处理,一些重金属元素会脱除,而锌、锡变化不大,用离子交换会使废水出水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用浓密池浓缩、自然沉淀和离子交换处理实际选矿废水,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被有效地削减和脱除。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的品种日益增加,同时染料废水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传统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有吸附、絮凝、沉淀、过滤、气提等,这些方法只是将污染物分离或浓缩,或者只是将污染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通常会不可避免的带来大量的废料和二次污染;因此,如何有效的降解污染物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阳朔铅锌矿的环境现状与尾矿废水处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朔铅锌矿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废液等,主要有害物质为Pb、Cd等重金属元素和残余的选矿药剂,对环境特别是下游环境存在潜在危害。该矿通过建设规范化的尾矿库和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尾矿浆由坝体向内(上游)倒流排放沉淀尾矿砂、废水经二级多池串联自然沉淀澄清的处理模式,增强了坝体稳定安全;不使用或极少使用化学沉淀药剂,降低了治污成本。废水处理后,水质清澈无异味,达到国家工业生产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株絮凝效果好的胶质芽胞杆菌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深圳市较具代表性电镀废水絮凝性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降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对废水pH值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实验确定了处理综合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条件,初步提出电镀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工艺。  相似文献   

11.
含苯并三唑废水是一类常规方法不能处理的化工废水,需要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在纳米科技理论指导下,以纳米微粒的吸附特性为切入点,确立了纳米微粒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最佳混凝形态之间联系的纽带。围绕混凝作用进行了纳米粉体材料混凝试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混凝试验和电凝聚试验。结果发现,应用电凝聚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由苯并三唑产生的COD,从而成功地探索出有效处理含苯并三唑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有利于定量认识农业旱灾和科学指导防旱抗旱工作。基于集对分析原理和模糊理论建立的模糊集对评价法,兼顾了信息的多尺度特征和评价等级的模糊性,概念清晰,计算简洁。构建了由旱灾危险性子系统、旱灾暴露性子系统、灾损敏感性子系统和抗旱能力子系统组成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和评价指标。将模糊集对评价法应用于2012年安徽省亳州市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建议方法是可靠的,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冯臻  宋明利 《地下水》2018,(6):206-208
工程项目建设风险随着水利工程复杂程度的提升而逐渐增大,水利工程效益受项目施工进度的影响日趋突出。据此,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项目进度完工概率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以此为项目决策者提供进度风险评判依据。文中首先对项目进度根节点利用专家模糊语言描述进行了确定,采用积分值法得到了项目进度各节点的条件概率,然后以新疆某水利工程为例,利用各节点进行工程项目网络计划完工概率的计算,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利用NETICA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完工概率分析方法基于模糊理论的SBN模型可显著提高其准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项目进度风险提供一定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万翔鸿  张迪迪  张磊 《探矿工程》2010,37(6):65-66,70
泥岩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在这种基础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基础处理难度较大。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坝基为近水平发育的泥岩,坝基深处发育层状破碎带,严重影响坝基的稳定安全。通过分析这种地层中的涌水的渗透通道,采取了一系列注浆处理措施。这种处理方法既节约成本,又保证施工质量。结合本工程发电厂房集水井特大突水及整个P7破碎带处理方法,总结针对泥岩地层中特大涌水处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开玉 《地下水》2019,(1):246-247
兴建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工程验收检测评价体系是重要举措,利用此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问题并完成修补,使得工程的性能与寿命都能够大大提高。本文对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检测的评价体系构建内容及检测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统计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及合格性评价法进行统计,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可以在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方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使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减少洪涝灾害及抗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控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应作为施工重点进行考虑与分析。针对施工现场情况,就水利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常见材料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对其主要施工工艺及主要缺陷防治方法进行了说明,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项目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为水利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保证其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李强 《中国岩溶》2013,32(3):253-257
为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对岩溶库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文对岩溶区水利工程破坏岩溶水体DIC的稳定性、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结果表明,水利工程不仅打破了岩溶水体DIC的自身稳定性,加速水体无机CO2逸出过程,导致CaCO3发生沉淀,而且还通过改变岩溶水动力条件、加速温室气体排放等途径来提高岩溶水体的碳储存、转移、形成与分解过程。与此同时作者还建议:(1)尽快开展岩溶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工作,并与不同排放源的温室气体释放效应进行对比;(2)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须建立在岩溶碳循环研究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分析影响岩溶水体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的关键因素,并把岩溶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整个岩溶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8.
根据贵州不同煤矿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将矿井水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酸性含铁锰矿井水和非酸性含铁锰矿井水三大类,并总结出各类矿井水的分布规律。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及类型决定了矿井水应采取的处理工艺。工程实践表明:含悬浮物矿井水宜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进行处理;酸性矿井水铁锰含量高,宜采用中和+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用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浸泡过的锰砂作为滤料能减少矿井水处理站的启动时间;非酸性含铁锰矿井水适宜采用混凝沉淀+锰砂过滤工艺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确保矿井水达标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州凯里煤矿地区水质分析与微生物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贵州凯里地区煤矿排出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开展了生物法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对贵州凯里地区从鱼洞到江口的一段河流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测定色度、OD、SS、pH值及重金属元素浓度等指标,分析煤矿废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利用硅酸盐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GY03菌株所产生的絮凝物质探讨其对煤矿废水的吸附作用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水样的最大絮凝率为97.94%,SS去除率达99.43%,对总铁、Zn2 和Ti4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94%,90.93%和90%.这说明该絮凝剂能够有效改善受煤矿污染水体的水质.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絮凝剂在煤矿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渠道防渗是降低渗水漏水量,提高渠道使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既能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又是一项重要的节水工程技术,要求防渗效果有一定的耐久性。针对传统施工方法、计算方式、施工工艺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结合水利渠道工程实践,对有效防渗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施工提供有效可行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