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杜琦 《地下水》2006,28(4):40-41
本文对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水分运移机理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充分考虑降雨入渗补给物理机制的条件下,运用非饱和带重力蓄水库容调节、土壤复蓄计算对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的处理方法:即P'r-W-Pr方法.该方法结构简单,概念清楚,符合自然实际情况,实现了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向自然实际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的转变,弥补了地中蒸渗计监测降雨入渗补给的缺陷,使地中蒸渗计的实验数据更加接近自然.  相似文献   

2.
李金柱 《地下水》2002,24(4):208-209,253
本文根据在地中蒸渗计固定潜水的特殊构造,分析了其在降雨入渗补给方面与自然潜水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用其监测降雨入渗补给的误差,在充分考虑降雨入渗补给物理机制的条件下,提出了运用非饱和带重力蓄水库容调节、土壤复蓄计算对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的处理方法:即Pr-W-Pr方法。该方法结构简单概念清楚,通过用其对太谷均衡实验站地中蒸渗计资料处理、计算,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蒸渗计资料进行处理符合自然实际情况。Pr-W-Pr方法,实现了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向自然实际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的转变,弥补了地中蒸渗计监测降雨入渗补给的缺陷,使地中蒸渗计的实验数据更加接近自然。  相似文献   

3.
李金柱  孙明  王永义 《水文》2003,23(6):24-27
根据地中蒸渗计固定潜水水位的特殊结构,分析了在降雨入渗补给方面与自然潜水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用其监测降雨入渗补给的误差,在充分考虑降雨入渗补给物理机制的条件下,提出了运用非饱和带重力蓄水库容调节、土壤复蓄计算对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的处理方法:即Pr-形-Pr方法。该方法结构简单,概念清楚,通过对太谷均衡实验站地中蒸渗计资料处理、计算,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地中蒸渗计资料进行处理符合自然实际情况。Pr-形—Pr方法实现了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向自然实际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的转变,弥补了地中蒸渗计监测降雨入渗补给的缺陷,使地中蒸渗计的实验数据更加接近自然。  相似文献   

4.
农田蒸散发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朝华 《水文》2005,25(3):35-37,55
根据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大型地中蒸渗仪在种植小麦、玉米情况下的农田蒸散发量实测资料,分析了农田蒸散发量的时程及深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在实验条件下农田蒸散发量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峰  李雪峰 《水文》2007,27(5):58-60,48
利用冉庄8m定埋深地中蒸渗仪的观测资料,根据蓄满产流理论,采用分层计算还原的方法,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最佳埋深和稳定点的形成机理。在试验条件下,最佳埋深出现在3m左右,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6m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冉庄水资源实验站井灌回归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6,(1)
根据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大型地中蒸渗仪灌溉实验资料,分析灌水定额及灌前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对于灌溉回归系数的影响,给出山前平原区亚砂土土壤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各种灌水定额的灌溉回归系数。  相似文献   

7.
蒸渗仪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怡宁  朱月灵 《水文》2018,38(1):81-85
为进一步掌握水文循环的过程机理,国内外对蒸渗仪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分析了非称重式和称重式蒸渗仪,人工和信息化、自动化观测手段的发展,总结了国内外应用蒸渗仪的研究领域和进展,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满足水文循环及蒸散发研究的新型蒸渗仪设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分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政友 《水文》2011,31(2):42-45
利用地中蒸渗计多年资料,对不同岩性、不同埋深的蒸渗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埋深、不同岩性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随着降水特性、前期含水量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时间段,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与地下水埋深符合乘幂关系,并推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蒸发是旱区地下水均衡计算中重要的排泄项之一。由于包气带水分运移高度非线性且大气—地表界面动力学过程复杂,估算潜水蒸发量一直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难题之一。利用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均衡试验场E601型蒸渗仪,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水面蒸发及4种典型岩性(风化砂岩K1、萨拉乌苏组砂Qpal+l、砂质壤土Qhl、风积沙Qheol)的饱和土蒸发原位试验,结合长期观测获取的大量数据,开展了地下水蒸发与水面蒸发、埋深的关系和地下水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4种典型岩性(风化砂岩、萨拉乌苏组砂、砂质壤土、风积沙)饱和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比值分别为0.60,0.77,0.47,0.88,表明不同岩性的饱和裸土的蒸发强度不等于自由水面的蒸发强度;实际计算裸土蒸发强度时,不能以自由水面蒸发强度作为参考点,如果运用,必须校正。(2)利用蒸渗仪观测数据和土壤水运动方程稳态解析解,获得4种典型岩性(风化砂岩、萨拉乌苏组砂、砂质壤土、风积沙)潜水稳定蒸发计算的关键经验系数c,分别为628932.63,165058.71,48948.21,1525104.031 m?2。(3)利用稳定蒸发公式确定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区四种典型包气带岩性(风化砂岩、萨拉乌苏组砂、砂质壤土、风积沙)潜水极限蒸发深度约为60 cm,结果得到了室内非稳态蒸发试验的佐证,为研究区水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两种小型蒸渗仪在黑河流域山区植被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定量说明黑河流域山区植被带林地与草地在不同覆盖状况下的蒸发与下渗差异, 依据实际情况设计了桶式与环刀式两种小型蒸渗仪, 根据测算结果评价了两类小型蒸渗仪的适用性, 并剔除不合理测算数据. 根据2002年雨季蒸渗仪观测试验, 将黑河流域山区草地的雨季蒸发分为3个过程:雨季早期, 雨季中期和雨季晚期, 并对这3个过程的蒸发进行对比. 根据计算结果, 分析了草类和草地盖度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 并计算了林地与草地的平均下渗量.  相似文献   

11.
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义 《地下水》1998,20(2):74-75
本文依据我站地中蒸渗计和气象站的实测资料,重点从岩性、潜水埋深、降雨情况等方面对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对确定入渗补给量和入渗补给系数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中蒸渗计水分运移机理及其监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柱  杨晓俊  杜琦 《水文》2003,23(5):10-12,37
对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水分运移机理存在的差异及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在水位动态、水分存储、水分运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利用地中蒸渗计监测的潜水蒸发量、降雨入渗补给量与自然潜水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随着潜水埋深的变化而变化,潜水埋深越浅,误差越大,潜水埋深越深,误差越小。特别对于潜水埋深小于1.5m的地中蒸渗计,使用其资料时一定要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如果直接引用,将会给计算成果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展鸿 《地下水》2012,34(5):16-17
通过对冻结期地中蒸渗计实验资料的分析,探讨冻结期地下水蒸发规律,得出冻结期地下水蒸发量与地下水埋深的数理统计关系,给出冻结期发生潜水蒸发的临界值。这对浅层地下水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进  方成 《水文》1996,(3):12-16
介绍了六安陆面蒸发实验场开展的大土体原型化蒸渗仪实验研究,阐述了该实体设计思路与原理、结构及功能扩展的特点、观测系统及分辨精度等,供水文、水资源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潜水蒸发系数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明霞  王立琴 《地下水》2002,24(4):206-207
本文通过蒸渗计观测潜水蒸发的实验结果,计算了潜水蒸发系数,通过对潜水蒸发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潜水蒸发机理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振红 《地下水》2003,25(3):152-154
利用实验场模拟方法,对太谷均衡实验站1987—2000年系列蒸渗计实验观测系统的观测资料,通过降水入渗补给的发生过程和机理的分析研究,得出适合一定条件及特定因素下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季节性冻结-冻融期地中蒸渗计资料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地中蒸渗计在冻结-冻融期存在的问题,利用实验站冻土及土壤水分势能资料,探索了冻土层的发育及其水分运移规律,通过对亚砂土不同埋深及不同年度的地中蒸渗计资料处理,得出冻结期和冻融期地中蒸渗计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其埋深临界值。这对准确利用冻结-冻融期地中蒸渗计资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永义  王专翠 《地下水》1997,19(4):179-179,181
马利奥特瓶(简称马氏瓶)是蒸渗计的主要组成部份(计量装置)。蒸渗计是用来测取固定潜水位或动水位条件下的潜水蒸发量和入渗补给量的传统仪器。本文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马氏瓶的补水装置部份作了改进,以解决无持续供水保证的实验场所的马氏瓶杯水问题,保证观测实验的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19.
马利奥特(Mariotte)瓶装置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法国物理学家Mariotte命名的马利奥特瓶装置,是一种能控制水位又能自动连续补水的量测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均衡场的地中入渗蒸发仪和实验室的供水量测系统中。但目前许多地方用的马利  相似文献   

20.
西北内陆盆地降水稀少,一年中有较长时间的冻结期,了解其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的季节性变化对于准确评估其地下水资源量和解释气候变化对其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非常重要。采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27套地中蒸渗仪1992—2015年试验资料,应用拉依达法则筛选出长系列观测资料中的异常值,结合昌吉试验场相关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划分西北内陆盆地冻结期、冻融期和非冻结期的时间区间,分析不同时期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计算不同时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补给量的百分比,确定不同季节对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性;依据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冻融期、非冻结期不同土质降水入渗的最佳潜水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和细砂非冻结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5 m,轻黏土非冻结期最佳潜水埋深0.1 m;细砂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1.0 m,砂卵砾石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5 m,轻黏土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1 m;冻结期地下水位埋深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潜水埋深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冻融期是西北内陆盆地浅埋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时期,冻结期是西北内陆盆地深埋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