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湖南省安化县高明锰矿床,产于中奥陶统磨刀溪组下部。锰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矿石类型有硅酸锰碳酸锰矿石、碳酸锰矿石和次生氧化锰矿石3种。锰矿的富集经历了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表生再富集作用。矿石除可作冶金锰外,因富含蔷薇辉石而可作宝石用。属小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2.
广西靖西县岜爱山矿区锰矿层赋存于泥盆系上统五指山组中段条带状、薄层状硅质泥岩或硅质灰岩中,深部为原生碳酸锰矿,地表及浅部为次生氧化锰矿。矿区内矿体主要受安宁背斜、品明向斜的控制,矿层产状稳定,厚度变化不大,连续性好,矿床成因类型为"下雷式""沉积变质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3.
杨胜堂 《贵州地质》1999,16(3):243-249
贵州松桃大塘坡锰矿床氧化锰矿产于震旦系铁丝坳组白云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及豆荚状,长800-1200m,厚度平均1.38-1.42m,平均含Mn29.73%-36.11%。矿床成因属淋积,凝聚两类型共存的复合型氧经锰矿床。  相似文献   

4.
碧江长行坡锰矿床位于南华纪万山中朝溪-盆架山-长行坡IV级地堑盆地中。该地堑控制形成了长行坡、盆架山、中朝溪、洪岩洞及湖南莫家溪等中小型锰矿床。矿床具体处于区域瓦屋向斜南西段,构造线总体呈NE向展布,锰矿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底部黑色炭质页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大致顺层产出,含矿层内部结构较简单,一般为1层矿。矿石矿物以菱锰矿、钙菱锰矿为主;矿石具泥晶、砂屑等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县高增锰矿严格受控于地层层位和古构造,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灰色、浅黑灰色含炭粉砂质粘土岩中,本文总结分析了高增锰矿床矿床地质及矿石质量特征、分析研究成锰期沉积环境,认为该矿床属浅海海湾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为黔东及邻区又一典型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地质体数学特征的思想出发,来研究“桃江式”锰矿的含矿母岩-“含锰岩系”的数学特征。含锰岩系主要由五种岩石组成:粘土岩、黑色页岩、条带状页岩、含锰灰岩和碳酸锰矿层,其数学特征研究包括其统计特征分析、结构特征分析和空间特征分析。文最后讨论了这些数学特征在寻找同类锰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松桃石塘锰矿床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发现,并在本世纪初评价提交的小型锰矿床。锰矿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含锰岩系)下部黑色碳质页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倾斜产出,矿体走向长700余米,倾向斜深800 m,矿体厚0. 221. 30 m,平均0. 86 m。本次通过对含锰岩系、锰矿体厚度等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运用南华纪锰矿裂谷盆地古天然气渗漏成矿理论和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圈定了石塘IV级地堑盆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该盆地呈北东65°左右方向展布,长3 600 m,宽800 1 400 m,在盆地北东东方向尚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茶潦锰矿位于塔山岩体北侧外接触带,锰矿层呈层状顺层产于晚奥陶世天马山组一段(O3tm1)中,严格受地层控制。目前矿区已发现两个近于平行的锰矿层,其走向延伸超过3 km,倾向延伸超过200 m。含锰岩系岩性主要为灰色中-薄层状板岩夹浅变质杂砂岩,或板岩与浅变质杂砂岩互层,在岩相古地理上代表次深海近源陆屑浊积盆地亚相。矿石按自然类型属原生氧化锰矿石,主要矿石矿物有褐锰矿、软锰矿和水锰矿。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晶结构、隐晶质结构、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野外观察和综合研究获得的证据表明,该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9.
松桃大屋锰矿是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于上世纪70年代勘查评价的中型锰矿床。锰矿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岩系底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层走向北东约70°,矿体平均厚1. 42 m,平均品位18. 85%。矿区从北西向南东,含锰岩系、锰矿体从无到有。大屋锰矿床只保留了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系统中的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应在齐公坡一带,但已被剥蚀殆尽。通过构造古地理恢复分析,推测南华纪大屋地堑盆地长大于14 km、宽约4 km,沿北东70°方向展布。预测盆地北东柳树塘、大坳至孟溪一带还具有发现中-大型规模锰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黑水徐古锰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黑水徐古锰矿位于日嘎希—瓦钵梁子复背斜西段北翼。铁锰矿赋存于下三叠统菠茨沟组浅海相泥质—碳酸盐类的混合沉积物中,地层、岩性控矿明显。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延伸比较稳定。属沉积变质类型,具有7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郑辉 《地质找矿论丛》2016,31(3):317-324
观音梁子锰矿赋存于寒武系邱家河组中,是龙门山中段在邱家河组中新发现的工业锰矿床。通过矿区勘探工作及室内观察、测试等手段,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含锰岩系、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研究发现,观音梁子锰矿为典型的沉积型锰矿床,矿体呈层状产于邱家河组三段硅质白云岩中,延伸较稳定,严格受层位的控制;矿石类型为菱锰矿型,主要由菱锰矿、硫锰矿、水锰矿等组成。早寒武世,龙门山地区由于地壳拉张裂陷形成深海盆地,在还原环境下,锰元素与碳酸根直接结合形成碳酸锰矿物,稳定的物源、深海还原环境为锰矿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观音梁子锰矿的发现,证实了龙门山北段邱家河组含锰层位的存在,为龙门山中段的锰矿找矿提供了契机,同时显示了寒武系邱家河组具有良好的找锰远景。  相似文献   

12.
陈龙 《地质与勘探》2020,56(5):915-927
城口锰矿整装勘查区空白区块全隐伏锰矿体的揭露,标志着城口锰矿整装勘查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红籽矿区锰矿呈层状产于陡山沱组顶部,层位稳定。根据岩芯观察、剖面观察、薄片观察、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等,展开了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矿田构造地质学研究,认为红籽矿区菱锰矿层为陡山沱末期深海相向碳酸岩台地过渡时期产物,具台地边缘斜坡沉积特征。首次报道城口锰矿锰质热液运移通道疑似证据以及南大巴山北相区龙潭河组为城口锰矿锰质物源潜力大陆风化源区,红籽矿区矿层中微体藻类降解集合体以及红籽矿区西侧锰质叠层石的发现,再次证实了微生物在成矿过程中的富集作用。锰矿矿石矿物为菱锰矿,矿石结构以微晶、藻鲕为主。综合研究表明沉积相及物质来源控制了矿层沉积,区域叠瓦状-逆冲推覆作用与右型走滑作用控制了矿区锰矿产出形态,红籽矿区B断块、修齐矿区以南至坪坝-修齐断裂之间区块为下一步2000m以浅深部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磁化率在沉积锰矿床中的应用,对广西下雷锰矿床的钻孔岩心进行了磁化率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含锰岩系中矿层磁化率与围岩磁化率明显不同,通常碳酸锰矿磁化率值比围岩要高出1~2个数量级,而围岩中硅质岩、灰岩、泥岩的磁化率无明显差异。磁化率可作为野外快速判别含锰岩系的代用指标。通过讨论下雷原生碳酸锰矿的磁化率异常,认为碳酸盐矿物磁性很低,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磁化率异常高值指示与其伴生的铁质矿物;碳酸锰矿中含有磁性矿物,其磁性强弱决定了矿层磁化率的大小;黏土矿物中的绿泥石可吸附含铁的强磁性物质,绿泥石及其含量是影响碳酸锰矿磁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湖南桃江一带的奥陶纪锰质碳酸盐岩,具有清晰的内碎屑结构和一些粒度递变沉积构造。锰质岩或锰矿层呈薄层或条带夹在含有笔石的黑色泥页岩中,表现出它们在成因或沉积环境方面的极不协调。以砂屑和藻屑为主组成的白色、灰白色锰质碳酸盐岩是清洁、浅水、碱性环境中的产物;以细粉砂级颗粒为主并含有硅质、碳质的泥页岩则是污浊、深水、酸性环境中的沉积。这种不协调的沉积组合是由于浅水锰质碳酸盐沉积物以重力流方式进入深水盆地与黑色泥质沉积物混合、交互沉积结果。  相似文献   

15.
广西荣华锰矿位于三叠系百逢组,在该地层中发现的工业锰矿床尚未见报道。通过对该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并结合地质工程和测试分析等手段,对矿床地质背景、沉积环境、矿体和矿石特征、沉积演化等进行分析研究,推测荣华锰矿为沉积-淋滤锰帽型矿床,矿体顺层分布于靠近罗楼组碳酸盐岩的百逢组第一段泥岩、泥质粉砂岩中,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矿石主要由偏锰酸矿、软锰矿等组成,矿石品位偏低,伴生Co等金属元素。百逢组之下的碳酸盐岩和百逢组第一段浊积砾岩层可作为该类锰矿上下界线典型的找矿标志。中三叠世桂西北处于盆包台构造格局,中晚古生代富含锰的台地在三叠纪遭受风化剥蚀,成矿元素被带入弧后盆地。随着特提斯洋闭合,挤压作用使盆地面积变小,水位加深,氧化还原界面波动,在百逢组第一段锰元素初步富集。后右江盆地抬升露出水面遭受剥蚀,风化淋滤作用最终形成该区顺层分布的氧化锰矿床。桂西广泛出露百逢组地层,其第一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小天井锰矿是滇西地区最大的锰矿床, 产于滇西上三叠统松桂组碎屑岩建造中, 由氧化锰矿石和碳酸锰矿石组成, 矿石成份较单一。碳和氧同位素的特征揭示了成矿物源的多来源及成矿的多阶段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富集型。鹤庆锰矿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三叠纪诺利期盐源—丽江盆地中的丽江凹陷带之内的一个次级叠加盆地。盆地和成矿作用受控于同生断裂活动。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下雷晚泥盆世锰矿床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友寅 《沉积学报》1991,9(1):73-80
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下雷层状锰矿床喷气热液沉积的特征和成因。热液沉积锰矿层产于浅海深水台沟沉积相中,分布面积小,但规模大,矿层由一系列热液硅酸盐矿物、碳酸锰矿物、氧化矿物及硫化物等组成,碳同位素组成表明碳酸锰矿物中的碳来自岩浆,热液矿物形成层状、豆鲕状同生沉积构造,在剖面上呈韵律层,在平面上以热液沉积为中心,往外逐渐变为分布较广的冷水沉积碳酸锰矿,滑坡重力流使锰矿再沉积富集。  相似文献   

18.
荣华锰矿赋存于桂西三叠系百逢组中,为该层位首次发现的中型规模锰矿。笔者通过参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采用室内外观测、测试、工程揭露和验证等手段,对研究区地层、构造、沉积演化、含矿层位、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发现荣华锰矿为典型的沉积-锰帽型矿床,严格受地层和构造因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锰矿贫锰矿石;氧化锰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硬锰矿及软锰矿;矿床成因与原始沉积作用、后期风化淋滤等有重要关系;百逢组浊积岩之下、罗楼组碳酸盐岩之上的狭窄范围是荣华锰矿的典型找矿标志,该标志对大量出露三叠系百逢组的桂西地区具有普遍意义,同时指出桂西地区该组地层内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裴秋明 《地质与勘探》2014,50(2):226-233
桂西是我国最重要的锰矿富集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德保县荣华乡新发现了锰帽型矿床,锰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碎屑岩系中。前人对该层位的锰矿研究很少,本文首次结合深部钻探工程,对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层空间展布进行了研究。钻探工程识别出了6个矿层,其中Ⅱ、Ⅲ、Ⅳ矿层稳定,空间上延续性较好。荣华锰矿床的形成是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地貌特征与古气候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矿体的空间展布、规模及其形态等主要受地层和构造因素控制,而该区持续的温暖潮湿气候和有利的地形地貌因素是后期氧化锰矿富集的重要条件。深部钻探工程揭示了原生碳酸锰矿(品位:6.65%~8.20%)的存在,该区深部碳酸锰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