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2005年海南岛沿岸出现三次明显风暴增水过程,分别由0508号强热带风暴"天鹰"、0516号热带风暴"韦森特"和0518号台风"达维"引发,给海南省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从热带气旋特征、增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各个热带气旋所引发的风暴增水特征,以便为今后的风暴潮预报积累经验,更好地为海洋减灾防灾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珊  吴幸毓  何小宁 《台湾海峡》2012,31(2):173-181
分析福建沿岸区域气象自动站、近海气象浮标站等有关风的精细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雷达反演风场等资料,研究了2010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影响福建期间,福建近海风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以寻找台风影响时福建近海风场预报的着眼点.结果表明:受到环境场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气流与中央山脉之间绕流、阻挡等共同作用,1010号台风"莫兰蒂"影响福建期间,大风在海区上主要集中分布在台风环流东部和福建北部海区;福建中部沿海最早出现大风;而大部分台风影响时间中,中部沿海风力大于北部、南部沿海风力,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布局.特别是1010号台风"莫兰蒂",进入台湾海峡后发展成微型台风,靠近台风的测站在台风临近时才大风突起.而这种微型台风,大风天气突发性强,在风的精细预报中要特别注意短时临近的监控监测.对比各种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NCEP再分析资料反映的主要是海区的大风分布;雷达反演风场,必须结合实况资料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海浮标站资料,能较早反映台风影响时风场的演变特点,但近海浮标站所观测的海区风力不一定大于相近的沿岸区域气象自动站所观测的沿海风力,二者所观测到的风力、风向的变化与台风位置密切相关.在业务预报中,对近海浮标站资料的应用,还需深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海岸是风暴潮发生的区域,由于该区域位于大气、海洋、陆地的交汇处,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风暴潮过程的机理复杂。通常当风暴增水叠加在正常的天文高潮时,引发最为严重的影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的方法,对中国沿海的潮位站的水位波进行分解。EMD分解得到的增水曲线与低通滤波后的调和分析的增水曲线基本一致。利用该方法,进一步的分析台风造成的福建沿海测站的风暴增水的异同。结果表明:台风经过台湾海峡南、北部和进入海峡时,都会造成福建沿岸各站的增水,增水的幅度与各站距离台风中心的距离有关,各站的增水时间差异很小。然而,通过两次热带气旋期间中国东部沿岸多个潮位站的分析发现,台风在东海产生的增水会以开尔文波的形式传播进入台湾海峡,造成福建沿岸异常的增水现象。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西岸地面风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5年台湾海峡西部沿岸平潭、崇武、东山及厦门等4个气象代表站的地面风观测资料,通过计算各代表站的年、季、月平均风速气候趋势系数和各风向频率趋势,较详细地分析了近45a来台湾海峡西部沿岸地面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5a来各代表站年平均风速呈明显减小趋势,其中秋、冬、春季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明显,夏季风速减小趋势不明显.(2)海峡西部沿岸主导风向有沿海岸线由北向南顺转的特点.(3)海峡西部沿岸地面风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存在着气候突变现象,80年代中期后年平均风速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5.
国家海洋局在福建闽江口以南海域共布设了东山、厦门、崇武和平潭4个海洋站,自承担监测工作以来,各海洋站在实验室环境设施、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虽然海洋站还存在人员紧张和经费不足等问题,但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海洋局实施"一站多能"规划后,海洋站的定位将更加清晰,未来海洋站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BP人工神经网络可有效描述非线性问题的特性应用于短期风暴潮增水预报,利用风暴潮增水与各项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厦门沿海的风暴潮增水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将以台风中心最低气压、最大风速,七级大风半径、台风中心距测站位置的距离和测站当地气压、当地风速、天文潮位及增水值、作为主要的输入因子,预测未来1 h、2 h、3 h及6 h风暴潮增水值。分别探讨厦门沿海的风暴潮増水在3种代表性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下的模型应用情况,由预报结果的分析显示:该BP神经网络模型所预报的风暴潮增水较好的拟合了实际变化趋势,表明本模型对于厦门沿海风暴潮増水的预报具有相当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已有潮位站的台风风暴潮历史资料,利用业务化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对影响宁波的5次较显著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模拟检验,分析表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台风风暴潮过程,尤其是对最大过程增水的模拟.因此,以镇海潮位站为切入点,选用引发宁波最大风暴增水的5612号热带气旋(Wanda)的路径,平移后组合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参数,构建出多组假想最优热带气旋进行宁波地区风暴潮风险的计算,得到从强热带风暴至超级台风共5类热带气旋登陆宁波时所可能引发的最大风暴增水,并使用皮尔逊Ⅲ型统计计算出对应的历史重现期,为宁波地区今后有效地防范各类热带气旋强度的风暴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全球海洋的风暴潮灾害概况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王喜年 《海洋预报》1993,10(1):30-36
风暴潮能造成特大自然灾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上遭受温带和热带风暴袭击的沿岸国家,都有深受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记载,其重灾区分布在频繁遭受强风暴袭击的浅海沿岸区域。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一、太平洋沿岸区域 在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有34%的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在我国登陆。我国风暴潮灾害居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之首。我国台风风暴潮灾的分布几乎遍布各滨海地区,特别是沿海重点经济开发区,如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珠江口以及雷州半岛东岸和海南岛东北部,均在风暴危害严重岸段。  相似文献   

9.
东海沿岸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东海沿岸引水船、嵊山、大陈、南麂、北礵、平潭、厦门和东山8个海洋观测站的40a表层海水温度(SST)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沿岸SST主要受制于太阳辐射,呈南高北低分布,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的影响;SST的年变化具有显著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东海沿岸SST存在多种显著周期的振荡,且南北测站SST的主导振荡有差异;就近40a的资料而言,东海沿岸的SST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幅度最大,暖冬是SST总体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江苏近海海域风暴潮的特性以及为该海域风暴潮增水变化机理及后报做铺垫,本文基于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海洋模式和Jelesnianski圆形台风风场模型,建立了江苏近海风暴潮数值模型,并对江苏近海的天文潮以及1109号台风和1210号台风引起的风暴潮进行模拟。结合验潮站水位观测,研究了连云港站和吕泗站的天文潮和风暴潮增水过程。我们将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作用下的风暴潮增水和纯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对比,讨论了天文潮与1109号和1210号台风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引起的增水特征。结果均表明,在天文潮高潮时,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可以抑制增水,在天文潮低潮时,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有利于增水。除了气象因子以及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外,该海区的地理环境也对台风风暴潮增水产生影响。因此对江苏近海的海岸线变化和浅滩地形变化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海岸线变化对该海域的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小,江苏沿海岸线的向外推移使得江苏海域风暴潮的增水略微上涨,而本文所设计的地形的变化对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普查1960-2001年正面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分析了福建沿海风暴潮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台湾海峡特殊地形对福建沿海风暴潮的时空分布有明显影响,登陆岸段不同,台湾海峡对风暴潮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导致福建沿海风暴潮出现明显不同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当台风位于台湾海峡时,其大风区位置利范围不同,会影响福建沿海各地风暴增水的幅度。台风横穿台湾海峡时,易使福建沿海台风大风区中心岸段出现双增水峰现象,第一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后,第二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登陆福建沿海前后。台风横穿台湾海峡有时会引起台湾海峡北部出现奇异增水现象,风暴潮与天文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奇异增水峰往往出现在天文潮低潮附近,此时实际潮位并不高。  相似文献   

12.
台风“圣帕”登陆福建前后的风暴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普查台风影响和登陆前后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总结了2007年登陆福建的第9号台风"圣帕"风暴增水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圣帕"引起的福建沿海风暴增水明显 ( 50 cm 以上 ) 且持续时间长 (52 h );风暴增水最大峰值出现在台风位于台湾海峡时,次峰值分别出现在台风登陆台湾岛前 1~2 h 和台风登陆福建沿海前 4 h."圣帕"风暴增水幅度与各验潮站的海平面气压关系密切,6h变压值对于风暴增水幅度的预报有一定的提前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海岛风暴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浙江沿海岛屿众多,分布广泛,500m2以上的海岛就有3061个。本文对全省海岛风暴潮及其灾害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海岛区是受台风影响频繁及风暴潮灾害较严重的区域。风暴潮及其灾害一般浙南岛区要大于浙中、浙北岛区,近岸海岛区要大于离岸较远的岛区。影响全省海岛的台风主要是沿海登陆型或近海转向型台风路径,而浙南岛区福建北部或中部登陆的台风影响亦较大。全省海岛台风增水主要受控于台风风场,当海岛各站置于NE~N风场时,出现增水,增水量值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而在强劲的偏西风场下,岛区各站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水  相似文献   

14.
长江干流江苏段地处长江下游河口地区,全线位于感潮河段,沿程水位既受上游长江径流、外海潮位、台风的影响,也受到工情变化、支流入汇等影响。长江江苏段现行洪潮设计水位是按《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中确定的无台风影响水位实施。近年来,由于上游水、沙、工情条件变化,开展上游大通径流、风暴潮、区间入汇等对沿程洪潮水位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建立大通至长江口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外海风暴潮模型,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长江干流江苏段沿程洪潮设计水位变化。研究成果表明:南京河段水位主要受上游径流影响;江阴以下主要受外海潮汐及风暴潮的影响;南京至江阴段则受上游径流、外海潮汐、风暴潮三者的共同作用影响。外海天文大潮、风暴潮"两碰头"和上游大径流、外海天文大潮与风暴潮"三碰头"引起的沿程增水值呈驼峰分布,最大值分别发生在江阴和天生港附近,最大增幅1.65 m。研究结果已为长江江苏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受台风影响严重,台风风暴潮、上游洪峰及天文大潮相遇将致使长江下游至长江口水位暴涨,对沿岸至河口的防汛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基于ADCIRC模型构建东中国海至长江口风暴潮数学模型,模拟9711号台风和0012号台风两场典型台风水位过程。以典型台风为基础构成多种台风路径,分析不同登陆位置和走向对长江沿线风暴增水影响。研究大洪水、不同路径台风、天文大潮共同影响下长江下游沿线风暴增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登陆位置处于长江口南侧情况下长江河道沿线增水大于正面登陆长江口和北侧登陆型台风;平行于长江河道方向移动的台风造成沿线增水大于斜向穿越长江口的台风,不同台风走向对于风暴增水影响程度小于登陆位置;台风风暴潮、上游洪峰及天文大潮“三碰头”情形下长江沿线增水分布呈单峰型,从大通至江阴不断增大,江阴至中浚维持高位,中浚至口外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近40年来影响南海东北部陆架海区的28次台风引起的风暴潮进行了数值后报,其中8个过程的沿岸后报增水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表明后报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90%以上的最大增水值偏差在30厘米以下。为了得出本海区多年一遇的台风增水极值,在后报台风路径密集处选择了9个不同水深点,对每点取出各次台风下的最大增水值,然后用Weibull分布进行拟合,得出了各点的极值分布。  相似文献   

17.
房德凤 《海洋科学》1985,9(6):12-16
转向型台风多产生在7,8,9三个月,台风大多在西北太平洋生成,以一定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台风强度在不断变化。近海转向型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强度加强或强度不减,而登陆转向型台风登陆后受地形影响强度减弱。 本文就近年来东海转向型台风引起的台风增水,对青岛、吴淞两站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平潭大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潭是福建省最大岛屿,处于东亚季风区,是东、西风带交替影响的过度区,其气候季节性特征明显。通过对平潭站1953年建站到201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平潭年大风日数递减趋势明显。通过平潭沿海自动站与本站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不论是偏北还是偏南风,沿海自动站的风速都大于本站观测值,说明平潭本站风力已经不能真实代表平潭沿海风力。经过仔细研究,进一步总结出平潭本站与沿海自动站风速的相关性,为沿海大风的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的超浅海。本文在数值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该海域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型。数值模式为二维深度平均流模型,采用嵌套细网格技术,细网格分辨率为沿经纬方向0.1°,细网格边界值由粗网格提供。台风风场计算采用Jelesnianski模型风场.模式方程组的数值解由交替方向隐式(ADI)方法积分得到。本文对该海域最常见的两种台风移行所引起的风暴潮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几个潮汐观测站的增水记录比较,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台风引起的水位变化,对研究和模拟该海域台风风暴潮是适用的,可用于该海域风暴潮数值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