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信息网络系统为例,分析该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风险,发现主要存在恶意入侵、病毒感染、用户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备防护能力不足、地震行业内安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软硬件设备投入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等适合该区域地震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策略,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地震行业现有骨干网络架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阐述"一网双平面"骨干网架构在地震行业骨干网的通信质量、可靠性、资源有效利用等优势,从建设成本、组网策略、业务分流、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建议,为地震行业骨干网进一步优化、实现承载业务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技术途径,并通过规划合理的网络结构、构建完备的安全防御体系,实现了网络冗余、快速恢复和安全防御。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视频和云视频在地震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全编全解、COP模式、SVC柔性编码等3种云视频MCU架构技术进行对比研究。采用SVC柔性编码云MCU架构建立地震行业云视频系统体系,从该体系整体架构、系统负载均衡机制和整个系统分布式部署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最终实现对地震行业视频体系的整合,该体系在地震会商、日常会议研讨等视频场景中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地震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师做了大量工作,如增加网络防护、开展安全演练等,但在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019)要求,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获取系统评价权重指标,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可拓方法对地震信息系统实例进行安全等级评价,并对比2种评判方法,验证其在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量化的客观评价方法,可为信息系统安全评价、风险识别、安全等级保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防震减灾三大业务体系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项目的进展.该项目针对防震减灾业务体系发展的应用需求,在整合地震行业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基础上,突破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遥感数据在地震构造调查、地震监测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应用的关键技术,制定行业应用规范,建设高分遥感地震业务应用示范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从以往分散的科学研究提升到一个业务化应用的状态,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国内地震预警专业软硬件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列装测试不充分的技术难题,尽可能降低地震预警系统运行的风险,建设了专业化的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平台。该平台构建了软件和硬件两大测试系统,明确了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流程和评价指标,具备在线功能测试、离线回溯测试、预警信息测试和信息安全测试等功能模块。通过系统性测试和综合评估测试结果,为地震预警专业软硬件完善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筑牢地震预警系统的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8.
以2019年吉林省九台非天然地震流动监测台网的建设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野外非天然地震流动监测工作中,利用4G网络通信与L2TP VPN技术,将非天然地震监测系统接入地震行业网,实现对非天然地震监测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数据处理.结果证明:通过此种方式接入到地震行业内网在应对突发地震事件上监测工作部署更加快捷、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地震部门为积极落实国家网络安全要求,依据“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制度”等相关要求,结合地震行业自身业务特点与安全需求开展地震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规划、设计与部署应用;着重分析地震行业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与系统性风险、现阶段行业网络安全的总体规划与“合规性”的建设思路;分析并解决等级保护规划设计中的业务难点、技术难点与实施难点。  相似文献   

10.
以国际信息安全标准BS7799/ISO17799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准则,根据《中国地震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通过分析信息网络的层次关系,在科学的安全框架之上,探讨建立以防火墙系统、VPN应用系统、网络反病毒软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策略为核心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建设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的战略高度的问题。信息安全这门处于蓬勃发展中的科学,将会越来越密切地关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本文分析了地震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并着重讨论了加强地震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研究电力供应系统潮流分布特性、发电机出力和成本曲线特性、电力系统地震安全性分析与控制的基础上,将安全约束最优化控制算法运用于电力供应系统地震安全性控制中。通过对算法的网络线性分析模型、发电机出力约束条件、线路潮流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深入研究,得出该算法的实施过程;而后,结合供电系统潮流分析的快速解耦法、安全性分析的灵敏度安全性分析法和本文的安全约束最优化控制算法,编写了相应的Fortran和Matlab计算程序,该程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调度控制措施和调度费用;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算例的分析与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本文工作可为震后供电系统功能快速恢复,减少供电系统经济损失,使系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提供理论分析依据,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地震数据管理中心来说,地震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极为重要,重要的数据(不管是在线的还是离线的)一旦被破坏或丢失,就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将损失降至最小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地震数据的安全存储。地震数据的安全存储离不开数据的安全备份。数据的安全备份来自设备安全和应用安全两个方面。本文重点论述地震数据存储的设备安全与应用安全的要点和常见误区。  相似文献   

14.
根据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安全性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保证系统安全性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某分布式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框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安全性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性策略和措施,并介绍了可以进行安全性认证的国家权威机构,最后指出了防震减灾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隐忧。  相似文献   

15.
DLS1201机是一种高度智能化、小型轻便、多功能的检查仪,是国内外唯一的基于康普顿背散射扫描(CBS)技术研制成功的安全检查设备。本文对其技术要点和技术指标作了简要说明,并与国内外其他安检仪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运行中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合目前主流信息安全技术,从系统设计、硬件造型、抗侵害的容灾备份、虚拟技术应用等方面综合提出针对省级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参考建议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民居的科学抗震设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在地震保安方面职能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防震减灾功能对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有着深远意义。通过对农村社区特征和功能以及在地震保安方面作用发挥的阐述,针对现今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政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平台与网络安全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述新  史勇军  罗刚 《内陆地震》2009,23(2):282-290
分别从信息节点、台网中心信息网络部、局域网、政务网、网络监控系统方面阐述了新疆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平台建设及其成果,并从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和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角度介绍了网络安全建设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