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架山萤石矿位于新疆北山造山带,矿化赋存于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与蓟县系平头山组大理岩接触带内。矿体多沿接触带产状变化处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具有粒状、碎裂、碎粒-碎斑结构,团块状、角砾状、条带状构造。矿石中矿物组合主要为萤石、方解石、石英。其中萤石-方解石型矿体是勘查区分布的主要类型。岩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区内萤石矿主要含钙矿物(萤石、方解石)成矿物质来源相同,与二长花岗岩围岩物源具相似性和继承性。综合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区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2.
光泽关上萤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受断裂控制明显,成矿在时间、空间上与北北东向断裂及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等研究,认为该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蔡建设 《福建地质》2011,30(4):301-306
龙堂寺萤石矿体贮存于断裂带中,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等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湖南古丈凉亭坳重晶石矿床产于古丈逆断层南东侧之北东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主要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黑色页岩、泥质白云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主矿体延伸稳定,矿石质量好.围岩蚀变主要为重晶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通过对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分析,认为本区重晶石矿为低温热液型矿床,Ⅰ号矿体深部及南东桐木...  相似文献   

5.
青海德尔尼铜矿床成因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尔尼铜矿床位于青海省玛沁县积石山中段德尔尼山南坡,是一个以铜为主,钴、锌等多元素可以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矿床成因存在较大分歧,因此,笔者运用宏观观察、矿相学研究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该矿床金属矿物矿相学、矿石矿物组合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在德尔尼铜矿床中发现重晶石和石膏。石英-碳酸盐-重晶石-石膏为海底热液矿床的典型低温矿物组合。通过构造成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合草莓状结构、矿体顶部的硅质岩、重晶石和石膏的发现等,种种迹象表明该矿床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紫云县内方解石矿床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发现的14处矿床中,每个矿床分布数个规模不等的矿体,矿体数量合计36个。褶皱、断裂构造及地层对矿床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以似板状、脉状及透镜状充填于断裂构造带内及地层中。方解石矿床(段)分布具有范围广、单个矿点规模不大、具有矿床分布稀疏、矿物成分简单、矿石质量较好的特点。矿物组成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的萤石。区内方解石成矿与黔西南大规模低温热流体运移有着密切关系,热液流体因温度骤降引起Mg沉淀,是形成低Mg方解石的主要原因。根据方解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紫云地区方解石矿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在矿区范围内及其外围沿着断裂构造方解石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沉积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萤石矿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与矿石特征,容矿岩系岩石化学组成特征,岩石与矿石稀土元素特征,钐—钕同位素特征等研究,探讨了矿床的沉积成矿特点。结果充分说明,八面山萤石矿床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热液改造的特大型萤石矿床。依据上述分析数据,同时结合容矿围岩和矿体的地质特征,可以推测,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寒武系沉积岩作为矿源层,为萤石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源。后期岩浆作用只是对部分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局部形成了构造带中的陡倾斜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8.
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位于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成矿亚带,矿床产于长城系喀腊大湾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形成和产出受推覆逆冲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白云石化大理岩,具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等具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基本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具很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赤峰地区少朗河成矿带受华北板块、西拉沐沦河断裂、赤峰-开源断裂以及嫩江断裂的影响,在中生代时期火山活动及成矿作用强烈且复杂。黄花沟矿床是少朗河成矿带中典型的Pb-Zn-Ag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晚古生代与中生代的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根据空间产状可将矿体划分为2种类型:1)充填到火山口放射性裂隙中的脉状矿体;2)存在火山通道中的角砾状矿体。显微镜下鉴定、能谱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显示,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硬锰矿等,此外尚有少量的菱锰矿、软锰矿、辉银矿和黄铜矿。主要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玉髓、冰长石-伊利石-绢云母、重晶石-萤石、菱铁矿-菱锰矿。矿石呈脉状、网脉状、条带状、浸染状、栉状、似层纹状及角砾状等构造类型,矿体与围岩之间多数为交代渐变关系,少数呈脉状充填。矿石矿物及蚀变围岩组合特点显示,该矿床具有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矿化特点,结合前人成果,推测该矿床可能为浅成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0.
王亚伟 《地质与勘探》2015,51(2):284-289
南阳山锑矿位于五里川锑成矿亚带,属热液矿床,矿体分布在双槐树断裂带南侧F1、F2断裂带内。本文通过野外观察、薄片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南阳山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本区矿石可分为三类:角砾状矿石、团块状矿石、充填脉状矿石,其中角砾状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有辉锑矿和锑华,其中以辉锑矿为主。南阳山锑矿成矿元素Sb主要来源于秦岭群(赋矿层),S元素随热液来源于深部岩浆。含矿断裂带F1、F2深部与其北侧双槐树大断裂相连,热液沿双槐树断裂带向上运移至断裂分叉部位发生分流,分流热液继续汇集秦岭群内成矿元素,在上升至成矿有利部位便聚集成矿。这对南阳山锑矿盲矿体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寻找五里川锑成矿亚带内新矿(化)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锐  彭恩生 《矿产与地质》2008,22(6):506-509
尖笔岽铅锌矿床位于粤东晚休罗世火山岩盆地中,矿化类型为独特的细脉浸染型脉状矿体,具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研究表明矿液致裂现象明显,成矿溶液在成矿过程中参与了容矿构造的形成,矿化发生于控矿断层形成的雏形阶段。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与深部同熔型岩浆来源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叶杰  李清云 《江苏地质》2013,37(2):321-326
浙江青田县万山萤石矿成矿作用主要由地热水浅循环伴含氟成矿流体,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沿有利的构造空间富集成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矿体矿石、矿物组分比较简单,矿石矿物为萤石,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蛋白石、高岭石、黄铁矿、方解石、绿泥石等.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CaF2和SiO2,矿石中SiO2、CaF2二者总量约占97%~99%.随着CaF2含量的增加,SiO2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青羊厂脉状Cu-Co多金属矿床是兰坪盆地西南部近年来突破的最新勘查成果,矿体赋存于中生代上侏罗统坝注路组(J3b)暗紫红色砂岩中,但其诸多地质特征明显有别于已知的砂岩型(SSC)Cu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由NW和NE向两组断裂相互交织成格架状分布。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NE向张性断裂破碎带中。矿体数量多(16条)、厚度大(最厚14.87 m)、走向延伸长(KT1达652 m)、倾角较陡(60°~80°),矿石Cu品位高(平均2.01%),并伴生Co(0.036%)、Ag(38.60×10-6)。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分为阶段Ⅰ(菱铁矿-黄铜矿-重晶石)、阶段Ⅱ(砷黝铜矿-黄铜矿-菱铁矿)、阶段Ⅲ(砷黝铜矿-菱铁矿)和阶段Ⅳ(重晶石-菱铁矿-砷黝铜矿)。主要形成砷黝铜矿、重晶石、菱铁矿、黄铜矿、黄铁矿以及少量辉铜矿、方铅矿、辉铋矿、毒砂、石英和碳酸盐矿物组合。矿石结构以半自形-它形交代结构、出溶结构、骸晶结构以及交代反应边结构为特征,普遍见角砾状、块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及晶洞构造等典型的热液构造类型。矿体产于区内明显褪色蚀变的构造破碎带内,围岩蚀变发育重晶石化、菱铁矿化及微弱硅化。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矿化富集特征等无不与本区的断裂、节理、裂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稀土元素分析表明,不同成矿阶段的重晶石具有稀土总量低且变化小的特征,均为中稀土元素富集的"W"型,显示正Eu异常(δEu=18.99~24.32)和负Ce异常(δCe=0.1~0.14),暗示成矿流体来自于盆地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尤其是含膏盐地层)。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床(体)特征、矿石组构、围岩蚀变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特征的详细研究,认为青羊厂矿床的形成与兰坪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中的逆冲推覆构造密切相关,是陆-陆碰撞造山事件所引发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平掌矿床由上部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和下部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双层结构清楚。块状矿体中发育典型的草莓状和鲕状硫化物。成矿地质背景和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及REE配分形式、S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特征等均与黑矿型矿床及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硫化物矿床相似。矿床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重晶石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褚有龙 《矿床地质》1989,8(4):91-96
根据已知的矿床实例,依据矿床的成矿机理、产状、矿体与围岩的相互关系等,将中国重晶石矿床分为五个成因类型:①沉积型重晶石矿床;②层控脉状型重晶石矿床;③脉状热液型重晶石矿床;④火山沉积型重晶石矿床;⑤残坡积堆积型重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河南刘楼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均作了阐明,并对矿床成因作了简要分析。通过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该区重晶石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碳酸盐地层中,矿体形态、规模及品位变化均受构造断裂带的控制。最后提出了在类似矿区寻找重晶石矿(体)的一些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层控特征明显,NW向断裂为主要的含矿控矿构造。为了探讨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的成矿机理、成矿物质来源与演化,本文选取了彭水地区冯家、朗溪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晶石-萤石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均显示,重晶石-萤石矿床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在成矿物质来源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则表明,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成矿带上的矿床(点)为同期形成的;矿石的δEu、δCe异常证明成矿环境是高氧逸度的开放体系,Tb/Ca-Tb/La关系图与La/Yb-?REE关系图显示,研究区重晶石-萤石矿床为热液成因,且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上的联系,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岩地层。封存的地层水及大气降水通过水/岩反应将成矿物质汇聚于热流体场中,构造运动和地层温压梯度致使成矿热液沿构造带上涌至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成因-断裂带充填交代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8.
光泽葛仙山矿区萤石矿体贮存于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等研究分析,认为葛仙山脉状萤石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并提出该区萤石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冲 《地质与勘探》2017,53(1):87-96
义敦岛弧中段夏塞地区发育多个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大、中型岩浆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具有极其相似的地质背景,形成于相同的断裂构造体系。本文选取夏塞银铅锌矿床进行控矿断裂特征调查、断裂构造序次和成矿应力场分析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热液矿床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断裂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1)矿区NNW向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且成矿阶段断裂性质为左行正断层;(2)矿体定位于德格-乡城断裂和德莱-定曲断裂(Ⅰ)的次级断裂(Ⅱ)所派生的NNW向更次级的结构面(Ⅲ)中;(3)矿区NNW向断裂控制着矿化局部富集空间、矿脉展布型式及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20.
河南冷水北沟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冷水北沟铅锌矿床赋存于元古界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内,矿体受断裂破碎带及矽卡岩带的控制。矿石类型可分为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认为该矿床的矿源为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矿床成因类型属中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