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西北地区属于武夷山成矿带北部,萤石矿产资源丰富.断裂构造与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要控矿因素,萤石矿床(点)矿体均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萤石矿成矿作用分析,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2.
学川萤石矿床为中型规模萤石矿床,位于浙江临安西部,学川-武村背斜的北西翼。矿区共有5条矿体,受断裂控制基本呈北西、北西西或近东西向脉状产出,以萤石-石英型和条带状矿石为主,品位较高,属燕山晚期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矿体特征等的基础上,对学川萤石矿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花岗岩岩株顶面凸起与成矿前北东向断裂汇合部位、近矿围岩蚀变、硅化带、开采巷道两端和深部五个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矿区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之北部Cu-Pb-Zn-Ag-萤石成矿亚带,成矿条件优越。该文通过地质测量、槽探工程和钻探工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结合已有的坑道工程,总结矿体的空间分布、赋存状态及控矿因素,开展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工作;通过对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的综合研究,判断成矿时代,探讨成矿机理。研究表明:该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印支晚期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NE向主断裂及次生的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贮矿构造。运用研究成果探明该萤石矿床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扩大了萤石矿床的资源前景,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闹阳坪锌萤石矿床位于北大巴山逆冲推覆褶皱带平利隆起东侧,为该区首次发现的受构造裂隙控制的气水–热液型锌萤石矿床。本文从矿区断裂入手,通过对该区矿床地质、断裂特征、矿体特征的研究,总结了该区断裂的演化序列及其对成矿的控制机制与规律。认为NW-SE向断裂组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区断裂变形发育演化序列为晚印支–早燕山期形成近EW向断裂F1,早燕山期形成NW-SE向断裂F7和NE-SW向断裂F4,随后的右行走滑作用叠加有张扭性应力,形成有利于成矿热液运移充填成矿的张扭性右行走滑断裂。并明确了成矿期应变椭球体,恢复了成矿期主压应力方向为NNW向(340°~350°)。在此基础上,预测平面上闹阳坪矿区F7与F8断裂之间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地段,剖面上K3萤石矿体下伏北东方向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5.
浦城黎处萤石矿体贮存于北东向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控制,呈透镜状、脉状分布,空间上与燕山晚期晚白垩世正长(斑)岩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6.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2023,59(3):557-569
合峪萤石矿矿集区是河南省萤石矿田相对最集中的地段。近年来,多个地勘单位对周边十多个萤石矿权在进行勘查,共提交CaF2矿物量1000万吨以上。本文从该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岩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不同方向的构造对萤石矿体的控矿作用。研究认为NW向断裂为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占区域萤石矿资源量的80%,其次是NE向断裂在马丢矿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萤石矿床,并对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进行论述,指出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合峪花岗岩基的出露区及其内外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硅化、绢英岩化和玉髓化等蚀变特征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对比鱼池岭钼矿床的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为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找矿指明靶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萤石矿床成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萤石矿床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萤石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分布特征、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文章划分了中国萤石矿床的成矿区带,并对每一个成矿区带的成矿特征做了简述;总结了中国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中国萤石矿床集中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断裂是各种矿床类型共有的必要成矿要素。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的形成与灰岩和火山岩有关;与萤石矿床形成有关的侵入岩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入岩;无论是沉积改造型、热液充填型还是伴生型萤石矿床,大型、特大型萤石矿床的形成多与灰岩有关。同时具备灰岩、燕山期侵入岩和断裂成矿三要素的矿床多为大型、特大型萤石矿床。中国萤石矿床的形成集中于燕山期。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林西萤石矿床石英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晚古生代-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和酸性侵入岩体中,矿体主要受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萤石矿床中共生有大量同期形成的石英(脉),运用石英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对萤石矿床中8件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年代学研究,来探讨林西萤石矿床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林西萤石矿床中的石英ESR年龄范围为126.6~157.3 Ma,平均年龄为137 Ma,表明研究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与全球其他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对比,并结合本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林西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板内构造体制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单一萤石矿床地质概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单一萤石矿床 ,成矿大地造单元主要为华南造山带和北山内蒙吉林造山系。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及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成因类型有热液充填型和热水沉积型两种 ,以前者为主 ,热液充填型矿床 ,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 ,以大中型矿床为主 ,成矿介质为大气降水 ,成矿温度为中低温 ,成矿时代为中生代 ;热水沉积型矿床 ,矿体呈层状 ,规模为大型 ,成矿时代为二叠纪。氟主要源于酸性岩浆岩 ,钙主要源于碳酸盐岩。可划分出 6个成矿区带 ,酸性岩浆岩、碳酸盐岩及断裂是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沉积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萤石矿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与矿石特征,容矿岩系岩石化学组成特征,岩石与矿石稀土元素特征,钐—钕同位素特征等研究,探讨了矿床的沉积成矿特点。结果充分说明,八面山萤石矿床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热液改造的特大型萤石矿床。依据上述分析数据,同时结合容矿围岩和矿体的地质特征,可以推测,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寒武系沉积岩作为矿源层,为萤石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源。后期岩浆作用只是对部分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局部形成了构造带中的陡倾斜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11.
水头萤石成矿带位于内蒙古林西地区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火山—沉积岩中,并严格受近SN向、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本次研究基于野外地质调查、矿床地质特征、萤石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探矿工程揭露情况,探讨带内成矿差异性的控制因素。研究区萤石和石英的ΣREE含量分别为5.84×10-6~198.38×10-6和0.71×10-6~4.74×10-6,ΣLREE/ΣHREE平均值分别为1.43和4.32,均呈现弱的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指示三个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环境和物质来源,且三个矿床的成矿流体的运移距离从南到北逐渐增大。研究区萤石的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140~240℃,盐度集中于0.4%~3.4%NaCleqv,密度集中于0.86~0.93 g/cm3,从南到北三个矿床的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成矿流体的盐度和密度逐渐下降。成矿带内矿体特征差异的控制因素包括控矿断裂的性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和后期构造活动对萤石矿体的影...  相似文献   

12.
杨雷 《吉林地质》2019,38(3):49-51
磐石市明城镇南梨树萤石矿赋存在侏罗纪石英正长斑岩与石炭系下统鹿圈屯组的接触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根据空间分布划分为2个矿体,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平均品位CaF2为59.85%。该矿床受地层、围岩及断裂构造控制成矿。  相似文献   

13.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4.
光泽县测家山-罗家坑一带萤石矿位于闽西北萤石成矿带内的光泽司前-李坊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内,分布有罗家坑、测家山萤石矿,以及富家坪、早洲、测家山南萤石矿点和早洲东萤石矿(化)点;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分析萤石矿的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结合研究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果,认为区内萤石矿为沿断裂充填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萤石矿主要分布于晚侏罗世花岗岩内的北东、北北东向,次为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中。该区具有很好的形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条件,具有形成中大型萤石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1地质背景阿萤石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与蒙古海西褶皱带连接地段的扬子褶皱带内,其间有深大断裂通过(白鸽等,1983),属四子王旗萤石矿成矿带,该成矿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四子王旗—白云鄂博一线,呈NE-SN向展布,属滨太平洋成矿域大兴安岭成矿省,成矿带内已发现大型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2处,中型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2处。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呈层状,赋存于结晶灰岩中,Ca F237.02%~94.56%。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呈脉状,受构造裂隙控制,主要矿体分布在花岗闪长岩内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地质》2021,40(1)
建阳回潭萤石矿床位于闽西北隆起带武夷山成矿带,整体受北东向的五夫—兴田断裂控制,矿体贮存于构造破碎带中,围岩为加里东期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矿体形态简单,顶底界面沿走、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总体形态呈长透镜体状,属单脉型的大型萤石矿床。萤石Sm-Nd年代学揭露矿床的形成时代大致为(110±15.6) Ma。微量元素、Sr同位素、H-O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同期岩浆期后热液与天水的混合,具有低温、低盐度特征,分析认为回潭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紫云县内方解石矿床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发现的14处矿床中,每个矿床分布数个规模不等的矿体,矿体数量合计36个。褶皱、断裂构造及地层对矿床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以似板状、脉状及透镜状充填于断裂构造带内及地层中。方解石矿床(段)分布具有范围广、单个矿点规模不大、具有矿床分布稀疏、矿物成分简单、矿石质量较好的特点。矿物组成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的萤石。区内方解石成矿与黔西南大规模低温热流体运移有着密切关系,热液流体因温度骤降引起Mg沉淀,是形成低Mg方解石的主要原因。根据方解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紫云地区方解石矿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在矿区范围内及其外围沿着断裂构造方解石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发育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热液金、锑矿床外,该区普遍发育萤石矿化。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萤石矿床与低温矿床之间的空间联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萤石形成与金-锑矿化为代表的大面积低温热液成矿事件有关。萤石微量元素、Sr同位素和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揭示成矿流体为深部循环富放射性成因Sr流体与地层水混合,其冷却过程是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最新的勘探成果表明,区域上深大断裂控制了萤石矿床的空间展布,而矿床中萤石的产出明显受不同岩性面(或不整合面)之间的滑脱构造控制,多层次滑脱构造形成的背斜(穹隆)是萤石成矿的有利部位。由此认为,右江盆地北缘水城-紫云断裂与师宗-弥勒断裂的交汇部位(六枝-普安-晴隆一带)是萤石成矿远景区,热液金、锑矿床控矿背斜外围和多层次构造滑脱面具有较大的萤石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武夷成矿带北部萤石矿床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萤石矿体均呈脉状、复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域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时空上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多期次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体是萤石成矿的重要基础,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矿床类型属于断裂带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20.
蔡建设 《福建地质》2011,30(4):301-306
龙堂寺萤石矿体贮存于断裂带中,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等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