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东莞市近20年来完成的地震小区划、地震烈度复核、活断层探测、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大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了基于ArcgIS软件的抗震设防数据库,并在ArcgIS平台上采用C/S架构,结合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完成东莞市抗震设防业务管理系统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了抗震设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系统理论在台站管理中的应用与体观许康生,吕含让(中国兰州734300兰州地震研究所高台地震台)将系统理论引入管理领域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Webster大辞典将系统定义为:“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结合着的整体所形成的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应急反应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为城市政府部门服务地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评估地震的危险性,评定地震的破坏和损失,为地震应急反应和震后恢复重建提供辅助决策,本文对该系统的原理、设计准则、结构和功能作了阐述,系统分四个部分;信息数据库系统;分析模块;决策支持子系统和系统用户界面。信息数据库系统由68个图层构成;有28个分析模块,能完成设定地震的等震线生成、场地影响分析、破坏与损失估计,为抢险、援救、人员疏散和其他的应急行动提供决策,最后,通过模拟一次历史地震检验了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数字地震台网产出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研制了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MASS系统),MASS系统客户端工程MASS软件实现了对数据库的编辑管理功能,本文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FFSS地震分析软件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地震定位,常规和非常规地震活动分析,地震序列分析,各类空间扫描,时间进程分析,地震时间、空间和时间空分形图及适于群体前兆项的系统信息熵计算等。为便于地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使用,各类子程序(60余个)设计细致,操作方便;可通用于大震现场和日常震情分析预报,工程地震和小区域地震台网分析,以及地震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区强震电磁波异常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吾先  金明培  马骏康 《地震》2003,23(2):77-84
从1992年11月开始实施了中日地震电磁波观测和研究项目,该电磁波观测资料真实完整地观测记录到丽江等29次近震电磁波异常的发展过程;对29个地震的特征作了对比观测研究,表明地震电磁波异常有3种发展类型,与之对应建立了3种地震电磁波预报规则;初步提出利用地震电磁波预报地震的模式;分析、讨论TOA电磁波监泅系统的优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地震电磁波观测找到了有效的前兆信息观测方法和监泅系统。这将对地震电磁波的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短临预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2001年4月9日~1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 15个编辑部的代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共 26人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译丛》、《地震学刊》、《世界地震工程》和《山西地震》等5个编辑部联合发起,由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学刊》编辑部承办。 与会代表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①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发展;②地震科技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③编辑学者化;④科技期刊与市场经济;⑤编辑部的管理与改革;⑥现代技术在编…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震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展望(一)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陈章立 《中国地震》2001,17(3):231-245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地震科技发展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和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作了简要回顾。阐明了如下3点:(1)全社会对减轻地震灾害及减轻地震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的强烈要求是推动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强劲动力;(2)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好的保障是推动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3)坚持地震监测等技术系统建设与地震科学研究的辩证统一,并处理好任务性、科学性、可行性之间的关系是推动我国地震科技进步性质遵循的重要原则。地震预报预防工作所取得的某些成功和所遭受的许多挫折不断加深了人们对地震的发生条件和孕育发生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促进了地震监测等技术系统的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和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20世纪最后5年,地震监测等技术系统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使地震预报预防研究与实践的技术支撑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既突出重点,又广泛探索的地震科学研究,使人们对我国大陆地震的发生条件和孕育发生过程,以及震害特征与机理研究等取得一些新的重要认识。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不仅使防震减灾工作实效得以明显提高,而且为加速新世纪,首先是“十五”期间我国地震科技的进步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应重点加强的10个方面的工作,即地震观测台网的数字化改造与建设;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的改造与建设;强地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地震实验室的建设;地震信息和应急指挥与紧急救援技术系统的建设;地震短临预报的研究;地震中长期预报的研究;地震动衰减和震害机理与震害控制的研究;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震害预测的研究;地震科学和地球科学有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期望通过这些努力使我国地震科技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震预报预防的理论、技术、方法显著改进,防震减灾工作实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的信息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宋治平  梅世蓉 《地震》1995,(1):12-19
本文对全国历史地震资料的有用信息作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按统一方法处理了大量有感以上地震的文字记载,确字每个独立地震的时间与地点;分区求得地震的有感区长半径与震级的关系式;确定了历史有感地震的最低震级为4;取得了8000余次有感地震垢基本参数;用等震线测定了巨大地震的参数;将有感强震目录统编成全国与几个大区M≥4.0地震目录,按《地震学地震预报实用程序系统》(EPSEIS)的格式要求建库;同时编制  相似文献   

10.
SeisMIS地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建立在Linux Oracle平台上,可以提供以单个地震事件为核心的综合性地震数据服务的系统。建设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应用现有的SEED格式的地震事件数据。这篇文章阐述了SeisMIS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SeisMIS系统的数据查询、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既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国家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市政府非常重视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于1996年10月成立的由国家地震局和北京市政府双重管理的北京市地震局负责北京市防震减灾的管理工作。1年来,北京市已健全了各级防震减灾机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文综合介绍了北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进展,包括: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法规建设;北京市的抗震设防;北京市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及筹建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等。  相似文献   

12.
丁娟  潘丹  何琳 《华南地震》2012,32(1):93-98
在中国地震局与各省地震局进行视频会议连通的基础上,安徽省地震局建设了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安徽省地震系统内部省局与地市局及台站的异地会商和协同工作,改变了安徽省地震局传统、低效的地震会商、会议、学术交流以及联动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震局代表团赴欧洲进行紧急救援工作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尽快落实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之一--“紧急救援”有关工作的开展,加速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建设,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率11人代表团于2001年8月访问了瑞士、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这些国家在紧急事务管理、灾害紧急救援组织与运作、救援装备的制造与配置及救援队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2000年8月7~16日,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了埃及。这是中国地震局地震代表团首次访问埃及,也是乎次访问非洲国家。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埃及的地震监测、地震科学研究、研究机构及其职能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ORACLE数据库系统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是全球数字化地震台网的一部分。设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CDSN的数据管理中心及其所属的北京、海拉尔、西安等11个野外台站的地震信息管理系统的均采用ORACLE数据。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在CDSN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Zhuanglang river active fault zone, which located in the western of Zhuanglang river valley, north of Hekou, the Xigu district of Lanzhou city, is composed of several echelon small faults, these faults display not very clear on surface. Predecessors thought that this fault from Yongdeng to Hekou was active in Late Pleistocene and even in Holocene through limited research works,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these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641 happened at Yongdeng and magnitude 521 …  相似文献   

17.
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地震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在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中数据库系统相对于文件系统的优越 ,介绍了当今数据库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并列举了成功应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的范例,从而论证了地震系统建设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地震模拟振动台初始状态调节和控制参数的匹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正在研制的三向六自由度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策略和有电反馈三级伺服阀的电液伺服系统初始状态的调节方法,控制参数的匹配原理及其在地震模拟台性能高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Earthquakelocationisoneoftheoldestinverseproblemsinseismology.Preciseearthquakelocationisthebasisoftheseismicresearch.Theprecisionoftheearthquakelocationdependsonmanyfactors,suchasthequalityofthestationnetwork,theprecisionoftheseismicwavearrivaltimemeasured,andtheknowledgeaboutthecrustalvelocitystructureandsoon.AccordingtotheresearchmadebyZhao(1983),thehorizontallocationerroroftheeanhquakelocatedbythetraditionalabsolutemethodinthecentralareaofNorthChinaisabouttZkin,intheedgeregio…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地震前兆数据向中国地震局的报送、数据及时录入SQL数据库,本文介绍了一种前兆数据管理方案,并且在TCP/IP协议上使用VB编写了软件,介绍了程序编写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