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褶皱地层中部既无伸长亦无缩短的无应变面为中和面,其上地层称上中和面,其下地层称下中和面。背斜构造的上中和面和向斜构造的下中和面处于张应力状态(T),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区域;而背斜下中和面和向斜上中和面则处于压应力状态(C),属于油气排出区域。油气从C区域向T区域运移成藏,称"C—T"成藏模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背斜构造几乎都遭受剥蚀,背斜上中和面油气构造已被破坏。但是向斜下中和面构造仍保存完好,且随着上覆地层被剥蚀,埋藏变浅,易于对其进行商业勘探。我们可以改变思路,以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为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勘探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家山矿区层面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甘肃省靖远县城北约60公里的王家山矿区处于雷公山—六盘山褶带中段,为一轴向北65—80°西的向斜构造,走向长8.5公里,倾斜宽0.5—2.3公里,面积约19公里。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上三迭统和下志留统。中侏罗统窑街组含主要可采煤两层,2号煤层平均厚15.4米;4号煤层平均厚24米。   相似文献   

3.
本矿区位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之路家街—冯国湾向斜南翼.区域断裂、褶皱不甚发育,为一向北倾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20-30°左右,构造线方向近于东西.一、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震旦系巡检司组灰白色中一厚层燧石条带白云质大理岩,以及侵入于该地层中下部的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图1).岩体受北北西向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4.
广西贵县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县位于复式向斜,核部为中石炭统地层、两翼为寒武-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倾角10°—20°,向斜轴向约为N85°E。在地貌上形成一向东西敞开的盆地,郁江从盆地中部由西向东流过。调查区位于向斜北翼的岩溶平原区,基岩为泥盆系上统和石炭系下统的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四纪松软土为以红色为主的粘土,表层夹有大量的铁质结核,底部夹  相似文献   

5.
杨家山勘探区位于冷水江市东北方,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为涟源含煤区晏家铺向斜西南翼一个次一级复式向斜,煤系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测水组,其上段含煤1—2层,不可采;下段含煤5层,其中③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勘探区以华夏系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组成主体构造格架,表现为一组平行断裂与华夏系褶曲截接复合而组成的一个多字型构造型式(图1)。   相似文献   

6.
与天山造山带大地构造解释相关的两个地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卓庭 《地质学报》2011,85(6):925-937
综合分析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以下简称巴音沟混杂带)构造地层组合所含生物化石群性质,认为安集海组不存在特提斯型早石炭世Gigantoproductus为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巴音沟混杂带蛇绿混杂岩上覆磨拉石相地层体,不应引用含义不清、成因和构造关系无直接联系的“科古琴山组”,而应使用同一构造沉积区带、构造相位关系一致、沉积组...  相似文献   

7.
据伊犁盆地伊宁凹陷南缘、北缘及伊犁盆地中央隆起带的西段南缘、阿吾拉勒凸起两侧及内部煤系地层保存、阿吾拉勒山金属成矿区航磁异常分布及巩留-新源凹陷地震解释,综合显示盆内沉积区和盆缘隆起区构造呈东西分割、南北分带状,可能属前侏罗纪反EW向构造形迹,控制侏罗纪(燕山早期)聚煤期煤系地层呈NS向展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地台相向旋转对压背景下,于燕山晚期东压西张向西凸出“逃逸”,后在喜山期NS向对冲作用下原有构造隆坳叠加,逐渐形成东西构造主线上东西分割构造格局的三角形盆地形态.现今残存的前侏罗纪反EW向构造向斜部位为阿吾拉勒山及附近剥蚀区煤层保存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
黔西滇东典型矿区含煤地层热演化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黔西滇东地区构造特征、含煤地层发育及受热背景等基础上,运用BasinMod盆地模拟技术,探讨了格目底向斜及恩洪盆地含煤地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揭示出含煤地层成熟演化的阶段性。研究表明:黔西滇东地区煤变质作用主要受该区的沉积埋藏、岩浆热液和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控制,煤变质作用很不均匀;含煤地层被分割于众多独立次级向斜单元,总体上具有向斜控气的构造特征;格目底向斜晚二叠世煤现今处于焦煤—瘦煤阶段,镜质体反射率达1.7%左右,恩洪盆地则为气煤—肥煤阶段,镜质体反射率约1.0%。   相似文献   

9.
一、矿区地質概況 本矿区位于胶辽地盾复县复向斜北翼(半稳定地块北翼),附近地层为大石桥統白云質石灰岩及盖平統片岩类;震旦紀石英岩成斜交不整合被伏其上;中生代斑状花岗岩成楕圓形穿过上述不同时代之地层,前震旦紀地层在矿区北部靠近花崗岩区成半穹窿构造,岩层傾斜20—40°,片岩区为向斜构造,南部为反转背斜(图1)。  相似文献   

10.
陕西小秦岭地区位于秦岭东段,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东秦岭东西构造带的北侧,新华夏第三隆起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南侧之复合部位。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宽约54公里;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金矿是区内优势矿产之一,也是陕西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 (一) 金矿资源概述区内地层北部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岩系,并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南部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变质火山岩及蓟县系海相碳酸盐地层,东南部有古生界碳酸盐及中新生界碎屑岩分布。  相似文献   

11.
织金矿区大冲头井田地处纳雍织金凹褶断束东翼阿弓向斜的中段,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轴向NE的不对称向斜,断层发育,以走向NE、落差〈20m的小型正断层为主,主要分布在井田的四个角、向斜两翼煤系地层出露地段及南东翼煤系地层较浅部位,对+1 350m水平以上的煤层有影响;褶皱主要分布在阿弓向斜南东翼和井田东北、西南角,挤压带次级褶曲对煤层影响较大。井田的四角部位和向斜两翼煤系地层出露地段为复杂构造,综合评价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根据井田构造基本规律,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区内中小型构造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1983年3月,我们在宣威羊场测绘晚二叠世煤系岩相剖面的同时,对中三叠世关岭组底部的“绿豆岩”采集部分样品作了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发现系含蒙脱石较高的膨润土。当即进行地表地质工作,现已可认定是有远景的膨润土矿床。 1. 地质概况该膨润土矿就在羊场煤矿区,为一北东向的向斜构造。向斜长19.8公里,两翼宽4公里,出露在向斜两翼的矿层层位总长47公里。西北翼地层产状较缓,倾角在45°左右,南东翼地层近乎直立,甚至倒转。大的断裂不甚发育,小的断裂比较发育,影响矿层的连续性。矿层位于三叠系关岭组底部,关岭组第一段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13.
合山煤田的岩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简况
合山煤田位于广西地区中部,属正地形不对称向斜构造盆地。以二叠系煤露头为准,南北长约28km,东西宽约15km,北宽南尖呈瓜子形。盆地中,主要为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所覆盖。孤峰和盘洼、眢井(一般称为落水洞)、溶谷普遍发育。   相似文献   

14.
李甜  燕晓莹  解国爱 《江苏地质》2017,41(4):631-636
研究区位于南京幕府山地区的劳山向斜,此向斜以三叠系青龙组为核部,两翼依次出露古生界地层,走向北东。根据向斜两翼地层产状,利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得出该向斜的枢纽产状为30°∠11°,轴面产状为294°∠81°,主应力σ1、σ2、σ3的产状分别为115°∠9°、30°∠11°、247°∠75°,显示该向斜是在晚三叠世时受到北西—南东方向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是向斜成山的构造负地形。劳山最高峰是向斜核部转折端,两翼依次出露的不同地层之间均为断层接触;劳山向斜两侧发育的断层倾向均与向斜核部向背,运动方向均向向斜核部逆冲,而且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推测断层倾角上陡下缓,造成地层缺失和出露不完整。根据对其中1条断层的定量研究,得出该断层的运动量为62.94 m。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宁镇山脉地区的褶皱构造形态、断裂构造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某石英细脉带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细脉带型钨锡矿床位于一东西构造带及北东一北北东构造带的衔接地段。区内地层属寒武系浅变质岩。加里东期形成强烈褶皱构造,为一紧密挤压向西倒转的复式向斜。燕山期构造以断裂为主,有东西、北东及北北东三个方向。前者与后两者以反接形式复合,复合部位控制了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的峰部,为钨锡矿脉裂隙发育和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图1)。  相似文献   

16.
江仓矿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木里煤田中最大的矿区,通过多年地质工作,在矿区构造特征和构造对煤系地层的控制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笔者通过对江仓矿区构造特征的研究,试图对整个木里煤田及其他矿区相似构造环境下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江仓矿区煤系地层构造形态为北陡南缓的不对称向斜构造,该构造控制了煤系地层及煤层的延深.矿区内发育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及北东向三组断裂构造.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是控制煤系地层的主要构造,江仓向斜南北两翼的浅部均被该方向压扭性或压性断层切割,大部分地段成为矿区南部和北部的自然边界.矿区构造控煤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7.
梅田矿区是湘南—粤北[属郴(州)—耒(阳)煤田]的一个重要煤矿区。南北长约28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面积约500公里2,略呈一复杂化了的近南北向的复式向斜构造(图1)。矿区内晚古生代沉积、尤其是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建造发育较全,明显地具有厚度不大,沉积物的成分比较简单,颗粒较细,分选较好,岩性、岩相和厚度均较稳定,分布普遍,含煤层数不多,但层位稳定等沉积特征;同时,煤系的韵律结构,变质现象不明显,属于地台型的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8.
地质概况银洞子铅银矿床位于南秦岭地槽的华力西褶皱带的边缘坳陷.北侧以杨斜-营盘大断裂与秦岭地轴相接,南侧以山阳-凤镇大断裂与秦岭地槽加里东褶皱带相接.两大断裂间出露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及石炭统,即"柞水系".区域构造形迹为东西向,中泥盆统构成黑山街-红岩寺复向斜.矿床即赋存于复向斜南翼西端大西沟组含矿地层系一套浅变质海相碎屑-碳酸盐建造中.矿区地层分八层(图1),均呈整合接触,各层间有岩相递变,沉积旋回清楚,韵律发育,具复理式特征.  相似文献   

19.
某斑岩型钼矿床分布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的某一复向斜的北翼。区内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于东西向构造系之上(图1)。多期构造体系的复合对区内岩浆活动。金属矿床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 矿区内出现的地层属中一上震旦系,为一套海相沉积为主的岩系,包括砂质、粘土质、碳酸质岩石夹少量的火  相似文献   

20.
湖南郴县华塘地区的长兴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湖南南部郴县、桂阳交界的华圹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地层发育良好。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3公里的华塘向斜范围内(图1),岩相变化很大,既有以硅质岩为主含菊石的“大隆组”,又有以厚层白云质灰岩为主,含筵类、菊石、腕足类等的“长兴组”。笔者在采集化石、测制剖面进行生物地层工作的同时,对上述两种岩相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追索和研究,现将我们的认识概述如下。 (一)郴县华塘公社三合小学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