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质量保护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什噶尔河流域水环境系统十分脆弱, 运用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水质模型等方法进行了重点河段污染物控制量计算, 合理的划分水功能区, 拟订可行的水资源保护目标, 确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跃生 《地下水》2011,(6):92-95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根据河流水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分析计算,提出限制入河排污总量意见,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对编制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方案中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计算、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及限制排污总量合理性检验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正强 《水文》2007,27(3):93-96
针对芒市河污染现状,结合近年收集的相关资料,对芒市河流域污染源、水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评价,找出了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计算了芒市河水环境容量、污染物削减量,为做好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诗君  李广源 《水文》2006,26(5):83-85,60
本文以洞庭湖已开展的一系列水环境监测、水资源保护研究工作等作为基础,对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洞庭湖应有的水功能及保护目标要求,定量分析其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为有效控制湖泊水体污染,科学管理保护湖泊水资源,促进洞庭湖区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马玉泊  李秀莹 《地下水》2010,32(3):90-91
饮水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衡水市水资源匮乏且污染严重,入河排污是造成水体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文章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详细分析了污染源分布、入河污水量、污染物入河量、污水影响机理等,并给出了积极推进环境治理规划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加快县级污水厂建设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清河下游水质评价及污染物入海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小清河水质污染状况,保护莱州湾水环境,根据2008~2017年小清河下游监测断面数据,分析小清河下游水环境质量状况,估算污染物入海通量并讨论污染物入海通量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年间小清河下游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COD和TP,石油类为小清河下游的首要污染物。小清河年均污染物入海总量约为181 732t,其中COD入海通量起主导作用。各类污染物入海通量主要受径流量、污染物浓度和时间因素影响,且各类污染物入海通量及入海总量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疆头屯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入河排污口调查是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基础,是《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保护职能。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了解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登记和调查,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量、排污口的水质、排污单位等基本情况,从而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以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蔡云标 《地下水》2018,(5):250-252
水环境污染可划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面污染源主要来自农牧区生活污水、垃圾,农牧区农药、化肥的使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牲畜排泄物和来自灌区的农田排水。本文以哈密市为研究对象,参照《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要求,采用污染负荷当量法对该市各类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污染物入河量进行估算分析,结果可知:哈密市污染物入河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贡献最大,主要来源为化肥污染,占比达82.96%。应将化肥污染作为主要控制项目,通过推广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分管理、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和推广人工湿地技术等控制措施减少污染,保证哈密市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参考《2012年廊坊市经济统计年鉴》资料,根据河北省经验系数,结合廊坊实际排污状况,分别计算各类面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含量、入河量及污染物比重。根据计算得出:面污染源年入河量为122 610.62 t。农药化肥流失入河量总量达84 155.97 t,占总污染物的68.6%;主要污染物的入河量中总氮总入河量67 921.70 t,占污染物总量的55.4%。  相似文献   

10.
于焕民 《地下水》2005,27(6):429-432
本文在调查、分析了漳河上游入河排污口分布、度污水入河量及污染物入河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入河排污口的治理措施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入河排污口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做好入河排污口的调查与分析,对入河排污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廊坊市多年来入河排污口调查监测工作成果,从污水和污染物入河量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排入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分析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建议,为更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运成 《地下水》2014,(2):109-109,147
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合理调配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摸清城市的供、排水结构及现状是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通过夏季水平衡测试,分析计算昌图县城区夏季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比例系数,可挖掘城市的节水潜力、科学规划城市供水,为减污、排污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区域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涌 《水文》2008,28(5)
目前应用的基于"重复量"或"不重复量"的两种区域水资源总量计算思路和方法,均建立在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单独分离评价的评价体系基础上.简评现行两种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后,讨论了"重复量"和"不重复量"的问题.提出了条件判断前题下分3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基于不重复量的区域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以及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平衡检查计算式.并在陕西省水资源评价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1)
以承德市为例,为研究承德市水污染现状,对承德市入河排污口排污量进行调查,并从水系划分方面对承德市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可知:承德市入河排污口20个,有13个排污口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标率为65.0%; 2012-2018年各水系监测入河污水总量为11 391.3万t/a,入河COD总量2854.4t/a,入河氨氮总量225.3 t/a;针对水污染现状,应通过采取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建立入河排污口常规监测制度以及积极开展污水治理等措施改善承德市水污染状况,促进区域水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雪松 《地下水》2020,(1):204-206
采用改进的S-P模型对营口地区主要水功能区河流的降级及纳污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S-P模型,改进模型在营口地区河流降解及纳污能力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计算误差降低14. 1%和14. 8%。通过分析,营口地区远景年份污染物的削减率可达分布达到39. 9%和48. 4%。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形条件复杂,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对困难,加之治污滞后,致使局部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面临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部署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开展对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水资源保护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渠渗漏补给规律和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吉文平 《地下水》2007,29(5):131-132,137
推算河渠渗漏量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上下游布设测流断面,施测河渠输水量的沿程渗漏损失量.通过对河渠渗漏影响参数的分析,借助复兴河试验流域,通过对影响河渠渗漏诸多水文地质参数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归纳出由流域平均地下水埋深与河渠渗漏补给系数建立相关,探讨推算河渠渗漏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魏国峰 《水文》2002,22(2):24-26,23
通过分析滏阳河岩溶山区的产流特征,探讨了该区地表水资源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在进行水资源评价时,首先依据水文地质资料,划定岩溶山区地下集水区范围,在该范围内再划分各河的地表集水区;进而分别计算出地下集水区的河川基流量及区内各河流的地表径流量,两者相加,便得到岩溶山区的地表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9.
李秀莹  张爽娜  李曼 《地下水》2009,31(2):85-88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针对目前水功能区水体污染严重的状况,从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状况、纳污现状、纳污能力计算与分析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衡水市水功能区纳污现状及纳污能力,给出了不同行政分区段内污染物消减目标,并提出了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规划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加快县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五项排污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吉林市铁合金厂排污口下游江水的污染情况,设计研究江段,分段、分层取样。通过野外与室内实验,分析研宄了江水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并对NH4^ 的纵向、横向、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污染物扩散可以瞬时完成,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能达到完全混合;在横向和纵向上,岸边排放污染物一般只在近岸扩散,污染范围一般也只在靠近排污口一带;随着离排污口距离增大,污染物浓度降低,横向变化率较纵向大。本研究为排污口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