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滇西南造山带的主体由多期变质的岩石单元组成。变质和变形年代的确定是研究它们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哀牢山群和大勐龙群斜长角闪岩分别得到1367Ma和1436Ma的Sm-Nb等时线年龄,这代表了高级角闪岩相的变质时代。它们的形成年龄约为2000~1600Ma。崇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获得了与此相当的1900~1600Ma的Sm-Nd模式年龄。澜沧群的蓝片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287Ma,绿片岩的Sm-Nd模式年龄为1300~1200Ma。上述各组岩石还获得了约为1000Ma、500~400Ma、300~180Ma和180~140Ma的几组Rb-Sr等时线或Sm-Nd和Rb-Sr模式年龄,分别代表了后期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钐—钕同位素测定,抱板群中的斜长角闪片岩、混合花岗片麻岩及其中的暗色包体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Ga、1.4Ga和2.9Ga.用单矿物铅同位素测斜长角闪片岩、混合花岗片麻岩年龄分别为1.1~1.2Ga和940Ma.铷—锶全岩等时线法测得抱板群斜长角闪片岩和石碌群、抱板群中的云母片岩为1.3Ga和1.2Ga。因此,海南岛存在着前寒武纪地层,其中,具有花岗—绿岩且含有玄武质科马提岩组合的抱板群是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或前地槽构造层.石碌群是地槽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构造亚层。海南岛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地槽(X)、地槽(Ⅰ)、地台(Ⅱ)、地洼(Ⅲ)等多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冀东三屯营地区麻粒岩相片麻岩由三组中酸性岩石组成。三组片麻岩Pb-Pb全岩等时线年龄为。三组片麻岩也各给自出了早太古宙年龄。岩石的这一年龄,是麻粒岩相变质过程中U和Th亏损之后发生均匀化的结果,因而表明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结束于3563Ma之前。岩石在3563~2500Ma期间处于角闪岩相的环境。文中还给出了全岩Rb-Sr同位素的年龄成果,为2500~2800Ma。  相似文献   

4.
果阿的前寒武纪岩石序列,以南印度前寒武纪克拉通的西南端为代表,包括;(1)著名的果阿群为低级变质外壳岩层序;(2)若干酸性花岗岩质岩体和片麻岩体与外壳岩一起产于封闭空间组合中。果阿东北部的Anmod Ghat奥长花岗片麻岩为果阿群的基底,其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3400±140Ma。遍布的晚太古宙酸性深成作用接在果阿群外壳岩层序演化之  相似文献   

5.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1Ma;另一条年龄为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6.
对大别造山带双河超高压榴辉岩和片麻岩Sm-Nd和Rb-Sr等时线矿物进行了O同位素地质测温。尽管Sm-Nd等时线给出一致的三叠纪年龄(213~238 Ma),同一样品Rb-Sr等时线却给出侏罗纪年龄(171~174 Ma)。片麻岩、榴辉岩和榴闪岩矿物对O同位素测温得到600~720℃和420~550℃两组温度,分别对应于约225±5 Ma榴辉岩相变质和约175±5 Ma角闪岩相退变质条件下停止同位素扩散交换的温度。同一样品三叠纪Sm-Nd等时线年龄的保存、侏罗纪Rb-Sr等时线年龄的出现以及有规律的O同位素温度,表明在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Sr和O在含水矿物(如黑云母和角闪石)中的扩散速率在手标本尺度上比石榴石Nd和多硅白云母Sr的扩散速率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海南岛中部抱板群中的变火山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975±8.6Ma,结合已知U-Pb和谐曲线年龄1401±23Ma,初步认为抱板群为一套复理石火山—沉积建造,时代属中元古代,是华夏古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西北部宝音图群Sm—Nd和Rb—Sr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内蒙古西北部的宝音图群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地层组成。该群中斜长角闪片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485±128Ma,可代表宝音图群的形成年龄。等时线的ε_(Nd)(t)值为2.73±2.81,说明岩浆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相同样品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623±36Ma,显然反映后期Rb-Sr体系重新均一化的强烈影响,因此该年龄被解释为变质年龄。上述结果表明宝音图群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应属华北板块北缘已知的最古老岩石地层单位,并保留了新元古代末期构造—变质事件的记录。这些认识有助于查明华北板块北缘元古宙构造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Ma;另一条年龄(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辽东清原地区太古代岩石Rb—Sr年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原地区太古界岩石和矿物的Rb-Sr研究给出五个等时线年龄:2924±325Ma(城子疃组麻粒岩),2625±376Ma(通什村组麻粒相岩石),2359±81Ma(线金厂紫苏花岗岩),2366±48Ma(斗虎屯附近混合岩中的包体角闪岩),1639±49Ma(城子疃组麻粒岩的分离矿物)。根据等时线和模式年龄推断:城子疃组和通什村组的火成原岩年龄分别为2900—2800Ma和2600Ma;紫苏花岗岩侵位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几乎同时发生于2600Ma前;2360Ma前发生广泛的混合岩化;1640Ma前有后期变质作用叠加。  相似文献   

11.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80,15(4):339-339
据国际地科联(IUGS)的机关刊物《EPISODES》(1980,卷No.2)报道,国际地科联的地层委员会已选定用中文“山”(mountain)字的仿宋体作为其会标。  相似文献   

12.
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前地基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基本上把沉降分段计算,事实上,主、次固结沉降是同时发生的。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用静力触探法和瞬态R波法进行地基沉降计算,通过理论推导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论证了这两种方法都是快捷有效且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地形3D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3D地形模型有很多种方法.本文提出一种用数码相机获得的未标定照片获取三维地形模型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仅需要从两幅或多幅照片中选取对应点,根据这些对应点,求出基本矩阵,摄像机矩阵,进而进行三维地形表面的估计,实验结果及算法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匹配算法精确度较高,实现地形重建方法切实可行,生成的模型可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GIS的遥感特征线分析方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遥感图像进行地质解译,获得的特征线图,是基础地学研究和矿产预测的有利工具。为弥补人的视觉识别特征线的局限性,需用对这些特征线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解译,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作者在本文中通过计算构造复杂度量,划分出受构造线影响地区的不同构造复杂度。在此基础上,用VC++在MAPGIS开发平台上,开发了遥感特征线分析系统。该系统对特征线图进行了定量化的划分,划分后的构造复杂度分布图可与物探、化探数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成矿有利的区域地质环境中,局部地段具有最优的、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最佳配置,同时成矿后又有好的保存条件,就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将可拓分类识别方法引进到沉积微相识别研究中,从定性和定量二个角度研究解决沉积微相识别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建立沉积微相可拓识别模型,形成基于可拓分类理论识别沉积微相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推广性好,可应用于不同区域的沉积微相识别,以及其它地质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桩及承台采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对承台下桩周土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群桩以外的土体采用线弹性无限元模型,在桩土接触面上设置接触面单元,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桩%D土%D承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承台下桩顶反力总体表现出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的分布规律,随着作用在承台上的荷载增大,桩顶反力趋于均匀分布,承台下桩侧摩阻力是由桩端向桩顶逐渐发展的,承台对桩上部侧摩擦阻力存在削弱作用。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对承台下有九桩的情况进行了静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本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表面沉积钛金属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W—P后 ,再化学复合镀Ni—Ti(粉 )—Re(稀土 ) ,能明显提高金刚石表面强碳化物元素的沉积 ,有利于生成WC—TiC薄膜 ,提高金刚石同胎体合金的联结强度 ,达到提高金刚石工具的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川西地区“西康群”研究工作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西康群等岩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由于构造变形复杂,至今沉积地层层序等基本问题尚未解决。运用沉积地质学理论,从造山带演化观点出发,对海底扁和滨、浅海沉积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盆地演化的初步设想,并就今后研究提出了若干意见,以促进该项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