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铅同位素研究已广泛应用于模式定年、成矿物质来源示踪和化探找矿评价等许多领域。铅同位素“双稀释剂”同位素定年法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一种铅同位素定年方法。双同位素稀释法的目的在于校正质量鉴别效应,提高测定精度。由于实验条件和分析技术的改善和提高,使铅同位素“双稀释剂”测定精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从而铅同位素“双稀释剂”同位素定年法也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主要是研究该法的计算,分析样品中元素量的计算,并结合几种岩石年龄方法(Pb-Pb等时线法、不一致线模式计算法、三阶段模式计算等)的计算,归纳总结出计算样品中元素量和岩石形成年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某些元古宙及早寒武世碳酸盐岩石的锶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张自超 《地质论评》1995,41(4):349-354
本文报道了我国某些元古宙及早寒武世碳酸盐岩石锶同位素的测量结果,样品采自蓟县中元古界和峡东震旦-寒武系标准剖面,共46件样品54个测定数据。样品分析分别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进行。取得的测定数据经空白校正和年龄校正,给出样品形成时^87Sr/^86Sr的初始值,测定中用NBS-987和NBS-607标准物质监探仪器状态和分析过程,得到的^87Sr/^86Sr值的精度好于  相似文献   

3.
186锇和188锇双同位素稀释法在辉钼矿铼—锇测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文俊  杜安道 《岩矿测试》2000,19(4):241-244
以经过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仪准确标定的^186Os和^188Os双同位素作为稀释剂,利用^186Os和^188Os计算^187Os的含量,能有效地减少用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187Os时由于仪器本身的不稳定性及质量歧视效应所产生的误差,使测量准确度比用单同位素作为稀释剂有明显提高。方法应用于辉钼矿Re-Os年龄标准参考物及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一致,5份试样测定的RSD〈3%。  相似文献   

4.
在U—Pb年龄测定和铅同位素地质研究中,对于成分复杂的微量铅样品的高精度铅同位素测定,是件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误差来源的各个方面重点地总结了发射剂的使用经验,操作方法,仪器参数的选择和非线性的校正。在MAT260质谱计上,对于普通铅的多次测定的精度,可达到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蔡家营铅—锌—银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蔡家营矿床是大型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脉型铅-锌-银矿床。其硫化物的δ^34S值为2.2‰-7.8‰,同世代共存的10个硫化物对的Δ^34S值表明,Fe-(Zn、Pb)-S系统的硫同位素非平衡分馏占主导,硫是岩浆(为主)与老变质岩层硫的混合来源。石英及其流体包裹体的δ^18OSMOW和δDSMOW值(‰)按混合模式计算表明,成矿流体为混合的岩浆和大气降水,早期成矿流体以岩浆为主,尔后则变为以大气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等离子体质谱法在地质样品铅同位素比测定上的应用。对仪器的质量歧视效应进行了观察和讨论,并对比了它的两种校正方法。溶样方法对某些样品的同位素比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应根据地质研究的要求选择溶样方法。铅同位素比的测量精度(RSD)一般为0.1-1%;与TIMS值的相对偏差为0.1-2%。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平均约8分钟。  相似文献   

7.
脉冲黝铜矿型铜矿床是产于兰坪-思茅盆地中的一种新的铜矿床类型。碳酸盐及CO2包裹体的δ^13C值大多在-4‰~-7‰之间变化,显示碳来自地幔。矿石中铅同位素组成与盆地中喜马拉雅期碱性岩长石中铅的同位素组成一致,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的^87Sr/^86Sr比值接近或稍高于碱性岩的^87Sr/86Sr的比值,显示矿石锶、铅与碱性岩锶、铅是同源的,均来自于上地幔。硫化物中硫的δ^34S值大多集中在0~-4‰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质谱铼—锇同位素测年法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杜安道  孙亚莉 《岩矿测试》1996,15(4):263-267
采用同位素稀等离子体质谱铼-锇同位素测年法,测定了中国的几个钼矿床和铜镍化物矿床成矿年龄。Re和^187Os的空白值分别为70和10pg。年龄测定精度在3%左右。  相似文献   

9.
滇西羊拉铜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滇西羊拉铜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铜矿床。作者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的S、Pb、C、O、Si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矿床不同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一致,其平均值靠近零值且具有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来源于上地幔或岩浆作用;该矿床矿石中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大理岩的C、O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其δ^13C(PDB)为-3.27‰~-4.89‰,与土地幔射气及岩浆作用形成的CO2的碳同位素组成一致,因此矿石中方解石中碳亦来源于土地幔射气或岩浆作用;铜同位素特征表明早期热水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石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而中晚期形成的夕卡岩型矿石及蚀变破碎带型矿石的铅具有土地幔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华南25个铅钨锡花岗岩铅同位素组合特模式表明,含钨锡花岗岩多元同位纱组成在不同铅同位素(构造-岩石-成矿)省,显示出有规律的明显差异。南岭岣同位素省(B3-1),含钨锡花岗岩源岩为浅变质泥砂质高级上地壳,西南扬子省(B2-2)的中浅变质泥砂质夹地幔物质的低级上地壳岩石,如果把含钨锡花岗统称为“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类,是不够严密的。  相似文献   

11.
金属矿床同位素精确定年的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热液金属矿床成矿年龄同位素精确定年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介绍Rb-Sr等时线方法,并以Rb-Sr等时线法为例讨论了热液矿床定年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对其它直接测定成矿年龄的同位素定年技术,包括Sm-Nd、Pb-Pb、U-Pb、Re-Os、K-Ar、Ar-Ar、裂变径方法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李石  王彤 《地球化学》1994,23(1):80-90
本文首次对桐柏山花岗岩类的Pb、O、Sr同位素进行研究。其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是204Pb=1.400(1.389-1.411),206Pb/204Pb=17.148(16.847-17.438),207Pb/204Pb=15.428(15.378-15.484),208Pb/204Pb=37.886(37.583-38.296)。与邻区花岗岩类相比,基本相当于胶东地区。全岩矿δ18O=8.48(7.49-9.37)。87Sr/86Sr(i)=0.7090(0.7064-0.7138)。这些数据结合岩石矿物特征表明,本区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属Ⅰ型或同熔型。铅同位素组成揭示本区大地构造可能归属华北地台。  相似文献   

13.
河北平原第四系咸水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了河北平原地下咸水的同位素组成。并且依据水文地质、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将咸水成因分为两种类型,即大陆盐化成因和海水成因咸水。前者δ18O<-7.00‰,δD<-55.0‰,36Cl/Cl>57±9(×10-15),14C年龄为1000~4000a(校正);后者δ18O>-7.00‰,δD>-55.0‰,δ37Cl值接近海水值,14C年龄大于10000a(校正),咸水中的海水百分比大于38.0%。  相似文献   

14.
冀北水泉沟杂岩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泉沟杂岩体的δ18O‰值除个别样品高于10‰或低于5.5‰外,大多数在5.5‰~10.0‰之间。其三组铅同位素比值明显高于本区古界桑干燥变质岩,并位于上地慢和下地壳铅增长线之间,利用Rb-Sr等时线求得锶同位素初始值为0.70618±0.00014,利用Faure提出了的二元混合锶模型求得岩浆源区由约64%的上地幔组分和约36%的地壳组分组成。通过对其O,Pb和Sr同位素综合分析得出,岩浆起源于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应用LA-MC-ICPMS分析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由于没有同时测试U和Th的信号,导致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的研究仅局限于中生代以来的样品。本文应用LA-MC-ICPMS分析了玻璃样品以及存在显著U-Th衰变影响的古老熔体包裹体的Pb同位素组成,评价了U/Pb和Th/Pb分析误差对初始Pb同位素比值校正的影响。实验中以国际玻璃标样NKT-1G为外部标样,采用"标样-样品-标样法"进行仪器漂移和质量歧视校正,结果表明,国际玻璃标样BHVO-2G、TB-1G的208Pb/206Pb和207Pb/206Pb分析精度优于0.30%(2RSD),与推荐值的偏差小于0.30%,然而232Th/206Pb和238U/206Pb分析结果显示了较大分散性(外精度约5.0%)。根据误差传递计算,样品的年龄对初始铅的误差有很大影响。对于古生代以来的样品(年龄小于540 Ma),即使测试的232Th/206Pb和238U/206Pb与真值偏差达到10%,经过U-Th衰变校正后的Pb同位素比值与真值的偏差依然小于0.80%。因此本方法可以将熔体包裹体等地质样品的Pb同位素研究由新生代样品(年龄小于65 Ma)扩展到古生代样品。  相似文献   

16.
毛洋头铀(银,钼)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洋头铀矿床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早期矿化热液主要为岩浆水,而晚期矿化热液则主要为大气降水。铅同位素组成反映该矿床中铅为不同来源的混合铅。C、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且与火成岩的C、S同位素组成相当,说明矿床中的碳和硫主要淋取于火成围岩或源于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7.
浙东新昌—永嘉银(铅—锌)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步台  陈好寿 《地质学报》1994,68(3):255-267
浙东新昌-永嘉银(铅-锌)矿带中,主要有嵊县毫石、新昌拔茅、天台大岭口及黄岩五部等大-中型银矿床或含银铅-锌矿床。在这些典型矿床的专题研究基础上,本文根据它们的成岩成矿年龄时差及氢、氧、硫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中生代地热水淋滤汲取成矿”的成因机制和成矿模式。地热水环流-汲取成矿活动的主体部分发生在火山岩层内。成矿体是大气降水来源的浅循环地热水,在其环流过程中淋滤汲取周围岩石中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8.
锇—锇测年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高洪涛  赵敦敏 《岩矿测试》1999,18(3):176-181
采用负离子热电离质谱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建立了^187Os-^186Os和^187Os-^188Os测年方法。方法基于利用核反应^185Re(n,γ)^Re和^187Re(n,γ)^Re所产生的^186Re和^188Re分别经过β衰变生成稳定同位素^186Os和^188Os。^186Os和^188Os的生成量由照射参数和样品中Re含量决定。只要测定Os同位素比值就可计算出Re含量和O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51,自引:10,他引:51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所含 ̄(187)Os是由 ̄(187)Re衰变而来,故放射成因 ̄(187)Os的积累是矿物年龄及铼含量的函数,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东秦岭钼矿带中几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床的Re-Os年龄: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氏的Re-Os年龄为印支期,其余的斑岩型钼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的Re-Os年龄均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容山花岗岩套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b,Sr、Nd和O同位素的同共制约表明大容山花岗岩套的源区物质是上地壳岩石,至少经历过两阶段的演化,其μ值的主要变化范围为10-10.2,地壳存留年龄为1100-1500Ma。Sr-O同位素体系表明浦北和台马岩体的物质来源均一化程度高,在成岩阶段及其以后基本保持封闭;而旧州岩 是两种硅铝物质混合重熔的产物,并未达到充分的均一化,δD-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